【第二章】神的教會有藍圖嗎?
——生命河的四個策略與關鍵四力
建造教會需要一個藍圖。從啟示錄二十二章1至3節,我們可以看見神對教會的藍圖。在這個藍圖當中,有四個關鍵要素:「神的寶座」、「江河從寶座流出來」、「生命樹的葉子是為醫治萬民的」,以及「神的僕人在事奉」。神讓我看見這就是「建造神榮耀的教會」的四個基準策略。
策略一:敬拜讚美的事奉 帶下吸引力
「神的寶座」代表的是「敬拜讚美的事奉」。有一天當我們在天上站在神的寶座面前,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敬拜讚美。因為我們的神無比榮耀,配得我們永遠到永遠的敬拜。
為什麼敬拜讚美如此重要?因為它能夠帶下神的同在,讓祂的榮耀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彰顯出來。正如詩篇二十二篇3節所說:「但祢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當我們敬拜讚美時,神的同在就能夠在我們中間顯明出來。我們的肉眼雖看不見上帝,但藉著敬拜讚美,我們就能夠經歷到神同在的真實跟能力。
使徒行傳記載了保羅與西拉在腓立比傳福音,卻因此被鞭打、銬上木狗、甚至送進了監牢。
那天半夜,全身傷痕的保羅與西拉在監獄中突然痛醒。這時的他們,沒有連聲哀號、也沒有埋怨上帝,反而,在那陰暗腐臭的地牢裡,開口唱歌讚美神。就當他們開口唱歌讚美神時,神蹟發生了!突然間,地大大的震動,以致監門全開,甚至眾囚犯的鎖鏈也全部鬆開了!
當禁卒看見一個個監門都大開之時,直覺認為所有的囚犯應該早就藉機跑光了,所以他立即拿起刀,要自殺謝罪。但是,就在此時,保羅大聲呼叫說:「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
這難道不是一個更大的神蹟嗎?整座監獄裡,竟然沒有一個囚犯趁亂逃跑!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保羅跟西拉敬拜讚美的時候,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神同在顯明出來了!當神的同在顯明出來,人的心知道神就在這裡,敬畏的心便會油然而生、進而俯伏在神的面前。
由此,我們看見,當神的同在顯明之時,人的生命就要被改變,從破碎當中能夠得到自由;從哀哭當中得到喜樂;從軟弱當中得到能力!
誰說今天教會不再吸引人了?主耶穌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十二章32節)今天,教會要再次藉著敬拜讚美,高舉主耶穌基督。當教會每一位弟兄姊妹全心全意來敬拜的時候,整個會場便要充滿聖靈的能力,聖靈自由的運行在我們中間,使人們走進會場時,他們就知道神果然就在這裡。當神的同在充滿在我們中間的時候,教會不用去做廣告,人們會自動走進來,因為在這裡有一種吸引力叫做「神同在」。
策略二:聖靈更新的事奉 帶下爆炸力
「生命河的水從寶座中流出來」代表的是「聖靈更新的事奉」。
在啟示錄二十二章1至3節中,經文只有提到兩個寶座,也就是神和羔羊的寶座。那麼,聖靈在哪裡呢?聖靈就是這條不斷湧流的江河,因為聖經上說,聖靈是直到如今都在工作的神。
為什麼聖靈的工作那麼重要?因為教會不但需要吸引力,更需要爆炸力。當今這個世代已經不再只滿足於理論跟教條;這個世代期望看見的是神能力的彰顯。使徒行傳一章8節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在這樣一個世代,我們更需要聖靈的工作,因為只有聖靈能夠在我們生命中賜給我們能力。
1. 聖靈帶來生命的能力
聖靈能夠帶下兩種能力,第一個是生命的能力。當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來、能夠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事實上,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沒有一種果子是可以靠人的天然生命能結出的。例如,當我們想到「仁愛」的果子,我們常認為很熱心、經常想去幫助他人的人,就是結了仁愛果子的人。但是,這只不過是人古道熱腸的本性而已,並不是聖靈所結的「仁愛」果子。其實,在聖靈裡面的「愛」,是一個「當你在受逼迫的時候,你仍然為那逼迫你的人禱告」的那種愛。這是按照你天然生命活不出來的,唯有當聖靈的江河湧流在你裡面時,這等愛才會在你生命中顯露出來。
