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為什麼要研究香氣科學

咖啡主要是考究香氣的一門學問。雖說咖啡有各種功效,但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愉悅感,而這愉悅感正是來自香氣。咖啡中用舌頭能感受到的味道是苦味和酸味,而大部分風味則是靠喝咖啡時香氣成分往咽喉後方處揮發,讓鼻子聞到的極少量香氣成分產生出來的。但是咖啡的香氣是在高溫烘焙下,瞬間決定的,所以要準確拿捏很難,即使這次做出了想要的味道,但也不能保證下次做出來的會一樣,很容易變來變去。

》用科學理解香氣,提高重現性

不過這是生產者的問題,消費者只關心能不能一直喝到最好的品質,也就是味道和香氣。為了提高品質的重現性,並持續做出完美品質的咖啡,除了要掌握從原豆、烘焙到萃取過程中存在的所有變數,也要知道這些變數如何影響咖啡的味道和香氣。因此首先要確保重現性。掌握了重現性,再來計較品質的優劣與獨創性等才有意義。如果每次做出的咖啡味道都不同,不但對支付相同價格的客人失禮,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大問題,因為根本無法找到提高品質的基準。具備重現性才能制定改善方向,如果每次做出來的品質不盡相同,那麼又該如何制定改善方向來進行改善呢?因此不管是什麼領域,為了具備重現性,都必須經過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單純重複的過程。就像在舊有師徒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樣。可以說專家的世界裡大部分都是在做單純重複的動作。而單純重複可造就深度,即使是已熟知的東西,也必須經過單純重複才能找到要領,並看出細微差異,眼光因而隨之變高、技術跟著成長。因此即使是極具創意的藝術家,也需要反覆訓練熟習基本技巧。

對初學者來說,最要強調的就是重現性。即使是一樣的材料、一樣的工具、一樣的食譜,也難以具備重現性,因為條件無法完全一致,而且材料本身也總是有所差異。了解原理和方向的專家總能輕鬆解決這些差異,但初學者卻容易將差異變大。所以專家的品質始終如一,而初學者的品質則容易起伏不定。如果說為了做出高品質的產品,須在過去師徒制教育中再加入什麼東西的話,那就是科學知識。以咖啡來說,理解香氣的原理就等同於找到縮短精通時間的捷徑。分子料理就是在料理中追求精密品質與讓品質重現的具體實踐。如果說分子料理只是追求特別東西的料理,那麼就會被視為是在表演作秀,很難被大眾所接受。但是分子料理以科學方式了解食品成分並研究剖析分子結構,提供了與現今料理截然不同的體驗。所以才能堂堂正正地在料理界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分子料理好像是很新穎的東西,但其實它的基本原理就跟周遭常見的加工食品一樣,只是使用的材料、方法與實際操作條件不相同而已,技術本身就跟加工食品完全一樣。雖說做分子料理的人,當然還有食品公司的研究員可能會對此話感到訝異,但這是事實。兩者都是將材料的特徵研究透徹後使用的技術,也是精密的品質管理技術。

》咖啡科學就是食品科學

認真鑽研咖啡香就跟研究食品香氣是差不多的。香氣是食品的共通現象,原理都一樣。只是混合比例稍微不同而已。所以香氣科學在各類食品中均可見。香氣是所有食品上都找得到的共通現象,也是味道的關鍵,但在市面上卻找不到探討香氣相關的書籍。其實就連食品科學的書也不常見到,香料化學的書自然更不用說了。目前來說,對於想成為調香師的人,可能還有一些值得他們學習的香氣相關入門書,但對做食品的人來說,卻沒有他們需要的香料化學書籍。所以讓我興起了寫這本書的動機,先整理香氣的基本原理後,再來觀察這些因素如何應用於咖啡上。

我國對於味道的科學研究,跟其他先進國家比起來還有一大段差距。但我認為要縮短差距,需要的不是時間,而是意志。並不是說歷史悠久就代表優秀,也不是無法追上。歐洲人對葡萄酒有著強大的自尊心,其中法國更自詡世界第一。但是在公開的試飲對決中,也曾敗給美國葡萄酒。濃縮咖啡的發源地雖然是義大利,但將咖啡以連鎖店方式拓展到全世界的則是美國星巴克,這是運用歐洲技術發展成世界產業的例子。實際上,歐洲並不是咖啡樹生長的地方,但他們不也是以咖啡發源地自居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