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契合度與關係語言
兩個人格的相遇,就像兩種化學物質的碰觸,任何反應都會令二者改變。——心理學家卡爾•榮格
在本書中,我使用占星學的語言來描述兩個人之間活躍的互動。占星能幫助我們擴大理解這種互動。很多讀者早就聽過諸如「性的化學反應」這樣的說法,或者與朋友談論某段新關係時說「我們間沒有化學反應」之類的。當然,我並非從物理化學上分析感情關係,但我會用類似的方法理解人際互動。如相互作用、催化劑、對彼此的影響、轉化,有時還包括爆發。
然而比起化學術語,我傾向使用能量語言。近年來,能量語言廣泛運用於一些治療藝術領域的分支,我使用的方式也與此類似。總而言之,在考量所有親密關係時,我會關注個體的需要——我稱之為能量養分,還會注意兩個人如何「餵養」或激發彼此,另一些方面又是如何消耗或限制彼此。
此外,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最有啟發性、令人興奮的經驗在於,發現用占星學古老的「四元素」(風、火、水、土)可以非常精準地描述出關係中的能量及能量互動。我特別欣賞四元素在實際應用上直接反映出來的意涵。不論是風或火,或占星語言中的金星或火星,驗證在我與他人的情緒、生理和能量層面上的經驗,直接得幾乎化為實體;更吸引我的是,這些符號跨越了文化差異、沒有性別歧視、簡潔而永恆(這些元素系統在不同的文化中,至少已經存在了三千年之久)。占星符號的另一優勢是避開了西方通俗文化與心理學中越來越政治化、挑釁式的語言,這種語言使人們愈來愈難以認真思索他們私密經驗的真相,尤其社會上的知識分子。許多層面的矛盾概念、心理學論述和累積在我們情緒和性生活中的自我欺騙已經造成許多錯覺、過敏反應和怨恨,以至於特別難以清晰地認知到自身的處境和需求。絕大多數愛情、性與契合度的心理學著作和理論都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對於「人生而不同」的明確認知——正因人們天生就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興趣愛好、責任、交流方法、情緒模式以及社會角色。沒有辦法面對生命裡的這種明事實題實在讓人瞠目結舌;這件事非常嚴重,當你意識到其重要性,就會明白許多大眾心理學及心理學學術理論都缺乏實際的理論基礎。或許,我們應該採納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享譽國際的科學家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的建議,為人類認知尋找一個更寬廣的參考架構。他的主張是「人類現象必須以宇宙的尺度來測量」。
就算大多數學者和心理學家根本不會考慮使用占星學作為了解人性的方法,但他們至少應當承認,他們並沒有準確或科學的方法來解釋人類在個性和行為上深刻且顯著的差異。當然,那些擺出科學家姿態的人,以及報導「最新科學發現」的記者至少偶爾必須坦承,這些「資料事實」以及將由此推衍出來的標題聯想運用於個人生活上時,其實一點也不準確。這類發言以及媒體報導只會放大現代社會中的迷惑、緊張、焦慮、自我意識和恐懼;而且還會加劇兩性之間的破壞性對立。
我的一位英國朋友稱當今為「新維多利亞時期」——虛偽得與一八九○年代的維多利亞時期截然不同。當時人們表裡不一,在公開場合中保持緘默、私下卻粗俗可鄙,當今社會則是賣弄那些毫無美感又駭人聽聞及故意令人反感的行為、品味和慾望。然而在這狂熱的被媒體加醋添油的文化背後,存在著深刻的孤獨感、不安全感以及愈來愈無法與異性連結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儘管有著數不清對於「關係」方面的書籍、課程、理論和工作坊)的發展是因為現今西方社會許多部分,都已喪失了固定的社會準則和對性別角色的清晰定義,導致一個人很難健康地與異性接觸。
事實上,根據我的觀察,我們今天之所以過度強調性(從情感或關係中分離出來)的重要性,部分原因是我們生活在工業化的城市社會中,我們都與地球失去了連結!我們失去了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失去了與身體感官的廣泛接觸。對大多數人來說,性變成了與原始的身體力量以及自然世界之間唯一的聯繫。如今有關性的看法簡直無止盡,譬如:性是身體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
