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當頭棒喝》案例1/印第安酋長──調解者型
紫靈落坐後便開始看艾瑞克的前世,她的眼睛定定地往前看,目光落在很遠處,當事人會以為她在看他,實際上,她對當事人是視若無睹,她看的是我們看不見的視窗,有如電腦螢幕。
她是隨著當事人的音波進入那個對我們而言是無形的空間,所以當事人要一直講話,她並不受當事人談話內容影響,也不會注意到當事人在說什麼。她不要當事人問問題或形容任何事物,以免她看到的畫面不是無形界提供的,而是當事人描述的。
由於視窗內的畫面出現很慢,像是劇情片,一幕一幕演給她看,一旦當事人停止說話,畫面也跟著停止。當事人氣弱,畫面動得慢;當事人氣旺,畫面動得快,這些都是她在替人辦事後慢慢才清楚的。
一開始,她是新手上路,摸不清路況,她看得累,當事人也被她搞得很累。
艾瑞克原先與我聊,但因我的聲音特殊,她反而進入我的視窗,所以由金城與艾瑞克聊。她說:「我看見一個大草原,草原上有河流,但沒看見人,我不知道為何要給我看這個畫面,……哦!我看到有個屋子,還有帳篷,……有人出現了……好像是原住民……但不是台灣的原住民……這裡比較像外國……。」
她看得很慢,畫面移動得也慢,有時候畫面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她不懂為何會出現,而且經常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直到整個故事結束,才恍然大悟。至於開啟當事人的那幾世,完全不是由她決定,她只是被動地看著畫面。
由於當事人的前世未必是台灣人和中國人,往往是外國人,即便是台灣人或中國人,若沒有豐富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根本無從解讀;此外大多數人有守護神,這些神明造形不一,中外皆有,而紫靈認得的神明有限,她只認得觀音、關公、濟公、土地公,她連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都分不清,遑論藏傳造形的神佛。道教神明她更不認識,她最常用的形容詞是身穿八卦衣的白鬍子老道。
我對神明造像也不感興趣,基督教只有耶穌、聖母、天使,所以很好認。但佛教、道教神佛滿天,對我而言,我也只分得出觀世音、釋迦牟尼、拿著藥缽的是藥師如來,大肚子的是彌勒佛,拿著錫杖的地藏王,後來才知在莫高窟及其他北魏隋唐的佛教造像,彌勒佛有交腳的造形,而非我們熟知的大肚子。所幸金城對佛道二教長期浸淫,所以只要形容神明穿著,他便知來者為誰。
菩薩造形都一樣,大勢至、文殊、普賢、準提佛母,若沒有座騎和手中拿的東西,我也是霧煞煞的。道教的神祇我更不清楚,倒是跟她合作後,我對各種神明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她看一世有時要花到兩、三小時,因此我們只看三世,否則看下去沒完沒了。
很奇妙的是,會出現的前世,都與這世有關係,而且是很微妙的關係。一個人問前世往往耗時六、七小時,甚至有人耗時十二小時。看完之後,紫靈和已十分疲累,當事人也累到不行。
從二○○六年十月十五日至二○一○年,總計看過一百一十人的前世因果,許多故事發人深省,十分富有教育意義。我選擇有意義有趣的寫下來,跟大家分享,但因事關個人隱私,他們的姓名、身份都加以改換。
