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1】
當今的環境到底如何蹂躪粒線體?
可以細分為 10 項主因來說明,而且彼此互有關聯。
1. 長期營養過剩:我們吃入的熱量比 100 年前約多了 20%,攝入的果糖甚至高出 700%到3,000%,而所有攝入的食物都要靠身體來處理。我們吃太多了,細胞完全無法處理食物代謝後的物質,所以這些物質會堆積、有害的副產物會過量,而且細胞內的許多活動,包括粒線體功能都會出問題,致使細胞內部充滿有毒脂肪,阻擋了細胞正常發出訊號及進行活動的能力。
2. 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等某些微量營養素,會導致粒線體功能失常。粒線體產生能量的最後一個步驟,是電子要在稱為「電子傳遞鏈」的五個蛋白質結構上傳送,最後以此驅動一個小分子馬達來釋放出 ATP。這五個蛋白質錯合物都需要微量營養素來活化才能運作,微量營養素就像小小的鑰匙,用來打開蛋白質上的鎖頭。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的飲食嚴重缺乏微量營養素,且嚴重程度史上首見。
3. 微生物群系問題:健康且活躍的腸道微生物群系,會充滿有益微生物生存的食物,而且沒有危害微生物的化學物,然後可以產生數千種稱為後生元的化學物,從腸道出發在人體中旅行,擔任重要的傳訊分子,其中有些更會直接影響粒線體。微生物群系不平衡也稱為「微生態失調」,此時無法生成後生元等有益化學物,粒線體所需的傳訊與支援因此遭到剝奪。微生態失調的觸發因子包括過量精製糖、超加工食品、農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生素、慢性壓 力、缺乏睡眠、攝取酒精、四體不勤、抽菸及感染等。
4. 久坐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會導致粒線體功能減弱,造成細胞內粒線體的數量減少且體積變小。對細胞來說,運動是告知細胞製造更多能量以供肌肉使用的有力訊號,方式則是透過調升數種基因與荷爾蒙通道,積極刺激細胞裡的粒線體發揮功能與增加數量。此外,運動也會刺激身體產生抗氧化物。我們坐著時,較難避免自由基的傷害,因而使粒線體容易遭到損傷,而且也不會發出有利於粒線體的訊號,讓粒線體的功能障礙更趨惡化。
5. 慢性壓力:長期承受壓力會經由數個機制,導致粒線體功能失常。第一個機制是,慢性壓力會啟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釋放,這種類固醇荷爾蒙會直接傷害粒線體。皮質醇會阻礙與粒線體新生相關的基因表現,造成粒線體數量減少,導致能量產生變少。過量的皮質醇也會增加自由基的生成,有部分原因是皮質醇抑制了抗氧化物的生成。
6. 藥物:很多藥物會傷害粒線體的功能,包括抗生素、化療藥物、抗反轉錄病毒藥、斯他汀類藥物、β 阻斷劑、高血壓藥物「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此外,酒精、甲基安非他命、古柯鹼、海洛因及K他命也都會對粒線體造成負面影響。
7.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會造成荷爾蒙不平衡,包括改變皮質醇、胰島素、生長激素及褪黑激素的濃度,以上種種都會對粒線體造成影響。此外,睡眠不足會擾亂產生新粒線體及複製粒線體的基因表現。
8. 環境毒物與汙染:在上個世紀,許多合成的工業化合物進入了我們的食物供應體系、水、空氣、消費品之中,對粒線體造成重大傷害。簡單列出其中幾樣,包括農藥、多氯聯苯、殺蟲劑與香味產品裡的苯二甲酸類、不沾鍋具、食品包裝及其他消費品上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以及存在於塑膠、樹脂、戴奧辛等物中的雙酚A。除了這些以外,香菸及電子菸產生的化學物則屬於對粒線體及體內生物作用傷害最大的毒物群。酒精也可同樣視為粒線體毒物,而且已證實會改變粒線體的形狀與功能、損害粒線體 DNA、造成氧化壓力,並降低新粒線體的生成。
9. 人造光與晝夜節律混亂:攜帶式電子裝置的出現,使我們持續暴露在人造藍光的照射下,目前已認定這會直接與間接雙重損害粒線體的功能。
10.恆溫的環境:現代工業生活的特色是,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恆溫的室內,這個概念就是所謂的「熱中性」。有意思的是,感受氣溫震盪對粒線體的功能很有益,因為低溫會增加粒線體的活性,刺激更多 ATP 的生成與使用,進而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熱能。暴露在熱之下也已經證實能活化細胞內的熱休克蛋白(HSPs),除了能保護粒線體避免受傷,還能協助粒線體維持正常功能。熱休克蛋白也可以刺激新粒線體生成,增進粒線體產生ATP 的效率。 (摘自本書第1章)