性由愛而生。
性是一種不帶個人色彩的自發性本能。
性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名望、權力和金錢可以提升上床的機率。
在服裝與外表砸重金能增加上床的機會。
市面上有很多類似「性愛星座」、「愛情星座」等主題的占星書,但實際上僅僅用太陽星座並不能描述或解釋出一個人的性慾與情感本質。太陽系顯然要比單獨一顆太陽複雜得多,因此從占星學的角度來看,由龐大的太陽系構建的個體心理本質也遠比太陽星座要複雜得多。正如我將在此書中探索的,在做任何關係協調性或更廣泛的心理學分析時,必須考量其他因素,尤其是金星、火星和月亮。
本書關注的重點是「契合度」。從最基本的字面含義來看,契合度(compatibility)一詞源自拉丁文cumpassus,意思是「與某人一塊兒走」或「共同邁步」。我特別喜歡一個景象:兩個人以和諧或雙方都感到舒服的節奏攜手走過一生。 他們並不需要從對方身上尋求所有的滿足,但他們會共同面對人生經驗。許多彼此滿意的伴侶會自然而然地意識到契合度的驅動力,對此他們會輕鬆地說:「我們只是在相處!」
契合度一詞與「同情心」(compassion)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後者來自拉丁文compati,意思是「同情他人,與他人共鳴」。契合度的這層含義令我想到兩個樂器的共鳴發聲,這一形象準確地描繪出兩個人在能量交換中所體驗到的和諧。簡而言之,我理解到有關契合度的所有層次都隱含著「行動」:兩個人的行動協調一致,能量自然流動;也意味著兩個人相互支持,有著共同的生活目標。另外,我也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提供一些背景資料,可了解關於此書以及這些年來我所研究的占星學語言。當我與客戶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時,我發現只要使用描述經驗的簡單語言來解釋占星學(而不是占星書中那種常用的抽象用語),各階層的人都很容易理解我的意思。在很典型一週諮詢中,我也許會遇到如此多樣的客戶:種梨的農夫、新教教會的牧師、嫁給牧場主人的家庭主婦,帶著小孩的徬徨的教授夫人、單身男性企業家、會計、圖書館員、藝術系的女學生,以及一位渴望通過占星學來更了解客戶的整脊師。多年來,我的客戶群裡有教授、醫生、事業有成的商人、藝術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我占星班上最好的學生包含了化學教授(後來他幫我在初階班上教如何計算出生盤)、工程師(他不得不承認占星學對關係契合度的分析精確得令人難以置信)、法醫病理學家兼醫學博士(他總是喜歡調查事物的內在成因)。大多數稱職的占星從業者幾乎都有一些成就傑出的長期客戶和學生,雖然他們熱切地從占星學中獲益匪淺,卻傾向保持低調因為社會上大多數人依然對占星學持有嚴重的懷疑和偏見。
近四十年來,我發展出一套適用於各類人群的占星學敘述。本書也演變成對某些占星元素——特別是金星、火星、月亮的深度研究。總而言之,本書是基於更廣義的出發點所綜合而成的訊息重點。鑒於大多數占星學員都是女性,因此大部分完整的調查問卷都是由女性提供的。開始做本書的研究時我就體認到了隱藏的比例失調問題,為了平衡這點,我特地採訪了許多男性,以及一些我知道她們出生日期但不懂占星的女性。總之就算書中引用了不少些微傾向女性的觀點,但都可認為是我已經平衡過的觀點。
儘管絕大部分經過本書檢驗的原則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一對一的人際關係,但我還是更為著重男女之間相對親密的關係。本書所涵蓋的內容並不包括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雇傭關係或是朋友關係,雖然理解各種能量交換的類型和原理,也有助於人們較好地瞭解上述人際關係。這裡要注意的是,我討論的是廣義上的男性、女性、感情、行為的原則,不應當成單純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男性或女性。當論及相對男性和女性的特質以及表達方式時,占星比起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術語來得更為明確,因此讀者應當可以準確而靈活地使用占星語言。我無法在本書中涵蓋性與愛的全貌。單只是異性戀的一對一關係就複雜得令人難以想像。我不會試圖把特殊的案例或是非傳統的生活方式作為研究焦點。要知道,最好的作品和研究,總是作者本身較熟悉又有親身體驗的領域,在本書中我也遵守了這個原則。雖然我有不少客戶都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或是正掙扎在性別爭議或身份混淆上頭,不過,我做過的契合度分析(使用兩個出生盤合盤)研究對象都是異性戀伴侶。
