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女
兩張嘴的惡女
有些心懷惡意的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會變成妖怪。這裡要介紹的二口女,就是心懷惡意的女人所變成的妖怪。
不久以前,現在的千葉市有一名女子很寵愛自己的孩子,卻很討厭丈夫前妻所生的孩子,連飯都不給他吃,最後孩子被活活餓死。
這件事發生後過了一段時間。一日,丈夫正在庭院裡劈柴薪。他奮力將斧頭往上一舉時,後方突然傳來「鏮」的一聲。回頭一看,發現正好經過他身後的妻子倒在地上,頭部後方被斧頭劃開了一道傷口。
還好妻子只是皮肉傷,但傷口卻逐漸變成嘴巴的形狀,頭骨化作牙齒、皮肉化作舌頭。而且,有的時候傷口會突然痛起來,得把食物放入傷口內才能止痛。傷口不僅沒有癒合,還長得越來越像真正的嘴巴,甚至會說著「我不該殺掉那孩子、不該殺掉那孩子……」之類的話。
《桃山人夜話》是江戶時代一本收羅許多怪談的書,這是其中所提到的一則故事。
若心懷惡意,總有一天會得到懲罰。與其悔不當初,不如平時待人和善。
妖怪密情報
艾草浴情報
過去,突然有一名女子來到一個小氣男子的家,說要當他的妻子。這名女子其實是二口女,她長在頭後的嘴巴一直想吃掉男子。男子躲在艾草叢內,總算逃過一劫。這是另一個二口女的故事。這裡的二口女真身是鬼婆,而鬼婆最討厭的就是艾草。因此在被鬼婆襲擊那天,該名男子將艾草浸在浴槽內藉此趕走鬼婆。這就是五月五日要洗艾草浴的由來。
黏踢踢先生
跟著你的腳步聲
走夜路時,有時會聽到後面傳來腳步聲,好像有人在跟著自己。但是回頭一看,卻沒看到任何人。當停下來,後方的腳步聲也會停下;當繼續走,又再度傳來腳步聲……。奈良縣宇陀郡的人們認為,這就是名為黏踢踢先生的妖怪。
走夜路已經很讓人提心吊膽了,如果後面還跟著一個只有腳步聲的妖怪,光是想像就讓人不寒而慄。不過請放心,黏踢踢先生除了發出腳步聲,再沒有其他花招。而且,如果發現後面跟著黏踢踢先生,只要說「黏踢踢先生,您先請」,就不會再聽到腳步聲了。「聽到來自後方的腳步聲」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奈良縣,全日本各地都有類似情況。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腳步聲的回音造成。但前面也提到,只要說聲「您先請」,腳步聲就會消失。或許這真的是妖怪的傑作喔。
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妖怪,像京都京丹後市的皮沙咚(ピシャどん)在下雨的夜晚會跟在人後面,發出皮沙皮沙的腳步聲;而福井縣的皮沙纏身怪(ビシャガツク)則是在冬天降霙的夜晚,發出腳步聲跟在行人後方。
妖怪密情報
似有若無的聲音
人們通常看不見妖怪或幽靈,只聽得到他們的腳步聲。日本東北有名的座敷童子也很少讓人看到他的樣子,而是藉由腳步聲或物品移動的聲音,讓人們感覺到他的存在。如果是幽靈,常常只聽得到腳步聲。或許有人曾碰過聽到玄關大門被打開,以及走廊上有腳步聲,拉開紙門,卻沒看到任何人。隔日,竟收到了遠方親戚去世的消息⋯⋯類似這樣的故事相當常見。
山童
隨季節變身
山童這種妖怪的身形與人類小孩差不多,常出沒於日本九州山區。
山童的頭頂凹陷成淺碟狀,手掌有蹼,與河童十分相似。這也難怪,因為山童就是河童為了適應山上的生活變身而成的。
