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雌性的任性玩弄於股掌間的生物界雄性】
日本每個季節都有很多節慶,正月、節分、七夕、中元、耶誕等,除了這些自古以來習以為常的傳統,現在還有萬聖節、情人節等,慶祝的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分有趣。
生活在現代,耶誕或生日時節,贈送禮物似乎是一種常識,街頭上許多商店都將送禮用品擺得琳瑯滿目,並且花了很多心思在包裝服務上。隨著耶誕腳步的接近,看到百貨公司的飾品賣場裡,一個男子使盡全力的挑選禮物,不免想像起他要怎麼交給對方。
不過,送禮並不是我們人類才有的行為。
其實,昆蟲也會送禮給女朋友。
黑端林蠍蛉這種昆蟲,長得很像大型蚊子,但是牠的分類屬於蠍蛉目,所以與蚊子是不同的昆蟲。牠是肉食性,捕食蚜蟲或蒼蠅等昆蟲,不會像蚊子一樣吸血。
黑端林蠍蛉捕食獵物時,會用後肢牢牢按住獵物,然後用銳利的口吻刺進獵物的身體殺死牠,同時注入特殊的酵素,讓獵物體內變成液體,再吸取作為食物。
有趣的是,雄蠍蛉的狩獵行動有個奇怪的特色,那就是牠對於某個尺寸以下、太小的獵物沒興趣,即使花了一番功夫才捕到,也會毫不猶豫的丟棄。
雄蠍蛉捕到獵物之後,只會試吃三分之一左右,就立刻丟棄。據說那是因為雌蠍蛉會將牠丟棄的獵物撿來吃,所以雄蠍蛉並不是因為口味太差,或是不好下嚥才丟棄的。
雄蠍蛉講究獵物的大小,丟棄小獵物,是為了挑選給雌蠍蛉的禮物。雄蟲為了準備給雌蟲的禮物,會審慎的盡可能挑選美味、大隻、看起來體面的獵物。
黑端林蠍蛉的雄蟲一旦備好牠滿意的禮物,就會用前肢垂吊在葉片或樹枝上,從靠近腹部前端的袋狀腺體中釋放出費洛蒙,雌蟲受到費洛蒙引誘來到附近,也會和雄蟲一樣,臉對臉的垂掛在樹枝下。
雄蟲見機不可失,立刻把後肢抓住的禮物交給雌蟲,雌蟲抓住獵物將口吻刺入開始吸食,雄蟲則彎曲腹部後端,與雌蟲交配。交配期間,雌蟲依然將口吻刺在獵物中繼續吸食收到的禮物。
但是,雄蟲並非總是能這麼順利的交配。有時他送的獵物並不合雌蟲口味,或是獵物太小時,雌蟲就會中斷交配自行飛走。
例如,瓢蟲可能很難吃,雌蟲就算接受了也不允許交配。可憐的雄蟲……不知為什麼我總會把自己投射在黑端林蠍蛉身上。
黑端林蠍蛉的交配時間算是比較長,平均有二十三分鐘,但渡過甜蜜時光之後,兩蟲之間卻陷入烏雲密布的氣氛中。
原因是兩蟲都主張剛才那份禮物的所有權。
雄蟲想搶回雌蟲手上的禮物,雌蟲當然不會放過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禮物。
但是,這場爭奪戰通常是以雄蟲獲勝結束(我好像鬆了口氣)。而雄蟲使勁從雌蟲手上搶回的大獵物,會回收利用作為引誘其他雌蟲的禮物。
雄蟲冒著生命危險,才能捕捉到大獵物,為了盡可能不要冒太多次危險,與多隻雌蟲交配,雄蟲才會從雌蟲手上搶回禮物,回收再利用。
其中,有些雄蟲更聰明,牠會在交配中從伴侶那裡偷走獵物,或是假扮成雌蟲,從其他雄蟲那裡接過禮物時立刻溜之大吉。
雌蟲會挑選獵物的大小和味道好壞,雄蟲會把送出去的禮物再搶回來,兩方的行為都相當聰明,可以說旗鼓相當。
昆蟲世界的男女關係也相當複雜。
