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1我們人類在宇宙的哪裡?
A我們在宇宙中的地址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座旋臂→太陽系→地球。
訊息:
宇宙無限廣大,擁有壓倒性的力量。宇宙僅僅只是存在,不會評斷我們,也不會賦予我們價值。決定自己價值的不是宇宙,不是社會,也不是學校,而是自己。
■廣大的宇宙
宇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當你了解宇宙,就會發現自己雖然渺小,卻也同時偉大。你會遇見潛藏於自己內在的無限能量與無數可能性,並且發現自己能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除此之外,在探究宇宙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自己所能看見的、所能解釋的事物全都取決於視角──而自己的視角有限。儘管如此,在探究宇宙(現實)的過程中,每當有新的發現,視角就會增加;而當視角愈多,就愈能看見自己的各種光芒,同時也能看見周圍的光芒。最後你就會堅信,我們能夠打造一個每個人都能綻放獨特光芒的社會。
當你認識宇宙,增加視角,就能看見包含自己在內的事物本質。
這就是「宇宙思考」。
接下來,我們就出發去探索宇宙吧!
首先,想想我們身處在宇宙的哪個位置。認識我們居住的行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並思考宇宙與我們相比有多麼地巨大。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座旋臂,太陽系,地球。如果模仿地球上的地址呈現方式,或許可以寫成拉尼亞凱亞帝國,室女座國,本星系縣,銀河市,獵戶座旋臂路,太陽家族,地球先生吧?
■地球(先生)
我們居住在圍繞著太陽這顆星星(恆星*1)旋轉的行星「地球」上。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恰到好處,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是一顆蔚藍的行星。
如果將太陽系(圖1)的尺寸縮小到一百億分之一,太陽的大小就相當於一顆葡萄柚,地球則成了距離其十五公尺的針尖(圖2)。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一億五千萬公里,這個距離被定義為一天文單位(AU),大約可容納一萬個地球。
■太陽系(家族)
太陽周圍有八顆行星(圖1)。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在剛才提到的縮小版太陽系模型中(一百億分之一),木星是距離太陽七十八公尺的彈珠,海王星則是距離太陽四百五十公尺的原子筆尖。從太陽步行到木星大約需要一分鐘,步行到海王星則需要約五分三十秒(圖2)。
這八顆行星與至少五顆的矮行星、二百顆以上的衛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一百萬顆以上的小行星,以及十億顆以上的彗星,組合在一起稱為太陽系。這些星體誕生於稱為原始太陽系星雲的同一團氣體,並且因為太陽的重力而緊密結合,說起來就像大家族。我們都是太陽家的一員。
至於「重力是什麼」的問題,將在第三章第五節詳細說明。在這裡請理解為「在具有質量的物體與物體間運作的引力,使物體彼此吸引」。
■銀河系(城市)
太陽是由數千億顆恆星形成的銀河系(圖3)中的一顆恆星。你是否也曾在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仰望夜空呢?天空中彷彿有一條無數星星組成的天河流淌而過。這條「天河」就是銀河系,我們看見的是銀河系中的其他恆星。
如果有一個人每秒數一顆星,你覺得銀河中的數千億顆恆星,需要幾年才數得完呢?答案是好幾千年,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數不盡恆星。有人會形容「世界上的男人(女人)就像星星一樣多」,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分別都只有約四十億人,頂多只有銀河系內恆星數量的一%。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數量都「比不上星星」,因此請珍惜相遇的人吧!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由三顆星彼此靠著重力結合在一起三聯星系統──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南門二,只在南半球才看得見),距離太陽約四十兆公里。一兆是有十二個〇的巨大數量級,當數字大到這個程度時,已經不可能以地球上的距離概念理解,因此將單位轉換成光年。一光年是光以每秒約三十萬公里的速度行進一年的距離,約十兆公里。距離太陽最近的三顆星大約是四光年。
如果將銀河系縮小到一百億分之一,半人馬座α的三顆星就會變成二顆葡萄柚大小的星星和一顆玻璃珠大小的星星,距離葡萄柚大小的太陽約四千公里。可以想像成一顆葡萄柚(太陽)位在北美大陸西岸的洛杉磯,另外二顆葡萄柚(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則位在東岸的紐約。如果一個人不眠不休地持續行走,需要走一個月以上。可想而知,四光年的距離有多麼地遙遠。
地球距離一等星天狼星八.六光年,距離清少納言最喜愛的昴宿星團(七姊妹星團)則約四百四十光年。我們肉眼能夠看見的星星,大多數距離太陽不超過一千光年。
■獵戶座旋臂(街道)
銀河系中的星星主要呈圓盤狀,從中心如漩渦般分布(圖3)。因此銀河系被稱為旋渦星系。獵戶座旋臂就是形成漩渦的多條旋臂之一,太陽系、天狼星、昴宿星團以及幾乎所有肉眼可見的星星都位在這裡。這條旋臂的寬度約三千五百光年,長度約為一萬光年。而銀河系的圓盤直徑約為十萬光年,因此獵戶座旋臂只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
