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神臺.孔廟之探索(大.成.至.聖)(全四冊)

9特價25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臺.孔廟之探索-吳慕亮弁言

讚詩
尼山竹塹氣相連,中隱延陵慕亮仙,
著作等身情繾繾,才華逸俗影翩翩;
崇儒盡有神臺記,禮聖寧無大道篇,
萬國衣冠來此日,謳歌處處武城絃。

歲次乙未教師節穀旦

江夏黃宏介 敬題於草屯

弁言

夫「儒」之名眾矣,如:「儒家」、「儒學」、「儒教(孔教)」、「孔家店」、「孔孟之道」,諸說雖殊,卻無宣稱己之支派。蓋「儒家」基本教條之一,其乃:「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之名稱,咸可言儒家之一。

東漢學者之《許慎.說文解字》,對「儒」字之釋:「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儒者,有道之士。《漢書.司馬相如傳》,顏師古注曰:「凡有道術者,皆稱儒也。」蓋「儒」即今謂「學者」,係極普泛之名稱。

《論語.雍也篇》,載曰:「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故「儒」字本屬古代對學者之尊稱,字義「雅」、「優」及「和」之意,從「人」從「需」。係學問淹識,博古通今,振聾發聵,讜言正論.乃人之所需也。

「儒家」一詞,本自《漢書.藝文志》之圖書目錄,亦云:「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儒家」以《六經》為聖經,遵循堯舜之道,以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之典章(《周禮》)為典範,以孔子為宗師,教化民眾之流派。自春秋、戰國、秦、漢以降,乃由孔子創立之後,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之思維體系矣!

孔門四科十哲,二十二賢,七十二弟子以下及歷代名儒,均享聖殿「從祀」。儒家學說,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廣披黔首。聖人之學在天與道,不為做官;聖人之志公心濟世,成人成物。吾曹庸輩,服膺弗失,戰戰兢兢,如履淵薄。

老朽慕亮,從幼至弱冠,棲隱塹北,《延陵世第》古厝,伏承 先君-錫坤公之摯友,晉江.應崇樸教授啟蒙,誦讀《經》、《史》、《子》、《集》,以修、齊、治、平為本,未暇覽《金經貝葉》,空、寂、泡、影之文,故難窺其堂奧也。概而言之,玄者,善之長也;佛者,以善為本,必無二也。上天好生,化育萬彙;大士慈悲,渡盡群倫,亦無二也。老朽慕亮,搦翰北窗,埋首燈下,不避淺陋,謹將神州(大陸)暨蓬島(臺灣)之《孔廟》,襄贊成集,簡冊流芳。

旋而握卷,詳以考之,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又稱:「三孔。」其位於山東省西南部之曲阜市,於公元1994年歲次甲戌(民國八十三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録。迄今修繕竣工,對外開放參觀,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孔子(公元前551年歲次庚戌-公元前479年歲次壬戌),名丘,字仲尼,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係春秋時代之教育家及哲學家。孔子屬儒家學派之創始人,其思維影響深邃,後世尊稱:「萬世師表。」讀書士子,欽仰慕之。

《孔廟》:其位於曲阜城內,于孔子昇霞後由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廟宇,經歷代帝王之擴建,規模弗斷擴大。眼下《孔廟》占地20萬平方米,有院落九進,建築物466座,其中著名建築有《大成殿》,《杏壇》,《奎文閣》等之雄偉。

慕亮考之,《大成殿》,係《孔廟》之主殿,高32米,寬54米,九脊重簷,黃瓦覆頂,有28根雕龍石柱,讚稱:「中國三大古殿之一。」《杏壇》,係孔子生前講學之處。旁處有一株古檜,則稱:「先師手植檜。」《孔廟》內邃有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陳列大量碑刻。其碑刻甚豐,僅次《西安碑林》。

復以考之,《孔府》:其位於《孔廟》東鄰,係孔子世代嫡裔,長孫-衍聖公世襲之府第,占地16萬平方米,有各式建築物400餘間,收藏極豐文物。《孔府》,則分:中、東、西三路,其中東路屬《家廟》,西路屬《學院》。中路以內宅為界,前者官衙,後者內宅及花園。《孔府》之大堂屬衍聖公之公堂也。