【生物的世界也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人們常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因為人類就是忍不住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較。
最近,由於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家可以輕而易舉在臉書或部落格發表個人的活動,看到朋友愉快的照片,不少人因而心情低落的想:「和朋友比起來,自己的生活多麼單調乏味啊。」
從前的我看到朋友帶著女友散步,心中滿懷嫉妒,即使如此,高中時代我一心一意的用功求學,心想:「只要我當上了醫生,就會得到女性的青睞」,然而考上醫學院之後,還是沒有女人緣,沮喪打擊後也看開了,加入柔道部,在男人的汗臭中渡過青春時代。
不過,不只是人類,我們發現鳥類目睹別人的祕密時,也會出現心情搖擺的情形。
有人對日本產的鵪鶉做了以下的實驗。首先,準備一個長六十一公分,寬一百二十二公分,高三十公分的長方形箱子。前方和頂部改成透明玻璃,其他部分用三夾板組成。
箱子裡再用玻璃板隔成三間,左右兩側各放入一隻雄鵪鶉,中間則放一隻雌鵪鶉。
總之,雌鵪鶉可以同時看到比較兩側的雄鵪鶉,選擇牠喜歡的一邊。雌鳥喜歡哪一側的雄鳥,可以從牠靠在哪一側比較久來推測。
於是我們發現,雌鳥並不會對兩側的雄鳥都沒興趣,一定會喜歡其中一隻。
接下來,在那隻雌鳥不喜歡的雄鳥房間,放入另一隻雌鳥,雄鳥會向進入房間的雌鳥求偶。鵪鶉的性活動很活躍,雄鳥與雌鳥同居一室,很容易就會感情加溫,最後交配。
這時,放在中央房間的雌鳥對這對鵪鶉的恩愛,全都看在眼裡,中央的雌鳥竟然變心,轉而愛上原本不喜歡的雄鳥。
看到兩鳥相親相愛的身影後,若再次讓中央的雌鳥選擇,她會變得喜歡與其他雌鳥恩愛的雄鳥。
雌鳥看到與其他雌鳥恩愛的雄鳥而受其吸引,乍看起來好像沒有道理,但是其中自有奧妙。
這是因為雌鳥選擇優秀的雄鳥既花時間也耗精力,所以,為了節省時間,選擇別人選過的雄鳥比較有效率,雌鳥的行為到底還是十分合理的。
【已經失去雄性的生物】
在昆蟲的世界裡,實際上有些物種沒有雄性也仍能繁殖到今天。
有一種叫蛭形輪蟲的昆蟲,依據記錄,牠們只靠雌性傳承至今,已經有八千五百萬年的歷史。而且就算不提這麼極端的例子,我們也發現雄性短暫消失時,光靠雌性也可以傳承世代的生物,竟然還不少。
蚜蟲是一種廣為人知的農業害蟲,這種昆蟲在環境和煦的春天到夏天,只有無翅的雌性會不斷增加,但是一旦接近冬季,就會出現有翅膀的個體,這其中也會有雄蟲。
其他如水稻水象鼻蟲,牠是稻米的害蟲,原本在美洲大陸繁殖,那時,牠們的雄性和雌性會行有性生殖,繁衍子孫,但是一九七六年入侵日本時,卻只有雌性,開始以單性生殖增殖。
原來侵入日本之後,對水稻水象鼻蟲而言,這個環境十分安定,既沒有天敵,也沒有病原體,所以捨棄了增殖速度緩慢的雄雌有性生殖。
大概是因為不用雄性,只靠雌性的無性生殖,對增殖比較有利吧。
我最喜歡絛蟲,而牠的中間宿主水蚤在舒適的條件下,只有雌性進行單性生殖,快速產下大量孩子,但是當生存密度升高,環境變得惡劣,就會產出雄性實行有性生殖,放慢生殖速度,產生具多樣性的品種。
另外,介殼蟲也會視環境的狀況,輪流進行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由此可知,我們意外的發現有相當多生物的雄性不時會消失。
也就是說,我們現今的環境有可能接近暫時不需要雄性的環境,就和這些生物一樣。
