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得見聲音?
猜猜看,假如我們到外太空去,在太空漫步的時候拍拍手,附近的夥伴聽不聽得到你拍手的聲音?
答案是聽不到。因為宇宙空間中沒有空氣可以傳導聲音,所以是聽不到聲音的。
東西經過「振動」才能發出聲音,藉由空氣的傳導可以讓振動抵達耳朵,也才聽得見聲音。
人類的耳朵能聽到聲音,是因為空氣的振動讓耳朵中的「鼓膜」也跟著振動。
在鼓膜的深處有三塊連在一起的骨頭,名叫「聽小骨」。鼓膜的振動經由這三塊骨頭傳導,會被送到螺旋形的「耳蝸」。耳蝸中的細胞接收到傳過來的聲音振動,就會透過神經把訊息送到腦部。
不過,不是只有空氣能夠傳導聲音。在水中,藉由水來傳達振動,也聽得見聲音。你把耳朵貼在金屬欄杆上試試看,要是有人在遠處拍打欄杆,那個振動也會經由金屬傳達,讓我們聽見聲音。
那麼在太空中,太空人想要交談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把頭罩靠在一起,讓振動透過頭罩傳達出去,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喔。
為什麼鳳梨沒有種子?
在熱帶水果中,有好多形狀長得很奇怪的水果,鳳梨也是其中之一。個頭大、皮很硬、整顆刺刺的,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水果。而且,切開鳳梨還看不見種子。鳳梨沒有種子,要怎麼長大、繁殖呢?
其實鳳梨並不是靠種子生長,而是以「分株」的方式增加。
位於鳳梨果實上方,長葉子的部分稱為「冠芽」。把這個部分切下來,埋到土裡,就會長出新葉,幾年以後就會結出果實。也就是說,鳳梨是沒有種子也能結實的水果。
那麼在最初的時候,鳳梨是怎麼長出來的呢? 這還真令人傷腦筋。因為要是一開始就沒有種子,怎麼會有新的水果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首先我們要看看鳳梨的果實構造。
在鳳梨的表面,長著許多帶刺的六角形。這些刺本來都是花,現在變成了果實。而我們吃的黃色果肉,其實是由很多支撐果實的莖聚集在一起。
外側的果實裡原本是有種子的,但是人類在栽培鳳梨的時候,為了容易取食,利用品種改良的技術培育種子少的鳳梨,結果讓種子越變越少,最後完全不見了。
不過偶爾還是有些鳳梨會有種子。只要使用這些種子,就可以再種出鳳梨。
另外,鳳梨的英文「pineapple」是由「松(pine)」和「蘋果(apple)」所組成。據說是因為它們的果實很像松樹的毬果,氣味跟蘋果很像,所以才取了這樣的名字。
下次有機會吃鳳梨的時候,不要只試味道,也可以找找有沒有種子,或是聞聞看味道是不是真的跟蘋果很像。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
極光在夜空中像窗簾般緩緩擺動,讓局部夜空發出朦朧的光芒,有紅、綠、粉紅、藍等各種不同的顏色。能夠看到極光的地點,靠近北極或南極。很多人為了看美麗的極光,還會專程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北歐等地去旅行。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呢? 答案跟太陽有關。
稱為「太陽風」的稀薄氣流,會不停的從太陽往外噴出,而這種氣流中含有帶電的粒子。太陽風會以每秒幾百公里的速度,朝地球的方向吹。
地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北極是S極,南極是N極。在磁石的周圍有「磁力」在作用,稱為「磁場」。
地球的磁場就像是防止太陽風進入的柵欄,可是在磁石的兩極,這種防護卻很薄弱,所以有些太陽風就會進入南北極的上空。
在這個時候,帶有太陽風電流的粒子,若是在高空與氧或氮撞擊,就會發出亮光,這種亮光就是極光。帶電粒子在與氧撞擊時,會放出紅色或綠色的光;撞到氮的時候,會發出粉紅色或藍色的光。
太陽活動越旺盛,極光就越容易出現,而且這種時候即使離北極或南極還有段距離,也可以看到極光。
猜猜看,假如我們到外太空去,在太空漫步的時候拍拍手,附近的夥伴聽不聽得到你拍手的聲音?