《孔林》:又稱:「至聖林。」乃烏鴉不棲神秘之瑞象,其位於曲阜城北門外,係孔子及其哲嗣之家族墓地,面積大約2平方公里。《孔林》周圍林墻長5.6公里,高3米,厚1米。《孔林》內有墳塚十餘萬座,古樹萬餘株,以及各類華表、石人、石獸。故至每年清明時節,《曲阜.孔廟》,則舉行春季祭孔大典也。夫《孔廟》者,或稱:「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通稱:「文廟。」係屬中國紀念孔子、供後人祭祀孔子之廟宇式建築,自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竟成藉以宣傳儒家思想之廟宇也。

蓋中國文化之傳承,其於神州周邊地區之影響深邃,如:越南、朝鮮、日本,以及本島臺灣等地,咸興建《孔廟》。十八世紀後於歐洲、美洲等地,亦相繼出現《孔廟》。海內外《孔廟》曾發展至三千多處,今尚存一千三百餘座矣!

《孔廟》之歷史,可追溯至孔子逝世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歲次癸亥(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當時孔子之弟子,將其「故所居堂」,立廟祭祀,廟屋三間,內藏:衣、冠、琴、車、書(《六經》)等,孔子遺物,並按歲時祭祀。此即中國乃至世界最初之《孔廟》,現於《曲阜孔廟》之內也。

北魏(拓跋宏)太和十三年歲次己巳(公元489年),于當時之京城建立首座之《孔廟》。唐朝貞觀(李世民)四年歲次庚寅(公元630年),太宗下詔:「天下學皆各立周、孔廟。」自貞觀之後,歷代之《孔廟》遍及各地。

南宋高宗(趙構,宋徽宗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建炎二年歲次戊申(公元1128年),衍聖公-孔端友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畫像南下,宋高宗賜其安居於浙江衢州,公元1253年歲次癸丑建立《孔氏家廟》,其謂:「南宗孔廟。」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年歲次癸酉(公元1393年),頒發「大成樂」專祀孔子。成化(憲宗.朱見深,明英宗之子)十三年歲次丁酉(公元1477年),增祭孔樂舞為《八佾》,加籩、豆成十二,擴大規格,以祭祀孔子。

蓋其所有列入國家祭典之《孔廟》,皆屬禮制廟宇。此外,亦有孔子後代之《家廟》、孔子生活之處所建紀念性廟宇,以及《書院》內之祭祀廟宇等非禮制廟宇。惟文化大革命時期,《孔廟》文物已遭破壞淨盡,噓唏之嘆亦無奈也。

旋作禮制廟宇之《孔廟》,咸與地方官學結合,亦即所謂:「廟學制。」佈局則分:前廟後學、左廟右學、右廟左學等形式。主要建築,均以:《萬仞宮牆》、《泮池》、《禮門》、《義路》、《大成門》、《櫺星門》之巍峨矗立。旋有《大成殿》、《東、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之部分,復有《孔廟》並設《鄉賢祠》、《名宦祠》、《節孝祠》、《孝子祠》,如《全臺首學》之《台南孔廟》。《孔廟》均以三進院落(曲阜孔廟九進),或兩進者眾。

南宋末年,學者-熊禾書曰:「尊道有祠,為道統設也。」明朝《史》學家-王世貞,亦稱:「太廟之有從祀者,謂能佐其主,衍斯世之治統也,以報功也。文廟之有從祀者,謂能佐其師,衍斯世之道統也。」古賢箴言,誠不誣矣!

吾國《孔廟》主祀孔子,唐代後以孔門弟子及歷代儒學大家附祀配享。其配享之人繼嗣新增,漢明帝以孔子72弟子配祀,至民國初期,達162人,有四配、十二哲、先賢、先儒等名號。每年固定於春、秋二季,舉行《釋奠禮儀》。

自漢武帝(劉轍)獨尊儒術肇始,中國之皇帝每年均往祭孔。自漢代後,祭孔活動延續弗斷。規模亦逐步提升,明、清時期臻達頂峰,尊稱:「國之大典。」清代,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其於京師國子監立《文廟》,內設《大成殿》。

頒佈聖旨,敕令官員,專門舉行一年一度之祭孔大典,並尊孔子:「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進化至: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行三拜九叩大禮。民間有祭孔大典,直迨中華民國結束統治大陸時期止。

公元1949年歲次己丑,中共政府於中國大陸建立職權後,基本取消祭孔活動,遭學者批以棄中國化。洎公元1984年歲次甲子,《曲阜孔廟》始恢復民間祭孔,爾後中國各地區陸續始睹祭孔之活動,臺灣《孔廟》,亦如是也!

