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章 「打掃.洗衣.烹調」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13 掃地機器人的頭腦聰明嗎?
掃地機器人打掃房間時,不但會閃避障礙物,而且即使有樓梯也不會掉落,結束後還會回到固定的地點。這麼聰明的祕密在哪裡呢?

掃地機器人有2種
搭載人工智慧的新型掃地機器人,大致可分成兩種類型。
第一種的動作看起來莽莽撞撞,毫無章法,這種類型是遇到障礙物時就會改變前進路線,同時就像是我們在黑暗中,會伸手探索房間狀態一般,掌握空間狀況。
乍看起來,它的行動像是隨機變換,但是它一邊前進,一面掌握方向,即使同一個地點經過好幾次,也不會有任何遺漏。
第二種類型會事先掌握房間大小和狀況,建立「地圖」,由人工智慧思考移動路線後行動。
這種類型有如具有意志般在房間內直線移動,有效率的進行掃除。因而,這種類型的打掃時間也比較短。

以探測器掌握大略環境的類型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掃地機器人,大多都是用探測儀掌握環境的類型。
這種類型裝有觸碰感測器,超音波感測器或紅外線感測器,接近牆壁或障礙物時即可感應。因此它會一面接近碰觸牆壁或障礙物,一面改變方向,探索房間的狀態。條件反射式行動※1是它的特色。
而且,距離感測器會計算前進的距離、陀螺儀感測器可感應旋轉角度,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輪子打滑時加速度感測器會檢測到,從而修正行走距離。
以探測器先掌握大略環境,人工智慧再配合狀況,如遇到椅腳時,它便會沿著椅腳周圍打掃。

事先建立地圖的類型
這種掃地機器人使用的技術叫做SLAM※2。
SLAM是一種人工智慧,可同時進行地圖製作(mapping)和掌握置身位置(localization),藉此自行控制移動的技術。
具體來說,它會用光學照相機拍攝房間的天花板和牆壁,或向周圍射出雷射光、超音波和紅外線等,再依靠回傳狀況,測量自己與牆壁的距離,繪製房間的地圖。人工智慧會根據該地圖想出最有效率的移動方法後行動。
因此,它能在房間裡直線移動打掃,宛如具有意志一般。
但是,它所製作的地圖畢竟比較粗略,所以,偶爾也會有碰到椅腳的情形。這時它也會像前一種探測器掌握空間型那樣,在椅腳周圍繞一圈打掃。
換句話說,它就是探測空間型再加上製作地圖功能的掃地機。

掃地機器人為什麼不會從樓梯摔落?
另外,為什麼掃地機器人不會從樓梯摔落呢?其原因就在掃地機下方設置的紅色線感測器。這個感測器會測量與地板的距離,檢測樓梯或玄關的邊緣。
紅外線感測器能檢測出地板的凹凸,所以也能辨別地板與地毯的不同。走在地毯上時會自動提高吸力,也是紅外線感測器的功勞。※3
另外,行走到塵屑較多的地方,它會像是長了眼睛般提高吸力。只不過掃地機器人並不是用攝像頭等的「眼睛」來發現塵屑。
它的吸入口設置了光感應器,會偵測塵屑通過,或是在吸入塵屑時感應它產生的聲音(周波數)變化等,在吸入塵屑後,從感應到聲音頻率高低的不同變化而判斷出此處應有髒汙的狀況。
掃地機器人在清掃結束後,會自動返回充電座,這也是感應器發揮的作用。
充電座會發出紅外線,掃地機器人靠著紅外線的指引返回。紅外線的功能就相當於燈塔。
所以,掃地機器人是靠著各種各樣的感測器,進行清掃作業,不過感測器,還是得靠人類勤加清潔才能正常運作。

※1:自動依環境的條件來調整自己的動作。
※2: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的簡稱。
※3:紅外線感應器有對黑色(會吸收紅外線)或透明(紅外線會通過)物體無法正確辨識距離的缺點。因此,會發生碰撞黑牆壁或玻璃的情況發生。

第二章 「打掃.洗衣.烹調」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18 「不沾平底鍋」為什麼不沾?
近年來,許多種平底鍋由於不會沾黏,在烹調上更為方便,而其中最有名的是鐵氟龍加工的製品。為什麼它能不燒焦黏鍋呢?

歸根究底,燒焦沾黏是怎麼形成的?
平底鍋看起來是乾的,但其實表面殘留著極少量的水分,這叫做吸附水※1。當食物放在鍋子上時,吸附水就與食物中的水分接觸,於是,食品中含水的蛋白質或糖與平底鍋的吸附水會相黏而黏在平底鍋上。這個狀態下持續加熱的話,黏著在吸附水上的蛋白質和糖就會開始凝固。這就是造成燒焦黏鍋的原因。所以,只要在鍋子上加工,讓吸附水不要與食物接觸,就不會沾黏了。原理是這樣形成的。
至於普通的平底鍋,通常是倒了油之後加熱,這是在食物水分與吸附水之間形成一層油,用這個方法來防止食物直接接觸。