為了要透過占星學的觀點更全盤了解所有類型的關係,就應該要有一張透過出生時間和出生地點計算出來的完整出生盤。這樣縝密計算過的出生盤說明可見附錄(除非出生時間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否則不要依賴媽媽的印象)。
我希望讀者必須認識和學習到一種深刻又極為準確的自我認知工具,雖然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忽略或駁斥占星這個工具。占星心理學(我通常喜歡稱為「宇宙心理學」或是「天體心理學」)已經成熟並對各行各業、各種教育程度的人都有著驚人的價值。這種「宇宙心理學」關注人們的內在體驗;無論在個人層面還是關係層面,它都能識別出人們在生命沉浮中的能量體驗;它研究個體的動機,並探索由各種人格表現出來讓人驚訝的不同類型意識。
第八章
火星與金星:並非所有男人皆來自火星,也不是所有女人都來自金星
陰性靈魂追求完整而非完美;陽性靈魂追求完美而非完整。——詩人兼作家彼得.里格洛夫(Peter Redgrove)
在傳統占星學中,金星和火星通常成對出現,象徵著廣意的浪漫情感、肉慾、美學品味、生理上的吸引力等,這些都是構成人類親密關係的重要元素。事實上,光是聚焦金星與火星來論及人類性、愛及浪漫需求和表達方式上的書籍就有不下數十冊。其中一些書籍在有限的條件下很有見地,但其狹隘的觀點(因忽略了太陽、月亮及其他重要的因素)的確在試圖理解親密關係及人際關係動力時,解析得太過簡單。在西方文化中,金星和火星分別象徵女性和男性,這點已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原因我會在這一章中盡述。《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的暢銷,以及隨後其他數百本沿用、抄襲或誤用心理學家約翰‧格雷此一理念的書籍、課程及各種媒體,證明了現今大多數人,無論他們是否「相信」占星學,就算他們在理智上否認,他們仍然本能地或在感情上認同金星(深情、接納)或火星(好鬥、獨斷)的傳統角色。
然而我要強調的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能量碰撞與感情交流的意義並不限於親密感情和戀愛關係。比較兩個人出生盤中金星與火星的位置,對研究這兩人關係的互動模式以及發展方向都很有重大的啟發性作用。舉例而言,如果商業夥伴之間火星相位良好,那麼合作會很成功;如果藝術家與經紀人或畫廊經營者之間金星相位良好,合作關係也將進展順利;如果兩個人的金星相位良好,那麼兩人在財務關係上往往能建立起比較好的信任關係和盈利模式。不過,在這本書裡我將主要探討親密關係,因為這是大多數人尋求占星諮詢,或閱讀兩性契合類占星書籍時最關心的問題。我將著重探索金星與火星的原型能量以及釋放能量的方式,這是我與諮詢客戶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眾多占星諮詢人士所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在當今西方世界,社會角色愈多元就愈難歸納肉慾或愛的關係,但我仍將盡可能探索更深、更本質的人類基本需求。在生活中或各種形式的諮詢或工作治療中會被問到。當然,我無法在有限的篇幅內涵蓋一切人類親密關係和情慾行為,我也不會贅述那些極端的人類基本能量的表現方式。人們通常會認為其他人都跟自己一樣,只要他們願意就會表達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不過,只要透過占星學的放大鏡對周圍十來個人做個簡單測試,存有這種信念的人便會感到失望。在我從事占星研究的幾十年裡,我一直信奉一條指導性的哲學座右銘——熟悉我的人可能已多次聽我提起這句拉丁語格言: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em。意思是:關於品味,沒什麼可爭執的,或者說「品味沒有統一的標準」。在所有占星學的元素中,金星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味,無論是美學、浪漫或感官。金星同時還反映一個人分享細微感覺和美好感情的方式。我想要補充一點,火星也部分象徵一個人的情慾品味,特別是性愛以及催生性慾的能量的屬性。金星和火星的交互作用,代表著一個人的性慾本質和更個性化、更激烈的感情。金星體現的主要是感情需求和與他人分享感情(給予和獲得)的方式,火星體現的是性衝動的能量、追求模式和表達性慾能量的方式。