我要紫靈絕不能替她的客戶看,因為日後會沒完沒了。她的客戶有上千人,這些人若知道她有此能力,會煩死她。而且會在服務後,一碰見困難、狀況便來問她,即使是芝蔴蒜皮的小事,更糟的是他們已有固定的價值觀、主觀的慾望,他們根本不接受她講的故事,他們只要她背書他們的慾望。無明至此,不過是讓她疲於奔命。
因此所有人選由我提出,她背後的指導靈即她的菩薩跟以往我交手的通靈人背後的神明很不一樣,衪說要跟我共修。我交手過的通靈人,在名利雙收後便變質,很少能通過名利色的考關,考過名利色關的往往又有貢高我慢的問題。
我問紫靈她會變質嗎?她說她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她會變質是因為我心念改變。她因不靠此為生,所以沒有金錢收受或貪財的困擾,她也不願曝光,亦無名的困擾,她唯一可能的困擾應是感情的,不過她沒條件色誘人,所以應不成問題。
她較不會貢高我慢,因為解讀畫面是我的工作。換言之,她是我的眼晴,只傳達畫面給我,其餘的工作由我做,故事對當事人的意義,也由我詮釋。我們問完事後,她會將我的結論稟告她的指導靈,問衪我們是否解讀正確。有時她的菩薩會給一些更有創意的觀點。
我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每個細節都記錄下來,這會流於瑣碎,讓讀者看得不耐煩。不過一個故事用寫的也許不消幾百字,但看得過程卻長達六、七小時。紫靈終於看到艾瑞克出現了,他坐在木屋中,頭上戴著羽毛的頭冠,頸上掛著野豬牙的掛飾,身旁有些下人,看得出他是個部落的酋長。我立刻想起小慶(在《看神聽鬼》中的通靈者)說過艾瑞克前世是個印地安酋長的兒子。
我告訴紫靈:「那是美國的印地安人。」
她不解的說:「為何他一下穿印地安酋長的服裝,一下又穿好像神父、牧師的衣服。領子中間有白色的豎領。他手上拿著像公事包一樣的包包……他的背景是戰爭……那些軍人穿著深色的制服……有鎗有礮……還有一座鐘,那座鐘很大,像教堂的鐘……他送一個金髪年輕女人上馬車,他要她快走,她卻依依不捨地看著他……他在一個房間中,四周是一些白人的軍官,他們似乎很尊敬他,他在跟他們溝通……畫面又換了,他站在一個講壇上在講道,下面只有一個聽眾,就是那個他送走的金髮女子……。」
我告訴她:「小慶說過艾瑞克的前世是印地安酋長的兒子,從小喜歡跟白人打交道,他的玩伴就有白人女孩,但他的族人不諒解他,認為他是叛徒。他認為人為何因種族膚色不同便要殺來殺去,所以他長大後成了白人跟印地安人之間的溝通者;晚年他成了基督教的牧師,宣講和平的道理,努力消弭白人與印地安人間的衝突。至於妳看到那座鐘,應該是費城的獨立鐘,這座鐘代表了妳看到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在美國,時間應是美國獨立之後。」
我問紫靈:「他那世跟那位金髮女子有結果嗎?」
紫靈說:「沒有,因那女子出身富有人家,父母看起來都很有教養,很有錢。是那女子愛上這個印地安酋長,一直跟著他……。」
紫靈並未看過《看神聽鬼》一書,即便她看過,因書中對這段前世描素甚為簡單,所有細節都略過。但她看到的很多細節跟小慶描素的一模一樣,而且更為詳盡,使在場的艾瑞克和我都很震驚。
紫靈完全不認識小慶,而小慶在我寫完《看神聽鬼》後,往來漸少,她在告訴我她會看人前世,並告訴我及我兒子、弟弟及義子的前世後就不再跟我聯絡了。
我跟通靈者的關係完全處被動,他們願意跟我聯絡,我便跟他們聯絡,他們不願意,我絕不打擾他們,至於變質的,我就把他當成拒絕往來戶,絕不聯絡,也不來往。我把跟通靈者打交道當成一種過程,他們每個人都透露一些靈界的訊息給我,讓我能拼湊出可以解讀的資訊,有些人功成便身退,有些人發現跟我來往,不見得會有什麼好處便打退堂鼓,我的態度是由他們自行決定,不願意再提供訊息的,我絕不打擾人家。不過我仍感謝他們,沒有他們,我對靈界是一無所知。
