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當你觀察星盤時,通常會從哪裡開始呢?你如何評斷哪些是最重要的領域與主題?你如何找出星盤中強調的主題及重覆出現的模式呢?
即使擁有多年經驗的占星師也經常會迷失於細節之中,在試圖整合星盤中不同領域的過程中,主要主題可能會變得模糊不清,而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協助初學者、占星學學生及專業占星師去找出星盤中重要的元素、特色及情節。
本書專注於星盤中所強調的主題、關鍵相位、不平衡及交點行星──那些透過重覆而凸顯的領域。我的原意絕非是想要將星盤簡化成少數的關鍵因素,去忽略星盤(及其主人)中其他相對細微的部分;相反的,我希望呈現的是,當我們能夠找出星盤中主要參與的角色,並把各種不同主題排列出先後輕重,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生命故事的主要動能,這能夠讓我們占星師的工作變得比較簡單,同時也比較有效。
本書並非是一本按圖索驥的星盤分析書,也不是要示範如何將行星以星座、宮位及相位混搭的入門書,如果你想要的是這種書的話,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不錯的選擇(我在「推薦書目」中列出了一些);反之,本書重點在於找出星盤中重要的主題及部分,然後透過例子去展示「落實的占星學」。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會示範解盤的簡易方法,這些方法有助於評估星盤劇中的重要角色、以及那些正在有效演出的行星。
你會學到如何更有效率地精簡資訊,但是要記住,我們不是從頭到尾採用消去法,而是要具體找出關鍵資料並且示範如何詮釋。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學習如何辨別、衡量及整合星盤中的所有細節,以下是本書六個部分的詳細介紹:
1. 工具介紹:在每一張星盤中都能夠找到的重要部分(元素、模式、黃道星座、行星、四個軸點、十二宮位及相位),這一章會介紹一些快速入門,讓大家認識守護星、支配星及逆行,並分析行星的先後次序。
2. 首要考量:學習找出星盤中主要的行星角色,評估它們的影響力以及特別的作用方式。
3. 主要評估:井然有序地「進入」星盤去衡量出生盤中的關鍵領域,透過書中許多人物簡介的協助,你將學習到:
如何從行星的宮位分佈,辨認出關鍵行星或領域。
如何考量星盤上的四個軸點星座以評估此「羅盤」的傾向。
如何辨別出太陽、月亮及上升點(「三大巨頭」)之間的差別,以及它們背後的動力。
計算元素及模式的不平衡。
深入觀察星盤中的主要相位(合相、四分相及對分相)。
分析圖形相位,例如T型三角、大十字及大三角圖形相位。
找出星盤主要強調的主題。
4. 五個星盤主題:在其自傳性的簡介之下,你會看到星盤主題(從模式的不平衡到行星的強調或各種配置)如何去鋪陳、展現名人們的人生。
5. 說出你的星盤:探討傳記去建立行星檔案,透過特定相位進行偵探遊戲,從電視、音樂、書籍、犯罪及政治演說中玩味占星學上的呼應。
6. 整合:提出五個延伸檔案及工作單,運用傳記去辨別、整合每張星盤的關鍵領域。
水星法
整合分析星盤的方式有很多,因為我的本命盤中有強烈的水星特質(上升雙子座、月亮處女座落入第三宮,水星在第十宮),因此本書以及書中所介紹的解盤方式當然也會反映出這些特質。某些占星師會從太陽開始入手,也有些人會先從上升點開始,然後跳到星盤守護星;有些人會先計算元素及模式,另一些人則會先深入觀察星群或直覺地從那些與他們「對話」的地方開始。我個人認為這些方式都相當有價值,當中也沒有對錯(話雖如此,但我真的建議學生不要一開始就馬上跳到月亮情結,因為如果諮商一開始就立刻跳到這個非常敏感的地方,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占星師並不跟個案一起討論星盤,這一點則存在相當大的討論空間!當然,世上解讀星盤的方法不止一種,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當你有豐富的辭彙、有效的技巧並完整理解星盤的主要部分,那麼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開始解盤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星盤的主要部分──星座、行星、宮位、相位──然後也要清楚掌握一顆位置強勢而有影響力的行星具有哪些條件,這些構成了本書的前兩章。然後,在開始分析星盤之前,我會檢視有哪些突出的部分(例如:單一元素、模式的行星,或元素的缺乏),或是行星主題的重覆出現(從檢視「太陽/月亮/上升」三位一體的考量,到主要圖形相位的思考)。
我個人的意見是,我們這些希望運用「人本占星學」的人,就行星而言,也許可以把眼光移近地球一點,多運用一點水星,這會有一些幫助。身為提供諮商服務的占星師,我們的工作具有水星特質,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發展出豐富的辭彙、學習行星位置的關鍵字、並從個人、朋友及家人中取樣。