很多人想到「喜樂」的果子,就覺得是那些凡事都很樂觀的人。但那不是聖靈的喜樂,樂觀的表現只不過是天生的樂天派而已。在聖靈裡面的喜樂乃是當你在大患難當中,你的心裡仍然有一種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這也是按照天然生命所結不出來的果子,唯有當聖靈的江河湧流到你的生命中,真正的喜樂就會在你裡面彰顯出來。
2. 聖靈帶來事奉的能力
聖靈能夠帶下的第二種能力是事奉的能力。聖靈賜給我們各樣的恩賜,讓我們有能力來事奉。能夠有智慧與力量向人勸勉安慰、造就別人、能夠醫治趕鬼、將人的心靈帶到神的面前來。
當你在事奉神的時候,無論是帶領敬拜、講道、做招待、帶領兒童、負責茶點、影音事工,或是行政工作,都需要依靠聖靈的大能。否則,遲早有一天我們會服事疲憊,燃燒殆盡。
所謂「靈恩」,不是一種什麼神祕的經驗,而是聖靈降臨在你身上,給你智慧、能力,讓你在事奉的時候,看見事奉的果效。就好像彼得在五旬節的時候,他站立起來宣講神的道。其實從人的角度來講,那個時刻的彼得是最不應該站起來的,因為他才剛剛三次否認主,他哪裡有立場、站在大家面前講道呢?這時的他,不是應該安安靜靜的坐著就好了嗎?但我們看到,當聖靈降臨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就得著能力,有智慧、有力量的站立起來,大膽宣講神的福音。那一天,有三千人歸向耶穌基督。
所以,我們需要歡迎聖靈的工作,聖靈的更新能夠帶下神的大能,讓教會能夠發出爆炸性的能力。
策略三:小組教會的事奉 帶下凝聚力
「事奉神的僕人」代表的是「小組教會的事奉」。這裡所指的「神的僕人」並非僅指牧師和傳道人,而是每一位信徒,也就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所有的信徒都來事奉祂。以弗所書四章11至12節說得很清楚:「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五重職務的職責都不是「代替」信徒,他們的職責只是「成全」,好叫所有的聖徒都能夠來服事神。
那我們怎麼樣在教會當中彼此服事呢?這些年,我越來越看見「小組」就是平信徒事奉最好的平臺。因為在小組當中,我們按照神所給我們不同的恩賜跟才幹來服事,使我們能夠彼此扶持,互相關懷,讓每一個不同的需要都能夠得到滿足。
在牧會中,我看見我們中間很多的弟兄姊妹,真的就在小組的服事當中,不斷的成熟長大。從小組員成為小組長,後來再成為區牧。誠然,我看見神在我們中間真的已經建立一支很強大的平信徒軍隊了。
好多次,當教會一些弟兄姊妹遇到緊急事件,等我趕到現場,發現小組長與區牧都已經在現場了;該做的禱告都已做完,該處理的都處理好了,我忽然發現我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但是感謝神,每一個信徒都起來事奉,這不就是神對教會的心意嗎?
彼得在彼得前書二章5節說得很好:「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所以,神的心意並非只是叫我們成為「一個」活石而已。沒錯,當我們接受耶穌作我們個人救主,我們成為活石。但是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只是東一塊活石、西一塊活石。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每一個活石連結在一起,然後被建造成為一個靈宮,成為神榮耀同在的居所。
小組,就是教會的一個凝聚力,使我們能夠彼此配搭服事,成為一個基督的身體。
策略四:全地轉化的事奉 帶下外展力
「葉子為醫治萬民」代表的是「全地轉化的事奉」。全地轉化的英文是Glocal Impact,Glocal就是global加local,意思就是要帶來全球以及本地的影響。
今天教會,不但需要有吸引力、爆炸力、凝聚力,更需要外展力。因為教會的存在不是只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更是為了那些還沒有進到教會的人。我們怎麼樣才能夠帶來全球跟本地的影響力呢?