由於紫靈和小慶從未見過面,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存在,自然不會互通消息,沒有串通的可能。如果有兩個通靈者都指涉同一世,那麼那一世對當事人現世的影響一定很大。……
摘自《續.當頭棒喝》案例8/嫉惡如仇
榴君是一個熱心公益,好打抱不平的人。她在一個聯誼場所認識她先生,由於她才貌雙全,追求者眾,並未把她先生看在眼中。有一次,朋友帶她去算命。她給算命仙四個名字,問:「哪一個是我的真命天子?」
對方一直說她先生是最適當的人選,她嗤之以鼻,心想:「等我來砸你的招牌。」不意她最後還是嫁給她先生,兩人婚後即格格不入,主要是婆婆操控慾強、重男輕女,家庭氣氛讓人難以忍受。
她生完兒子後更覺得壓力大,便帶著兒子搬回自己買的房子,成了實質的單親母親。她丈夫不肯離婚,而且堅持要小孩,於是兩人便拉鋸戰成分居狀態。她性格外向,能力又強,一人兼數職,精力充沛。
一上來,看到的是這世,她留著長髮,蹲在地上玩。紫靈覺得她的氣場像龍捲風,她雖聲音悅耳,但說話速度極快。於是我們要她慢下來,如此才能進入她的前世今生畫面。她小時候的模樣和現在差不多。
紫靈問她:「妳生在哪裡?小時候住哪裡?因我看到妳家是一幢透天厝,但妳家只在一樓,妳蹲在地上是跟小雞玩。」
她說:「小時候家住桃園,爸爸是公務員,每天通勤到台北。我家的確是住在透天厝,但只租一樓,母親養雞來挹注家裡開銷。」
她是個早熟的孩子,獨自在玩。她母親遠遠地看著她,卻沒上前抱她,這時父親下班回來,抱起她來,另一個大點的女孩挨過來。
她說:「那是我姐姐,由於姐姐是老大,深受父母寵愛。父母希望老二是男孩,不料是女孩,所以我不似姐姐那麼得寵。再加上之後又生弟弟,弟弟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就成了『姥姥不愛、舅舅不疼』的老二,我跟母親關係一直不好。」無怪乎紫靈看到的畫面是母親遠遠地看著她。反清復明的志士
她右肩視窗出現一個穿褐色唐裝、頭戴斗笠的男人,走向一座廟,廟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大勢至菩薩和文殊菩薩。他至佛前拜拜後跟廟內上香的人聊天,聊完後走到廟後的山上。
山上有一個竹屋,室內陳設簡陋,他坐在一張椅上看書,看完書後走出屋外,似乎在思考事情,他的頭髮顯示他是清朝人。廟外有穿深藍色衣服的官兵把守著,原來那座廟是他的聯絡站。
廟裡人來人往,形形色色,應是香火鼎盛的廟。一個穿長袍馬褂的人與他交談,從這個人腰間的佩玉,看得出他是大官。大官告訴他皇帝要出巡,要他找人去刺殺。他立刻召集一批兄弟,誰知大官出賣他們,在山頂埋伏了弩手。
當他們包圍皇帝轎子要刺殺時,站在轎前護衛的正是那個出賣他們的大官。他本用刀架在大官頸上,可以以他掩護而逃走,卻見他的同志被官兵追殺,箭矢如雨下,無一能逃出,便自刎而死,大官怕他沒死,還補上兩刀。
我斷定:「他是反清復明的志士,他刺殺的人應是康熙。」
榴君找了一個晚輩過來幫她記錄,對方是剛考完特考的年輕人,他對清史特有研究,他便猜說:「會不會是朱三太子刺殺康熙的故事?」
但朱三太子是在南京山上架紅夷大炮要轟斃出巡的康熙,而非是清兵埋伏在山頂上射箭,總之,清初,反清復明的志士不少,許多事蹟也不可考,只能說榴君有一世是反清復明的志士,壯志未酬身先死。
改朝換代的矛盾
第二世他仍投胎至清朝,這一世他是官員。從他的頂戴和服飾看來,他應是五品官員,勤政愛民,長像斯文,卻是愁眉不展。因他去賑災,卻因糧食不夠,無法救濟所有的災民。
