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腦部使用說明書
腦部的基本知識
6.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腦部壓力?——找時間發呆就是消除腦部壓力的方法
若是累積過大的壓力,將會損及健康,對腦部來說,亦是如此。
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心情煩躁,或出現缺乏專注力等現象時,請站在客觀的角度認知自身正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態。
這樣的動作稱為「後設認知」,也就是想像自己站在外圍來觀察自身。一般認為後設認知與腦部的前額前區(Prefrontal area)有著極深的關聯,若能藉由後設認知來客觀性地觀察自我狀態,將聽得見內心發出的警報聲。
做到後設認知後,就要設法消除壓力。說到消除壓力,近年來深受矚目的「預設模式網絡」(DMN)會是個有效的方法。
至今在進行腦部研究時,都是以「正在做某件事時」的腦部作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反過來以「什麼事也沒做時」的腦部為對象進行研究後,發現有一個神經迴路網會在這時變得活性化,這即是DMN。
根據近年來的研究,已一步步查出DMN能夠在各方面進行腦部調節,並且具有整理統合資訊和情感的作用。
說穿了,DMN的存在就像腦部的清潔員,一般認為它在消除壓力上也具有效果。為了促進DMN的活性化,有必要刻意讓自己處於發呆的狀態。
散步會是一個效果絕佳的方法。禪修之中,也有要求修行者放空腦袋步行的「步行禪」(細節請參照第38頁)。
7.什麼時候是腦部活性最好的黃金時段?——早晨的腦部活力充沛!
目前已查明腦部會在人們睡覺時,將前一天的經歷加以整理,尤其在進入「快速動眼睡眠」時,此活動更是活躍。其特徵是儘管處於睡眠,腦波仍呈現出與清醒時相同的波形,人們會經常作夢也都是在這個階段發生。
另一方面,當陷入沉睡狀態時,則稱為「非快速動眼睡眠」。人們在睡覺時,會不停地反覆在「快速動眼睡眠」以及「非快速動眼睡眠」交替(細節請參照第122頁)。
早上醒來時,由於腦中的記憶已經被編整完成,呈現暢通無阻的狀態,所以腦部在早晨最適合吸收新資訊,是容易產生靈感啟發的時段。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幾件我每天早上固定會做的事情。
首先,準備犒賞品給自己,讓自己在早上起床後能夠盡快恢復清醒,我給自己的犒賞品就是咖啡和巧克力。品嘗到自己愛吃的食物後,腦內就會分泌出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幹勁、專注力和生產效率。
只要是可以讓你開心的事物,想怎麼犒賞自己都可以。好比說,與喜歡的對象有所互動這一類的社會性犒賞,也能促進腦部的活性化。
做日光浴也能有效促進腦部的活動力,因為曬到陽光後,腦中會有一個迴路幫我們啟動清醒模式。天氣好的時候,我早上都會出門去曬曬太陽兼散步。
「朝活」在日本掀起了話題,而就腦科學的觀點來說,這的確是合理的行為。
8.生活過得無趣,腦部就會變得不靈光?——腦部會自己想辦法刺激活動
說老實話,在參加學會活動等場合上聽別人說話時,我總會覺得無聊而忍不住手邊做起其他動作。
當然了,有時是因為談話內容太過無趣才會覺得無聊,但事實上,除非真的是相當有趣的內容,否則腦部還是會覺得無聊。
若不是接收到會強烈吸引我的刺激,或手邊正忙著做某動作,我這個人似乎無法滿足自己的腦部。
雖然我是這樣類型的人,但並不認為自己的腦部有異於他人之處,因為人類本來就擁有一顆容易覺得無聊的腦部,或許有人會說「我才不會那樣」,但那只是因為腦部會在無意識之下消除無聊的情緒,而自身並未察覺。
所謂的無聊,是因為腦部某處呈現空白, 而產生「想要拿某事物來填補空白」的強烈欲望。即使沒有接收到外部的刺激,腦中的神經細胞也會自發性地活動,當缺乏外部的刺激時,腦部就會試圖找出什麼來填補空白。
在這樣的自發性活動下,人們會感受到或思考自己也預料不到的事情。有時會因為這樣而靈光一閃,最後延伸成為足以流傳千古的發明或發現。乍看下,或許會覺得無聊的狀態帶有否定的意味,但其實是有效的。
還有,心慌等負面情緒也是一樣,只要不是嚴重到會導致腦部失衡的負面情緒,勢必也都會為我們帶來某種作用。
9.為什麼會一見鍾情?——因為情感會搶先跑在理論的前頭
與某人邂逅的那一刻突然喜歡上對方就稱為一見鍾情。一見鍾情與本人的意識無關,說來就來,讓人不得不認知到腦部的存在。
針對這個問題,一路來做過各式各樣的實驗,但仍未得到明確的結論,不過,還是有相關研究。
根據研究內容,人類會在最初約2秒鐘的時間,就眼前對象做出判斷。
曾經有個實驗以在某大學上了整學期某課堂的學生,以及看了2秒鐘該課堂影片的學生為對象,讓雙方針對該課堂是否有趣做出評價,實驗結果發現,雙方的評價近乎一致。
也就是說,人類擁有可在極短時間內接收各種資訊的能力。想必一見鍾情也是瞬間接收到包含對方的外表、氣質等資訊後,所做出的判斷結果。
雖然這還只是未經證實的假設說法,但就腦部構造來說,也能做出一致的解讀。
一般來說,人類腦內負責掌控情感的迴路在處理資訊上,速度會比負責掌控理論的迴路來得快。因此,有時會發生情感(以杏仁核為中心的迴路)的資訊搶先跑在理論(以大腦新皮質為中心的迴路)前方的狀況。
一見鍾情的狀態即是腦部輸入對方的資訊後,大腦新皮質還來不及仔細評估,情感迴路便先做出「我喜歡這個人!」的結論。
喜歡上一個人的感覺,極大部分可說是憑靠直覺而來。
10.為什麼會沉迷於賭博?——因為多巴胺會讓幸福感變得強烈
世上沒有絕對會贏的賭博,正因為賭博帶有不確定性,才會吸引人們。人類的腦部具有容易被不確定事物吸引的傾向。
正因為如此,贏了賭局時才會開心得手舞足蹈。在賭贏的那一刻,腦內會分泌屬於犒賞系統的物質――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可提升幸福感和意願的荷爾蒙,又稱「快感物質」。
額葉是負責分泌多巴胺的部位,在反覆幾次賭贏的經驗後,以額葉為中心的神經迴路網將會逐漸強化。於是,腦部本身就會想要追求興奮感,並且渴望再次感受到那份喜悅,也就是陷入所謂的「上癮狀態」。
不過,透過賭博感受到的幸福稍縱即逝。即使贏了錢,只要繼續賭下去,最終勢必會走上賠錢路,畢竟賭博本來就被設計成莊家必贏的遊戲規則。
以某種層面來說,人生中也含有賭博要素,像是入學考試、就業、戀愛、結婚、工作等等,這些事情能不能做得成功,都必須走到最後才會知道答案。
不過,人生的遊戲規則和賭博不同。
若是賭博,勢必會輸錢,但如果是人生, 只要勤奮,就能夠提高「賭贏」的機率。
人們容易被不確定性吸引,若想在不確定性之中獲得喜悅,與其選擇沉迷於賭博,不如把精力改投入於讀書、戀愛或工作等方面,才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