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天文星曆表(上.下)

79特價15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文星曆表》重刊序
2016.7.24黃家騁

星命之學精深奧杳,星度必須經過精密測算,因此自古以來只有通曉星度的「欽天監」高人,方能推算星命,預測國事。古埃及將天文學與星度視為最高機密,其實古今中外皆然,因為知曉星度,就能依此推測日月食、人命吉凶、庻徵災異與國祚短長等,因此星占、星命學被視為神祕莫測、洞澈天命之學。

自古星學失之粗陋,僅以「值年歲君干支」論斷吉凶,不知該以「太歲木星」為斷。地球(先天)運行黃道(後天),太陽為星命學之主體,不能忽略,八字以曆法紀年紀月,北斗所指的「月建」當作提綱(值月),並非太陽宮,有失精準。太歲管一年、太陽管一月,月球兩天半一宮(五年兩宮),如此重要星命感應,皆被忽略、錯用。斗數亦然,太陽、太陰、火星等,更不知何所指。

【自古星命,不論命宮】

《大英百科全書》對命宮(上升宮)的詮釋:「有五度在黃道帶之上方,有二十五度在下方,命宮與其首座星,對于初生之小兒,能發生特殊之影響力」。

意指:「命宮及命度前後的行星,對個人的影響甚大」。

其實「命宮」即太陽上升星座,是由出生月日(後天太陽宮-時間)、生時加生地(先天地球經緯度-空間)結合而成,也就是「時空」的結合。

學習星命學須結合「時空」因素,即出生時間與出生地點兩項要素。

「時間」是指出生月日、太陽星宮、天體經度、後天八卦、地球公轉、寒暑陰陽,是為一年,即四時四季。

「空間」乃指出生時辰、出生地點、天體緯度、先天八卦、地球本體、晝夜陰陽,是為一天,即地球本體。

論命排佈星盤,必須結合時、空兩項要素,才能完整推算命宮與運勢。中國星命學忽略「出生地點的空間要素」,因此失之準驗。今日必須導入正途,才能趨於精準,因此古法星命學,必須大大修正。地球廣袤、海洋深闊,崇山峻嶺、河川婉蜒,南北東西半球,出生地點等能大大影響人命。

【陰陽合曆,方符天時】

古代星學必須改進的是,不能採用「純陰曆」(回曆、回回曆),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時48分,與實際一年相差十至十一天,非正確「陰陽合曆」(農曆),不符天時與天命;正確應為卅二到卅三個月置閏一個月,五年置兩閏。

星學推算艱難,近起流傳的百十星「紫微斗數」大大風行,而明末的《道藏紫微斗數》,竟被改為《十八飛星》。其實《道藏紫微斗數》方為正確的星命學,與西法科學星學一致,因無人通曉其奧,致遭摒棄不用,可謂「劣幣驅除良幣」[詳見黃家騁撰增補《道藏紫微斗數》]。本書旨在恢復星學原本面貌。

【自古命學,錯用月建】

地軸指向北極,北斗繞行極星,當「斗柄」指寅,天下皆春,是為正月。這就是曆法上的「月建」(順時鐘),但是地球並非繞行極星運動,而是運行黃道的,故應以(地心)地球為中心,以黃道為主體。太陽過中氣就是完整的一個月,因此星學應採「黃道日躔」、「日宮」、「太陽星座」(逆時鐘),方為準驗。

星學難知難算,難窺堂奧,學者卻步。天命學本是「星命合參」,不可或分,但自古即已分家,命家不知星學,不懂推算「命宮」與「後天十二宮」。八字學則虛有「安命宮法」及十二宮分宮,卻不知應用,聊備一格,至今無人能準確推算「命宮」,更遑論「命宮度」,至於「運用筆算」或「掐指推算」,更是無人能及。研讀本書就能清楚、精密的推算命宮度分秒與後天十二宮。

清中葉成術的「百星斗數」,實脫離天命法則。誤用「斗柄月建」(順時鐘、逆黃道)推算「命宮」,應改採「地心系統」黃道座標的「日躔系統」(太陽星座)。「命宮」既誤,全盤皆誤,並自創一套不符天命的「後天十二宮」。

這是自古星命學上最大的錯誤,將曆法上的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當作推命依據,其實都是相對六合關係的太陽黃道關係,與諸星運變感應的變化有關,而非曆法本身,如不徹底改革,推命永遠無法達到精準地步。地球上的生命個體皆是隨著黃道軌跡逐日、逐月、逐年運行太陽黃道運行,因此論命必須採用「黃道系統」(逆時鐘),而非「月建系統」(逆黃道)。