我們名為太陽系的家,就位在銀河系這座大城市裡,因此獵戶座旋臂就相當於區名吧?不過與其說是區,更像是西方城市中的「大道」。
■本星系群(縣)
銀河系與命中注定的夥伴仙女座星系,都屬於本星系群這個團體(為什麼會稱為命中注定的夥伴?將在第五章第三節說明)。這兩個星系的周圍,都分別跟著數十個矮(迷你)星系,所有成員靠著重力結合彼此。因此硬要說的話,本星系群就像是將多個鄰近市、鎮、村整合在一起的「縣」。
從銀河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是二百五十萬光年。二百五十萬光年是光不間斷、不減速,持續前進二百五十萬年的距離。仙女座星系是我們祖先剛開始在非洲使用石器時所發出的光,現在才剛抵達地球。就連離我們星系最近的漩渦星系,距離都是如此遙遠。
■室女座星系團與室女座超星系團(國家)
本星系群是由大約二千個星系組成的室女座星系團的一部分,距離中心約六千五百萬光年。而室女座星系團位於由約一百個以上的星系群與數個星系團組成的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中心。
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直徑約為一億光年。而靠著重力結合在一起的一群星系,就是星系團與超星系團。
室女座超星系團就像是一個由許多縣市組成的國家。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帝國)
近年來發現,室女座超星系團其實是規模更大的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由四個大型超星系團組成,包含了數百個以上的星系,直徑大約五億光年。換句話說,就像是由多個國家組成的帝國。
■可觀測的宇宙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之外,還分布著無窮無盡的超星系團、星系與恆星。我們所能觀測到宇宙範圍約為九百三十億光年,總共包含數兆個銀河,大約有100000000000000000000000(數兆顆×數千億)顆星星。這個數字包含了二十三個0,用數學的方式表現就是1023。一想到地球海灘上的沙粒總數也不過只有1021個,就能理解這個數字有多麼龐大。
此外,恆星周圍還存在行星,根據推測,銀河系中平均每顆恆星有十顆行星,因此可觀測宇宙中的行星總數大約有1024個。行星數量如此之多,不禁讓人覺得除了地球之外,不存在生命才是不合理的事情(第五章第三節)。
■不可觀測的宇宙
超越可觀測宇宙的不可觀測宇宙,範圍恐怕浩瀚無垠(第六章第二節)。在無限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恆星與生命。
這當中有一顆孤零零的地球,以及孤零零的你。
宇宙思考
請你仰望夜空,感受一下宇宙。宇宙浩瀚無垠,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但是宇宙沉默不語。宇宙不會評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人類又該如何生活。
宇宙既不會評斷你,也不會賦予你價值。宇宙只是存在。
舉例來說,宇宙不會憑考試分數與偏差值來決定你的價值。將考試分數視為價值的是學校、社會,甚至是你自己。宇宙既不評論,也不判斷。考試只是針對某個領域(科目)的某個面向的評價方法,不能判斷你的價值。因此,你的價值不應該讓學校、社會或他人以如此狹隘的標準來決定。如果你一心想要取得好成績,卻不管再怎麼努力、嘗試多少次,結果都不如人意,就代表這樣的考試不適合你。宇宙不會賦予你價值,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價值。
同樣的,宇宙也不會根據校園或社會階級(例如貧富、勝利組、失敗組等)來決定你的價值。會這麼做的,只有團體中的成員或是你自己。宇宙既不評價也不判斷。在團體內建立階級制,只是一種透過創造比自己低等的群體來尋找自身價值的嘗試。但你的價值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不應該受社會、學校或團體的階級制度影響。
而你也不能決定他人的價值。因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
創造出無數銀河、恆星、生命的強大宇宙,只是默默地存在。宇宙不會給予我們答案,而我想答案也不存在。自己的價值,請由自己決定。註探索宇宙,就是探索自己。
※注:只要我們以團體的形式共同居住於地球,那麼當自己決定的價值威脅或傷害他人時,就必須接受社會性隔離。
										A我們在宇宙中的地址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座旋臂→太陽系→地球。
訊息:
宇宙無限廣大,擁有壓倒性的力量。宇宙僅僅只是存在,不會評斷我們,也不會賦予我們價值。決定自己價值的不是宇宙,不是社會,也不是學校,而是自己。
■廣大的宇宙
宇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當你了解宇宙,就會發現自己雖然渺小,卻也同時偉大。你會遇見潛藏於自己內在的無限能量與無數可能性,並且發現自己能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除此之外,在探究宇宙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自己所能看見的、所能解釋的事物全都取決於視角──而自己的視角有限。儘管如此,在探究宇宙(現實)的過程中,每當有新的發現,視角就會增加;而當視角愈多,就愈能看見自己的各種光芒,同時也能看見周圍的光芒。最後你就會堅信,我們能夠打造一個每個人都能綻放獨特光芒的社會。
當你認識宇宙,增加視角,就能看見包含自己在內的事物本質。
這就是「宇宙思考」。
接下來,我們就出發去探索宇宙吧!