透過思考朋友及家人的人生及經歷,我們見證了月亮摩羯座會如何「反應」,位於下降點的土星會如何透過各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但如果沒有眾多的個案研究的話,我們只會更強調其他占星師說法、並將刻板印象加諸於別人身上。只有建立一個特徵的「儲藏庫」,我們才能避免將行星的可能性及占星學的假設硬貼在客戶身上!藉由研究那些有著相似人生經歷、事件、特質的人的星盤,我們可以在其星盤中尋找共同主題。
我們需要知道星盤中每個細節的意思,然後成為中間人、媒介,並與客戶一起解讀符號,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詢問背景資料,所謂「真相就在那裡」,不僅僅是在星盤上,而是在我們面前這個人身上。也許我們會需要一些可以在諮商時使用的辭彙,用來解釋某個相位或行星位置,但是我們也需要聆聽個案的話及他們的故事。與其(根據星盤因素)將成大量分析加在個人身上,我們可以從「對話」中得到更多,並聆聽客戶會如何使用某個特別的相位或位置。只有客戶本人可以真正賦予星盤生命,因為如果缺乏背景資料的話,我們所擁有的就只是一堆可能解釋的成串符號(無論它們是如何精彩)。當我們面見更多個案,並從他們身上聆聽更多故事,下次遇到擁有相似星象的客戶時,我們也越能夠清晰地闡述它們(以及其各種不同變化)。
也請不要忘記其他內行星,我們需要一些金星讓我們有好的氣息、看起來有稍作打扮而不是剛從野地回來一般;我們也需要一點月亮好讓我們能夠同情別人、打開心胸、從個案星盤去想像其每日生活的滋味,並謹記尊重與同理心永遠需凌駕於想要預言、忠告或「撥亂反正」的渴望。
所有星盤都是簡單易解的!
很多年前,在我廿多歲時,獲邀參加由某位著名占星師在洛杉磯所舉辦的大師講座,出席者都是擁有多年經驗的占星師,工作坊班長展示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本命盤,某個學生突然冒出一句話:「噢,這張星盤很難懂。」其餘出席者也表示認同並放棄嘗試解盤!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大開眼界的經歷:看到那些專業人士苦苦掙扎,找不出一種詮釋星盤的方法,並在過程中被打敗。我在黑塞的星盤中可以看到一些相當關鍵而簡單的主題(即使是當年才23歲的我):有三顆行星在雙魚座,而木星合相上升點在射手座,強調星盤中的木星主題,當時我覺得我不可能像在座任何人那般了解占星,如果我發言的話只會讓自己出醜,所以我保持沈默,這件事也讓我後悔至今!
時至今日,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張星盤是難以解讀的,只要有方法,所有星盤都可以被解讀、理解然後整合,尤其當你以職業占星師的身分展開解讀星盤的過程時,使用KISS法則可謂相當重要。親愛的,記得要維持簡單!我個人認為,很多占星師在工作時因為繁複的技巧及星盤重點而感到困擾,然而,真正的專業占星師在使用四重星盤或許多額外的星盤重點時,通常會使用相當緊密的角距容許度,並專注於星盤中序列的特別領域(這讓我想起經驗豐富的占星師潘蜜拉.克萊恩(Pamela Crane))。但是很多人似乎被太多可以參考的重點淹沒,讓意義變得模糊不清,最終無可避免地造成混亂,對於客戶的回饋也會相對減少。
我尚未使用那些近年來發現的天體或小行星,但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多花點時間去研究它們。多年來,潘蜜拉.克萊恩提出小行星的名字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人/地/事物名稱之間某些智慧無比的連繫,這引起我的興趣,也許不久的將來,小行星會再次掀起熱潮,然後大家都會接受它們、認同它們能夠提供某些特別資訊,而不再只會擾亂星盤或讓星盤的主題變得模糊。
另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盲目依附於某種「制度」的習慣。當我們看越多星盤,我們越能理解多年前占星學象徵符號的論述,關於:「哪些星象會造就卓越的專業人士、成功的演員或劃時代的畫家」,這些再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也許部分原因源自於大家對於星盤真正可描述的內容理解不同,同時必須將各種外在因素納入考量。有一次,當一位客座導師來到我的學院,他認為非常多總統及總理的出生盤時間都不正確,因為這些星盤中皆缺乏世界領袖應該具備的條件(根據她所追隨的占星學教條),這讓我萬分錯愕,我幾乎想跟她說:「如果這些(正確來源)星盤無法支持你的假設,沒關係,但請不要質疑星盤,只要找到更好的工具便是。」這是另外一個極少讓我咬牙切齒的時刻。
當你觀察星盤時,通常會從哪裡開始呢?你如何評斷哪些是最重要的領域與主題?你如何找出星盤中強調的主題及重覆出現的模式呢?
