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章魚的國度
當你用手觸摸到章魚時,觸感是軟軟、濕濕、滑滑又帶點彈性。有點像黏土,又有一點像濕掉的海綿,又像魚那樣表面黏黏滑滑的,嘗起來又像口香糖那樣彈牙,我想大家親身體驗過後都會自己找到不同的詞彙來描述。
毋庸置疑的是,不論是在亞洲或是地中海料理,章魚都屬於「海鮮類」,如今在歐洲內陸也是。舉例來說,我今天可以在維也納的納許傳統市集輕易買到章魚來吃。人類本來就會吃動物,而動物也會吃動物,這都是每個人可以自行決定的事情。章魚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不過這對章魚來說並不公平。我甚至要在此強調,章魚並不樂見這樣的結果!
我們還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好了。章魚是所謂的軟體動物,隸屬頭足綱(Cephalopod)之下,這個專有名詞聽起來很難吧?對大人來說也是。這個字源於古希臘語「頭」(kephale)以及「足」(pod),合成之後就是「頭足」(Cephalopod)。顧名思義不就是在講章魚的外貌嗎?一顆大頭的下面有很多腳!人類習慣以貌取人(名),而多數動物的學名都來自古希臘語以及拉丁語,大家想要知道還有哪些嗎?
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先說說鱷魚好了,這「披著盔甲的蜥蜴」會叫做鱷魚(Crocodile)是源自於拉丁語的「crocodillus」,也是從古希臘語的「krokodilos」(κροκόδειλος)而來,意思是「蜥蜴」。所以是先有蜥蜴這個字,才被借去描述尼羅河的鱷魚。有趣的是,古希臘語中「kroke」是小石頭的意思,而「drilos」則是指蟲,因此「crocodile」就是「背上長滿石頭的蟲」的意思。這又回到缺乏想像力這件事了,對於不認識的動物,人類就用這種一目了然的直敘方式來命名。頭足動物、石頭蟲,然後像是「會飛的機器」這樣的名詞,我根本不想吐槽了。
德語中的章魚「Krake」也是源自於北歐丹麥及挪威語,意思是指「連根拔起的樹」,這裡表達也是一目了然的描述。想想天空中的閃電,是不是也很像蔓生的樹根,用這樣的形象來取名字肯定也很好。有個作家曾經在書中這樣的描述,說蔓生的樹根就像是放慢速度的閃電一樣,可惜這位作家說的並不是章魚。
章魚的英文名「Octopus」(你們當然也注意到了,又是源自希臘文的字!),意思是指「八隻腳的」,因此章魚又稱作「八爪魚」。這個稱呼其實相當合理,因為章魚確實有八條「腕足」,要說是八隻「手」也可以。
「八」這個字會一直出現在這本書中,這當然是章魚最喜歡的數字了,這也是章魚可以輕易數到的數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前面聊到長大後的志願時,我的答案也是八個呢?而且我也選出「八」種我最喜歡的深海生物呢?那就對啦!以後記得八就是個好數字!除此之外,如果將阿拉伯數字8水平放倒的話,那就會變成數學符號中的無限∞,於是我們又回到無邊無際的宇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