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 1我看出你的內在力量不強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12章9-10節
向上帝示弱
幾年前,在我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前,我受邀在台北靈糧堂講道。我記得那次聚會中聖靈的同在非常強烈。聚會結束後,有位弟兄走上前來對我說:「加恩哥,我看出你的內在力量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強。」這句話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
通常,當講員結束分享時,即便是出於客套,大多數人都會說「你講得很好」或「謝謝你的分享,讓我很受益。」但這位弟兄的開場起手式卻如此出人意料。
接著他說:「我看得出來你很擅長向上帝示弱。」他的意思是,他發現我即便面對一些生活上簡單的事,也會禱告,把這些事交託給上帝,表現出對上帝的依賴。我當時想,他大概是指我在西非蓋孤兒院時,常常跪下禱告的經歷。
然而這位弟兄的簡短兩句話,其實成了我日後在美國生活的真實寫照,也祝福我更加依靠神。在攻讀博士的那些年,我面臨了無數的困難,常常跪在租屋的廚房地板上向神說我有多弱。禱告的內容各式各樣,有時是:「主啊!我們需要繳房租,但錢不夠了!」有時是:「主啊!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教養孩子。」甚至還有:「主啊,我作業寫不出來。」
當了醫師之後去攻讀哈佛博士,看似風光,但如果讓人知道我生活中的大小事都無法自行解決,必須透過雙膝跪下來向神求助,可能難以置信,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小題大作。然而,每當我想起那位弟兄說的「你很擅長向神示弱」,就更加確信,這份習慣性跪在地板上向神禱告的行動,正是神賜給我的寶貴恩典與禮物。
家族傳家寶
─跪下禱告的背影
最近我參加了家族掃墓,難得全家族聚在一起。我的父親已經八十多歲,在家中排行老么,有五個兄長和一個姊姊,我的幾位伯父已經去世。在這次聚會中,每個家庭都分享了對已逝親人的回憶和感恩之情。
我的二伯父長年移居美國,經營中國餐館,現在已回到天家。堂哥回憶起他父親的背影,講了一個故事:「我爸爸很擅長禱告。有一次午休,我發現餐廳門關著,卻找不到他的蹤影。後來才發現他在客人的餐桌下,跪在地板上向神禱告。」我的四伯父也已去世,四伯母追憶他說,四伯父過去常常帶領家人一起禱告,凡事都帶到神面前。自從他過世後,家人聚在一起禱告的次數也減少了。
這種禱告的傳承可以追溯到我的阿嬤。她出生於西元1907年,三十多歲時喪偶,獨自撫養七個孩子和一個領養的孩子,還要照顧她的婆婆,生活非常艱辛,但她始終倚靠神。在伯父們和我父親的記憶中,阿嬤經常深夜一個人跪在日式房子的榻榻米上,抱著阿公的骨灰罈默默流淚,向神禱告。這一幕深深烙印在他們心裡。
一個無助的寡婦跪在地板上向神哭訴,這是弱者與神相遇的神聖時刻。回頭看,阿嬤獨自撫養八個孩子長大,看似軟弱,實則剛強。她活到九十三歲,晚年行動不便,臥床多年。我每次探望她時,總能聽到她喃喃禱告的聲音。她幾乎在清醒的每一刻都在與神交談,為兒女及他們的下一代禱告。要以代禱照顧到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家族成員,往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
阿嬤的禱告生命從何而來?她自幼在艋舺(萬華)一帶成長,被姓郭的家庭收養為童養媳。當時,附近的村民幾乎都信奉基督教,只有郭家例外。阿嬤渴慕福音,經常在鄰居家窗外偷聽講道,羨慕讀經和唱詩的聲音。她勇敢地向養父母表達想嫁給基督徒的心願,後來媒人將我的阿公介紹給她,雙方就這樣決定結婚。小時候我曾問阿嬤,進入洞房時,他們第一段對話是什麼?阿嬤告訴我,阿公在洞房花燭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床下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報紙,鋪在地上,邀請阿嬤一起跪下來禱告。他們的婚姻生活,就是從跪下禱告開始。
二戰結束時,阿公因病過世,留下眾多孩子和年邁的母親。阿嬤雖然承受喪夫之痛,但這個家庭一直經歷著神的保守,而這跪下禱告的產業,也成為我們家的傳家寶。從祖父母,到我的父執輩,再到我,不論是在西非或美國面對各種人生挑戰,禱告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支柱。我發現,當我們的內心真的很柔弱,柔弱到每件事都尋求神,什麼事都想依靠神、向祂傾訴時,我們自然就會成為常常跪下禱告的人。