即使擁有多年經驗的占星師也經常會迷失於細節之中,在試圖整合星盤中不同領域的過程中,主要主題可能會變得模糊不清,而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協助初學者、占星學學生及專業占星師去找出星盤中重要的元素、特色及情節。
本書專注於星盤中所強調的主題、關鍵相位、不平衡及交點行星──那些透過重覆而凸顯的領域。我的原意絕非是想要將星盤簡化成少數的關鍵因素,去忽略星盤(及其主人)中其他相對細微的部分;相反的,我希望呈現的是,當我們能夠找出星盤中主要參與的角色,並把各種不同主題排列出先後輕重,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生命故事的主要動能,這能夠讓我們占星師的工作變得比較簡單,同時也比較有效。
本書並非是一本按圖索驥的星盤分析書,也不是要示範如何將行星以星座、宮位及相位混搭的入門書,如果你想要的是這種書的話,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不錯的選擇(我在「推薦書目」中列出了一些);反之,本書重點在於找出星盤中重要的主題及部分,然後透過例子去展示「落實的占星學」。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會示範解盤的簡易方法,這些方法有助於評估星盤劇中的重要角色、以及那些正在有效演出的行星。
你會學到如何更有效率地精簡資訊,但是要記住,我們不是從頭到尾採用消去法,而是要具體找出關鍵資料並且示範如何詮釋。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學習如何辨別、衡量及整合星盤中的所有細節,以下是本書六個部分的詳細介紹:
1. 工具介紹:在每一張星盤中都能夠找到的重要部分(元素、模式、黃道星座、行星、四個軸點、十二宮位及相位),這一章會介紹一些快速入門,讓大家認識守護星、支配星及逆行,並分析行星的先後次序。
2. 首要考量:學習找出星盤中主要的行星角色,評估它們的影響力以及特別的作用方式。
3. 主要評估:井然有序地「進入」星盤去衡量出生盤中的關鍵領域,透過書中許多人物簡介的協助,你將學習到:
如何從行星的宮位分佈,辨認出關鍵行星或領域。
如何考量星盤上的四個軸點星座以評估此「羅盤」的傾向。
如何辨別出太陽、月亮及上升點(「三大巨頭」)之間的差別,以及它們背後的動力。
計算元素及模式的不平衡。
深入觀察星盤中的主要相位(合相、四分相及對分相)。
分析圖形相位,例如T型三角、大十字及大三角圖形相位。
找出星盤主要強調的主題。
4. 五個星盤主題:在其自傳性的簡介之下,你會看到星盤主題(從模式的不平衡到行星的強調或各種配置)如何去鋪陳、展現名人們的人生。
5. 說出你的星盤:探討傳記去建立行星檔案,透過特定相位進行偵探遊戲,從電視、音樂、書籍、犯罪及政治演說中玩味占星學上的呼應。
6. 整合:提出五個延伸檔案及工作單,運用傳記去辨別、整合每張星盤的關鍵領域。
水星法
整合分析星盤的方式有很多,因為我的本命盤中有強烈的水星特質(上升雙子座、月亮處女座落入第三宮,水星在第十宮),因此本書以及書中所介紹的解盤方式當然也會反映出這些特質。某些占星師會從太陽開始入手,也有些人會先從上升點開始,然後跳到星盤守護星;有些人會先計算元素及模式,另一些人則會先深入觀察星群或直覺地從那些與他們「對話」的地方開始。我個人認為這些方式都相當有價值,當中也沒有對錯(話雖如此,但我真的建議學生不要一開始就馬上跳到月亮情結,因為如果諮商一開始就立刻跳到這個非常敏感的地方,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占星師並不跟個案一起討論星盤,這一點則存在相當大的討論空間!當然,世上解讀星盤的方法不止一種,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當你有豐富的辭彙、有效的技巧並完整理解星盤的主要部分,那麼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開始解盤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星盤的主要部分──星座、行星、宮位、相位──然後也要清楚掌握一顆位置強勢而有影響力的行星具有哪些條件,這些構成了本書的前兩章。然後,在開始分析星盤之前,我會檢視有哪些突出的部分(例如:單一元素、模式的行星,或元素的缺乏),或是行星主題的重覆出現(從檢視「太陽/月亮/上升」三位一體的考量,到主要圖形相位的思考)。
我個人的意見是,我們這些希望運用「人本占星學」的人,就行星而言,也許可以把眼光移近地球一點,多運用一點水星,這會有一些幫助。身為提供諮商服務的占星師,我們的工作具有水星特質,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發展出豐富的辭彙、學習行星位置的關鍵字、並從個人、朋友及家人中取樣。