1. 透過「植堂宣教」帶來「全球」的影響力
植堂是最有效的傳福音策略,因為透過植堂能夠保存福音所結的果子。我們可以透過不斷的植堂,使福音能夠在全世界擴展,帶出全球的影響力。
過去傳統的大型佈道會中,每次雖然很多人信主,可是流失率也相當的高。但是,當我們植堂的時候,我們便能夠在當地的教會裡面保存這些福音的果子。不但如此,當我們做跨文化植堂的時候,我們更是著重於興起本地同工來帶領教會。興起本地同工的優點是因為本地同工沒有文化跟語言的障礙,他們能夠在同一個語言之下,按照自己的文化來建立教會。這樣,教會就能夠持久的發展下去。現在我們在全世界六大洋洲,真的就建立了許多由本地牧者所牧養的本地教會。
2. 透過「職場跟恩慈」行動帶來「本地」的影響力
馬太福音五章16節耶穌講得很清楚,祂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耶穌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如何向這樣一個不信的世代來傳講神的愛與神的能力呢?就是要藉著我們的「好行為」。基督徒拚命去定罪這個世界是沒有用的。反而,透過我們在職場的卓越跟恩慈行動,這個世代就能夠看見神的作為、信服神、而且歸榮耀給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07年的時候開始生命河基金會的事工。感謝神在疫情期間大大擴張我們恩慈行動的範圍,也讓基金會服事了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我們的愛心行動不但在2022年得到市長的表揚,我們也得到州長所頒發的表揚狀。
我們在2014年的時候開創了優視電視臺。這不是一個基督教電視臺,但卻是一個以基督教價值觀為根基的優質生活電視臺。我們希望透過生活化的媒體節目,對北美的華人,在基督的信仰上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事實上,我們不單只在本地做恩慈行動,我們更在非洲建立孤兒院、職業訓練學校、生命河診所,也在柬埔寨、菲律賓等地方,建立了學生輔導課程。
許多人來到我們教會,感覺我們教會的事工非常龐大,好像沒完沒了。但是,事實上,我們教會的事工之所以沒完沒了,正是因為這個世界的需要沒完沒了!只有當我們藉著職場的卓越,以恩慈的行動進入社區的時候,這個世界才能夠明白神如何的深愛世人。
滿足神心意的生命河
生命河是什麼?生命河是一條從神的寶座所流出來的河流、是一個天上的教會、是一個榮耀的教會。當我們持守這四個策略來建造的時候,我們就能看見生命河會愈流愈深,也愈流愈廣,神的心意就能在我們身上得著滿足。
——生命河的四個策略與關鍵四力
建造教會需要一個藍圖。從啟示錄二十二章1至3節,我們可以看見神對教會的藍圖。在這個藍圖當中,有四個關鍵要素:「神的寶座」、「江河從寶座流出來」、「生命樹的葉子是為醫治萬民的」,以及「神的僕人在事奉」。神讓我看見這就是「建造神榮耀的教會」的四個基準策略。
策略一:敬拜讚美的事奉 帶下吸引力
「神的寶座」代表的是「敬拜讚美的事奉」。有一天當我們在天上站在神的寶座面前,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敬拜讚美。因為我們的神無比榮耀,配得我們永遠到永遠的敬拜。
為什麼敬拜讚美如此重要?因為它能夠帶下神的同在,讓祂的榮耀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彰顯出來。正如詩篇二十二篇3節所說:「但祢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當我們敬拜讚美時,神的同在就能夠在我們中間顯明出來。我們的肉眼雖看不見上帝,但藉著敬拜讚美,我們就能夠經歷到神同在的真實跟能力。
使徒行傳記載了保羅與西拉在腓立比傳福音,卻因此被鞭打、銬上木狗、甚至送進了監牢。
那天半夜,全身傷痕的保羅與西拉在監獄中突然痛醒。這時的他們,沒有連聲哀號、也沒有埋怨上帝,反而,在那陰暗腐臭的地牢裡,開口唱歌讚美神。就當他們開口唱歌讚美神時,神蹟發生了!突然間,地大大的震動,以致監門全開,甚至眾囚犯的鎖鏈也全部鬆開了!
當禁卒看見一個個監門都大開之時,直覺認為所有的囚犯應該早就藉機跑光了,所以他立即拿起刀,要自殺謝罪。但是,就在此時,保羅大聲呼叫說:「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
這難道不是一個更大的神蹟嗎?整座監獄裡,竟然沒有一個囚犯趁亂逃跑!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保羅跟西拉敬拜讚美的時候,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神同在顯明出來了!當神的同在顯明出來,人的心知道神就在這裡,敬畏的心便會油然而生、進而俯伏在神的面前。
由此,我們看見,當神的同在顯明之時,人的生命就要被改變,從破碎當中能夠得到自由;從哀哭當中得到喜樂;從軟弱當中得到能力!