首先,想想我們身處在宇宙的哪個位置。認識我們居住的行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並思考宇宙與我們相比有多麼地巨大。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座旋臂,太陽系,地球。如果模仿地球上的地址呈現方式,或許可以寫成拉尼亞凱亞帝國,室女座國,本星系縣,銀河市,獵戶座旋臂路,太陽家族,地球先生吧?
■地球(先生)
我們居住在圍繞著太陽這顆星星(恆星*1)旋轉的行星「地球」上。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恰到好處,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是一顆蔚藍的行星。
如果將太陽系(圖1)的尺寸縮小到一百億分之一,太陽的大小就相當於一顆葡萄柚,地球則成了距離其十五公尺的針尖(圖2)。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一億五千萬公里,這個距離被定義為一天文單位(AU),大約可容納一萬個地球。
■太陽系(家族)
太陽周圍有八顆行星(圖1)。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在剛才提到的縮小版太陽系模型中(一百億分之一),木星是距離太陽七十八公尺的彈珠,海王星則是距離太陽四百五十公尺的原子筆尖。從太陽步行到木星大約需要一分鐘,步行到海王星則需要約五分三十秒(圖2)。
這八顆行星與至少五顆的矮行星、二百顆以上的衛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一百萬顆以上的小行星,以及十億顆以上的彗星,組合在一起稱為太陽系。這些星體誕生於稱為原始太陽系星雲的同一團氣體,並且因為太陽的重力而緊密結合,說起來就像大家族。我們都是太陽家的一員。
至於「重力是什麼」的問題,將在第三章第五節詳細說明。在這裡請理解為「在具有質量的物體與物體間運作的引力,使物體彼此吸引」。
■銀河系(城市)
太陽是由數千億顆恆星形成的銀河系(圖3)中的一顆恆星。你是否也曾在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仰望夜空呢?天空中彷彿有一條無數星星組成的天河流淌而過。這條「天河」就是銀河系,我們看見的是銀河系中的其他恆星。
如果有一個人每秒數一顆星,你覺得銀河中的數千億顆恆星,需要幾年才數得完呢?答案是好幾千年,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數不盡恆星。有人會形容「世界上的男人(女人)就像星星一樣多」,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分別都只有約四十億人,頂多只有銀河系內恆星數量的一%。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數量都「比不上星星」,因此請珍惜相遇的人吧!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由三顆星彼此靠著重力結合在一起三聯星系統──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南門二,只在南半球才看得見),距離太陽約四十兆公里。一兆是有十二個〇的巨大數量級,當數字大到這個程度時,已經不可能以地球上的距離概念理解,因此將單位轉換成光年。一光年是光以每秒約三十萬公里的速度行進一年的距離,約十兆公里。距離太陽最近的三顆星大約是四光年。
如果將銀河系縮小到一百億分之一,半人馬座α的三顆星就會變成二顆葡萄柚大小的星星和一顆玻璃珠大小的星星,距離葡萄柚大小的太陽約四千公里。可以想像成一顆葡萄柚(太陽)位在北美大陸西岸的洛杉磯,另外二顆葡萄柚(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則位在東岸的紐約。如果一個人不眠不休地持續行走,需要走一個月以上。可想而知,四光年的距離有多麼地遙遠。
地球距離一等星天狼星八.六光年,距離清少納言最喜愛的昴宿星團(七姊妹星團)則約四百四十光年。我們肉眼能夠看見的星星,大多數距離太陽不超過一千光年。
■獵戶座旋臂(街道)
銀河系中的星星主要呈圓盤狀,從中心如漩渦般分布(圖3)。因此銀河系被稱為旋渦星系。獵戶座旋臂就是形成漩渦的多條旋臂之一,太陽系、天狼星、昴宿星團以及幾乎所有肉眼可見的星星都位在這裡。這條旋臂的寬度約三千五百光年,長度約為一萬光年。而銀河系的圓盤直徑約為十萬光年,因此獵戶座旋臂只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