在溫暖的春夏之間,九州地方的河童會待在水邊;到了寒冷的秋冬,便會跑到山上生活。在水邊生活的河童到了山上時,原本光滑的體表會長出毛,變身為山童。
他們是河童時,若附近沒有水源,身體能力會變差,但當他們變身成山童,就算沒有水源也不構成大礙,仍可在山中自由行動。
即使樣子變了,個性卻一點都沒變,還是很喜歡對人類與家畜惡作劇。他們會偷走在山裡工作的人的便當,故意讓牛馬在山中迷路等,以惡作劇為樂。
他們偶爾也會幫忙樵夫工作。只要拜託山童,他們就會幫忙把砍下的木頭搬運到定點。不過,要是沒準備魚或飯糰給他們當作謝禮,可是會被報復的喔。
這種妖怪居然會隨著季節而變身成不同的樣子,真是特別。
妖怪密情報
山裡的河童們
日本九州以外也有山童的同伴,如和歌山縣與三重縣等地的搗蛋童。他們住在河川附近時是河童的樣子;遷移到山裡,就變成了卡蝦蹦。他們的體型約同於六、七歲小孩,只有頭頂處有頭髮,身穿青色衣服。這種妖怪也喜歡惡作劇,以整人為樂。在奈良縣的山中,也有名為木之子的山童。他們看起來就像全身長滿樹葉的小孩,經常會盜取樵夫的便當。波的性質 反射+干涉=駐波
接著我們來探討在浴缸裡不斷製造波的情況。當波往牆面前進,撞牆之後就會反射回來。而當反射回來的波撞上新的入射波時,就會引發干涉。
此時波不再左右移動,而是分為上下激烈振動的位置,以及完全不動的位置。這種波就稱為駐波。
駐波是什麼樣的波呢?請看下圖。紅色實線表示往右前進的入射波,紅色虛線表示向左前進的反射波。請先看入射波與反射波在隨著時間過去後,會如何移動。
我們發現入射波(實線)隨著時間經過會往右移動,反射波(虛線)則會往左移動。接著看下一頁的圖,紅色實線就是將兩種波上下相加的結果。
兩張嘴的惡女
有些心懷惡意的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會變成妖怪。這裡要介紹的二口女,就是心懷惡意的女人所變成的妖怪。
不久以前,現在的千葉市有一名女子很寵愛自己的孩子,卻很討厭丈夫前妻所生的孩子,連飯都不給他吃,最後孩子被活活餓死。
這件事發生後過了一段時間。一日,丈夫正在庭院裡劈柴薪。他奮力將斧頭往上一舉時,後方突然傳來「鏮」的一聲。回頭一看,發現正好經過他身後的妻子倒在地上,頭部後方被斧頭劃開了一道傷口。
還好妻子只是皮肉傷,但傷口卻逐漸變成嘴巴的形狀,頭骨化作牙齒、皮肉化作舌頭。而且,有的時候傷口會突然痛起來,得把食物放入傷口內才能止痛。傷口不僅沒有癒合,還長得越來越像真正的嘴巴,甚至會說著「我不該殺掉那孩子、不該殺掉那孩子……」之類的話。
《桃山人夜話》是江戶時代一本收羅許多怪談的書,這是其中所提到的一則故事。
若心懷惡意,總有一天會得到懲罰。與其悔不當初,不如平時待人和善。
妖怪密情報
艾草浴情報
過去,突然有一名女子來到一個小氣男子的家,說要當他的妻子。這名女子其實是二口女,她長在頭後的嘴巴一直想吃掉男子。男子躲在艾草叢內,總算逃過一劫。這是另一個二口女的故事。這裡的二口女真身是鬼婆,而鬼婆最討厭的就是艾草。因此在被鬼婆襲擊那天,該名男子將艾草浸在浴槽內藉此趕走鬼婆。這就是五月五日要洗艾草浴的由來。
黏踢踢先生
跟著你的腳步聲
走夜路時,有時會聽到後面傳來腳步聲,好像有人在跟著自己。但是回頭一看,卻沒看到任何人。當停下來,後方的腳步聲也會停下;當繼續走,又再度傳來腳步聲……。奈良縣宇陀郡的人們認為,這就是名為黏踢踢先生的妖怪。
