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曾是一名少女漫畫家。
第一次看漫畫是在十一歲生日的時候。排行第三的姊姊小真(假名)送了一本漫畫雜誌《週刊瑪格麗特》(集英社)當作我的生日禮物。雖然好像是小真自己想看的,不過以此為契機,我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從小我們家的電視頻道掌控權就在父親手上,所以家裡的娛樂只有看漫畫。話雖如此,我並不是室內派,無論天氣如何,一般都會和朋友一起在外面玩到太陽下山。
出社會、開始能用自己的錢後,也會約朋友出門旅遊。
旅途中造訪的有些紀念館或民宿,會擺放很難在鎮上書店裡看到的書。可能是館主或店主感興趣的詩集或俳句,或者是講述地區歷史、文化的書。比起暢銷,更想讓感興趣的人好好閱讀──懷著這種心意精心製成的書籍,都很有溫度。
一九九九年,作為漫畫家生涯最後的紀念,我在朝日Sonorama出版了《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書。由於是超過二十年前出版的書籍,目前已經絕版,無法購得新書,但是這本書卻在二〇二〇年左右突然受到關注,蔚為話題。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書籍封面寫著「大災害會在二〇一一年三月降臨」。
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稱其為「預言三一一大地震的漫畫」。
接著,連趁亂假扮成作者(=我)的冒牌貨都出現了。聽說那個假扮成我的男人在漫畫博物館蒐集《我所看見的未來》的資料後,開始謊稱他就是作者「竜樹諒」。
他以我的封面插畫為線索,散布虛假預言,還獨自編造出「五的法則」(?),吹噓自己應驗了多達十五個預言。
二〇二一年六月,當我看到以前那本書要「再版」的預告時不禁嚇了一跳,連忙聯繫出版社。我的書籍封面畫了一幕「富士山爆發」的畫面,而那名假扮我的男人據此擅自散布「富士山會在八月爆發」的謊言,在社會上引發騷動。
由於我(真正的竜樹諒)表明身分,出版社連忙開始重新製作。他們原本好像要趕著在驗證火山爆發預言真偽之前出版。
電視和大眾媒體原本也計畫要採訪隨假訊息起舞的YouTuber,他們向我道歉並連忙重新拍攝。
在我表明身分數個月後的短短期間,《我所看見的未來》就以「完全版」的形式出版了。最終出版時還是以出版社的考量為主,對此我內心是有點不情願的。
重新出版「完全版」之後,有一些隨著假訊息起舞、夢想成為網紅的人們,依然繼續將假訊息上傳到社群平台和YouTube上(第四章會詳述是哪些部分出了什麼錯誤,請參考該章節)。
後來,也有人邀請我出版下一本書,每間出版社當然都想出版暢銷書,因此都會建議「這麼做賣不出去、這麼做才會大賣」,傾向於製作商業主義的作品。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留下關於家人和漫畫家出道前的事情等,這些自己能夠接受的內容,包括以前沒有寫出來的體驗,於是決定自費出版。

我──
認為自己從小就是感受力比較強的孩子。這件事旁人都無法理解,讓我感到很鬱悶。我在印度才經歷到察覺自己被賦予某種任務的體驗。當時的我滿懷疑問與擔憂,心想為什麼這些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關於肉眼看不見的體驗,我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也無法和任何人討論。接近五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將自己的邂逅和體驗謄寫在文字處理器上,持續記錄。
別人會怎麼看待、怎麼解讀我至今為止的體驗?
光是想像就覺得很可怕。要是我寫下的內容被錯誤解讀怎麼辦?
如果連家人和朋友都會受到世人抨擊、受到傷害,該怎麼辦?想到這些,就很害怕把自己寫的東西公諸於眾,這讓我相當煩惱。

「一個人體驗的事情沒有證據,被別人說是謊言或妄想也無可奈何。但如果有人和妳一起體驗──比如說實際見證──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目擊者的話,就能說服讀者。第三者的證言是絕對必要的。」
這是朝日Sonorama的責任編輯以前對我說過的話,我也覺得他說的沒錯。
因為做夢的人只有我自己,能證明夢境內容的人也只有我。
就算當時夢到的夢境成為現實,也沒有證據和說服力,因此必須將這些預知夢的體驗寫出來。可是我也很擔心,真的會有人感興趣嗎?
舉例來說,雖然這本書中沒有寫到,但我去印度見實諦.賽.巴巴的時候,曾經歷過眼鏡扭曲的超自然現象。
那副扭曲的眼鏡現在仍在我手邊,部分的鏡框和鏡片呈現扭曲的狀態。
對我來說,這是在不可思議的體驗中發生的現象,但如果別人說:「是妳自己動手腳把它弄歪的吧?」我也沒有否認的證據。
我自己也是追求證據的人,所以能夠理解那些懷疑者的看法。
換言之,如果留有讓別人穿鑿附會的餘地,就沒辦法當作證據。
雖說如此,我也沒有管道可以拜託專家進行科學分析,證明「我沒有動過手腳」。就像為了冤罪事件蒐集證據而四處奔走的律師或刑警一樣。
我原本抱持著這種放棄的心態,然而在十二年後的二〇一一年三月,寫在書封上的訊息化為現實,作為證據而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我身邊人們的反應也逐漸改變。
此外,開始從事志工活動後,我學到很多東西,對於做自己這件事開始產生自信,這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也愈來愈想留下真實紀錄,於是最後決定自費出版。
本書後半部會稍微提到我面對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一路走來所經歷的煩惱與苦惱。不感興趣的人可能不怎麼關心這些事,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此我決定藉此機會寫下來。另外,我也將《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出版後才知道的事,以及過去沒有說清楚的事彙整在本書裡了。
我只是寫出自己能接受的內容,所以沒有用是否會暢銷的基準來衡量過這本書。
可以的話,當這本書被靜靜地放在書店角落,感興趣的讀者拿起來閱讀時,覺得:「啊,原來還有這樣的人,還有這樣的生活方式啊!」和我產生共鳴,這對我而言就是至高無上的幸福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