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成式AI與人工智慧的演進
1492與人類的星辰大海
當歷史的時鐘撥回到五百多年前的西元1492年,哥倫布在經過多年的籌備後,終於開啟了他心心念念的航行。這次航行,既是旅程,又是冒險,更是人類歷史的新篇章,恐怕哥倫布自己一開始也不清楚,地理大發現時代在悄然降臨。
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人類再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眺望前方。但是不同往昔,今天的我們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通訊網路讓資訊快速傳遞,我們能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發達的交通讓物理距離不再是難題,我們可以乘坐飛機前往大洋彼岸;資訊的爆炸和公共知識的傳播讓我們不斷擴展人類的能力邊界,終身學習和自我提升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
只是,當尖端技術降臨的時候,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2022年席捲全球的ChatGPT,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工智慧聊天工具,或是用於輔助寫文稿、寫程式碼的辦公小工具,這一熱潮帶來的是對人工智慧的思考:現在我們是否再次經歷著1492年的新篇章?人類歷史長河的厚重故事,將如何繼續?
1492年開啟的大航海時代,讓我們心裡有了新大陸的概念,之後航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同國家貿易、文化、經濟交流更加緊密,全球化在改變人類的命運。五百多年來,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提升了歷史生產力。此後,生產關係的變化,讓全球社會經濟結構發生系統性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各路英雄在歷史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多少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故事不斷發生。這就是技術帶來的變革。
到了智慧時代,科學技術依然如同汽車的引擎,推動著人類前行。但這一次,恐怕和以往都不一樣。1950年代,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機器是否能思考」,而七十年後的今天,普通網友都在討論「人工智慧是否能取代人類」、「人工智慧是否會產生新的社會問題」。這就是技術的力量,當世界發展格局改變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被技術的進步推著向前,而我們每個人本身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書寫者。
在人工智慧時代,引領我們前行的不再是哥倫布這樣的領航人或開創者,而是我們自己。我們每天產生的資料成為大型模型訓練的「養分」,讓人工智慧不斷吸收並進化,從而變得更加聰明;深度學習技術不僅讓機器具備學習能力,而且學習和進步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這是最讓人激動又擔心的地方。我們開始思考人工智慧的應用情境和技術邊界,一方面我們在探索人工智慧在哪些領域能夠更好地應用,以此創造更多的經濟社會價值,讓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變得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我們也擔心人工智慧過於聰明,是否會替代一部分現有工作職位,是否會產生思維衝突甚至倫理問題。
就像1492年展開的航海時代的探索一樣,這一次,我們向人工智慧帶來的新領域出發。
1492與人類的星辰大海
當歷史的時鐘撥回到五百多年前的西元1492年,哥倫布在經過多年的籌備後,終於開啟了他心心念念的航行。這次航行,既是旅程,又是冒險,更是人類歷史的新篇章,恐怕哥倫布自己一開始也不清楚,地理大發現時代在悄然降臨。
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人類再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眺望前方。但是不同往昔,今天的我們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通訊網路讓資訊快速傳遞,我們能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發達的交通讓物理距離不再是難題,我們可以乘坐飛機前往大洋彼岸;資訊的爆炸和公共知識的傳播讓我們不斷擴展人類的能力邊界,終身學習和自我提升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
只是,當尖端技術降臨的時候,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2022年席捲全球的ChatGPT,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工智慧聊天工具,或是用於輔助寫文稿、寫程式碼的辦公小工具,這一熱潮帶來的是對人工智慧的思考:現在我們是否再次經歷著1492年的新篇章?人類歷史長河的厚重故事,將如何繼續?
1492年開啟的大航海時代,讓我們心裡有了新大陸的概念,之後航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同國家貿易、文化、經濟交流更加緊密,全球化在改變人類的命運。五百多年來,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提升了歷史生產力。此後,生產關係的變化,讓全球社會經濟結構發生系統性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各路英雄在歷史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多少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故事不斷發生。這就是技術帶來的變革。
到了智慧時代,科學技術依然如同汽車的引擎,推動著人類前行。但這一次,恐怕和以往都不一樣。1950年代,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機器是否能思考」,而七十年後的今天,普通網友都在討論「人工智慧是否能取代人類」、「人工智慧是否會產生新的社會問題」。這就是技術的力量,當世界發展格局改變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被技術的進步推著向前,而我們每個人本身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書寫者。
在人工智慧時代,引領我們前行的不再是哥倫布這樣的領航人或開創者,而是我們自己。我們每天產生的資料成為大型模型訓練的「養分」,讓人工智慧不斷吸收並進化,從而變得更加聰明;深度學習技術不僅讓機器具備學習能力,而且學習和進步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這是最讓人激動又擔心的地方。我們開始思考人工智慧的應用情境和技術邊界,一方面我們在探索人工智慧在哪些領域能夠更好地應用,以此創造更多的經濟社會價值,讓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變得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我們也擔心人工智慧過於聰明,是否會替代一部分現有工作職位,是否會產生思維衝突甚至倫理問題。
就像1492年展開的航海時代的探索一樣,這一次,我們向人工智慧帶來的新領域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