當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吸引(特別是強烈的互相吸引)到達情慾和親密的水準時,通常與金星和火星的交互作用有關。男人傾向於要尋找漂亮、令人愉悅並具有一些社交魅力的(金星)的女性伴侶,同時也希望她性感、活潑以及有刺激性(火星)。針對女性交友廣告所做的調查也有相似的發現,女性在尋求伴侶時也考慮到了金星和火星兩種因素。火星特質包括生理外觀、運動能力以及經濟實力,金星特質包括善良、同情、對音樂或舞蹈的喜好等。然而,我在此必須強調,一個人所需要的感情和關係類型,要藉由其獨一無二的出生盤判斷。有些人幾乎是徹底的「火星人」,非常缺乏金星特質。也有些人非常友善、敏感,具有藝術細胞,有很強的審美能力(金星特質),但同時缺乏決斷力、沒有強烈的性慾、對劇烈運動沒有興趣(缺乏火星特質的表現)。此外,還有些人可能是「水星人」(主要行星落在水星守護的雙子座、處女座,或其他風象星座),他們需要各種各樣的可以傾談的朋友,卻對情慾和身體的親密感沒有強烈的需求。因此,在運用本書所談到的知識時,必須時刻牢記出生盤中其他的星座屬性,不要妄下論斷。金星和火星將你的感情需求、理想愛情(金星)與你的性慾(火星)結合在一起。因此,人類的性愛表達不僅是客觀存在的本能,還具有人際分享、社會聯結、親密承諾等意義。一個人如能同時自發、誠實、沒有壓力地活出金星和火星的特質,那是非常理想的,然而,出生盤中的細節往往顯示出大多數人並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經驗也是佐證)。克爾曼曾經如此強調情慾行為的重要,會呈現出我們的個人歷史和情緒,更完整了我們的自我認同。
兩個人格的相遇,就像兩種化學物質的碰觸,任何反應都會令二者改變。——心理學家卡爾•榮格
在本書中,我使用占星學的語言來描述兩個人之間活躍的互動。占星能幫助我們擴大理解這種互動。很多讀者早就聽過諸如「性的化學反應」這樣的說法,或者與朋友談論某段新關係時說「我們間沒有化學反應」之類的。當然,我並非從物理化學上分析感情關係,但我會用類似的方法理解人際互動。如相互作用、催化劑、對彼此的影響、轉化,有時還包括爆發。
然而比起化學術語,我傾向使用能量語言。近年來,能量語言廣泛運用於一些治療藝術領域的分支,我使用的方式也與此類似。總而言之,在考量所有親密關係時,我會關注個體的需要——我稱之為能量養分,還會注意兩個人如何「餵養」或激發彼此,另一些方面又是如何消耗或限制彼此。
此外,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最有啟發性、令人興奮的經驗在於,發現用占星學古老的「四元素」(風、火、水、土)可以非常精準地描述出關係中的能量及能量互動。我特別欣賞四元素在實際應用上直接反映出來的意涵。不論是風或火,或占星語言中的金星或火星,驗證在我與他人的情緒、生理和能量層面上的經驗,直接得幾乎化為實體;更吸引我的是,這些符號跨越了文化差異、沒有性別歧視、簡潔而永恆(這些元素系統在不同的文化中,至少已經存在了三千年之久)。占星符號的另一優勢是避開了西方通俗文化與心理學中越來越政治化、挑釁式的語言,這種語言使人們愈來愈難以認真思索他們私密經驗的真相,尤其社會上的知識分子。許多層面的矛盾概念、心理學論述和累積在我們情緒和性生活中的自我欺騙已經造成許多錯覺、過敏反應和怨恨,以至於特別難以清晰地認知到自身的處境和需求。絕大多數愛情、性與契合度的心理學著作和理論都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對於「人生而不同」的明確認知——正因人們天生就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興趣愛好、責任、交流方法、情緒模式以及社會角色。沒有辦法面對生命裡的這種明事實題實在讓人瞠目結舌;這件事非常嚴重,當你意識到其重要性,就會明白許多大眾心理學及心理學學術理論都缺乏實際的理論基礎。或許,我們應該採納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享譽國際的科學家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的建議,為人類認知尋找一個更寬廣的參考架構。他的主張是「人類現象必須以宇宙的尺度來測量」。