誰說今天教會不再吸引人了?主耶穌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十二章32節)今天,教會要再次藉著敬拜讚美,高舉主耶穌基督。當教會每一位弟兄姊妹全心全意來敬拜的時候,整個會場便要充滿聖靈的能力,聖靈自由的運行在我們中間,使人們走進會場時,他們就知道神果然就在這裡。當神的同在充滿在我們中間的時候,教會不用去做廣告,人們會自動走進來,因為在這裡有一種吸引力叫做「神同在」。
策略二:聖靈更新的事奉 帶下爆炸力
「生命河的水從寶座中流出來」代表的是「聖靈更新的事奉」。
在啟示錄二十二章1至3節中,經文只有提到兩個寶座,也就是神和羔羊的寶座。那麼,聖靈在哪裡呢?聖靈就是這條不斷湧流的江河,因為聖經上說,聖靈是直到如今都在工作的神。
為什麼聖靈的工作那麼重要?因為教會不但需要吸引力,更需要爆炸力。當今這個世代已經不再只滿足於理論跟教條;這個世代期望看見的是神能力的彰顯。使徒行傳一章8節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在這樣一個世代,我們更需要聖靈的工作,因為只有聖靈能夠在我們生命中賜給我們能力。
1. 聖靈帶來生命的能力
聖靈能夠帶下兩種能力,第一個是生命的能力。當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來、能夠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事實上,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沒有一種果子是可以靠人的天然生命能結出的。例如,當我們想到「仁愛」的果子,我們常認為很熱心、經常想去幫助他人的人,就是結了仁愛果子的人。但是,這只不過是人古道熱腸的本性而已,並不是聖靈所結的「仁愛」果子。其實,在聖靈裡面的「愛」,是一個「當你在受逼迫的時候,你仍然為那逼迫你的人禱告」的那種愛。這是按照你天然生命活不出來的,唯有當聖靈的江河湧流在你裡面時,這等愛才會在你生命中顯露出來。
很多人想到「喜樂」的果子,就覺得是那些凡事都很樂觀的人。但那不是聖靈的喜樂,樂觀的表現只不過是天生的樂天派而已。在聖靈裡面的喜樂乃是當你在大患難當中,你的心裡仍然有一種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這也是按照天然生命所結不出來的果子,唯有當聖靈的江河湧流到你的生命中,真正的喜樂就會在你裡面彰顯出來。
2. 聖靈帶來事奉的能力
聖靈能夠帶下的第二種能力是事奉的能力。聖靈賜給我們各樣的恩賜,讓我們有能力來事奉。能夠有智慧與力量向人勸勉安慰、造就別人、能夠醫治趕鬼、將人的心靈帶到神的面前來。
當你在事奉神的時候,無論是帶領敬拜、講道、做招待、帶領兒童、負責茶點、影音事工,或是行政工作,都需要依靠聖靈的大能。否則,遲早有一天我們會服事疲憊,燃燒殆盡。
所謂「靈恩」,不是一種什麼神祕的經驗,而是聖靈降臨在你身上,給你智慧、能力,讓你在事奉的時候,看見事奉的果效。就好像彼得在五旬節的時候,他站立起來宣講神的道。其實從人的角度來講,那個時刻的彼得是最不應該站起來的,因為他才剛剛三次否認主,他哪裡有立場、站在大家面前講道呢?這時的他,不是應該安安靜靜的坐著就好了嗎?但我們看到,當聖靈降臨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就得著能力,有智慧、有力量的站立起來,大膽宣講神的福音。那一天,有三千人歸向耶穌基督。
所以,我們需要歡迎聖靈的工作,聖靈的更新能夠帶下神的大能,讓教會能夠發出爆炸性的能力。
策略三:小組教會的事奉 帶下凝聚力
「事奉神的僕人」代表的是「小組教會的事奉」。這裡所指的「神的僕人」並非僅指牧師和傳道人,而是每一位信徒,也就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所有的信徒都來事奉祂。以弗所書四章11至12節說得很清楚:「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五重職務的職責都不是「代替」信徒,他們的職責只是「成全」,好叫所有的聖徒都能夠來服事神。
那我們怎麼樣在教會當中彼此服事呢?這些年,我越來越看見「小組」就是平信徒事奉最好的平臺。因為在小組當中,我們按照神所給我們不同的恩賜跟才幹來服事,使我們能夠彼此扶持,互相關懷,讓每一個不同的需要都能夠得到滿足。
在牧會中,我看見我們中間很多的弟兄姊妹,真的就在小組的服事當中,不斷的成熟長大。從小組員成為小組長,後來再成為區牧。誠然,我看見神在我們中間真的已經建立一支很強大的平信徒軍隊了。
好多次,當教會一些弟兄姊妹遇到緊急事件,等我趕到現場,發現小組長與區牧都已經在現場了;該做的禱告都已做完,該處理的都處理好了,我忽然發現我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但是感謝神,每一個信徒都起來事奉,這不就是神對教會的心意嗎?