神州(大陸)之《孔廟》,頗負盛名遠播者,計有:泉州府之《孔廟》、福州府之《孔廟》、北京之《孔廟》、廣東之《德慶孔廟》、山西之《平遙文廟》、山西之《太原文廟》、四川之《德陽文廟》、吉林市之《文廟》、蘇州之《文廟》。

慕亮考之,則有:南京之《夫子廟》、上海之《嘉定孔廟》、雲南之《建水孔廟》、雲南省之《石羊孔廟》、浙江之《黃巖孔廟》、天津之《南開孔廟》、海南省之《文昌孔廟》、崖州之《孔廟》、四川之《富順文廟》、貴州之《安順文廟》。陝西之《韓城文廟》、安溪之《文廟》、泉州之《南安文廟》、甘肅之《武威文廟》、桂林之《恭城文廟》、哈爾濱之《文廟》、山東之《巨野文廟》、……,以及蓬萊仙島之《臺灣孔廟》,老朽慕亮,孤陋寡聞,臚列24座,寸楮如后:

然!全臺四十餘座《孔廟》內,其中有十三座縣、市府管理之官方《孔廟》,其他屬私設,亦非標準形制之《孔廟》(如附加於某廟內,或刻孔子牌位,或塑立神像置於某一角落),爰有《孔廟》保存尚完整,部份已荒廢,特以註明。

老朽復究,其完整者,忭有:《台北孔廟》、《桃園孔廟》、《新竹孔廟》、《苗栗孔廟》、苗栗《象山孔廟》、《台中孔廟》、《彰化孔廟》、《鹿港文武廟》(文開書院)、《南投孔廟》(藍田書院)、日月潭《文武廟》。

《埔里孔子廟》、《嘉義孔子廟》、《台南孔廟》、《台南敦源聖廟》、南安國小《孔子祠》、《高雄孔廟》、《旗山孔廟》、《屏東孔廟》、海濱國小《孔子祠》、《羅東孔廟》、鳳林國小《孔子祠》、《澎湖孔廟》(文石書院)。

臺灣以《台南孔廟》最蚤,乃明鄭時期-陳永華所立,入口題有:「全臺首學。」此額題字者弗明,但已成臺南市,甚至臺灣象徵之一。每年9月28日舉行《釋奠典禮》,歷由台灣省政府主席擔任正獻官,今則改由台南賴市長清德。

《台南孔廟.大成殿》,內懸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咸豐帝、同治帝、光緒帝之御匾。摒日治時期中斷外,戰後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亦相繼贈匾,頗負盛名。

爰以,《台北市孔廟》,其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蓋與大龍峒《保安宮》為鄰,由於臺灣日治時期後,廢棄台北城內原有之《文廟》,後由台北士紳:辜顯榮(辜振甫之父)、陳培根(大龍峒著名富紳文士)等人,捐獻建立《孔廟》。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民國38年12月25日),《台北市孔廟》乃成中央政府舉行祭孔大典之處,以往咸由內政部長代表中華民國總統主祭,近年改由台北市長擔任,孔子奉祀官及孟子、曾子後人等,亦在此參與祭祀之耳!公元2008年歲次戊子(民國97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親自主持中央政府之祭孔大典,竟成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迄今,首位親自主持祭孔大典之總統,創下首例。旋而仰望,聖光普照,新書名曰:「神臺.孔廟之探索。」

吾自遁隱塹北「河洛居」,將屆三十載,平日讀書,兀兀窮年,以《周易》為宗,諸子百家為輔。今夕明窗淨几,思潮如泉,侃侃而談,書紙言誠,弗覺繁多。銘篆 諸君惠詩弁跋及幕後英雄,台南蔡律師敬文,挑燈夜下,凝然校罄。

蓋《神臺.孔廟之探索》乙書,計六十篇壹佰肆拾叁萬餘字,乃繼《周易通鑑》後,亦浩繁廣博之作。亮才疏學淺,不揣譾陋,勉力為之,雖弗敢翫怠,罅漏乖謬,仍弗能免,悃祈方家,賜正敎誨,聊作弁序,以立於滄海之一粟爾!

天運乙未吉羊之歲九月廿八日午時穀旦

隆中吳慕亮沐手敬書於風城之臥龍道軒牖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