透過思考朋友及家人的人生及經歷,我們見證了月亮摩羯座會如何「反應」,位於下降點的土星會如何透過各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但如果沒有眾多的個案研究的話,我們只會更強調其他占星師說法、並將刻板印象加諸於別人身上。只有建立一個特徵的「儲藏庫」,我們才能避免將行星的可能性及占星學的假設硬貼在客戶身上!藉由研究那些有著相似人生經歷、事件、特質的人的星盤,我們可以在其星盤中尋找共同主題。
我們需要知道星盤中每個細節的意思,然後成為中間人、媒介,並與客戶一起解讀符號,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詢問背景資料,所謂「真相就在那裡」,不僅僅是在星盤上,而是在我們面前這個人身上。也許我們會需要一些可以在諮商時使用的辭彙,用來解釋某個相位或行星位置,但是我們也需要聆聽個案的話及他們的故事。與其(根據星盤因素)將成大量分析加在個人身上,我們可以從「對話」中得到更多,並聆聽客戶會如何使用某個特別的相位或位置。只有客戶本人可以真正賦予星盤生命,因為如果缺乏背景資料的話,我們所擁有的就只是一堆可能解釋的成串符號(無論它們是如何精彩)。當我們面見更多個案,並從他們身上聆聽更多故事,下次遇到擁有相似星象的客戶時,我們也越能夠清晰地闡述它們(以及其各種不同變化)。
也請不要忘記其他內行星,我們需要一些金星讓我們有好的氣息、看起來有稍作打扮而不是剛從野地回來一般;我們也需要一點月亮好讓我們能夠同情別人、打開心胸、從個案星盤去想像其每日生活的滋味,並謹記尊重與同理心永遠需凌駕於想要預言、忠告或「撥亂反正」的渴望。
所有星盤都是簡單易解的!
很多年前,在我廿多歲時,獲邀參加由某位著名占星師在洛杉磯所舉辦的大師講座,出席者都是擁有多年經驗的占星師,工作坊班長展示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本命盤,某個學生突然冒出一句話:「噢,這張星盤很難懂。」其餘出席者也表示認同並放棄嘗試解盤!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大開眼界的經歷:看到那些專業人士苦苦掙扎,找不出一種詮釋星盤的方法,並在過程中被打敗。我在黑塞的星盤中可以看到一些相當關鍵而簡單的主題(即使是當年才23歲的我):有三顆行星在雙魚座,而木星合相上升點在射手座,強調星盤中的木星主題,當時我覺得我不可能像在座任何人那般了解占星,如果我發言的話只會讓自己出醜,所以我保持沈默,這件事也讓我後悔至今!
時至今日,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張星盤是難以解讀的,只要有方法,所有星盤都可以被解讀、理解然後整合,尤其當你以職業占星師的身分展開解讀星盤的過程時,使用KISS法則可謂相當重要。親愛的,記得要維持簡單!我個人認為,很多占星師在工作時因為繁複的技巧及星盤重點而感到困擾,然而,真正的專業占星師在使用四重星盤或許多額外的星盤重點時,通常會使用相當緊密的角距容許度,並專注於星盤中序列的特別領域(這讓我想起經驗豐富的占星師潘蜜拉.克萊恩(Pamela Crane))。但是很多人似乎被太多可以參考的重點淹沒,讓意義變得模糊不清,最終無可避免地造成混亂,對於客戶的回饋也會相對減少。
我尚未使用那些近年來發現的天體或小行星,但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多花點時間去研究它們。多年來,潘蜜拉.克萊恩提出小行星的名字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人/地/事物名稱之間某些智慧無比的連繫,這引起我的興趣,也許不久的將來,小行星會再次掀起熱潮,然後大家都會接受它們、認同它們能夠提供某些特別資訊,而不再只會擾亂星盤或讓星盤的主題變得模糊。
另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盲目依附於某種「制度」的習慣。當我們看越多星盤,我們越能理解多年前占星學象徵符號的論述,關於:「哪些星象會造就卓越的專業人士、成功的演員或劃時代的畫家」,這些再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也許部分原因源自於大家對於星盤真正可描述的內容理解不同,同時必須將各種外在因素納入考量。有一次,當一位客座導師來到我的學院,他認為非常多總統及總理的出生盤時間都不正確,因為這些星盤中皆缺乏世界領袖應該具備的條件(根據她所追隨的占星學教條),這讓我萬分錯愕,我幾乎想跟她說:「如果這些(正確來源)星盤無法支持你的假設,沒關係,但請不要質疑星盤,只要找到更好的工具便是。」這是另外一個極少讓我咬牙切齒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