日本每個季節都有很多節慶,正月、節分、七夕、中元、耶誕等,除了這些自古以來習以為常的傳統,現在還有萬聖節、情人節等,慶祝的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分有趣。
生活在現代,耶誕或生日時節,贈送禮物似乎是一種常識,街頭上許多商店都將送禮用品擺得琳瑯滿目,並且花了很多心思在包裝服務上。隨著耶誕腳步的接近,看到百貨公司的飾品賣場裡,一個男子使盡全力的挑選禮物,不免想像起他要怎麼交給對方。
不過,送禮並不是我們人類才有的行為。
其實,昆蟲也會送禮給女朋友。
黑端林蠍蛉這種昆蟲,長得很像大型蚊子,但是牠的分類屬於蠍蛉目,所以與蚊子是不同的昆蟲。牠是肉食性,捕食蚜蟲或蒼蠅等昆蟲,不會像蚊子一樣吸血。
黑端林蠍蛉捕食獵物時,會用後肢牢牢按住獵物,然後用銳利的口吻刺進獵物的身體殺死牠,同時注入特殊的酵素,讓獵物體內變成液體,再吸取作為食物。
有趣的是,雄蠍蛉的狩獵行動有個奇怪的特色,那就是牠對於某個尺寸以下、太小的獵物沒興趣,即使花了一番功夫才捕到,也會毫不猶豫的丟棄。
雄蠍蛉捕到獵物之後,只會試吃三分之一左右,就立刻丟棄。據說那是因為雌蠍蛉會將牠丟棄的獵物撿來吃,所以雄蠍蛉並不是因為口味太差,或是不好下嚥才丟棄的。
雄蠍蛉講究獵物的大小,丟棄小獵物,是為了挑選給雌蠍蛉的禮物。雄蟲為了準備給雌蟲的禮物,會審慎的盡可能挑選美味、大隻、看起來體面的獵物。
黑端林蠍蛉的雄蟲一旦備好牠滿意的禮物,就會用前肢垂吊在葉片或樹枝上,從靠近腹部前端的袋狀腺體中釋放出費洛蒙,雌蟲受到費洛蒙引誘來到附近,也會和雄蟲一樣,臉對臉的垂掛在樹枝下。
雄蟲見機不可失,立刻把後肢抓住的禮物交給雌蟲,雌蟲抓住獵物將口吻刺入開始吸食,雄蟲則彎曲腹部後端,與雌蟲交配。交配期間,雌蟲依然將口吻刺在獵物中繼續吸食收到的禮物。
但是,雄蟲並非總是能這麼順利的交配。有時他送的獵物並不合雌蟲口味,或是獵物太小時,雌蟲就會中斷交配自行飛走。
例如,瓢蟲可能很難吃,雌蟲就算接受了也不允許交配。可憐的雄蟲……不知為什麼我總會把自己投射在黑端林蠍蛉身上。
黑端林蠍蛉的交配時間算是比較長,平均有二十三分鐘,但渡過甜蜜時光之後,兩蟲之間卻陷入烏雲密布的氣氛中。
原因是兩蟲都主張剛才那份禮物的所有權。
雄蟲想搶回雌蟲手上的禮物,雌蟲當然不會放過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禮物。
但是,這場爭奪戰通常是以雄蟲獲勝結束(我好像鬆了口氣)。而雄蟲使勁從雌蟲手上搶回的大獵物,會回收利用作為引誘其他雌蟲的禮物。
雄蟲冒著生命危險,才能捕捉到大獵物,為了盡可能不要冒太多次危險,與多隻雌蟲交配,雄蟲才會從雌蟲手上搶回禮物,回收再利用。
其中,有些雄蟲更聰明,牠會在交配中從伴侶那裡偷走獵物,或是假扮成雌蟲,從其他雄蟲那裡接過禮物時立刻溜之大吉。
雌蟲會挑選獵物的大小和味道好壞,雄蟲會把送出去的禮物再搶回來,兩方的行為都相當聰明,可以說旗鼓相當。
昆蟲世界的男女關係也相當複雜。
【生物的世界也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人們常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因為人類就是忍不住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較。
