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水書

9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推薦序

原汁原味的「水書」

關於「水」,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小至細胞,大至複雜的生物體,都需要「水」。我們人類在探索外太空生命的時候,「水」即是尋找生命首要的必備條件。從過去到現在,許多的科學專文、報章雜誌,皆強調「水」已經是地球上最重要且最珍貴的資源。

本書在〈水的物性〉一文中,引用《自然》雜誌編輯顧問保爾的一句話。保爾說:「沒有人真的懂水,說起來實在很漏氣,覆蓋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物質,居然到現在仍然是個謎。」這讓我相當驚訝,原來我們每天所賴以維生的水,人類對它卻是一知半解。事實上,市面上許多關於水方面的書籍,幾乎都著重在「水的內容物」,而非「水」的內容物。 比方說,礦泉水中的「礦物質」,而非礦泉水中的「水」。

這是一本原汁原味的「水書」。這本「水書」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作者利用水的自然組成狀態,透過自身的研究成果與實驗數據,勾勒出水與生命以及人體健康狀態的絕妙關係。這是一本真正在講「水」的好書。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水丁格(Erwin Schrodinger)的著作《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一書,對於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華生(James D. Watson)、克里克(Francis H. C. Crick)解開「去氧核醣核酸構造」具有重要的啟示。華生與克里克的這個研究,堪稱是人類生命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而這本《水書》,則是做了拋磚引玉的功德,因為它讓讀者享受真正認識水的快活!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我的好友,具有專業的科學涵養與訓練,透過他們的學識與研究,共同完成了這本「水書」。

這是一本水與生命對話的好書,我推薦大家一起來閱讀!

中天生物科技集團 總裁 路孔明

作者序

滌蕩眾說紛云,通透水的生命奧妙

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總是以生命體的那些「明星級物質」,DNA、RNA或蛋白質作為探討研究的對象,然而,生命體中最多的物質──水,在科學研究或是生理教科書中,卻總是只被定位為生物體內的溶劑。

水是兩個氫和一個氧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H2O,分子量只有18g/mole,特殊的物性使之異於一般物質所遵守的物理化學法則。例如水的沸點,一般物質的沸點是依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因為分子量增加使分子間作用力變大。硫化氫氣(H2S)分子量34g/mole,沸點-59.60C;硒化氫(H2Se)分子量81g/mole,沸點 -420C;碲化氫(H2Te)分子量129.6g/mole,沸點-2.20C。依該分子量大小與沸點的關係推估,水的沸點應該是-800C,然而實際上是+1000C。其他物性,如融點、比熱等也相當特殊。生命從一開始演化到今天,始終沒能與水完整地切割,具有如此特殊物性的「水」,生命不但無法與之切割,反之,乃極為緊密地依賴著它。

生命為何離不開水?我們嘗試從「水的物性」切入,探索問題的根本。物性源自構造,而細胞是生命最小的單位構造,只要能夠找出細胞體內、外水的不同構造,或許就有合理的答案,但是水的構造到目前為止尚未定論。然而,我們卻在水的分子組成上,很幸運地看到了一般水和體內水有不同的穩定同位素組成狀態。這個發現使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生命離不開水。

原來,細胞內生化分子不僅需要水來驅動,使其摺疊形成具生理活性所必需的立體構造,更需要從水獲得同位素以安定細胞內生化分子,藉此抵禦氧化或幅射攻擊。除此之外,我們也發現到,細胞內、外水的穩定氫氧同位素組成狀態,以特殊的模式存在著,兩者並不相同,這使我們在應用上,得以辨別健康人與患者體內水(血漿)組成狀態的差異。

本書一開始安排了飲用水的章節,因為飲用水和健康息息相關。然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販售「標準飲用水」,只訂定了水質的標準門檻。也因此,面對市面上種類五花八門的飲用水,一般大眾或職場專家想要在這一片「茫茫水海」中,正確地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飲用水(包括瓶裝水),唯有充足水知識,或許是比較保險可靠的。

有關飲用水的科普中文書籍,在網路書店至少有五十本以上,但絕大部分是針對特定對象的水,以巨觀的立場進行闡述。本書則是以科學為依據,從水的物性、水中溶質與健康出發,站在分子微觀的立場,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驗研究數據,客觀地進行綜合論述。

綜覽這些坊間有關水的科普中文書籍,雖然品類繁多,然而許多嚴謹的資訊與科學研究資料卻總付之闕如。藉由這一本書,我們自期能夠盡量提供給讀者的,正是這些深層、細緻且經過科學驗證的東西──這是身為學者,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