彼得在彼得前書二章5節說得很好:「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所以,神的心意並非只是叫我們成為「一個」活石而已。沒錯,當我們接受耶穌作我們個人救主,我們成為活石。但是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只是東一塊活石、西一塊活石。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每一個活石連結在一起,然後被建造成為一個靈宮,成為神榮耀同在的居所。
小組,就是教會的一個凝聚力,使我們能夠彼此配搭服事,成為一個基督的身體。
策略四:全地轉化的事奉 帶下外展力
「葉子為醫治萬民」代表的是「全地轉化的事奉」。全地轉化的英文是Glocal Impact,Glocal就是global加local,意思就是要帶來全球以及本地的影響。
今天教會,不但需要有吸引力、爆炸力、凝聚力,更需要外展力。因為教會的存在不是只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更是為了那些還沒有進到教會的人。我們怎麼樣才能夠帶來全球跟本地的影響力呢?
1. 透過「植堂宣教」帶來「全球」的影響力
植堂是最有效的傳福音策略,因為透過植堂能夠保存福音所結的果子。我們可以透過不斷的植堂,使福音能夠在全世界擴展,帶出全球的影響力。
過去傳統的大型佈道會中,每次雖然很多人信主,可是流失率也相當的高。但是,當我們植堂的時候,我們便能夠在當地的教會裡面保存這些福音的果子。不但如此,當我們做跨文化植堂的時候,我們更是著重於興起本地同工來帶領教會。興起本地同工的優點是因為本地同工沒有文化跟語言的障礙,他們能夠在同一個語言之下,按照自己的文化來建立教會。這樣,教會就能夠持久的發展下去。現在我們在全世界六大洋洲,真的就建立了許多由本地牧者所牧養的本地教會。
2. 透過「職場跟恩慈」行動帶來「本地」的影響力
馬太福音五章16節耶穌講得很清楚,祂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耶穌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如何向這樣一個不信的世代來傳講神的愛與神的能力呢?就是要藉著我們的「好行為」。基督徒拚命去定罪這個世界是沒有用的。反而,透過我們在職場的卓越跟恩慈行動,這個世代就能夠看見神的作為、信服神、而且歸榮耀給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07年的時候開始生命河基金會的事工。感謝神在疫情期間大大擴張我們恩慈行動的範圍,也讓基金會服事了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我們的愛心行動不但在2022年得到市長的表揚,我們也得到州長所頒發的表揚狀。
我們在2014年的時候開創了優視電視臺。這不是一個基督教電視臺,但卻是一個以基督教價值觀為根基的優質生活電視臺。我們希望透過生活化的媒體節目,對北美的華人,在基督的信仰上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事實上,我們不單只在本地做恩慈行動,我們更在非洲建立孤兒院、職業訓練學校、生命河診所,也在柬埔寨、菲律賓等地方,建立了學生輔導課程。
許多人來到我們教會,感覺我們教會的事工非常龐大,好像沒完沒了。但是,事實上,我們教會的事工之所以沒完沒了,正是因為這個世界的需要沒完沒了!只有當我們藉著職場的卓越,以恩慈的行動進入社區的時候,這個世界才能夠明白神如何的深愛世人。
滿足神心意的生命河
生命河是什麼?生命河是一條從神的寶座所流出來的河流、是一個天上的教會、是一個榮耀的教會。當我們持守這四個策略來建造的時候,我們就能看見生命河會愈流愈深,也愈流愈廣,神的心意就能在我們身上得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