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為什麼年紀大了
就聽不到高頻音?

具有聽覺細胞的耳蝸
聲音是利用透過空氣擴散的聲波振動傳播,從發聲處擴散開來的振動進入耳朵、觸及鼓膜時,鼓膜就會將振動放大傳送到耳朵內部,從鼓膜傳來的振動便會經由聽小骨抵達耳蝸。
耳蝸,顧名思義,它外型就像蝸牛殼一樣捲曲呈螺旋狀。耳蝸裡充滿了一種稱為淋巴液的液體,以及可以感受聲音的聽覺細胞。聽覺細胞的模樣就像頭髮或絲線,所以也稱為毛細胞。當振動傳送到耳蝸時,淋巴液中的聽覺細胞在振動的晃蕩下感受到聲音,再透過聽覺神經將訊號傳送到大腦,由大腦來辨識聲音。

聽到聲音的過程
①聲波振動進入耳朵,觸及鼓膜。
②鼓膜的振動經由聽小骨傳送到耳蝸。
③耳蝸中的聽覺細胞感受振動的頻率。
④聽覺細胞透過聽覺神經將訊號傳送到大腦。
⑤大腦會在訊號通過時進行解讀。
⑥大腦的聽覺皮質辨識出這是什麼聲音。

高音是高頻的聲音
聲音的高低是由聲波的振動頻率來決定的。振動頻率也稱為週波,是指相同時間內的振動次數,以赫茲(Hz)為單位來表示。在相同時間內聲波振動的次數越多,就表示聲音越高,由於赫茲值很高,所以也被稱為高頻聲音。
耳蝸會將振動從外部傳送到內部。耳蝸外側有感受高頻聲音的聽覺細胞,愈往裡面則是愈能感受低音──即低頻聲音的聽覺細胞。

當聽覺細胞受損時
人類一般可以聽到20~2萬赫茲之間的聲音。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可以聽到聲音的頻率範圍會逐漸縮小,聽不到的聲音則愈來愈多。據說人在三十歲後聽不到1萬6千赫茲以上的高音,四十歲後聽不到1萬4千赫茲以上的高音,五十歲後則聽不到1萬2千赫茲以上的高音。
年紀愈大愈聽不到高音的原因,除了自然老化的因素之外,還因為長期處於噪音的環境中,從耳蝸外側感受高音的聽覺細胞開始受損的緣故。如果年長者的聽覺細胞受損嚴重的話,也可能出現聽不懂他人說話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聽不清楚以高頻發聲的子音或母音。
近來也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像老年人一樣聽不清楚聲音,這是因為他們在噪音污染嚴重的地區生活,或經常在使用耳機時調到太大的音量,導致聽覺細胞受損。聽覺細胞一旦受損,就永遠無法再生,因此要時常留意聽音樂、看影片時的音量,避免聽覺細胞受損。

我想隔絕
嘈雜的噪音!

狗的聽力遠比人類優秀
有時候,當人還沒聽到任何聲音時,小狗就已經先起身跑向玄關了。神奇的是,真的馬上就有人進了家門,或者有包裹送達。人類聽不到的聲音,小狗怎麼會先聽到呢?
人類能聽到的聲音介於20~2萬赫茲之間,而犬類雖然因品種而稍有差別,但通常犬類能聽到的聲音介於15~5萬赫茲之間,因為狗的耳蝸比人的耳蝸長,具有更多的聽覺細胞,因此可以聽到人類聽不到的高頻聲音。而且狗從外耳到鼓膜的孔洞也很長,所以可以聽到的距離是人類的四倍。
就像有些聲音青少年聽得到,老年人卻聽不到一樣,也有人特意製造出高頻音的哨子,用來發出人類聽不到、只有狗才聽得到的聲音,據說便是為了在不干擾他人的情況下呼喚狗所使用的道具。

狗和貓,誰的聽力更好?
狗可以聽到15~5萬赫茲之間的聲音,而貓則可以聽到60~6萬5千赫茲的聲音,連狗聽不到的頻率聲音都能聽得到。貓科動物的聽力是為了狩獵而發達起來的,透過180度地轉動三角形耳廓,牠們就可以掌握獵物的位置或距離。據說,貓連相同聲音之間的細微差異都聽得出來,這有助於牠們推測獵物的種類和大小。即使貓狗同屬寵物,相較於狗,貓還殘留著更多野性,所以對聲音的反應比狗更敏感。

發射超音波代替眼睛的蝙蝠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聽覺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感覺。比起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可以掌握更遠的情況,沉睡時也可以一聽到聲音就醒過來,因此聽覺在動物的生存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動物的某些特定感覺會隨著環境退化,但聽覺卻不曾跟著退化。
生活在洞穴裡的蝙蝠,因為一直處在黑暗的環境中,用眼睛視物的能力退化了,但牠們卻利用發射超音波的聽覺能力來代替眼睛。當牠們用耳朵聽到撞到洞穴反彈回來的超音波,就能掌握障礙物的位置和距離。蝙蝠利用超音波甚至能捕食飛過的昆蟲,此時蝙蝠發出的超音波簡直就像飛機引擎聲音一樣嘈雜,但人類的耳朵卻聽不到。

動物的聽力範圍

雞 50~4000Hz
青蛙 50~4000Hz
鴿子0.5~10000Hz
人類20~20000Hz
狗15~50000Hz
貓 60~65000Hz
海豚20~150000Hz

單位(Hz)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