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元素(摘錄)

古希臘哲學家只承認四個元──土、水、風、火,這四個元素在十二星座的占星細分之中保留下來。這些哲學家中,有些相信這幾個不同的元素是由不同形狀的微小元件組成,因此能夠解釋元素的各種性質。他們認為四個元素的基本形狀是柏拉圖的幾何結構(圖1),完全由相同的二維形狀組成,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希臘人相信地球由微小的立體粒子構成。他們之所以這麼聯想,是因為所有柏拉圖的幾何結構中,立方體擁有最大的表面面積。水具有流動性,是因為二十面體的形狀比較光滑,而火燒會痛,是因為火的粒子是銳利的四面體。風由八面體構成,因為柏拉圖的幾何結構只剩那個。後來,數學家發現第五個柏拉圖的幾何結構──—十二面體,以致亞里斯多德提出可能還有第五個元素,或稱「精質」(quintessence),即後來所謂的以太。

今日,元素由柏拉圖的幾何結構構成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但是,物質肉眼可見的性質,取決於組成物質的微小元件之結構,這樣的想法便是源自古希臘,並且成果豐碩。這些古代的「元素」一直流傳到中世紀以後,並增添了一些煉金術士發現的,他們可說是現代化學家的先驅。那些煉金術士最著名的目標就是實現元素蛻變(transmutation)。他們尤其想要將卑金屬鉛,變成貴金屬黃金。黃金因其顏色、稀有性和穩定的化學性質,使其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數一數二的貴重物質。

但是,希臘哲學家除了將元素當成可能實際存在的物質外,他們還認為元素是一種原則,也就是能引發元素可觀察性質的傾向和潛能。元素的抽象形式與可觀察形式這兩者之間的細微分別,在化學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雖然近來這層較不易察覺的意義,連專業的化學家也不是非常瞭解。儘管如此,「抽象的元素」這樣的想法對某些週期系統的先驅, 例如元素週期表的主要發現者德米特里.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而言,仍是根本的指引原則。

多數的教科書會說,揮別古希臘的智慧與煉金術、揮別對於元素本質那些神祕的想法,化學才真正起步。人們普遍認為,現代科學的勝利奠基於直接實驗之上,也就是說,只有可以觀察到的才算數。因此,這種較不易察覺,而且可能更根本的元素概念,毫不意外地經常遭到否決。例如,法國化學家安東萬.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便認為,元素應該透過經驗觀察來定義,這降低了抽象元素或元素作為原則的作用。拉瓦錫主張,元素應該被視為尚未分解為更基礎元件的實體物質。根據這個經驗標準,拉瓦錫於一七八九年發表一個清單,羅列了三十三個簡單物質,或元素(如圖2)。古代的四個元──土、水、風、火,當時已被證明由數個更簡單的物質組成,自然也就不在清單之中。

從現代的標準來看,拉瓦錫清單上的許多物質,都有資格作為元素,其他像是lumière(光)與calorique(熱)已不再被當成元素。之後幾年,化學物質的分離技術和特性分析快速發展,有助化學家拓展這張清單。光譜學能夠測量各種輻射放射和吸收的光譜,這項重要的技術最終會產出非常準確的工具,能夠透過元素的「指紋」辨別每個元素。今日,我們已發現大約九十個自然存在的元素。此外,有大約二十五個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發現

某些元素,像是鐵、銅、金、銀,自從文明伊始便為人熟知,代表這些元素能以分離的形式出現,或容易從礦物之中分離。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稱人類歷史上的某些時代為「鐵器時代」、「青銅時代」(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煉金術士又在清單中加了幾個元素,包括硫、汞、磷。到了相對現代的時候,人類發現了電,於是化學家能夠分離許多較活潑的元素,這些元素不像銅和鐵,不能光靠木炭加熱礦石獲得。化學史上有幾次重大發展,幾年間就發現好幾個元素。例如英國化學家漢弗里.戴維(Humphry Davy)利用電,更精確地說,利用電解技術,分離大約十個元素,包括鈣、鋇、鎂、鈉、氯。

發現放射線與核分裂後,又找到更多元素。自然存在的元素中,最後七個被分離出來的是鏷、鉿、錸、鎝、鍅、砈、鉕,約在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五年間。最後幾個需要填補的空缺,其中一個對應的是元素43,後來稱為鎝,源自希臘文techne,意思是「人造」。鎝是在放射化學反應中被「製造」出來的元素,這在核子物理學出現之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不過,現在我們知道鎝確實自然存在於地球上,雖然量極少。

元素的命名

元素週期表的吸引力,一部分來自元素個別的性質,例如顏色、觸感。元素的名字也相當引人入勝。化學家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是集中營的生還者,他寫了一本享譽各界的書,就叫《元素週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每章都用一個元素命名。這本書寫的是他的親戚與友人的故事,但是每段軼事都來自李維對特定元素的喜愛而起。神經學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寫了一本書叫《鎢絲舅舅》(Uncle Tungsten),訴說他是如何沉迷元素、化學,尤其元素週期表。更近期關於元素的書,有兩本大受歡迎,作者是山姆.肯恩(Sam Kean)和休.奧爾德西.威廉姆斯(Hugh Aldersey-Williams)。因此,要說元素對大眾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其實並不為過。

發現元素以來的幾個世紀間,命名的方式五花八門。元素61鉕(promethium),名稱來自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這個神被宙斯懲罰,就因他從天堂偷火給人類。元素61與這個神話的關連在於分離這個元素需要英雄般的心力,類比普羅米修斯在希臘神話中冒險犯難的壯舉。鉕是少數幾個並不自然存在地球的元素,須從另一個元素「鈾」分裂的衰變產物提取。

某些元素的名字來自行星或其他天體。氦(Helium)的名字來自helios,是希臘文的太陽。一八六八年首次在太陽的光譜上觀察到氦;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在陸地樣本中找到。同樣的,鈀(Palladium)的名字來自小行星帕拉斯(Pallas),而這個行星的名字則來希臘的智慧女神帕拉斯。鈰(cerium)的名字來自一八○一年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Ceres)。鈾(Uranium)以天王星(Uranus)命名,這顆行星和這個元素都在一七八○年代被發現。許多這類例子可見到神話的蹤影,例如烏拉諾斯(Uranus)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

許多元素因為顏色得名。黃綠色的氣體氯(chlorine)是希臘字khloros,指的就是黃綠這個顏色。銫(Caesium)的名字由來是拉丁文cesium,意思是灰藍,因為其光譜有顯著的灰藍線條。銠(rhodium)的鹽類常是粉紅色,所以這個名字來自rhodon,即希臘文的「玫瑰」。金屬鉈(thallium)的名字和拉丁文thallus 有關,意思是綠枝,發現的人是英國化學家威廉.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鉈的光譜也有顯著的綠色線條。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