最近,由於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家可以輕而易舉在臉書或部落格發表個人的活動,看到朋友愉快的照片,不少人因而心情低落的想:「和朋友比起來,自己的生活多麼單調乏味啊。」
從前的我看到朋友帶著女友散步,心中滿懷嫉妒,即使如此,高中時代我一心一意的用功求學,心想:「只要我當上了醫生,就會得到女性的青睞」,然而考上醫學院之後,還是沒有女人緣,沮喪打擊後也看開了,加入柔道部,在男人的汗臭中渡過青春時代。
不過,不只是人類,我們發現鳥類目睹別人的祕密時,也會出現心情搖擺的情形。
有人對日本產的鵪鶉做了以下的實驗。首先,準備一個長六十一公分,寬一百二十二公分,高三十公分的長方形箱子。前方和頂部改成透明玻璃,其他部分用三夾板組成。
箱子裡再用玻璃板隔成三間,左右兩側各放入一隻雄鵪鶉,中間則放一隻雌鵪鶉。
總之,雌鵪鶉可以同時看到比較兩側的雄鵪鶉,選擇牠喜歡的一邊。雌鳥喜歡哪一側的雄鳥,可以從牠靠在哪一側比較久來推測。
於是我們發現,雌鳥並不會對兩側的雄鳥都沒興趣,一定會喜歡其中一隻。
接下來,在那隻雌鳥不喜歡的雄鳥房間,放入另一隻雌鳥,雄鳥會向進入房間的雌鳥求偶。鵪鶉的性活動很活躍,雄鳥與雌鳥同居一室,很容易就會感情加溫,最後交配。
這時,放在中央房間的雌鳥對這對鵪鶉的恩愛,全都看在眼裡,中央的雌鳥竟然變心,轉而愛上原本不喜歡的雄鳥。
看到兩鳥相親相愛的身影後,若再次讓中央的雌鳥選擇,她會變得喜歡與其他雌鳥恩愛的雄鳥。
雌鳥看到與其他雌鳥恩愛的雄鳥而受其吸引,乍看起來好像沒有道理,但是其中自有奧妙。
這是因為雌鳥選擇優秀的雄鳥既花時間也耗精力,所以,為了節省時間,選擇別人選過的雄鳥比較有效率,雌鳥的行為到底還是十分合理的。
【已經失去雄性的生物】
在昆蟲的世界裡,實際上有些物種沒有雄性也仍能繁殖到今天。
有一種叫蛭形輪蟲的昆蟲,依據記錄,牠們只靠雌性傳承至今,已經有八千五百萬年的歷史。而且就算不提這麼極端的例子,我們也發現雄性短暫消失時,光靠雌性也可以傳承世代的生物,竟然還不少。
蚜蟲是一種廣為人知的農業害蟲,這種昆蟲在環境和煦的春天到夏天,只有無翅的雌性會不斷增加,但是一旦接近冬季,就會出現有翅膀的個體,這其中也會有雄蟲。
其他如水稻水象鼻蟲,牠是稻米的害蟲,原本在美洲大陸繁殖,那時,牠們的雄性和雌性會行有性生殖,繁衍子孫,但是一九七六年入侵日本時,卻只有雌性,開始以單性生殖增殖。
原來侵入日本之後,對水稻水象鼻蟲而言,這個環境十分安定,既沒有天敵,也沒有病原體,所以捨棄了增殖速度緩慢的雄雌有性生殖。
大概是因為不用雄性,只靠雌性的無性生殖,對增殖比較有利吧。
我最喜歡絛蟲,而牠的中間宿主水蚤在舒適的條件下,只有雌性進行單性生殖,快速產下大量孩子,但是當生存密度升高,環境變得惡劣,就會產出雄性實行有性生殖,放慢生殖速度,產生具多樣性的品種。
另外,介殼蟲也會視環境的狀況,輪流進行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由此可知,我們意外的發現有相當多生物的雄性不時會消失。
也就是說,我們現今的環境有可能接近暫時不需要雄性的環境,就和這些生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