我們名為太陽系的家,就位在銀河系這座大城市裡,因此獵戶座旋臂就相當於區名吧?不過與其說是區,更像是西方城市中的「大道」。
■本星系群(縣)
銀河系與命中注定的夥伴仙女座星系,都屬於本星系群這個團體(為什麼會稱為命中注定的夥伴?將在第五章第三節說明)。這兩個星系的周圍,都分別跟著數十個矮(迷你)星系,所有成員靠著重力結合彼此。因此硬要說的話,本星系群就像是將多個鄰近市、鎮、村整合在一起的「縣」。
從銀河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是二百五十萬光年。二百五十萬光年是光不間斷、不減速,持續前進二百五十萬年的距離。仙女座星系是我們祖先剛開始在非洲使用石器時所發出的光,現在才剛抵達地球。就連離我們星系最近的漩渦星系,距離都是如此遙遠。
■室女座星系團與室女座超星系團(國家)
本星系群是由大約二千個星系組成的室女座星系團的一部分,距離中心約六千五百萬光年。而室女座星系團位於由約一百個以上的星系群與數個星系團組成的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中心。
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直徑約為一億光年。而靠著重力結合在一起的一群星系,就是星系團與超星系團。
室女座超星系團就像是一個由許多縣市組成的國家。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帝國)
近年來發現,室女座超星系團其實是規模更大的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由四個大型超星系團組成,包含了數百個以上的星系,直徑大約五億光年。換句話說,就像是由多個國家組成的帝國。
■可觀測的宇宙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之外,還分布著無窮無盡的超星系團、星系與恆星。我們所能觀測到宇宙範圍約為九百三十億光年,總共包含數兆個銀河,大約有100000000000000000000000(數兆顆×數千億)顆星星。這個數字包含了二十三個0,用數學的方式表現就是1023。一想到地球海灘上的沙粒總數也不過只有1021個,就能理解這個數字有多麼龐大。
此外,恆星周圍還存在行星,根據推測,銀河系中平均每顆恆星有十顆行星,因此可觀測宇宙中的行星總數大約有1024個。行星數量如此之多,不禁讓人覺得除了地球之外,不存在生命才是不合理的事情(第五章第三節)。
■不可觀測的宇宙
超越可觀測宇宙的不可觀測宇宙,範圍恐怕浩瀚無垠(第六章第二節)。在無限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恆星與生命。
這當中有一顆孤零零的地球,以及孤零零的你。
宇宙思考
請你仰望夜空,感受一下宇宙。宇宙浩瀚無垠,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但是宇宙沉默不語。宇宙不會評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人類又該如何生活。
宇宙既不會評斷你,也不會賦予你價值。宇宙只是存在。
舉例來說,宇宙不會憑考試分數與偏差值來決定你的價值。將考試分數視為價值的是學校、社會,甚至是你自己。宇宙既不評論,也不判斷。考試只是針對某個領域(科目)的某個面向的評價方法,不能判斷你的價值。因此,你的價值不應該讓學校、社會或他人以如此狹隘的標準來決定。如果你一心想要取得好成績,卻不管再怎麼努力、嘗試多少次,結果都不如人意,就代表這樣的考試不適合你。宇宙不會賦予你價值,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價值。
同樣的,宇宙也不會根據校園或社會階級(例如貧富、勝利組、失敗組等)來決定你的價值。會這麼做的,只有團體中的成員或是你自己。宇宙既不評價也不判斷。在團體內建立階級制,只是一種透過創造比自己低等的群體來尋找自身價值的嘗試。但你的價值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不應該受社會、學校或團體的階級制度影響。
而你也不能決定他人的價值。因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
創造出無數銀河、恆星、生命的強大宇宙,只是默默地存在。宇宙不會給予我們答案,而我想答案也不存在。自己的價值,請由自己決定。註探索宇宙,就是探索自己。
※注:只要我們以團體的形式共同居住於地球,那麼當自己決定的價值威脅或傷害他人時,就必須接受社會性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