【書摘2】
有意識的吃—找出食物令人敬畏之處
如果生活在 21 世紀的人很容易固守有機、未加工飲食,我們就會一直吃到乾淨健康的食物。實際上,要持續做出健康食物的選擇,需要每天有意識的努力對抗常態文化的潮流。我藉由挖掘對食物的敬畏感與神奇感,因而領會到食物對我生命的影響,也激勵我盡可能做出最健康的選擇。在挖掘食物與我身體間神奇互動的感激之情時,下面是我所想到的幾件事情:
我想到,我正在吃的植物,它所有儲藏在細胞各鍵結中的能量,原本是從太陽發出的一束光子能量,在穿過太空後由植物的葉綠體吸收,再轉變成葡萄糖,然後由某個可能被我吃進肚的動物接收。植物裡的葉綠體非常像人體中的粒線體,粒線體最後把植物吸收陽光後形成的葡萄糖,轉變成我能使用的ATP,驅動了我的生命,以及我思考與愛的能力。然後到了我最後死亡之時, ATP 會回歸大地(希望是以我媽那種自然葬的方式,如此我的身體會直接葬在土壤之下,由蟲子、真菌與細菌分解,再次進入更大的生態系),構成我身體的組成磚塊會挹注新的植物進行生長,這些植物會在永無止盡的神祕轉變迴圈裡,把更多太陽能轉變成葡萄糖。
我想到,處理食物能量以活化組織的粒線體,是我們從母親那裡完整繼承而來,這些粒線體傳承數千年並像俄羅斯娃娃一樣,隨著母系血統延續下來。從精子來的粒線體與卵子結合時,基本上就已經分崩瓦解,只有從母系來的粒線體能撐下去,並生產出足夠的能量,供我們進行所需的所有行為。
我想到,我們的粒線體原本是從細菌而來,受更複雜的細胞吞噬後,攜手創建出更有力的東西。我靜下來想到我媽時,我會想像那數百萬年未間斷的血脈傳承,然後想像我母親的細胞引擎以這種令人驚嘆的方式活在我身上。她,以及在她之前存在於我們血脈裡的所有女性,在我打這些字時正活在我身上。我不想要因為做了錯誤的食物選擇而傷害到這項禮物。現代生活對我們的粒線體形成攻擊,這代表它攻擊了我們的祖先以及我們的母親,攻擊了我們身上所有女性創造力與生產力,並攻擊了我們蓬勃的生命力。它攻擊了非凡的能量流動,這個流動起始於太陽發出的宇宙能量,再經過土壤與植物,經過我腸道的細菌,經過我細胞的粒線體,創造出的能量點亮了我的意識及統計學上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我」。出於對所有這一切的尊敬,我必須抵抗。而我抵抗的方法是透過我所買、所煮,以及所吃的食物。
我想到,一湯匙健康土壤裡的微生物,數量比這顆星球上的人還多,這些小小的細菌、線蟲以及真菌不分晝夜的工作,把空氣、水、陽光、土壤與種籽,神奇的變成人們生存與幸福所需的所有東西。我想到我們如何用農藥與工業化農業來謀殺土地的生命力,以及一場由再生農業倡導者推動的不可思議且充滿希望的運動,正積極找回土地的生命力,因為我們的生命以及維護我們
生命的生物多樣性,全都仰仗於此。
我想起腸道的本質。從某個觀點來看,腸道只是管狀組織,但從另一個觀點,它是我們自己與宇宙(也就是宇宙所有東西)的接口。如同所有關係,邊界不清會造成有毒的結果。沒有比腸壁更重要的邊界(不管是物理上或心理上)了。我在心理治療中處理了大量個人邊界問題,我確信健康的情緒邊界(例如清楚說出你想或不想哪些東西進入生命中),才能讓關係正常。你的腸 壁是一道邊界,隔開你與除你之外宇宙所有想要湧進來淹沒你的東西,而且它們會不留情面的生成發炎。用食物來治療並強化你的腸壁,建造並強化這重要的邊界,減輕腸的滲透性(也就是「腸漏」),讓你能嚴格篩選出宇宙物質中你想吸收的東西。你能選擇對你有益的。
我想到,很多社會問題,包括暴力、心理疾病、發育問題及疼痛,都因人而起,而人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功能發生障礙是因為氧化壓力、粒線體功能障礙,以及慢性發炎。而食物可以直接對抗這些事情,不是很神奇嗎?人不健康,社會就不會健康。細胞功能不良,人就不會健康。而細胞功能要良好,就不能有粒線體功能障礙、氧化壓力、慢性發炎,以及從食物來的有毒化學物來擾亂細胞與荷爾蒙。我們透過從有活力且生氣蓬勃土壤所長出、營養密集且未加工的食物與這些事情搏鬥。我們很多人都對加工食品上癮但無力戒除,原因是不知道在彼岸等待我們的是什麼。事實上等待我們的,是這一生無與倫比的積極體驗。
進食前停下來想想這些概念,並在開動前表達對食物的感謝,然後慢慢吃,是我用來強化這些概念的方法。從對神奇的食物充滿敬畏與讚賞出發,我發現要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選擇變得簡單許多。然而很顯然的,隨之而來的下一個問題是:我們該吃什麼,又不該吃什麼?(本文摘自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