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
聖經中的使徒保羅曾誇口自己的軟弱,因為他發現,何時軟弱,何時就能靠主變得堅強。
我在生活中如何應用這「跪下禱告」的傳家寶呢?有時,一封捎來壞消息的電子郵件、一則簡訊,或是一通電話中某句冒犯的話,就會讓我心情沉重,一整天感到不開心。這些負面訊息就像無形的利箭,刺進我的心,使我不得不隱忍難過,繼續工作。人生中的負能量確實很多,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歷過。
然而,當這些「利箭」射來時,雖然我心中會感到沉重、焦慮或憤怒,但同時,一股力量也會從內心升起,幫助我抵抗這種下沉的感覺。這股力量來自一個簡單的念頭:「沒關係,等一下我會去跟主說。」或者:「即使現在不能禱告,稍後有機會時,我就可以來到熟悉的地板上,把一切重擔交給神。」有趣的是,有時我還沒開始禱告,僅是想到等一下會去跟神訴苦,心中的煩悶就已經開始消退了。
因此,無論是西非宿舍緊鄰蚊帳的地板、美國租屋的廚房地板,還是無數旅館的地板(有時鋪著大浴巾),任何可以跪下禱告的地方,都成了我最重要的「居住設施」。有時,周圍的人甚至會好奇,為什麼在面對巨大的壓力時,我仍然顯得那麼平靜,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在幾次人生重大風暴中,我太太也曾對我說:「加恩,我看你在家裡的樣子,和你在外界所承受的壓力不太相符,按理說你應該更焦慮才對,但我看不出來。」其實,正是這個「跪下禱告」的傳家寶,教會了我如何依靠神,而這份依靠的力量,讓我能夠承受住各種壓力。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和盾牌
想像一名受傷的士兵,全身布滿刀劍傷痕,鮮血直流,盔甲破碎,胸口甚至插著敵人射來的箭。無論他是跛行還是爬行,只要能夠爬回到神面前,這個能夠充電、補血的地方,他就會得著醫治,逐漸康復。因此,儘管他現在負傷前行,內心卻不會焦慮。
詩篇28篇7節:「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
牌;我心裡倚靠他就得幫助。」我第一次經歷這段經文的力量,是在高中時期。當時我開始經歷聖靈的工作,但同時也遭遇了一些屬靈攻擊。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動彈,這症狀遠超過醫學所稱的睡眠癱瘓症。我感受到強烈的邪靈力量籠罩著房間,房間的物體似乎在動,但我無法確認,覺得全身像是被針刺般不舒服,每一個毛孔都感到痛苦。我不能說話,身體無法動彈,內心充滿恐懼。儘管許多教導告訴我們,呼求耶穌的名可以驅散邪靈,但我當時完全無法開口。
就在這時,我腦海中突然浮現了我背誦的經文:「我心裡倚靠他就得幫助。」這段經文提醒我,只要心裡轉向神,單單想到祂,就能得到幫助。因此,我沒有開口呼求耶穌,也沒有與邪靈搏鬥,只是專注於神,讓依靠神的信念從心中升起。瞬間,壓迫感消失,一切又戲劇性地恢復了正常。
從此,我學會了,只要心裡倚靠神,知道自己最終會將所有問題帶到祂面前,就已經能得到幫助。這種信念幫助我們抵擋突如其來的負面想法,避免陷入情緒的深淵。正如我阿嬤這位無助的寡婦,無論何時何地,她都只能倚靠神。沒有丈夫、沒有孩子,甚至沒有銀行存款可以依靠,她只能在夜深人靜時,跪在榻榻米上,流淚向神傾訴、向神示弱。多年後,這些眼淚成為她留給我們的屬靈產業。
在一切事情上依靠神,是我們人生中需要不斷操練與學習的功課。箴言3章5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為什麼要專心仰賴?因為我們常常不小心就忘記。
我很喜歡一位美國牧師Vlad Savchuk的教導,他提到,我們面臨的試探就像耶穌在曠野中所遇到的三種試探:驕傲、屬肉體的情慾和貪婪。而禱告是對付驕傲最有效的武器,因為當我們驕傲時,我們便不會禱告,認為自己可以處理一切,而禱告能粉碎這種驕傲。此外,禁食可以幫助我們對抗肉體的情慾,慷慨施予則是對付貪婪的良方。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時,才會不斷地來到神面前,將一切交託在祂的恩座前。一個一無所有的寡婦知道自己迫切需要神,這再自然不過了。然而,那些擁有更多資源和能力的人,是否也能像我的阿嬤一樣,保持同樣柔軟的心,謙卑承認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如何,都同樣迫切需要神的幫助呢?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