子平八字採用「農曆」,即「陰陽合曆」,是運用「月建系統」的「節氣」(立春正月寅,驚蟄二月卯等),完全忽略太陽(日躔)與黃道。其實黃道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生命所倚」。因為「命宮」是由太陽星座(當作卯時),再順推至出生時辰,方為正確「安命」方法。

【錯用交節,立命失準】

曆法終歸是曆法,無法以此來推算命運。例如:子鼠年的感應是受太歲木星在丑宮的影響,五月(午月)的感應實自太陽未宮而來,此皆黃道宮感應所致。天命之學必須有所依憑與基準,一切都要歸準於初度(0度)。在星命學上,三十度的「太陽星座」等同)一個黃道宮。也就是說,黃道宮縮小就是一個太陽星座,推命的基準就是「交宮」初度(0度)。例如:

十二月下旬,太陽交冬至中氣,即摩羯座丑宮初度,稱作「十二月立命」。

元月下旬,太陽交大寒中氣,即寶瓶座子宮初度,稱作「正月立命」。以此類推,《道藏斗數》上稱為「天杖」,亦即出生月日之日宮、太陽宮、太陽星座。

傳統排算命學,錯用「月建」系統(順時鐘),一切以「交節」為準,置「中氣」於無用。其實「交節」只是黃道宮的「交中」、「中交」、15度。在星學上的作用不大,幾乎毫無作用,必須改正,改採逆時鐘方向的「黃道系統」。

【排算星盤,複雜難學】

排算「星象命盤」,是研究星象學上無比艱難的事,如果要用筆算,更是難上加難,甚至打退堂鼓。單是「全球經緯度」、「全球時區」等,就足以讓人退縮,不敢觸碰。其他諸如:

世界時區(Time Zone)、出生時間(LT)、出生地經度(Long)、出生地緯度(Lat)、出生經度修正(LTC)、世界協定時修正(UT0)、恆星時間修正(ST)、星曆時間修正(ET)、出生地方恆星時間(LST)、恆星時間修正(SSTC)、星曆時對世界時修正(ET-UT=△T)、諸星躔度修正、命宮(Asc)分宮度及數十百種修正表、十二分宮度(Table of Houses)等,以及各種修正數據與數表達數百千種,都讓初學星象學者頭疼。

筆者為研究奧祕而繁瑣的天文學與「科學星象學」,早在1980年前後,花費數百萬元購齊了全球重要的相關書籍達三千餘種,包括美國、日本、中國、英國、德國、蘇聯、阿拉伯、法國、印度、義大利等十餘個國家,並專心研究,以提昇國內星命學文化,改造術者的學養與素質。

【研究星學,闡釋天人】

有鑑於此,筆者將數十年研究天文學﹑數學﹑曆算學﹑星象學等學科的心得,以最精簡的文字與圖表,撰寫本書,讓學習排佈星者能迅速入門,排好星盤,堪稱「學會排盤的第一本書」。

同時筆者結合古今中西天文星學,創發上百種「安命宮」的祕訣,開啟了現代「科學星象學」的先河,闡發星命奧祕與天人之學,並已出版多種專書。

余自幼接觸易經、天文、命學、堪輿、中醫藥學等專業學術,特重天命之學,以科學與數學方法推衍星學、改進命學,創發與改正數百千條古來的錯誤「命則」、「天則」部分已如上述。

余自幼通曉天命,一九六○到七六年前後,國內術數、命學、風水研究正蓬勃發展。余於1971開始傳授首批弟子原野三重唱三成員。1975襄助「中華易經講座」傳授《易經》、《洪範》、《皇極經世》、天文星學等學術。1975創立皇極出版社、易經星象研究中心、圖書資料通訊等。

【三十餘年,再版印行】

1977起聯絡購買全球達十國天文、星象、塔羅牌等相關西書。1982創辦天文星命講座,開啟國內研究天文星命科學的濫觴。1984編印《天文七政三王四餘真躔星曆》與《天文紫孛羅計四餘真躔星曆》等重要星學用書,開展研究星象學熱潮。此書售罄後三十餘年來,每年皆有數十通電話查詢本書,是否還有存書或何時再版。

千呼萬喚之下,相隔卅二年後終於再版,期能對國內星命學術有所提升。本書有完整的星曆數據,並增加許多參考資料,如合朔表、節氣表、太歲表、日月食表、分宮度表等,足供初學星學者參考運用。分為下列諸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