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為什麼是元宇宙
1.1 什麼是元宇宙,誰引爆了元宇宙?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是因為有一家公司做了以下三件事情:首次將「元宇宙」寫進招股書;發行「元宇宙第一股」;定義元宇宙的八大要素。
1.首次將「元宇宙」寫進招股書
  2021年3月11日,美國遊戲公司Roblox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招股書中提到了「元宇宙」的概念,並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Roblox成為第一個將「元宇宙」寫進招股說明書的公司,這一舉動引爆了科技和投資圈。
  Roblox成立於2004年,兩位創始人David Baszucki和Erik Cassel起初的想法是建造一個3D虛擬平臺,玩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互動,一起玩遊戲、學習、交流、探索和連線。玩家可以創造自己的虛擬世界,編寫各式各樣的遊戲,然後邀請別人一起來玩。
  Roblox打造的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個社群,一個平臺,使用者既是玩家,也可以是創作者,透過創作遊戲來獲得Robux幣(Roblox的虛擬貨幣)。Robux幣還能兌換成美金,實現創作價值變現。Baszuki說:「Roblox是一個3D社交平臺,你和你的朋友可以在其中假裝身處不同的地方。你可以假裝在參加時裝秀,或者假裝你在龍捲風中生存,或者你想去比薩店工作,或者你是一隻鳥,靠捕蟲生存。就像我小時候,我會出去玩海盜遊戲。在Roblox上,人們在社群建立的3D環境中玩耍。」
  Roblox遊戲平臺起先在美國最受小學生族群的喜愛,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不少成人玩家也加入了進來,Roblox成為2020年霸榜美國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的遊戲No. 1。
  從Roblox公司的特性來看,將元宇宙寫進上市招股書並不是突然之舉,而是發展的必然路徑。
2.發行了「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上市前的市值約295億美元,每股45美元。首日收盤上漲54.4%,並在短短的時間內市值飆升到了400億美元。可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乘著「元宇宙第一股」的東風,股價飆升了近10倍。
  Roblox的上市,帶動了元宇宙概念股市場的火熱,熱度從一級市場傳到二級市場。
3.定義了元宇宙的八個要素
  作為元宇宙概念的引領者,Roblox公司先是在招股書裡描述了元宇宙的雛形,又為元宇宙定義了八個要素:身分、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
  身分──在Roblox遊戲平臺裡,身分承載了個人的一切創作活動、遊戲資產與交易。元宇宙中的身分是現實真實身分的虛擬對映,它能突破物理世界的限制,以個人的興趣喜好呈現出多元化狀態。身分的範圍從遊戲平臺擴展到元宇宙世界裡,也將關聯起更廣泛的個人活動與虛擬資產。
  朋友──無論哪一種世界形態裡都需要朋友和社交,Roblox以遊戲內容創作為中心建起了玩家的社交網路。元宇宙裡在多重身分與多元化活動下,朋友的範圍與內涵會被擴大。
  沉浸感──遊戲中的心流體驗帶來沉浸感,元宇宙從視聽效果的部分沉浸發展到全感官的完全沉浸,需要強大的虛擬實境技術、人機互動技術以及豐富的內容生態。
  低延遲──無論是遊戲還是其他活動,要達到置身其中的沉浸感,需要達到現實世界與線上空間的同步互動。蓬勃發展的5G/6G網路技術支援了元宇宙的低延遲特性。
  多元化──多元化既包括了身分多元化,也包含了內容與文化的多元化。元宇宙不是對現實世界的完全復刻,而是在虛擬實境的基礎上,存在超越現實的多重想像空間,讓人以不同的身分穿梭暢遊。
  隨地──隨地是接入地點與接入裝置的不受限。天地空一體化宇宙聯動的6G通訊網路與智慧終端裝置形態,都是對元宇宙「隨地」特性的展開解讀。
  經濟系統──Roblox裡建構了一個較為完善和雙向流通的創作者經濟體系,也使得創作者經濟成為元宇宙的重要特徵。該平臺的遊戲貨幣Rolux幣詮釋了元宇宙中需要怎樣的流通貨幣,以及價值流動如何成為可能。
  文明──文明代表元宇宙中會形成群體「部落」,會有一套完整的執行規則。與現實世界不同,這不是按照地理位置關係,而是基於高度自由的多元文化形成的自治社群,並呈現出不斷發展的數位化形態,最後走向數位文明。
  Roblox公司提出的這份堪稱元宇宙教科書級的定義,使得「元宇宙」概念體系化。從此,元宇宙不再是人們虛無縹緲的臆測,「元宇宙」概念也開始走向市場。
  如果說Roblox公司這一波操作還只是讓人把對元宇宙的目光關注在遊戲產業,那麼後來Facebook公司的改名絕對是重磅級,把元宇宙的熱浪推向了又一波高潮。
1.2元宇宙不僅僅是遊戲
  設想一下,某天當你戴上VR眼鏡,就立即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這裡,可以是電影《一級玩家》中的綠洲──
  「就是綠洲。在這裡,想像力有多狂野,世界就有多大。
  「你無所不能,無可阻擋。比如在度假星球,穿越夏威夷的五十英尺魔鬼浪,在金字塔之巔掠過積雪,甚至和蝙蝠俠聯手,攀登聖母峰。」