他在官場中格格不入,官途不順,同僚上司都不甩他,所以要不到資源。即便撥款下來,亦被層層剝削,到他手中已是杯水車薪。他作官時四處碰壁,不只是他,他的同僚們亦是一籌莫展,他們處在官不聊生的時代,一定是清朝末年。
這時紫靈看著她的晚輩說:「你也是那個時代的人?」
我們好奇問說:「他是她的同事?上司?下屬?」
紫靈面有難色說:「我不好說,他的貴人是女的,好像是皇后,他小心翼翼地扶著她。」
我說:「那不是皇后,那是慈禧太后。換言之,他是李蓮英了?」紫靈說:「對呀!因他奉太后的命令去找那位清官,兩人談了很久,他卻不肯接受太后的提議,所以他就罷官,回到鄉下過活。但他即使處江湖之遠,亦是憂其君,老是支著頭,憂心忡忡。」
我問紫靈:「他死時是清末還是民初?」
她說:「他晚年很瘦,穿著咖啡色長袍,戴瓜皮帽。他死時應是民國,因四周有人穿中山裝。」
她兩次投胎是在同一個朝代,一世在明末清初,一世在清末民初。兩世都生在改朝換代時,扮演的角色都是忠臣烈士,無怪乎嫉惡如仇,不肯與宵小為伍。我父親生前感慨他的身世說過:「寧可父母雙亡,不願改朝換代。」他因改朝換代而成了豬八戒照鏡子。
心靈大開悟的時代
她這世要修的功課是「人和」,她在職場上因不肯混水摸魚,喜歡仗義執言,所以樹敵甚多。
紫靈問她:「肩頸處是否常感沉痛?」
她說:「我確是肩頸處於長期疼痛,是現代人使用電腦,自然會有的電腦病。」
紫靈說:「五品官的靈貼在她的肩頸上。」
換言之,因他憂患意識太深,死後仍不能放下。他說:「我也知道用錢救濟災民,不是長久之計。何況眾醉獨醒,一個人要力挽狂瀾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要榴君去找五個人來,成為一個團隊,如此才能推動淑世的工作。」
她問紫靈有關她的婚姻難題,紫靈說:「我看到妳兒子牽著妳丈夫的手,妳卻帶著一群小朋友在操場嬉戲。」
紫靈意味深長地告訴她:「妳兒子與爸爸緣深,與妳緣淺。」
她十分不能接受這個結論,她認為:「我花了許多心血教育兒子,希望兒子不要被奶奶、父親寵壞,做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人。」
她的晚輩精通紫微斗數,便提醒她:「不少人給妳兒子算過,妳兒子日後是個吃喝玩樂的人物,他的人生是逸樂導向。」
我勸她:「妳當看開母子親情,兒子有他累劫累世的因果業力,不是妳能干涉的。妳只能盡力教育,但不能指望妳的努力一定有所回報。妳一向熱心公益,何不把精神放在大愛上?以身作則,或許兒子會受到妳身教影響。天下最難渡的莫過家人,因為不是冤家不聚頭,否則怎會有『冤親債主』一詞?」
我很清楚要她一時看開母子親情很難,但以她的聰明才智,終有悟道之時。我告訴她:「妳的晚輩前世仗著慈禧作威作福,這世冤親債主一定很多。若結婚,婚姻一定不諧。即便才智出眾,考試一定屢考不中。他得發懺悔心,發大願利益眾生。他為何對清朝之事特有興趣,對官服頂戴很熟悉,因為大小官員他誰人不識,不透過他,怎能見到主子呢?」
其實她這世仍逢改朝換代,然而卻不是政治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人心的改朝換代。二十一世紀是人類心靈大開悟的時代,她本身學的便是心理諮商,正是英雌用武之地。不似前兩世,空有壯志理想卻不能實踐,不是殺身成仁,便是抑鬱以終。
而這世,她若肯將聰明才智用在心靈提昇上,一定能完成她的理想。只可惜她有躁鬱的問題,看不開親子關係,不顧現實,好高騖遠,動輒打電話來滔滔不絕,我不堪其擾,只好將她列為黑名單,成了拒絕往來戶。