就算大多數學者和心理學家根本不會考慮使用占星學作為了解人性的方法,但他們至少應當承認,他們並沒有準確或科學的方法來解釋人類在個性和行為上深刻且顯著的差異。當然,那些擺出科學家姿態的人,以及報導「最新科學發現」的記者至少偶爾必須坦承,這些「資料事實」以及將由此推衍出來的標題聯想運用於個人生活上時,其實一點也不準確。這類發言以及媒體報導只會放大現代社會中的迷惑、緊張、焦慮、自我意識和恐懼;而且還會加劇兩性之間的破壞性對立。
我的一位英國朋友稱當今為「新維多利亞時期」——虛偽得與一八九○年代的維多利亞時期截然不同。當時人們表裡不一,在公開場合中保持緘默、私下卻粗俗可鄙,當今社會則是賣弄那些毫無美感又駭人聽聞及故意令人反感的行為、品味和慾望。然而在這狂熱的被媒體加醋添油的文化背後,存在著深刻的孤獨感、不安全感以及愈來愈無法與異性連結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儘管有著數不清對於「關係」方面的書籍、課程、理論和工作坊)的發展是因為現今西方社會許多部分,都已喪失了固定的社會準則和對性別角色的清晰定義,導致一個人很難健康地與異性接觸。
事實上,根據我的觀察,我們今天之所以過度強調性(從情感或關係中分離出來)的重要性,部分原因是我們生活在工業化的城市社會中,我們都與地球失去了連結!我們失去了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失去了與身體感官的廣泛接觸。對大多數人來說,性變成了與原始的身體力量以及自然世界之間唯一的聯繫。如今有關性的看法簡直無止盡,譬如:性是身體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
性由愛而生。
性是一種不帶個人色彩的自發性本能。
性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名望、權力和金錢可以提升上床的機率。
在服裝與外表砸重金能增加上床的機會。
市面上有很多類似「性愛星座」、「愛情星座」等主題的占星書,但實際上僅僅用太陽星座並不能描述或解釋出一個人的性慾與情感本質。太陽系顯然要比單獨一顆太陽複雜得多,因此從占星學的角度來看,由龐大的太陽系構建的個體心理本質也遠比太陽星座要複雜得多。正如我將在此書中探索的,在做任何關係協調性或更廣泛的心理學分析時,必須考量其他因素,尤其是金星、火星和月亮。
本書關注的重點是「契合度」。從最基本的字面含義來看,契合度(compatibility)一詞源自拉丁文cumpassus,意思是「與某人一塊兒走」或「共同邁步」。我特別喜歡一個景象:兩個人以和諧或雙方都感到舒服的節奏攜手走過一生。 他們並不需要從對方身上尋求所有的滿足,但他們會共同面對人生經驗。許多彼此滿意的伴侶會自然而然地意識到契合度的驅動力,對此他們會輕鬆地說:「我們只是在相處!」
契合度一詞與「同情心」(compassion)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後者來自拉丁文compati,意思是「同情他人,與他人共鳴」。契合度的這層含義令我想到兩個樂器的共鳴發聲,這一形象準確地描繪出兩個人在能量交換中所體驗到的和諧。簡而言之,我理解到有關契合度的所有層次都隱含著「行動」:兩個人的行動協調一致,能量自然流動;也意味著兩個人相互支持,有著共同的生活目標。另外,我也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提供一些背景資料,可了解關於此書以及這些年來我所研究的占星學語言。當我與客戶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時,我發現只要使用描述經驗的簡單語言來解釋占星學(而不是占星書中那種常用的抽象用語),各階層的人都很容易理解我的意思。在很典型一週諮詢中,我也許會遇到如此多樣的客戶:種梨的農夫、新教教會的牧師、嫁給牧場主人的家庭主婦,帶著小孩的徬徨的教授夫人、單身男性企業家、會計、圖書館員、藝術系的女學生,以及一位渴望通過占星學來更了解客戶的整脊師。多年來,我的客戶群裡有教授、醫生、事業有成的商人、藝術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我占星班上最好的學生包含了化學教授(後來他幫我在初階班上教如何計算出生盤)、工程師(他不得不承認占星學對關係契合度的分析精確得令人難以置信)、法醫病理學家兼醫學博士(他總是喜歡調查事物的內在成因)。大多數稱職的占星從業者幾乎都有一些成就傑出的長期客戶和學生,雖然他們熱切地從占星學中獲益匪淺,卻傾向保持低調因為社會上大多數人依然對占星學持有嚴重的懷疑和偏見。