走夜路已經很讓人提心吊膽了,如果後面還跟著一個只有腳步聲的妖怪,光是想像就讓人不寒而慄。不過請放心,黏踢踢先生除了發出腳步聲,再沒有其他花招。而且,如果發現後面跟著黏踢踢先生,只要說「黏踢踢先生,您先請」,就不會再聽到腳步聲了。「聽到來自後方的腳步聲」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奈良縣,全日本各地都有類似情況。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腳步聲的回音造成。但前面也提到,只要說聲「您先請」,腳步聲就會消失。或許這真的是妖怪的傑作喔。
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妖怪,像京都京丹後市的皮沙咚(ピシャどん)在下雨的夜晚會跟在人後面,發出皮沙皮沙的腳步聲;而福井縣的皮沙纏身怪(ビシャガツク)則是在冬天降霙的夜晚,發出腳步聲跟在行人後方。
妖怪密情報
似有若無的聲音
人們通常看不見妖怪或幽靈,只聽得到他們的腳步聲。日本東北有名的座敷童子也很少讓人看到他的樣子,而是藉由腳步聲或物品移動的聲音,讓人們感覺到他的存在。如果是幽靈,常常只聽得到腳步聲。或許有人曾碰過聽到玄關大門被打開,以及走廊上有腳步聲,拉開紙門,卻沒看到任何人。隔日,竟收到了遠方親戚去世的消息⋯⋯類似這樣的故事相當常見。
山童
隨季節變身
山童這種妖怪的身形與人類小孩差不多,常出沒於日本九州山區。
山童的頭頂凹陷成淺碟狀,手掌有蹼,與河童十分相似。這也難怪,因為山童就是河童為了適應山上的生活變身而成的。
在溫暖的春夏之間,九州地方的河童會待在水邊;到了寒冷的秋冬,便會跑到山上生活。在水邊生活的河童到了山上時,原本光滑的體表會長出毛,變身為山童。
他們是河童時,若附近沒有水源,身體能力會變差,但當他們變身成山童,就算沒有水源也不構成大礙,仍可在山中自由行動。
即使樣子變了,個性卻一點都沒變,還是很喜歡對人類與家畜惡作劇。他們會偷走在山裡工作的人的便當,故意讓牛馬在山中迷路等,以惡作劇為樂。
他們偶爾也會幫忙樵夫工作。只要拜託山童,他們就會幫忙把砍下的木頭搬運到定點。不過,要是沒準備魚或飯糰給他們當作謝禮,可是會被報復的喔。
這種妖怪居然會隨著季節而變身成不同的樣子,真是特別。
妖怪密情報
山裡的河童們
日本九州以外也有山童的同伴,如和歌山縣與三重縣等地的搗蛋童。他們住在河川附近時是河童的樣子;遷移到山裡,就變成了卡蝦蹦。他們的體型約同於六、七歲小孩,只有頭頂處有頭髮,身穿青色衣服。這種妖怪也喜歡惡作劇,以整人為樂。在奈良縣的山中,也有名為木之子的山童。他們看起來就像全身長滿樹葉的小孩,經常會盜取樵夫的便當。波的性質 反射+干涉=駐波
接著我們來探討在浴缸裡不斷製造波的情況。當波往牆面前進,撞牆之後就會反射回來。而當反射回來的波撞上新的入射波時,就會引發干涉。
此時波不再左右移動,而是分為上下激烈振動的位置,以及完全不動的位置。這種波就稱為駐波。
駐波是什麼樣的波呢?請看下圖。紅色實線表示往右前進的入射波,紅色虛線表示向左前進的反射波。請先看入射波與反射波在隨著時間過去後,會如何移動。
我們發現入射波(實線)隨著時間經過會往右移動,反射波(虛線)則會往左移動。接著看下一頁的圖,紅色實線就是將兩種波上下相加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