紫靈落坐後便開始看艾瑞克的前世,她的眼睛定定地往前看,目光落在很遠處,當事人會以為她在看他,實際上,她對當事人是視若無睹,她看的是我們看不見的視窗,有如電腦螢幕。
她是隨著當事人的音波進入那個對我們而言是無形的空間,所以當事人要一直講話,她並不受當事人談話內容影響,也不會注意到當事人在說什麼。她不要當事人問問題或形容任何事物,以免她看到的畫面不是無形界提供的,而是當事人描述的。
由於視窗內的畫面出現很慢,像是劇情片,一幕一幕演給她看,一旦當事人停止說話,畫面也跟著停止。當事人氣弱,畫面動得慢;當事人氣旺,畫面動得快,這些都是她在替人辦事後慢慢才清楚的。
一開始,她是新手上路,摸不清路況,她看得累,當事人也被她搞得很累。
艾瑞克原先與我聊,但因我的聲音特殊,她反而進入我的視窗,所以由金城與艾瑞克聊。她說:「我看見一個大草原,草原上有河流,但沒看見人,我不知道為何要給我看這個畫面,……哦!我看到有個屋子,還有帳篷,……有人出現了……好像是原住民……但不是台灣的原住民……這裡比較像外國……。」
她看得很慢,畫面移動得也慢,有時候畫面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她不懂為何會出現,而且經常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直到整個故事結束,才恍然大悟。至於開啟當事人的那幾世,完全不是由她決定,她只是被動地看著畫面。
由於當事人的前世未必是台灣人和中國人,往往是外國人,即便是台灣人或中國人,若沒有豐富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根本無從解讀;此外大多數人有守護神,這些神明造形不一,中外皆有,而紫靈認得的神明有限,她只認得觀音、關公、濟公、土地公,她連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都分不清,遑論藏傳造形的神佛。道教神明她更不認識,她最常用的形容詞是身穿八卦衣的白鬍子老道。
我對神明造像也不感興趣,基督教只有耶穌、聖母、天使,所以很好認。但佛教、道教神佛滿天,對我而言,我也只分得出觀世音、釋迦牟尼、拿著藥缽的是藥師如來,大肚子的是彌勒佛,拿著錫杖的地藏王,後來才知在莫高窟及其他北魏隋唐的佛教造像,彌勒佛有交腳的造形,而非我們熟知的大肚子。所幸金城對佛道二教長期浸淫,所以只要形容神明穿著,他便知來者為誰。
菩薩造形都一樣,大勢至、文殊、普賢、準提佛母,若沒有座騎和手中拿的東西,我也是霧煞煞的。道教的神祇我更不清楚,倒是跟她合作後,我對各種神明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她看一世有時要花到兩、三小時,因此我們只看三世,否則看下去沒完沒了。
很奇妙的是,會出現的前世,都與這世有關係,而且是很微妙的關係。一個人問前世往往耗時六、七小時,甚至有人耗時十二小時。看完之後,紫靈和已十分疲累,當事人也累到不行。
從二○○六年十月十五日至二○一○年,總計看過一百一十人的前世因果,許多故事發人深省,十分富有教育意義。我選擇有意義有趣的寫下來,跟大家分享,但因事關個人隱私,他們的姓名、身份都加以改換。
我要紫靈絕不能替她的客戶看,因為日後會沒完沒了。她的客戶有上千人,這些人若知道她有此能力,會煩死她。而且會在服務後,一碰見困難、狀況便來問她,即使是芝蔴蒜皮的小事,更糟的是他們已有固定的價值觀、主觀的慾望,他們根本不接受她講的故事,他們只要她背書他們的慾望。無明至此,不過是讓她疲於奔命。
