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部
從蘇格蘭到福爾摩沙:留下一綹金髮,暫別真愛

第一章
初抵府城的震撼教育──看西街事件
距離現在超過一個半世紀,西元一八六三年,有一位二十七歲的歐洲蘇格蘭外科醫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一八三六年三月十八日—一九二一年三月六日),因為個人的信仰,決定奉獻青春歲月到亞洲宣教。
這個年輕人腦筋有問題嗎?有沒有搞錯?年輕的馬雅各簡直就是學霸、人生勝利組;他畢業於著名的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然後前往德國柏林及法國巴黎進修,返國後在伯明罕總醫院接受完整醫學訓練,取得醫學博士及醫生資格。原本可在美麗如畫的蘇格蘭安享舒適快樂幸福的一生,然而就在此時,馬雅各在一次教會聚會中,遇到英國長老教會在中國宣教的杜嘉德牧師(Carstairs Dauglas),從杜嘉德那兒,他第一次聽到福爾摩沙(Formosa)的名字。當時馬雅各剛與瑪莉.古德小姐(Mary Anne Goodall)訂婚。也不知怎麼搞的,那遙遠的福爾摩沙,竟然忽然間占滿了他整個身心。經過不斷的禱告尋求,他確信這是上帝對他的呼召與旨意。所以他決定順從上帝的呼召,前往完全陌生遙遠的東方。臨行之際,他天人交戰並剪下了一綹金髮,親手送給未婚妻瑪莉,聊表暫別不捨與承諾之情:「請等我幾年,到亞洲宣教結束,我一定回來與妳結婚!」
醫師是一個不容易的職業,可以救人生命。在一百六十年前,遠從地球另外一端,搭船來到亞洲,為不認識的亞洲人服務,用醫術為他們治病,這是很了不起的大志向。對年輕有成就的馬雅各醫師而言,一個人一生年輕只有一次,要在年輕時候做大事,為不認識的亞洲人治病,奉獻自己,就是不枉費年輕的生命。
但是那個時代要到亞洲去,可是要繞了半個地球呢!當時是非常危險且遙遠的行程,只能搭船,那個時代根本還沒有飛機,而船行遠比飛機慢,路上的風險、海難的可能威脅不用說了,旅途中船行顛簸的痛苦,不適應的人會嘔吐、暈船,非常難受,更何況時間非常長,往往要超過一個月的行程。
他的第一站是到有「東方之珠」之稱的中國大陸上海,待了一年。隔年一八六四年轉到福建省的廈門,去學習廈門音的本地話,因為他的宣牧教區被指定是台灣,當時叫做福爾摩沙島,源於十六世紀西方人對台灣的稱呼。
馬雅各在廈門學習廈門音的台語後,已經完成基本的宣教訓練, 一八六五年五月,他準備妥當,從福建省的廈門港上船到了南台灣的打狗港(今天台灣第三大城市高雄市),作為他登陸台灣的第一站。
上岸,他的宣教工作才開始。因為東亞的台灣島這個地方,乃是人口密集的肥沃島嶼,比馬雅各醫師還早三百多年前,早就有中國的農民漁民和流浪漢等移民,落地生根三個世紀以上,他們與在地的原住民平埔族通婚傳宗接代,世世代代定居,人口在百萬人以上,而且都是信奉在地的民俗宗教。
過幾天,馬雅各醫師一行風塵僕僕決定直接轉到當時台灣最大的城市,俗稱府城(也就是台南市)的看西街(今天的台南市仁愛街二十三號)租屋,當作醫生館,也就是他在府城宣教的基地。
蘇格蘭的長老教會還派了三個廈門地區會說台語的助手(都是已經在廈門受洗的基督徒,有的職銜已經是長老)來協助馬雅各:
第一位,陳子路。受過專業的訓練,聖經通透,可以講道,因為馬雅各初來乍到,台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足,所以陳子路可以是馬雅各對本地台灣人宣傳基督教福音的得力助手。
第二位,吳文水。是行政高手,可以擔任教堂的管理員,同時也是廈門教會的長老,也就是資深信徒。
第三位,藥劑生黃嘉智。幫助醫師馬雅各配藥。當時西方的醫藥是一個科學知識,非常專業,差之毫米,失之千里,救人和害人只是差別在很小的劑量,必須受過專業的西藥訓練才行。