近四十年來,我發展出一套適用於各類人群的占星學敘述。本書也演變成對某些占星元素——特別是金星、火星、月亮的深度研究。總而言之,本書是基於更廣義的出發點所綜合而成的訊息重點。鑒於大多數占星學員都是女性,因此大部分完整的調查問卷都是由女性提供的。開始做本書的研究時我就體認到了隱藏的比例失調問題,為了平衡這點,我特地採訪了許多男性,以及一些我知道她們出生日期但不懂占星的女性。總之就算書中引用了不少些微傾向女性的觀點,但都可認為是我已經平衡過的觀點。
儘管絕大部分經過本書檢驗的原則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一對一的人際關係,但我還是更為著重男女之間相對親密的關係。本書所涵蓋的內容並不包括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雇傭關係或是朋友關係,雖然理解各種能量交換的類型和原理,也有助於人們較好地瞭解上述人際關係。這裡要注意的是,我討論的是廣義上的男性、女性、感情、行為的原則,不應當成單純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男性或女性。當論及相對男性和女性的特質以及表達方式時,占星比起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術語來得更為明確,因此讀者應當可以準確而靈活地使用占星語言。我無法在本書中涵蓋性與愛的全貌。單只是異性戀的一對一關係就複雜得令人難以想像。我不會試圖把特殊的案例或是非傳統的生活方式作為研究焦點。要知道,最好的作品和研究,總是作者本身較熟悉又有親身體驗的領域,在本書中我也遵守了這個原則。雖然我有不少客戶都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或是正掙扎在性別爭議或身份混淆上頭,不過,我做過的契合度分析(使用兩個出生盤合盤)研究對象都是異性戀伴侶。
為了要透過占星學的觀點更全盤了解所有類型的關係,就應該要有一張透過出生時間和出生地點計算出來的完整出生盤。這樣縝密計算過的出生盤說明可見附錄(除非出生時間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否則不要依賴媽媽的印象)。
我希望讀者必須認識和學習到一種深刻又極為準確的自我認知工具,雖然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忽略或駁斥占星這個工具。占星心理學(我通常喜歡稱為「宇宙心理學」或是「天體心理學」)已經成熟並對各行各業、各種教育程度的人都有著驚人的價值。這種「宇宙心理學」關注人們的內在體驗;無論在個人層面還是關係層面,它都能識別出人們在生命沉浮中的能量體驗;它研究個體的動機,並探索由各種人格表現出來讓人驚訝的不同類型意識。
第八章
火星與金星:並非所有男人皆來自火星,也不是所有女人都來自金星
陰性靈魂追求完整而非完美;陽性靈魂追求完美而非完整。——詩人兼作家彼得.里格洛夫(Peter Redgrove)
在傳統占星學中,金星和火星通常成對出現,象徵著廣意的浪漫情感、肉慾、美學品味、生理上的吸引力等,這些都是構成人類親密關係的重要元素。事實上,光是聚焦金星與火星來論及人類性、愛及浪漫需求和表達方式上的書籍就有不下數十冊。其中一些書籍在有限的條件下很有見地,但其狹隘的觀點(因忽略了太陽、月亮及其他重要的因素)的確在試圖理解親密關係及人際關係動力時,解析得太過簡單。在西方文化中,金星和火星分別象徵女性和男性,這點已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原因我會在這一章中盡述。《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的暢銷,以及隨後其他數百本沿用、抄襲或誤用心理學家約翰‧格雷此一理念的書籍、課程及各種媒體,證明了現今大多數人,無論他們是否「相信」占星學,就算他們在理智上否認,他們仍然本能地或在感情上認同金星(深情、接納)或火星(好鬥、獨斷)的傳統角色。
