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追浪的老人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序】追浪的老人
夏曼.藍波安
我一個很久的,也是我第一次在蘭嶼跨部落的旅行就是到
朗島,我的記憶是小學二年級的暑假,去的理由,是因為我靈
魂先前的肉體(先父)的某位親戚makarang(高屋)落成的竣
工儀式。
在飛魚汛期海上漁撈季節結束後的某日午後,我與靈魂
先前的肉體,幾位被邀請的父祖輩們,從紅頭徒步往朗島走,
父親背著zisan,我扛著父親的pazazowai(受邀者的禮儀之
刀),以及一節的蘆葦(保護自己,讓惡靈不得靠近我頂上的
幼靈),當我們穿越現在的洞口時,父親跟我說:「不要對這
兒綺麗的景觀產生好奇(惡靈將對你的幼靈好奇)。」
當一群人到達了Jipaneitayan(現在的坦克岩)後,放下行
囊休息,彼時父親跟我說,朗島部落他有三個表弟,就是我祖
母的妹妹的三個兒子,你長大後到朗島,你第一個休息的地方
就是這三個叔叔的涼亭。
汗水滴滿了徒步旅行的石子路,而記憶最深的刻痕就是
渴望遇見我三位親表叔。到了朗島,我與父親便落腳於Syapen
Sorong(當時Syaman Ici),謝加仁的家。遠距離的表哥們的
造訪,Syapen Sorong神情格外的喜悅,那時表叔已是朗島天主
教堂的傳教士了。
他給我的原初印象,就是結實的、線條顯明的胸肌,二頭
5
肌,三頭肌,這是達悟人體能終年服務於山林、海洋的勞動鐵
證,而其內在特質的孕育卻是融合著流動於傳揚聖經福音與傳
統的宗教儀式。那一夜,Syapen Sorong划船夜航船釣,冀望隔
日清晨表哥們有新鮮魚湯可喝,夜航的文化意義不在於夜釣漁
獲的多寡,而是鞏固表兄弟之間情誼的深度,魚湯的熱度就是
情感的溫度,溫情游動於血脈裡。
一九五六年當Syapen Sorong遇見了瑞士籍的紀守常神父,
飄洋到台東接受傳教士傳播聖經福音訓練起,到一九七○年三
月十日紀神父謝世期間,在不識漢語讀經的狀況下,他虛心聆
聽紀神父每一句的讀經,轉譯為達悟人日常生活哲學的語意,
善用優質的慧根,讓族人理解福音的哲思,在被訓練與自我教
育的過程中,Syapen Sorong比同儕多了西方神學薰陶的基礎知
識。不僅如此,在紀神父謝世後,他對教會的執著與信仰的堅
持如初,又讓他演繹融合達悟原初的多元神學觀,深厚於同時
期的傳教員。在此,筆者說的 「深厚」乃是Syapen Sorong從
未質疑西方宗教教義的本質,也從未否認在地的達悟原初的多
元靈觀的信仰,這是西方神學與在地環境哲學的正港調劑。
假如海面的平靜是教堂內的空間的話,Syapen Sorong便以
融合平靜的語氣跟教友宣揚聖經裡的故事,虛心多於教條;假
如波動的海面是人們戶外活動的空間環境的話,彼時,Syapen
Sorong又轉換達悟人的生活哲學與人對話,這均衡的語彙與身
體勞動實踐的堅持,分寸拿捏得體,說穿了,這是自我教育的
6
§【序】
高度境界,是對西方神學,達悟靈觀,是對疏離的現代性,與
式微的傳統性有很深的體悟方可綻放的氣質。
叔叔曾經跟我敘述過,在他當了傳教士(法國社會學者的
說詞,為上帝服務的職業)的同時,在飛魚汛期,他經常從朗
島夜航划船到椰油、漁人的海域捕飛魚。在凌晨返航的時候,
經常是孤舟一人,而在急流海域不但不懼怕,反之藉此訓練體
魄,累積夜航的經歷,這正是跟他人說故事的故事源頭,自己
身體力行的經歷,也是深化我聖經福音的基本值跟我們達悟人
熟悉的思維面向。這句話經常纏繞我的腦紋,受益難言。
也許讀者無法理解「孤舟一人、急流海域」之夜空環境的
情境,畢竟有很多的面向,我們已被現代性弱化了我們跟自然
環境格鬥的機緣。簡言之,下一代的達悟人濃縮了,也漠視了
我們父祖輩們與海洋的、山林樹神的親密濃度及相似性的思考
路徑,就是我們這一世代對於我們成長的文化傳統、環境生態
的珍愛遠遠不及我們的父祖輩們。
追浪的老海人Syapen Sorong,是廣義的詮釋,畢竟我們原
初的集體性/統整性,他始終如一的實踐與體悟,他的身體語
言表述了他比我們珍愛這個島嶼,這個民族。
一本書的出生,就如我們眼前的海洋,永恆存在,上帝不
想看見也難;從書寫的視角來說,謝永泉先生努力的把它生出
來,這是達悟人第一本為父親撰寫的書,字裡行間散發永泉對
父親的敬愛,以及不可以說的「感恩」。書寫是孤舟夜航,默
7
默的翻嚼過去的記憶。我的喜悅,蘭嶼達悟人又多了一個海浪
的作家,我把它休息在我心臟的深層血中。
其次,永泉弟很久以前的邀稿,今日凌晨寫這篇簡序,
久久不寫的理由,原來是我新書房的第一篇文字稿是給他的薄
禮,取代一手的海尼根啤酒,然而這一份薄禮,不及老海人—
我們的父親Syapen Sorong沉默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