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主要在幫助各位讀者認識當代蓬勃發展的生命科學之現狀,全書涵蓋與我們密不可分的最新話題。相信各位都對於自己的身心腦健康特別感興趣,故悉心撰寫了讓大腦和身體保持健康的知識。
首先,我們來談談生命科學與生物學有何不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接受中學、高中教育時學習何謂生物學。生物學主體研究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特別是小學、中學以及高中的初等、中等教育課程中,主要集中在生活周圍容易觀察到的前二者。有關人類的課程內容,甚至是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正式納入小學教育。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微生物,則有待進入大學課程之後。
有別於此,生命科學以人類的生物學為中心,研究領域涉及地球上所有其它生物。研究手法以去氧核糖核酸(以下簡稱DNA)及基因組為核心,研究領域涵蓋了醫療、演化、飮食與健康、藥物、大腦以及環境。與高中時期學習的內容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這些領域,還加入了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事實上,近期有證據顯示,歷史也可能會被DNA鑑定所推翻。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以各章節的形式,解釋生命科學的最新話題及其驚人的發展。
第1章主要探討蛋白質與老化的關聯。從談論為了不依賴他人照護,理解攝取蛋白質必須持續一輩子及鍛鍊肌肉的必要性,延伸至蛋白質異常所引起的失智症(Dementia)。這部分正是我的專長領域,所以我也會談及有關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新藥物。
第2章則探討肥胖與減重的議題。相信許多人在人生中可能都曾因為體重的微小變化而感到困擾。這章節將解釋為何減重如此困難,並提供更聰明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
第3章將介紹肌肉與體力之間的關係,並探討運動與肌肉的連結。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即使年齡增長,增強肌肉依然至關重要。此外,最新的「腦腸連結」理論也是本章的重要議題,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並關注這一話題。
第4章開始,主題會轉向目前生命科學中最受關注的領域「大腦」。在我與一般人對談的經驗中,「老化」與「大腦」總是最常被提起的話題。這也難怪,畢竟大腦對多數人來說仍是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同時也是現代科學尙未完全解開的最大謎團之一。本章將會介紹幾個腦科學前沿的最新研究案例。你可能會發現,這些內容不僅顚覆直覺,甚至會讓人驚嘆「原來大腦還有這麼多我們不知道的祕密!」
第5章要談的是「生物標記(Biomarker)」。這是一種可以用來作為疾病指標的生理數據,而現在,它已經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在本章後半段,我們會聚焦在「憂鬱症」這個主題,來看看生物標記目前在精神健康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第6章要談的是目前眞正走在最前線的治療技術。我們正逐漸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過去被認為無法治癒的遺傳性疾病,現在已經有可能接受治療。我之所以將這一章放在最後,就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到,醫學的進步正一步步改寫我們對「不治之症」的看法。
此外,像這類先端醫療往往也伴隨著倫理層面的討論,而這正是生命科學領域所特有的重要課題。希望透過這一章,大家不只了解最新技術,也能開始思考「該不該、怎麼做」這些更深一層的問題。
我是一位純粹出身於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者,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肌肉萎縮(Muscular Dystrophy)、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遺傳性疾病的發病機轉與治療方法的研究與開發。由於我的研究主軸與醫學息息相關,因此對這將近半個世紀以來醫學研究的發展,我自認也算有一定的理解。然而即便如此,近年來生命科學的進展,仍讓我感到驚艷與震撼。正因如此,我提筆寫下這本書,希望能將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成果,多少傳達給讀者。
此外,除了研究工作之外,我也曾參與編寫從小學自然課本、高中生物教材,到我國第一本大學用的生命科學教科書。換句話說,我並不只是從研究者的視角切入,更是試著用一個全面的眼光來看待生命科學的整體發展。
如果這本書能夠讓讀者對當代生命科學的全貌有個鳥瞰式的理解,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石 浦 章一
										本書主要在幫助各位讀者認識當代蓬勃發展的生命科學之現狀,全書涵蓋與我們密不可分的最新話題。相信各位都對於自己的身心腦健康特別感興趣,故悉心撰寫了讓大腦和身體保持健康的知識。
首先,我們來談談生命科學與生物學有何不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接受中學、高中教育時學習何謂生物學。生物學主體研究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特別是小學、中學以及高中的初等、中等教育課程中,主要集中在生活周圍容易觀察到的前二者。有關人類的課程內容,甚至是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正式納入小學教育。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微生物,則有待進入大學課程之後。
有別於此,生命科學以人類的生物學為中心,研究領域涉及地球上所有其它生物。研究手法以去氧核糖核酸(以下簡稱DNA)及基因組為核心,研究領域涵蓋了醫療、演化、飮食與健康、藥物、大腦以及環境。與高中時期學習的內容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這些領域,還加入了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事實上,近期有證據顯示,歷史也可能會被DNA鑑定所推翻。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以各章節的形式,解釋生命科學的最新話題及其驚人的發展。
第1章主要探討蛋白質與老化的關聯。從談論為了不依賴他人照護,理解攝取蛋白質必須持續一輩子及鍛鍊肌肉的必要性,延伸至蛋白質異常所引起的失智症(Dementia)。這部分正是我的專長領域,所以我也會談及有關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新藥物。
第2章則探討肥胖與減重的議題。相信許多人在人生中可能都曾因為體重的微小變化而感到困擾。這章節將解釋為何減重如此困難,並提供更聰明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
第3章將介紹肌肉與體力之間的關係,並探討運動與肌肉的連結。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即使年齡增長,增強肌肉依然至關重要。此外,最新的「腦腸連結」理論也是本章的重要議題,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並關注這一話題。
第4章開始,主題會轉向目前生命科學中最受關注的領域「大腦」。在我與一般人對談的經驗中,「老化」與「大腦」總是最常被提起的話題。這也難怪,畢竟大腦對多數人來說仍是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同時也是現代科學尙未完全解開的最大謎團之一。本章將會介紹幾個腦科學前沿的最新研究案例。你可能會發現,這些內容不僅顚覆直覺,甚至會讓人驚嘆「原來大腦還有這麼多我們不知道的祕密!」
第5章要談的是「生物標記(Biomarker)」。這是一種可以用來作為疾病指標的生理數據,而現在,它已經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在本章後半段,我們會聚焦在「憂鬱症」這個主題,來看看生物標記目前在精神健康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第6章要談的是目前眞正走在最前線的治療技術。我們正逐漸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過去被認為無法治癒的遺傳性疾病,現在已經有可能接受治療。我之所以將這一章放在最後,就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到,醫學的進步正一步步改寫我們對「不治之症」的看法。
此外,像這類先端醫療往往也伴隨著倫理層面的討論,而這正是生命科學領域所特有的重要課題。希望透過這一章,大家不只了解最新技術,也能開始思考「該不該、怎麼做」這些更深一層的問題。
我是一位純粹出身於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者,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肌肉萎縮(Muscular Dystrophy)、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遺傳性疾病的發病機轉與治療方法的研究與開發。由於我的研究主軸與醫學息息相關,因此對這將近半個世紀以來醫學研究的發展,我自認也算有一定的理解。然而即便如此,近年來生命科學的進展,仍讓我感到驚艷與震撼。正因如此,我提筆寫下這本書,希望能將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成果,多少傳達給讀者。
此外,除了研究工作之外,我也曾參與編寫從小學自然課本、高中生物教材,到我國第一本大學用的生命科學教科書。換句話說,我並不只是從研究者的視角切入,更是試著用一個全面的眼光來看待生命科學的整體發展。
如果這本書能夠讓讀者對當代生命科學的全貌有個鳥瞰式的理解,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石 浦 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