因此所有人選由我提出,她背後的指導靈即她的菩薩跟以往我交手的通靈人背後的神明很不一樣,衪說要跟我共修。我交手過的通靈人,在名利雙收後便變質,很少能通過名利色的考關,考過名利色關的往往又有貢高我慢的問題。
我問紫靈她會變質嗎?她說她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她會變質是因為我心念改變。她因不靠此為生,所以沒有金錢收受或貪財的困擾,她也不願曝光,亦無名的困擾,她唯一可能的困擾應是感情的,不過她沒條件色誘人,所以應不成問題。
她較不會貢高我慢,因為解讀畫面是我的工作。換言之,她是我的眼晴,只傳達畫面給我,其餘的工作由我做,故事對當事人的意義,也由我詮釋。我們問完事後,她會將我的結論稟告她的指導靈,問衪我們是否解讀正確。有時她的菩薩會給一些更有創意的觀點。
我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每個細節都記錄下來,這會流於瑣碎,讓讀者看得不耐煩。不過一個故事用寫的也許不消幾百字,但看得過程卻長達六、七小時。紫靈終於看到艾瑞克出現了,他坐在木屋中,頭上戴著羽毛的頭冠,頸上掛著野豬牙的掛飾,身旁有些下人,看得出他是個部落的酋長。我立刻想起小慶(在《看神聽鬼》中的通靈者)說過艾瑞克前世是個印地安酋長的兒子。
我告訴紫靈:「那是美國的印地安人。」
她不解的說:「為何他一下穿印地安酋長的服裝,一下又穿好像神父、牧師的衣服。領子中間有白色的豎領。他手上拿著像公事包一樣的包包……他的背景是戰爭……那些軍人穿著深色的制服……有鎗有礮……還有一座鐘,那座鐘很大,像教堂的鐘……他送一個金髪年輕女人上馬車,他要她快走,她卻依依不捨地看著他……他在一個房間中,四周是一些白人的軍官,他們似乎很尊敬他,他在跟他們溝通……畫面又換了,他站在一個講壇上在講道,下面只有一個聽眾,就是那個他送走的金髮女子……。」
我告訴她:「小慶說過艾瑞克的前世是印地安酋長的兒子,從小喜歡跟白人打交道,他的玩伴就有白人女孩,但他的族人不諒解他,認為他是叛徒。他認為人為何因種族膚色不同便要殺來殺去,所以他長大後成了白人跟印地安人之間的溝通者;晚年他成了基督教的牧師,宣講和平的道理,努力消弭白人與印地安人間的衝突。至於妳看到那座鐘,應該是費城的獨立鐘,這座鐘代表了妳看到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在美國,時間應是美國獨立之後。」
我問紫靈:「他那世跟那位金髮女子有結果嗎?」
紫靈說:「沒有,因那女子出身富有人家,父母看起來都很有教養,很有錢。是那女子愛上這個印地安酋長,一直跟著他……。」
紫靈並未看過《看神聽鬼》一書,即便她看過,因書中對這段前世描素甚為簡單,所有細節都略過。但她看到的很多細節跟小慶描素的一模一樣,而且更為詳盡,使在場的艾瑞克和我都很震驚。
紫靈完全不認識小慶,而小慶在我寫完《看神聽鬼》後,往來漸少,她在告訴我她會看人前世,並告訴我及我兒子、弟弟及義子的前世後就不再跟我聯絡了。
我跟通靈者的關係完全處被動,他們願意跟我聯絡,我便跟他們聯絡,他們不願意,我絕不打擾他們,至於變質的,我就把他當成拒絕往來戶,絕不聯絡,也不來往。我把跟通靈者打交道當成一種過程,他們每個人都透露一些靈界的訊息給我,讓我能拼湊出可以解讀的資訊,有些人功成便身退,有些人發現跟我來往,不見得會有什麼好處便打退堂鼓,我的態度是由他們自行決定,不願意再提供訊息的,我絕不打擾人家。不過我仍感謝他們,沒有他們,我對靈界是一無所知。
