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漂萍

9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慎終追遠

1-1.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思念親人和故鄉的時節,久居在海外的遊子更是如此。俗語說:『水有源,樹有根,人有本。』自然而然地心裡會不時的想到,哪裡是我們的故鄉?哪裡是我們的根?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祖先源遠流長,很難說哪裡是我們的故鄉。我以為,故鄉就是祖先輾轉遷徙的最後一個可以考證的地方。

我們盧氏家族係屬神農氏後裔,早年先輩定居於今山東省長清縣,後遷移到江西省。明朝末年,吾祖駐軍湖北省襄陽縣,在返回江西原籍時,取道天門縣,見那裡河水清澈,土地平坦而肥美,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下來了。從此代代相傳,綿延不斷,至今已有約四百年之久,湖北天門也就成了我們的故鄉。

一九三五年,我在天門出生的時候,我的外祖父,和祖母,都已經先後去世多年了。我只幾個月大時,外祖母也謝世了。因此,他們的事情,我知道得很少。我所知道的,都是從父兄那裡聽到,或者從家中留下的一些文件中找到的。

外祖父裴昆立,生於一八五八年農曆二月初三。於一九二一年農曆九月初二,在故鄉湖北省天門縣謝世的。外祖母蘇氏,生於一八六六年農曆七月二十八日。爾後,在一九二○年代,及一九三○年代期間,在父母親奉養中,與我們住在一起,一直到一九三五年農曆十月初三去世。外祖父母的老家,是在離天門城關,約一日步行行程的鄉下(東鄉)劉家集南上灣。有關他們的生平和概況,先父在台灣台北市居住時,留下的一張紙條上,是這樣寫的。

『萱堂出生於天門東鄉劉家集南上灣。外公原籍漢川裴家垸,因與盧姓為至戚,遂遷居於此。外婆蘇氏,原籍漢川垌塚附近,移居劉家集場東頭。公婆雙塚葬盧氏宗祠北首。僅一姨,適呂家巷西里許,周家河灣。姨父周天喜,姨早死。表妹二,長適羅家巷羅姓,次適垌塚附近林姓。』

很明顯的,除了萱堂的稱呼之外,其它的稱呼,如『外公』,『外婆』,『姨』,『姨父』,『表妹』,都是用我們這一代兄弟的口語寫的。當然,其中提到的一些地名,都是在天門縣境內。漢川則是天門的鄰縣。

大哥比我大十二歲。有關外祖母的故事,全部都是他告訴我的。除了上述的外公、外婆的生歿時日外,其它沒有多少記載。外公在大哥出世前兩年(一九二一年),即已過世。外婆則是在一九三五年逝去,所以外婆與大哥,有一段較長的相處日子。

當大哥想起外婆時,就有說不出的親切感,一如偎在她老人家的懷裡。外婆的身材非常纖瘦,比起母親來,就顯得個子小小的。她沉默寡言,從無脾氣,對大哥這個長外孫,更是寵愛有加。她有一只專用的柳條圍椅,長年都是坐在椅上,幹些輕活,如縫補些什麼的。外祖父母有兩個女兒,我的母親是他們的大女兒,小姨母嫁與呂家巷西里許周家河灣天喜叔,育有興旺、興貴兩位表姐。姨母在一次生產中,不幸過世。後來大表姐在我們住天門時,曾跟隨母親生活了一段時間。


按照大哥的推想,父親當時在家成,而業未立時,外婆一定給予我們很多助力。至少給母親以棲身之所,令我們生活無饋乏之慮,讓父親能全心在外發展,而無後顧之憂。那也是我們家,能住進天門鄉下劉家集的主要原因。以後我們家人也曾不斷地回到劉家集,或前往小住,或路過那兒,或是為了躲避戰亂。

在大哥襁褓時期,一直到三、四歲時,可能都住在外婆的老屋裡。因為在他稍長後,母親時常講些他小時,在劉家集的故事給他聽。他懂事後,又陸續回到劉家集,因此在記憶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與不少農村的知識。迄後在父親事業稍為安定後,外婆在父母親奉養中,與我們住在一起:天門,武漢,一直到過世。外婆愛護我們,照應我們,給予我們很多助力,減少母親的勞累,對我們這兩代人的支持和幫助,功不可沒。

外祖父母的老家,是在天門鄉下的劉家集。外婆的老屋,並不在劉家集上,而是距集鎮,尚有十來分鐘步行距離的盧家南上灣。劉家集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集鎮,而南上灣是高出附近田地的一塊小台地。選擇那兒落村的原因,是那兒地較為高亢,可免淹水。那兒有居民九、十戶,除外祖父母是裴姓外,大多都是盧姓。不遠處有一座盧家祠堂。猜想那裡附近,盧姓一定有不少,否則祠堂不會建在那裡。

大哥印象中的外婆老屋,是僅有一進的瓦屋,大門進來,就是堂屋。堂屋左手是廚房及牛欄,右手是臥房,上面有一層低樓,可以住人。屋外靠臥房旁,三邊用籬笆圍出一小小菜園,種植蔬菜豆類,以供日用。

老屋大門外,是一個大禾場。就是農作物收割後,供曝晒的地方。靠邊堆放有稻草、棉梗等,稻草堆成房屋形式,有時比房屋還高大,那是農家燃料的主要來源,及冬日舖在牛欄下的飼料。在草堆中,時常可以拾到雞蛋,有時家中養的母雞,忽然會從草堆中領著一群小雞回來,令人欣喜。小孩們則在禾場上遊戲,或在草堆旁捉迷藏。鄉下的生活簡單,也蠻辛苦的。如能求個溫飽,已很難得。好在那時的人們,都能安於貧窮,心無大志,所以天下太平。

那裡除農田外,盡是一片水域,臨近刁叉湖。湖中盛產魚鮮、菱角、芡實與蘆葦。至於農產,稻米,棉花,黃豆,都是大宗,所以那兒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

雖然那些是大哥小的時候,在劉家集鄉下的生活情形,都是在我出生之前的事。但是鄉下的生活,很少會有改變,所以我出生後,那裡的生活,大概也是那個樣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