答案是聽不到。因為宇宙空間中沒有空氣可以傳導聲音,所以是聽不到聲音的。
東西經過「振動」才能發出聲音,藉由空氣的傳導可以讓振動抵達耳朵,也才聽得見聲音。
人類的耳朵能聽到聲音,是因為空氣的振動讓耳朵中的「鼓膜」也跟著振動。
在鼓膜的深處有三塊連在一起的骨頭,名叫「聽小骨」。鼓膜的振動經由這三塊骨頭傳導,會被送到螺旋形的「耳蝸」。耳蝸中的細胞接收到傳過來的聲音振動,就會透過神經把訊息送到腦部。
不過,不是只有空氣能夠傳導聲音。在水中,藉由水來傳達振動,也聽得見聲音。你把耳朵貼在金屬欄杆上試試看,要是有人在遠處拍打欄杆,那個振動也會經由金屬傳達,讓我們聽見聲音。
那麼在太空中,太空人想要交談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把頭罩靠在一起,讓振動透過頭罩傳達出去,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喔。
為什麼鳳梨沒有種子?
在熱帶水果中,有好多形狀長得很奇怪的水果,鳳梨也是其中之一。個頭大、皮很硬、整顆刺刺的,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水果。而且,切開鳳梨還看不見種子。鳳梨沒有種子,要怎麼長大、繁殖呢?
其實鳳梨並不是靠種子生長,而是以「分株」的方式增加。
位於鳳梨果實上方,長葉子的部分稱為「冠芽」。把這個部分切下來,埋到土裡,就會長出新葉,幾年以後就會結出果實。也就是說,鳳梨是沒有種子也能結實的水果。
那麼在最初的時候,鳳梨是怎麼長出來的呢? 這還真令人傷腦筋。因為要是一開始就沒有種子,怎麼會有新的水果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首先我們要看看鳳梨的果實構造。
在鳳梨的表面,長著許多帶刺的六角形。這些刺本來都是花,現在變成了果實。而我們吃的黃色果肉,其實是由很多支撐果實的莖聚集在一起。
外側的果實裡原本是有種子的,但是人類在栽培鳳梨的時候,為了容易取食,利用品種改良的技術培育種子少的鳳梨,結果讓種子越變越少,最後完全不見了。
不過偶爾還是有些鳳梨會有種子。只要使用這些種子,就可以再種出鳳梨。
另外,鳳梨的英文「pineapple」是由「松(pine)」和「蘋果(apple)」所組成。據說是因為它們的果實很像松樹的毬果,氣味跟蘋果很像,所以才取了這樣的名字。
下次有機會吃鳳梨的時候,不要只試味道,也可以找找有沒有種子,或是聞聞看味道是不是真的跟蘋果很像。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
極光在夜空中像窗簾般緩緩擺動,讓局部夜空發出朦朧的光芒,有紅、綠、粉紅、藍等各種不同的顏色。能夠看到極光的地點,靠近北極或南極。很多人為了看美麗的極光,還會專程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北歐等地去旅行。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呢? 答案跟太陽有關。
稱為「太陽風」的稀薄氣流,會不停的從太陽往外噴出,而這種氣流中含有帶電的粒子。太陽風會以每秒幾百公里的速度,朝地球的方向吹。
地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北極是S極,南極是N極。在磁石的周圍有「磁力」在作用,稱為「磁場」。
地球的磁場就像是防止太陽風進入的柵欄,可是在磁石的兩極,這種防護卻很薄弱,所以有些太陽風就會進入南北極的上空。
在這個時候,帶有太陽風電流的粒子,若是在高空與氧或氮撞擊,就會發出亮光,這種亮光就是極光。帶電粒子在與氧撞擊時,會放出紅色或綠色的光;撞到氮的時候,會發出粉紅色或藍色的光。
太陽活動越旺盛,極光就越容易出現,而且這種時候即使離北極或南極還有段距離,也可以看到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