氟碳塗料是什麼
鐵氟龍使用的素材叫做氟碳塗料※2,而說到氟碳塗料,最有名的莫過於科慕公司(前杜邦公司)在全世界最早開發出來的「鐵氟龍」。其他還有很多種類。每一種都有很多碳原子結合成化學鏈,大量的氟原子像葡萄般連結起來。
加工過的平底鍋,是用氟碳塗料在鋁或鐵製成的平底鍋包覆一層膜,或是混合在金屬裡。
氟碳塗料的特性,對幾乎所有化學藥品,都有安定的耐蘗品性※3,不容易摩擦的低磨擦性※4、把水彈開的潑水性※5等。它不但讓平底鍋表面不再有吸附水,同時也隔絕食物與鍋面直接接觸。因此,便不會燒焦黏鍋。
利用氟碳塗料的特性,不只是平底鍋,也可以用在一般鍋具、電鍋、電水壺、電烤盤、電纜線的包膜、傘、衣服等形形色色物品上。

安全耐久的使用方式
經鐵氟龍加工的平底鍋,在使用上需要注意三點。
(1)不可空燒,(2)不可急速冷卻熱鍋,(3)不要使用邊緣尖銳的鏟子。
鍋子空燒會導致鍋子溫度急遽升高,加工的氟碳塗料分解,有產生氣體,或塗料融化的危險。
而急速冷卻就是造成急速熱脹冷縮,使用尖銳的鏟子則易造成刮傷破壞表面,容易在表面產生裂縫或損傷,使得氟碳塗料脫落。
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氟碳塗料的碎片或氣體,對人體是否有害這一點。
所幸氟碳塗料是非常不易反應的物質,在人體內既不會分解也不會吸收。因此即使吃進去,也會直接代謝掉。
但大量吸入氟碳塗料的氣體,對人體有害。目前已知會引起類似流感的症狀。但是,只要火溫在260℃以下,就不會發生,只要不空燒造成氟碳塗料材料過度高溫就不會產生問題。

※1:吸附在物質顆粒之間的少數水分子。
※2:鐵氟龍是加工平底鍋免於燒焦的材料。
※3:亦即不易腐蝕也不易起化學變化。
※4:亦即材料本身不易被磨損。
※5:亦即與水分子不會產生親和力、不易吸附水分子。

第五章 「尖端技術、交通工具」中拾手可得的科學

48 生物辨識真的安全嗎?
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和電腦,不再使用密碼輸入,而改用生物辨識來解鎖了。雖然很方便,但另一方面,難道不擔心個人資料的流出或遭到非法利用嗎?

生物辨識的種種
在動作片或科幻電影中,常常會出現先進的系統,利用眼睛的虹膜(瞳孔部分的紋路)或網膜的血管型態來驗證身分的場面。這種身分辨識的方法,稱為生物辨識(biometrics)。
這種技術,是使用我們身體的部分特徵,來驗證身分的方式,像是用攝影鏡頭拍下臉部,或用指紋讀取機掃描手指等。它會抽出眼鼻等五官的位置、形狀,指紋的漩渦、紋路位置、彎曲的方式等特徵,再用電腦比對事前保存的特徵和攝影畫面,進行判斷分析。
Windows10的生物辨識功能「Windows Hello」,則是利用電腦內建的攝影鏡頭,拍攝使用者,或是用指紋讀取機驗證身分,就可以解除電腦的鎖。此外,採用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也有用本人的聲音辨識來解鎖的機種。
最普通的辨識方法是利用指紋辨識,但是,最近也有部分智慧型手機引進虹膜辨識的例子。想必今後也會看到更多運用生物辨識的場面吧。

生物辨識的優點
生物辨識利用本人具備的身體特徵,所以優點是不需要記憶密碼,也不用每次輸入。也不用隨身帶著金融卡或印鑑。此外,卡片或印鑑也有可能被偷,但是偷不了本人的臉和手指。
日本部分銀行運用了這個優點,自2016年開始,進行使用ATM只能指紋辨識的實證實驗。

生物辨識的問題
另一方面,生物辨識又有什麼樣的缺點呢?
我們的臉型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化,容貌也會因為化妝而有很大的改變。此外,指紋也會因為手指粗糙、手髒而在比對時出現錯誤的情形。
如果調整成身體特徵變化也能辨識的系統,卻又出現與相貌特徵相似者搞混的危險性。
例如,利用臉部辨識的舊型生物辨識系統,無法區別同卵雙胞胎。

沒有偽造或盜用數據的危險嗎?
如果能用大頭照、錄音、虹膜影象、採指紋再重製的假指紋通過辨識的話,偽造就可能比印鑑還要簡單。
我們使用的手機或數位相機,現在解析度都非常高,平常隨手攝影、登在社群媒體上的照片,會不會被人盜用作為臉部、虹膜、指紋等生物辨識的資料呢?有專家如此憂心。
因此,使用從外部看不到的網膜血管、手掌或手指靜脈分布等的系統,也逐漸實用化。
臉部辨識方面,為了克服缺點,也設計了抽出不受化妝或年老變化而影響的特徵,並建立防偽機制。
前面提到的「Windows Hello」,無法用照片或影片通過辨識,並且採取登錄多次數據,以提高精確度的解決方案。藉著這個方法,抽出人類難以判斷的細微特徵,因而具有連同卵雙胞胎都能區別的精確度。還有一種系統能學習增齡產生的變化。
另一方面,臉部照片或指紋樣式保留在處理圖像的系統裡時,一旦駭客侵入盜取的話,很有可能用於辨識同一式樣的系統會一起受害。
因此,現在對資料盜取的防禦措施也提高很多,不再直接保存數據,而是將特徵數值化、密碼化再保存起來。這樣一來,即使數據流出,也能避免遭到違法的使用。
新技術雖然很方便,但不能說百分之百安全,民眾還是要謹慎使用,切勿盲目信賴。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