然而我要強調的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能量碰撞與感情交流的意義並不限於親密感情和戀愛關係。比較兩個人出生盤中金星與火星的位置,對研究這兩人關係的互動模式以及發展方向都很有重大的啟發性作用。舉例而言,如果商業夥伴之間火星相位良好,那麼合作會很成功;如果藝術家與經紀人或畫廊經營者之間金星相位良好,合作關係也將進展順利;如果兩個人的金星相位良好,那麼兩人在財務關係上往往能建立起比較好的信任關係和盈利模式。不過,在這本書裡我將主要探討親密關係,因為這是大多數人尋求占星諮詢,或閱讀兩性契合類占星書籍時最關心的問題。我將著重探索金星與火星的原型能量以及釋放能量的方式,這是我與諮詢客戶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眾多占星諮詢人士所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在當今西方世界,社會角色愈多元就愈難歸納肉慾或愛的關係,但我仍將盡可能探索更深、更本質的人類基本需求。在生活中或各種形式的諮詢或工作治療中會被問到。當然,我無法在有限的篇幅內涵蓋一切人類親密關係和情慾行為,我也不會贅述那些極端的人類基本能量的表現方式。人們通常會認為其他人都跟自己一樣,只要他們願意就會表達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不過,只要透過占星學的放大鏡對周圍十來個人做個簡單測試,存有這種信念的人便會感到失望。在我從事占星研究的幾十年裡,我一直信奉一條指導性的哲學座右銘——熟悉我的人可能已多次聽我提起這句拉丁語格言: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em。意思是:關於品味,沒什麼可爭執的,或者說「品味沒有統一的標準」。在所有占星學的元素中,金星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味,無論是美學、浪漫或感官。金星同時還反映一個人分享細微感覺和美好感情的方式。我想要補充一點,火星也部分象徵一個人的情慾品味,特別是性愛以及催生性慾的能量的屬性。金星和火星的交互作用,代表著一個人的性慾本質和更個性化、更激烈的感情。金星體現的主要是感情需求和與他人分享感情(給予和獲得)的方式,火星體現的是性衝動的能量、追求模式和表達性慾能量的方式。
當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吸引(特別是強烈的互相吸引)到達情慾和親密的水準時,通常與金星和火星的交互作用有關。男人傾向於要尋找漂亮、令人愉悅並具有一些社交魅力的(金星)的女性伴侶,同時也希望她性感、活潑以及有刺激性(火星)。針對女性交友廣告所做的調查也有相似的發現,女性在尋求伴侶時也考慮到了金星和火星兩種因素。火星特質包括生理外觀、運動能力以及經濟實力,金星特質包括善良、同情、對音樂或舞蹈的喜好等。然而,我在此必須強調,一個人所需要的感情和關係類型,要藉由其獨一無二的出生盤判斷。有些人幾乎是徹底的「火星人」,非常缺乏金星特質。也有些人非常友善、敏感,具有藝術細胞,有很強的審美能力(金星特質),但同時缺乏決斷力、沒有強烈的性慾、對劇烈運動沒有興趣(缺乏火星特質的表現)。此外,還有些人可能是「水星人」(主要行星落在水星守護的雙子座、處女座,或其他風象星座),他們需要各種各樣的可以傾談的朋友,卻對情慾和身體的親密感沒有強烈的需求。因此,在運用本書所談到的知識時,必須時刻牢記出生盤中其他的星座屬性,不要妄下論斷。金星和火星將你的感情需求、理想愛情(金星)與你的性慾(火星)結合在一起。因此,人類的性愛表達不僅是客觀存在的本能,還具有人際分享、社會聯結、親密承諾等意義。一個人如能同時自發、誠實、沒有壓力地活出金星和火星的特質,那是非常理想的,然而,出生盤中的細節往往顯示出大多數人並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經驗也是佐證)。克爾曼曾經如此強調情慾行為的重要,會呈現出我們的個人歷史和情緒,更完整了我們的自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