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探索夜空
窺探黑夜
閃閃發光的星空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娛樂,也是新消息和好奇心的來源。自我們仰望夜空以來,各大星座、搖曳的極光和燦爛的彗星就一直讓我們為之著迷。點點繁星讓早期的人類文明得以知曉該何時播種和收割,也幫助他們探索世界。
不論是生活在充滿光害的城市還是黑暗的鄉村,觀星都是個平易近人的嗜好。天文學連對剛入門的新手都極具吸引力,有時甚至會讓人難以自拔──在這個科學領域,即使是業餘愛好者也能帶來貢獻或是有所發現。
當然,要學會遨遊天際、探索蘊藏其中的寶藏,不但需要時間和耐心,最後可能還得投資一些設備,例如高倍率的雙筒望遠鏡或單筒望遠鏡。就算只有基本的知識和設備,觀星人還是能享受探索宇宙奧祕的樂趣。但這真要玩下去是沒有盡頭的,你可能會想買自動追蹤的望遠鏡、各種攝影配件──也許甚至想在後院搭一座天文臺。不過這些都可以緩一緩。且讓我們從基礎開始。
探索宇宙
想像你在晴朗的夜晚凝視天空,結果看到大量的流星,或透過望遠鏡觀察木星的衛星以及土星環。只要知道這些天體的位置和找到它們的方法,就有數不盡的宇宙美景等著你欣賞。無論是在市中心的屋頂、郊區後院的躺椅上,還是遠離城市燈光的露營地,觀星這項興趣都精采萬分。
不論白天還是夜晚,我們都可以透過薄薄的大氣看到許多宇宙中的天體,其中有些較為明顯,有些相對黯淡。在白天,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或甚至是月亮在天空中緩緩移動。當夜幕降臨時,更遙遠的星星開始閃耀。雖然這些星星大多與我們的太陽相似,但由於距離我們太過遙遠,看起來就只是微小的光點。其中有少數根本不是恆星,而是鄰近的行星。敏銳的觀星人只用肉眼就能瞥見一些距離我們最近且最大的行星——炙熱的金星、沙漠般的火星、巨大的木星和美麗的土星。你甚至可以看到在行星之間穿梭的古老殘骸,例如彗星或流星,上演短暫而絢麗的天空秀。
再往太陽系外看去,會發現橫跨夜空的巨大星島:銀河系。這個巨大的風車狀星島有大約2500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也是其中一員。利用地球上和太空中最強大的望遠鏡,無論往哪個方向看去,都可以看到其他數十億個星系散布在名為宇宙的深太空之中。
只要走出戶外仰望開闊的天空,就能盡情探索宇宙。肉眼是最重要的裝備,而要建立基礎,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於容易觀察的天體。觀星者的第一項任務或許看來簡單,但卻意義重大。觀察月相的變化,追蹤恆星和行星在幾個星期到幾個月內的運動,並學會辨別每個季節最亮的幾個星座。透過這些觀察,你將知道天空是怎麼一回事,也會更加懂得欣賞你往後即將發現的那些較為黯淡遙遠的天文奇景。
科學知識:夜視
20世紀的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在開始觀測前,會先在黑暗中待上一小時,以讓眼睛適應。在黑暗的狀況下,瞳孔會放大,讓更多光線進入眼睛。在低光或無光的條件下,視網膜周邊對光最敏感的桿狀細胞會活化至最佳狀態。如果你不像發現冥王星的湯博那樣,能有一小時的時間適應黑暗,那即使是在黑暗中先待上15到20分鐘也會有幫助。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側視」(averted vision)的技巧,這種方法是利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而不是直接盯著天體看。這有助我們辨別極黯淡天體的更多細節,包括星雲中的氣態細絲或是星系的旋臂。
										探索夜空
窺探黑夜
閃閃發光的星空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娛樂,也是新消息和好奇心的來源。自我們仰望夜空以來,各大星座、搖曳的極光和燦爛的彗星就一直讓我們為之著迷。點點繁星讓早期的人類文明得以知曉該何時播種和收割,也幫助他們探索世界。
不論是生活在充滿光害的城市還是黑暗的鄉村,觀星都是個平易近人的嗜好。天文學連對剛入門的新手都極具吸引力,有時甚至會讓人難以自拔──在這個科學領域,即使是業餘愛好者也能帶來貢獻或是有所發現。
當然,要學會遨遊天際、探索蘊藏其中的寶藏,不但需要時間和耐心,最後可能還得投資一些設備,例如高倍率的雙筒望遠鏡或單筒望遠鏡。就算只有基本的知識和設備,觀星人還是能享受探索宇宙奧祕的樂趣。但這真要玩下去是沒有盡頭的,你可能會想買自動追蹤的望遠鏡、各種攝影配件──也許甚至想在後院搭一座天文臺。不過這些都可以緩一緩。且讓我們從基礎開始。
探索宇宙
想像你在晴朗的夜晚凝視天空,結果看到大量的流星,或透過望遠鏡觀察木星的衛星以及土星環。只要知道這些天體的位置和找到它們的方法,就有數不盡的宇宙美景等著你欣賞。無論是在市中心的屋頂、郊區後院的躺椅上,還是遠離城市燈光的露營地,觀星這項興趣都精采萬分。
不論白天還是夜晚,我們都可以透過薄薄的大氣看到許多宇宙中的天體,其中有些較為明顯,有些相對黯淡。在白天,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或甚至是月亮在天空中緩緩移動。當夜幕降臨時,更遙遠的星星開始閃耀。雖然這些星星大多與我們的太陽相似,但由於距離我們太過遙遠,看起來就只是微小的光點。其中有少數根本不是恆星,而是鄰近的行星。敏銳的觀星人只用肉眼就能瞥見一些距離我們最近且最大的行星——炙熱的金星、沙漠般的火星、巨大的木星和美麗的土星。你甚至可以看到在行星之間穿梭的古老殘骸,例如彗星或流星,上演短暫而絢麗的天空秀。
再往太陽系外看去,會發現橫跨夜空的巨大星島:銀河系。這個巨大的風車狀星島有大約2500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也是其中一員。利用地球上和太空中最強大的望遠鏡,無論往哪個方向看去,都可以看到其他數十億個星系散布在名為宇宙的深太空之中。
只要走出戶外仰望開闊的天空,就能盡情探索宇宙。肉眼是最重要的裝備,而要建立基礎,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於容易觀察的天體。觀星者的第一項任務或許看來簡單,但卻意義重大。觀察月相的變化,追蹤恆星和行星在幾個星期到幾個月內的運動,並學會辨別每個季節最亮的幾個星座。透過這些觀察,你將知道天空是怎麼一回事,也會更加懂得欣賞你往後即將發現的那些較為黯淡遙遠的天文奇景。
科學知識:夜視
20世紀的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在開始觀測前,會先在黑暗中待上一小時,以讓眼睛適應。在黑暗的狀況下,瞳孔會放大,讓更多光線進入眼睛。在低光或無光的條件下,視網膜周邊對光最敏感的桿狀細胞會活化至最佳狀態。如果你不像發現冥王星的湯博那樣,能有一小時的時間適應黑暗,那即使是在黑暗中先待上15到20分鐘也會有幫助。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側視」(averted vision)的技巧,這種方法是利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而不是直接盯著天體看。這有助我們辨別極黯淡天體的更多細節,包括星雲中的氣態細絲或是星系的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