  在這個世界裡,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外觀、身分,可以隨意穿梭在不同的空間,可以擁有和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令人興奮?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暫停了人們行走看世界的腳步,卻無法封鎖人類對新世界的想像力。2021年,元宇宙火了。什麼是元宇宙?2018年上映的這部《一級玩家》,被認為是最符合元宇宙世界的雛形。
  可是有人說,這不就是一個戴上VR眼鏡,場景更逼真,沉浸感更強的大型網路遊戲麼?沒錯,電影裡呈現的遊戲場景帶來對元宇宙最直觀的感官體驗。遊戲是我們通向元宇宙世界的第一個入口,遊戲也正在成為元宇宙的第一個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執行產品)。
  但元宇宙不僅僅是遊戲世界。Facebook(現已改名為Meta)公司打造的Horizon Home平臺裡,戴上VR眼鏡,化身成卡通人物,在虛擬的會議室裡和同事們開會,彷彿他們就在你身邊,甚至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和動作。Facebook構想的元宇宙生態,使用者不僅可以在裡面玩遊戲、工作、社交,還可以購物、沉浸式學習、旅遊……
  就如同網際網路發展早期,使用者上網衝浪的主要體驗是玩遊戲、聊天社交和看網頁資訊,如今網際網路已經連線了各個產業,除了滿足人們日常「吃穿住行」的需求,還極大豐富了體驗需求,成為了產業發展的「基礎公路」。
  未來的元宇宙,不僅僅限於遊戲,它是一個包羅永珍的生活空間。這個空間擴展網際網路的屬性,進一步承載我們的各種社交、娛樂、創作等社會性和精神性需求。
  十幾年前,我們說:走,去網咖玩遊戲。
  幾年後,我們說:走,去元宇宙玩遊戲。
1. Metaverse = Meta + verse
  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meta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超越的意思。meta加上physica(物理)構成的單字metaphysica,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一個存在於有形物質之上的抽象世界。它由概念和定義組成,是我們思維的世界。
  最早在1992年,美國科幻小說《潰雪》中首次提出「metaverse」一詞,中文譯本裡被翻譯為「超元域」。後來,隨著「metaverse」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它有了一個更氣勢磅礴的中文名──元宇宙。
  Uni+verse=(唯一的)宇宙
  Meta+verse=超宇宙,被廣泛共識為元宇宙
  從名字上理解,首先,元宇宙是超越的,超越於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我們擁有一個現實的物質世界,還可以擁有一個由感官、思想和情感構成的精神世界。雖然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宇宙級宏大體系,但它包羅永珍。
  元宇宙不是一個橫空出世的新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經過重塑,最終被賦予了更加多元化的共識,它是人類對於未來科技的共同願景。
  元宇宙裡的世界是想像力的產物。從2D平面影像,到3D立體視覺,再到4D動感與空間感,體驗感和沉浸感的逐步疊加,越來越逼近真實的場景感。這意味著我們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可以在元宇宙裡擁有一個數位化的虛擬世界。
  生命的範疇,正在從碳基生命延伸到數位生命。
2.元宇宙,從科幻走向科技
  在小說《潰雪》的描述中,元宇宙(超元域)是一個脫胎於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平行、相互影響,並且始終線上的虛擬世界。人類在虛擬世界裡擁有自己的數位化身(Avatar),並能感應和控制分身。元宇宙(超元域)被描繪成一個由軟體繪製的、模擬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裡面的場景不具備真正的物質形態。
  《潰雪》片段節選──
  「現在,阿弘正朝『大街』走去。那是超元域(元宇宙)的百老匯,超元域的香榭麗舍大道。它是一條燈火輝煌的主幹道,反射在阿弘的目鏡中,能夠被眼睛看到,能夠被縮小、被倒轉。它並不真正存在;但此時,那裡正有數百萬人在街上往來穿行。
  這條大街與真實世界唯一的差別就是,它並不真正存在。它只是一份電腦繪圖協定,寫在一張紙上,放在某個地方
  當阿弘進入超元域,縱覽大街,當他看著高樓和電子招牌延伸到黑暗之中,消失在星球彎曲的地平線之外,他實際上正盯著一幕幕電腦圖形表象,即一個個使用者介面,出自各大公司設計的無數各不相同的軟體。」
  在《潰雪》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關於元宇宙的各種設想只存在於文學和影視作品中。
  巧的是,在《駭客任務》、《西方極樂園》、《一級玩家》等電影,呈現出的虛擬世界有一些共同的形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