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Part 2 流水線時代的英雄

高中是個把人分類的機器

中國的應試教育就如同不斷惡化的空氣質量: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個大問題,但是大家都習慣了,彷彿這已經不是一個毛病,而是一個特色。想上名校,就得有為了考試而學習的覺悟。

可是河北衡水中學還是有本事把應試教育的問題玩得更大了。據報導,衡水中學是這麼準備高考的:洗腦式的激情教育、高壓式的管理和控制、反人性的成功學。學生們打飯跑操都帶個小本子記單詞,禁止任何娛樂活動,連課外書都不能看,「一名高一女生因為感冒嗓子疼,在自習課上喝了一口水,班主任便通知其遠在邢臺市的母親來校,女生則含淚站在保安室寫作業……。」

如果高考是一場不得不打,而人人又都不想打的戰爭,在這個各方一再呼籲裁軍停火的時刻,衡水中學正在加劇軍備競賽。

衡水中學這麼做,對嗎?過分的應試教育會不會損害中國人原本就不強大的創造力?那些更有創造力的學生會不會被衡水中學的野蠻打法搶了機會?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一個問題:高中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直觀的答案當然是高中是用來傳授高中知識的地方──但這個答案是錯的。

藍翔技校才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普通高中所學的大部分知識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並無用處,絕大多數人高考之後一輩子也不會再用到橢圓參數方程和甲烷的分子式。高中知識甚至無用到對本專業都沒用的程度,一個職業作家面對高考語文試卷幾乎不可能取得高分,他甚至可能連作文分都高不了。

我們當然也會在高中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但高考試題早就遠遠超出 了「有用」的範疇。想要學會解答高考試題,必須經過高強度的專業訓 練。這些訓練並非以「對真實世界有用」為目的,而是以考試為目的。所以高中知識不是全民健身,而是競技體育―就如同舉重運動員的訓練不是為了學習怎麼往樓上扛冰箱一樣。

高中的最根本目的並不是傳授知識和培養人,而是把人分類。高中畢業後,一部分學生將進入著名大學,他們日後會有很大的機會獲得一份高薪而體面的工作。一部分學生只能進入普通大學,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上不了大學。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被社會挑選,但高中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高中,是個把人分類的機器。命題者設計那些刁鑽古怪的高考題,並不是因為這些題目有實際意義,而是因為它們夠難!當然解題也可以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和意志品質,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只有足夠難的題目才能更好地把人和人區分開來。是智商的差距也好,是意志品質的差距也好,反正人和人必須區分開。

也許有人立即會說這是一個邪惡的制度!為什麼非得把人分類?人的技能難道不是連續變化的嗎?藝術和社交這些高考不考的項目不是也很重要嗎?有很多沒上過名校的人不是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是。但是你得先了解一下現代社會的運行方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