由於紫靈和小慶從未見過面,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存在,自然不會互通消息,沒有串通的可能。如果有兩個通靈者都指涉同一世,那麼那一世對當事人現世的影響一定很大。……
摘自《續.當頭棒喝》案例8/嫉惡如仇
榴君是一個熱心公益,好打抱不平的人。她在一個聯誼場所認識她先生,由於她才貌雙全,追求者眾,並未把她先生看在眼中。有一次,朋友帶她去算命。她給算命仙四個名字,問:「哪一個是我的真命天子?」
對方一直說她先生是最適當的人選,她嗤之以鼻,心想:「等我來砸你的招牌。」不意她最後還是嫁給她先生,兩人婚後即格格不入,主要是婆婆操控慾強、重男輕女,家庭氣氛讓人難以忍受。
她生完兒子後更覺得壓力大,便帶著兒子搬回自己買的房子,成了實質的單親母親。她丈夫不肯離婚,而且堅持要小孩,於是兩人便拉鋸戰成分居狀態。她性格外向,能力又強,一人兼數職,精力充沛。
一上來,看到的是這世,她留著長髮,蹲在地上玩。紫靈覺得她的氣場像龍捲風,她雖聲音悅耳,但說話速度極快。於是我們要她慢下來,如此才能進入她的前世今生畫面。她小時候的模樣和現在差不多。
紫靈問她:「妳生在哪裡?小時候住哪裡?因我看到妳家是一幢透天厝,但妳家只在一樓,妳蹲在地上是跟小雞玩。」
她說:「小時候家住桃園,爸爸是公務員,每天通勤到台北。我家的確是住在透天厝,但只租一樓,母親養雞來挹注家裡開銷。」
她是個早熟的孩子,獨自在玩。她母親遠遠地看著她,卻沒上前抱她,這時父親下班回來,抱起她來,另一個大點的女孩挨過來。
她說:「那是我姐姐,由於姐姐是老大,深受父母寵愛。父母希望老二是男孩,不料是女孩,所以我不似姐姐那麼得寵。再加上之後又生弟弟,弟弟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就成了『姥姥不愛、舅舅不疼』的老二,我跟母親關係一直不好。」無怪乎紫靈看到的畫面是母親遠遠地看著她。反清復明的志士
她右肩視窗出現一個穿褐色唐裝、頭戴斗笠的男人,走向一座廟,廟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大勢至菩薩和文殊菩薩。他至佛前拜拜後跟廟內上香的人聊天,聊完後走到廟後的山上。
山上有一個竹屋,室內陳設簡陋,他坐在一張椅上看書,看完書後走出屋外,似乎在思考事情,他的頭髮顯示他是清朝人。廟外有穿深藍色衣服的官兵把守著,原來那座廟是他的聯絡站。
廟裡人來人往,形形色色,應是香火鼎盛的廟。一個穿長袍馬褂的人與他交談,從這個人腰間的佩玉,看得出他是大官。大官告訴他皇帝要出巡,要他找人去刺殺。他立刻召集一批兄弟,誰知大官出賣他們,在山頂埋伏了弩手。
當他們包圍皇帝轎子要刺殺時,站在轎前護衛的正是那個出賣他們的大官。他本用刀架在大官頸上,可以以他掩護而逃走,卻見他的同志被官兵追殺,箭矢如雨下,無一能逃出,便自刎而死,大官怕他沒死,還補上兩刀。
我斷定:「他是反清復明的志士,他刺殺的人應是康熙。」
榴君找了一個晚輩過來幫她記錄,對方是剛考完特考的年輕人,他對清史特有研究,他便猜說:「會不會是朱三太子刺殺康熙的故事?」
但朱三太子是在南京山上架紅夷大炮要轟斃出巡的康熙,而非是清兵埋伏在山頂上射箭,總之,清初,反清復明的志士不少,許多事蹟也不可考,只能說榴君有一世是反清復明的志士,壯志未酬身先死。
改朝換代的矛盾
第二世他仍投胎至清朝,這一世他是官員。從他的頂戴和服飾看來,他應是五品官員,勤政愛民,長像斯文,卻是愁眉不展。因他去賑災,卻因糧食不夠,無法救濟所有的災民。