馬雅各醫師團隊萬事俱備,就在一八六五年六月十六日,開辦了遠從蘇格蘭的西洋醫生在台南市(府城)的第一家診所,當時台灣人叫做「醫生館」。
這家醫生館一炮而紅,近悅遠來,因為醫術非常高明,很多本地中醫治療不好的疾病,到了馬雅各醫師的手裡,可說是藥到病除,一開始就讓台南人驚訝;其實最大的差別在西醫會動刀,打開人的身體,乍看像是用尖銳的手術刀殺人,而且高超的麻醉技術,也非常神奇,居然能徹底解決病灶,刀到病除,這讓本地人非常吃驚。
一開始,馬雅各用西藥來治病,而且他是外科醫師本來就會開刀,接連為府城本地人開白內障,醫治人體最精密的雙眼。白內障今天來看都是人年邁後正常的現象,一百六十年前的台灣老人家卻只能忍耐「視茫茫,髮蒼蒼」,無奈地在半盲狀況下老去。
眼科疾病還不至於致命,但是能讓年長者恢復青春時代的視力,府城人口耳相傳,爭相來看西街找這位阿兜仔醫師,一探究竟。
其中最讓人大開眼界的是,讓沒有見過西方醫療的台灣人驚詫的開腸破肚:開盲腸炎、膀胱結石。盲腸炎俗稱闌尾炎,沒有及時開刀往往就會死掉;膀胱結石也是,往往卡在輸尿管讓病人痛不欲生。
由於馬雅各的醫術高明,口耳相傳,本地人凡有重大疾病,莫不爭相來看西街找這位白人醫師看病,這就讓既得利益者,那些府城在地知名中醫的生意一落千丈。
當然這就引起當地某些中醫的嫉妒,開始到處說「馬雅各醫師行巫術」、「西藥之所以那麼有效,都是殺人取人骨磨粉、取眼球磨碎研製,製成那麼小的藥丸、眼藥水,所以能藥到病除……」。謠言傳開後,越來越離譜,終究鼓動了無知的鄉民。看西街的暴動,到底是誰帶頭的,後來有人說,是府城當地的中醫所領導的,但是實際上是誰呢?
尤其這些極度嫉妒馬雅各醫師的本地中醫,還使出奸詐詭計,說馬雅各的醫生館真的發生命案了,怎麼說呢?
攻擊馬雅各的人衝進醫生館,整個房子反覆搜查。不久領頭的人就高聲吶喊指控,這裡真的有骨頭。其實是監守自盜,在馬雅各的看西街診所事先埋藏動物的骨頭(豬骨),然後嫁禍給馬雅各,說是這群奇怪的金髮碧眼老外,用殺小孩為手段來取眼珠子做眼藥水,用強摘人(小孩)的器官,來提煉做成藥丸,是邪術來治病,難怪可以藥到病除。
當時正值鴉片戰爭結束,戰敗國清朝子民排「英」最激烈的年代;再加上馬雅各選擇在位於政經中心的台灣府城宣教,佈道所更是在漢人聚集的中心商業區五條港附近,當地居民原本就存在異族隔閡、加上排英風氣以及西方醫療與漢醫體系之間的競爭,這些都導致文化及政治的衝突。
不得已,為了保住自己這個團隊的安全,馬雅各在開業二十三天後,只好整個醫療宣教團隊,轉移陣地到更南方的打狗港,也就是今天的高雄市旗津區。因為當時打狗已經有英國的外交領事館,有武官和領事館可以指揮的炮艦,可以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
除了肢體衝突,危及馬雅各宣教師與助理們的生命,必須逃命之外,另外一個重大的影響就是,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前往更南方的港都打狗(今天的高雄市)去重新開始,後來證明是明智之舉。
僅僅二十多天就被迫到高雄實在太短,讓馬雅各非常不服氣。但是他是基督徒,信奉他們信仰的神的意旨,而且他是要來傳福音的,所以只有先保全自己與助手們的性命,先轉移到更南方的打狗穩住才行。
府城看西街事件,是歐洲蘇格蘭長老教會在台灣南部宣教的第一場硬仗,寫下血淚的一頁,雖然最終以逃難收尾,但是三年後,馬雅各醫師不屈不撓,決定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於是又向教會重新聲請要回府城看病宣教,這次有了萬全的準備,他能在台南東山再起,成功地回歸府城台南嗎?且看下一章分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