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數學實用定理

9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序章 認識基礎的定理和猜想

數學的定理究竟有何意義?
從公理或定義推導出來,並證明為真的陳述,就是「定理」。而定理的特徵,在於可做為證明數學表達式的依據,或做為思考數學問題的基礎根底。因此,容易使用、容易應用,便是定理很重要的條件。
另一方面,「證明定理」這件事本身,有時就是數學家追求的最終結果。
換言之,以數學性的思考來說,定理就是終極目標。因此,定理往往必須是優美的。
當我們在認識定理時,也會看到「○○猜想」這樣的詞彙。這指的是數學領域中存在的幾個「○○猜想」。○○是人名,表示這是由○○提出的猜想,但尚未獲得證明。一旦猜想被證明後,才能稱為定理。
比較知名的猜想,有「哥德巴赫猜想」及「費馬猜想」。代表這是分別由哥德巴赫及費馬所提出的猜想,但尚未被證明(費馬猜想已在1995年獲得證明)。
命題本身絕對稱不上困難,但要證明卻極具挑戰,因此全世界的數學家們才會耗費數十年的時間,苦苦思索證明的方法。近來,哥德巴赫猜想終於在電腦的計算下,確認猜想幾乎是正確的,但仍然尚未被證明。

活用在日常生活的數學定理
大眾通常只覺得數學定理很難,卻不太清楚這些困難的定理,是如何被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享受到的、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很可能都是定理的功勞喔。
舉例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就經常用在距離的計算上。進階一點,也能用來計算發射衛星到太空的速度。這時,就要計算衛星要以多快的速度移動,才能在平行於地球表面的軌道上穩定運行,既不會遠離也不會墜落。利用畢達哥拉斯定理,就能算出衛星1秒需要飛行幾km。
測量土地時,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若是2地點之間存在障礙物,則可以使用餘弦定理來測量。當我們想知道A、B這2個地點之間的距離時,中間可能有建築物或山川等障礙物,因此無法直接測量。此時就可以選擇一個無障礙物的地點C,畫出三角形,就能利用餘弦定理求出想測量的距離。
手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手機的通訊系統中,為了不讓頻率相同的電波相互干擾,相鄰地區必須以不同的顏色劃分區隔,以避免設置電波頻率相同的基地台。這樣的區塊配置,便是應用了4色定理。

數學小故事(1)
持續翻倍的結果,最終成為驚人的數字
豐臣秀吉想獎勵有功的家臣曾呂利新左衛門,便向本人詢問:「給你選擇自己的獎賞,想要什麼就說說吧?」
新左衛門沉思一番,回答:「這個大房間裡鋪了100張榻榻米,請您在第一張榻榻米上給我1粒米,下一張給我2粒米,再下一張給我4粒米,如此成倍增加,直到這個房間內的所有榻榻米上都有米粒為止。」
「要把1俵的米放在1張榻榻米上確實是滿難的,不過你只要這些就夠了嗎?」
秀吉笑著問。他的想法是:「100張榻榻米,從1粒米開始算,總數充其量也不過是米俵的10~30俵左右吧。」
然而,他命一位家臣試算後,發現第5張、第6張……到第8張左右時,雖然總計只有一把米(256粒)的量,但超過30張榻榻米後,數量便會急遽增加,換算成米俵就是將近2千俵了。對秀吉來說,這倒還不是多大的數目,但到了一百張榻榻米時,又會變成多麼可怕的數字?實際計算,來到一百張榻榻米時,米的總量會多達5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俵,不用說全日本,就算把從古至今全人類種植的米全部收集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字。
無法給出這麼大量的米,秀吉只好跟新左衛門道歉了。從這則軼事中,可以了解翻倍的算法確實非常驚人。另外,在《塵劫記》(1627年由吉田光由著作的數學書)中,也有這樣的故事:「正月時,老鼠夫婦生了12隻幼鼠;2月時,這14隻老鼠又兩兩成對,繼續生下幼鼠。此時,老鼠家庭共有98隻。以這樣的節奏每個月繼續增加子嗣,到了12月時,總共有幾隻老鼠?」答案是276億8257萬4402隻。

專欄(1) 歐幾里得(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
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幾何學,就是「歐幾里得幾何學」。身為一位數學家,歐幾里得堪稱是希臘數學的代名詞。
歐幾里得將數學系統化,整理成著作《幾何原本》。2000多年來,《幾何原本》是繼《聖經》後最暢銷的書籍,被傳承、閱讀至今。不過,對於歐幾里得這個人,我們卻所知甚少。
歐幾里得在柏拉圖開設的學院中建立了數學的基礎,並以其所學為本,撰寫了幾何學的教科書《幾何原本》。《幾何原本》中包括五個公理與五個公設,歐幾里得以此書為古希臘國王托勒密一世(BC367-BC283)教授幾何學時,國王向他詢問:「除了《幾何原本》之外,難道沒有其他學習幾何學的方法嗎?」
對此,歐幾里得這樣回答:「幾何學的路上,不存在王道。」即便是王者之尊,也必須服膺「學問之路無王道」的道理。
據說又有一次,一位青年向歐幾里得學習幾何學時,問道:「學這麼困難的東西,可以得到什麼回報嗎?」歐幾里得隨即將僕人招來,指示他「拿錢給這位青年。因為他似乎認為,學習就是得獲得一些回報才行……」。
第5章 活用數學定理解決問題

用畢達哥拉斯定理解決問題(1)
公園裡有一座半徑20m的池塘,池塘裡有一座小島,島上種了一棵松樹。
某天,1隻翅膀受傷流血的鳥停在松樹下休息,路過的一群學生看到了,便決定要把鳥從島上救出來,以便為牠處理傷口。
附近可取得的物品,只有2片長4.9m的厚木板,而池塘的半徑達20m,無法從池邊把木板架到小島上。
不過一陣子後,鳥還是順利被學生們救了出來。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利用這2片木板的呢?即使是距離小島最近的池邊,也有5m遠,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方法請見下頁)

休息一下〜超有趣的數學小故事
天才也會掉進陷阱?
泰利斯透過提出「泰利斯定理」和證明圖形的特性,建立了幾何學的基礎,準確預測日食的事蹟也很有名。據說,泰利斯曾經因為太過沉醉於觀察天體的神祕,而不小心失足跌入井裡。一位目擊此景的色雷斯少女,忍不住笑著調侃:「雖然你了解困難的天體問題,卻看不到腳邊的東西呢!」

第6章 日常生活與數學

被偷走的鳥兒有幾隻?
美加是個很喜歡鳥的女孩,經常到山裡賞鳥,不過她最大的樂趣,還是照顧自己飼養的300隻鳥。
某天,專偷鳥的小偷闖了進來,偷走好幾隻特別昂貴的鳥。美加慌忙地向警局報案。
「我的寶貝鳥兒被偷了!」
「請填寫這個受理案件登記表。」
「被偷走的應該有將近200隻。」
「麻煩詳細說明,是哪一種鳥被偷走幾隻?」
「被偷走的鳥中,1/3來自非洲、1/4來自南美、1/5來自澳洲、1/7來自東南亞,還有1/9來自中國。」
由於美加太緊張了,不小心弄錯了其中一項的數字。
被偷走的鳥兒,共有幾隻呢?
(計算方法請見下頁)

數學豆知識
牛頓在數學領域留下了偉大的建樹,但他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人。據說在他擔任造幣局局長的期間,只有笑過2次而已。

數學豆知識
「0(zero)」這個數字,大約1500年前在印度被發現,到了中世紀才流傳到歐洲。「0」的發現導出了10進位制,自然科學也因此獲得快速的進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