他在官場中格格不入,官途不順,同僚上司都不甩他,所以要不到資源。即便撥款下來,亦被層層剝削,到他手中已是杯水車薪。他作官時四處碰壁,不只是他,他的同僚們亦是一籌莫展,他們處在官不聊生的時代,一定是清朝末年。
這時紫靈看著她的晚輩說:「你也是那個時代的人?」
我們好奇問說:「他是她的同事?上司?下屬?」
紫靈面有難色說:「我不好說,他的貴人是女的,好像是皇后,他小心翼翼地扶著她。」
我說:「那不是皇后,那是慈禧太后。換言之,他是李蓮英了?」紫靈說:「對呀!因他奉太后的命令去找那位清官,兩人談了很久,他卻不肯接受太后的提議,所以他就罷官,回到鄉下過活。但他即使處江湖之遠,亦是憂其君,老是支著頭,憂心忡忡。」
我問紫靈:「他死時是清末還是民初?」
她說:「他晚年很瘦,穿著咖啡色長袍,戴瓜皮帽。他死時應是民國,因四周有人穿中山裝。」
她兩次投胎是在同一個朝代,一世在明末清初,一世在清末民初。兩世都生在改朝換代時,扮演的角色都是忠臣烈士,無怪乎嫉惡如仇,不肯與宵小為伍。我父親生前感慨他的身世說過:「寧可父母雙亡,不願改朝換代。」他因改朝換代而成了豬八戒照鏡子。
心靈大開悟的時代
她這世要修的功課是「人和」,她在職場上因不肯混水摸魚,喜歡仗義執言,所以樹敵甚多。
紫靈問她:「肩頸處是否常感沉痛?」
她說:「我確是肩頸處於長期疼痛,是現代人使用電腦,自然會有的電腦病。」
紫靈說:「五品官的靈貼在她的肩頸上。」
換言之,因他憂患意識太深,死後仍不能放下。他說:「我也知道用錢救濟災民,不是長久之計。何況眾醉獨醒,一個人要力挽狂瀾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要榴君去找五個人來,成為一個團隊,如此才能推動淑世的工作。」
她問紫靈有關她的婚姻難題,紫靈說:「我看到妳兒子牽著妳丈夫的手,妳卻帶著一群小朋友在操場嬉戲。」
紫靈意味深長地告訴她:「妳兒子與爸爸緣深,與妳緣淺。」
她十分不能接受這個結論,她認為:「我花了許多心血教育兒子,希望兒子不要被奶奶、父親寵壞,做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人。」
她的晚輩精通紫微斗數,便提醒她:「不少人給妳兒子算過,妳兒子日後是個吃喝玩樂的人物,他的人生是逸樂導向。」
我勸她:「妳當看開母子親情,兒子有他累劫累世的因果業力,不是妳能干涉的。妳只能盡力教育,但不能指望妳的努力一定有所回報。妳一向熱心公益,何不把精神放在大愛上?以身作則,或許兒子會受到妳身教影響。天下最難渡的莫過家人,因為不是冤家不聚頭,否則怎會有『冤親債主』一詞?」
我很清楚要她一時看開母子親情很難,但以她的聰明才智,終有悟道之時。我告訴她:「妳的晚輩前世仗著慈禧作威作福,這世冤親債主一定很多。若結婚,婚姻一定不諧。即便才智出眾,考試一定屢考不中。他得發懺悔心,發大願利益眾生。他為何對清朝之事特有興趣,對官服頂戴很熟悉,因為大小官員他誰人不識,不透過他,怎能見到主子呢?」
其實她這世仍逢改朝換代,然而卻不是政治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人心的改朝換代。二十一世紀是人類心靈大開悟的時代,她本身學的便是心理諮商,正是英雌用武之地。不似前兩世,空有壯志理想卻不能實踐,不是殺身成仁,便是抑鬱以終。
而這世,她若肯將聰明才智用在心靈提昇上,一定能完成她的理想。只可惜她有躁鬱的問題,看不開親子關係,不顧現實,好高騖遠,動輒打電話來滔滔不絕,我不堪其擾,只好將她列為黑名單,成了拒絕往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