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文章千古事:董永良自選集

9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論文,1958

譯前言

本書原著是:「Analytical Tools for Measuring Demand」,by Richard J. Foote and Karl A. Fox,USDA Agriculture Handbook No. 64,January 1954,譯者把它譯過來,作為在國立台灣大學的學士論文。

農業經濟學仍是一門年青的科學,但在近年來發展之快,則是十分罕見的。農經學人試圖運用複雜的工具及嚴格的分析過程,以求得精密的現實觀察結果。而後根据這種結果,修正學術理論或採取行政措施。本書即在提供消費經濟分析的工具,兩位原著先生前者是美國農業部的經濟統計學家,後者則是最負盛名的愛渥華州立農學院 (Iowa State College) 的農經系主任。全書把分析過程從採用資料起,作一系統性的敘述,並對近幾年來美國農業部測定農產品需要的各種方法,作一綜合性的介紹與討論。唯第八章以後多屬美國農業經濟的分析實例,理論價值及應用價值都不很大,同時受篇幅的限制,所以略而不譯。譯者深信此舉不致影響全書的一貫性。

中西語文構造不同,故流利與嚴格甚難兩全,在必要時,譯者寧取後者,因自以為像這樣一本書,其科學性是不容喪失的。譯者深知個人學術涵養不夠,面對浩瀚的知識大海,不勝惶恐之至。文中如有謬誤之處,尚祈指正是幸。

譯文承張德粹教授、李登輝先生指導,謹此申謝。

董永良 民國四十七年五月 於國立台灣大學

* * *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論文,1958
目次
譯前言
著者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供需構造之圖形範式
第三章 設定分析之統計問題
1. 時期之選擇
2. 應包括之年份
3. 產地、批發、零售價格水準之應用
4. 量變數之選擇
5. 應變數之選擇
6. 消費修正項之選擇
7. 應用算術變數抑或對數變數
8. 應用實際資料抑或一級差量資料
9. 應用總資料抑或個人資料
10. 修正資料之應用問題
11. 分析中之時間因素
第四章 相競(替代)商品與相輔商品之需要測定
1. 消費財
2. 若干統計問題
3. 生產財
第五章 解釋分析之統計問題
1. 不明殘差問題
2. 統計係數之性質問題
3. 顯著性檢定之應用與解釋
4. 資料中之擾亂或誤差
5. 應用強制完全相關以求一可逆需要曲線
6. 複迴歸方程式推定之有效性
第六章 單一方程分析之需要彈性
1. 需要彈性不同之理由
2. 解釋需要彈性之問題
3. 彈性係數
第七章 聯立方程式研究法
1. 經濟範式之特徵問題
2. 認定問題
3. 經濟推定問題
4. 單一方程式測定農產品需要彈性之可用程度

參考書目
附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