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知道了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

79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1章 微生物的基本
首先會從微生物是何種生物開始介紹。細菌、真菌、病毒的特徵及差異等等,以下將快速解說一開始應該瞭解的基本內容。
我們是大腸桿菌喔

微生物的基礎知識○1尺寸
看不見但依舊存在!
微生物是小小世界的居民

地球上,除了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動植物的世界外,其實還存在著非常微小的「微生物世界」。比方說,只要用小湯匙舀一匙經過翻整的農田土壤,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應該可以發現裡面有將近100億個微生物。
不僅如此,像是混雜在空氣中的灰塵和塵埃裡的東西、棲息在人類皮膚和體內的東西、在大海和水池中悠游的東西等等,所有地方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分成細菌、真菌、古細菌等種類,必須使用能夠看見比公釐更小的微米(μm)世界的光學顯微鏡才能觀察。
此外還有更微小的存在叫做病毒。病毒因為比微生物更小,觀察時要使用能夠看見比微米更小的奈米(nm)世界的電子顯微鏡。因此,微生物的世界堪稱是「近在身旁的神祕」。

微生物有多大?
肉眼 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大小
種類
水蚤(約1.5mm)頭髮的粗度(約0.8mm)草履蟲(約0.2mm)
從這邊開始是微生物的世界
紅血球(約7~8μm)
真菌(3μm以上)
發酵後製成乳酪、酒的酵母和黴菌、蕈菇等等。造成足癬的白癬菌也在這一類。
蕈菇和黴菌同為真菌
只要透過增生形成集合體(菌落),就會變得肉眼可見。
細菌(0.5~5μm)
從前是以細胞的形狀、容易棲息的環境來分類,現在則是利用DNA來鑑定。有大腸桿菌、乳酸菌等等。
病毒(20~300nm)
介於物質和生物之間的存在。不具備細胞,會入侵動物、植物等的細胞進行增生。有流感病毒等等。
DNA的直徑(約2nm)

微生物的基礎知識○2誕生的根源
以細胞分類 從微生物的2類來瞭解
何謂使生命進化的「內共生學說」

微生物若是以「細胞構造」的內部差異來看,可以分成2種類型。
一種稱為「原核生物」,是以構造簡單且原始的細胞來保護留下後代子孫所需的基因。例如大腸桿菌、納豆菌等細菌,以及名為古細菌的種類都是這種類型。另外一種叫做「真核生物」,其細胞的結構比原核生物來得複雜,黴菌、蕈菇等真菌便屬於此類。
生命是在約莫38億年前誕生在地球上。關於現在的微生物是在那之後的何時出現,這一點尚無法清楚得知。不過,根據有力的研究證據顯示,是擁有原始細胞構造的原核生物先出現,然後古細菌侵吞了原核生物,再進化成為真核生物。這便是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所提出的「內共生學說」。一般認為,這種細胞的進化差異,也會對微生物的特徵帶來很大的影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