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內文節錄】

醫學的進步與獻體者
 事實上,多數獻體者是為了「希望對醫學發展有所貢獻」。
 疾病是個難以掌握的東西。有些疾病難以診斷,有些疾病難以治療。譬如癌症,曾經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疾病。
 但現在,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我們已能診斷出更多疾病、開發出了許多有效藥物,治療方法也愈來愈成熟。即使是癌症,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有可能治癒。因此,透過醫療而恢復健康的人數正大幅增加中。
 提升醫療品質的同時,也提升了病人對醫療的信任度,於是便有更多患者獲得被治癒的經驗。
正是這些被醫療拯救過的人,抱持這回饋的心情,表示「希望我在過世後,還能對醫學有所貢獻」,紛紛申請遺體捐獻。
 獻體原則上無需條件,而且沒有報酬,登記獻體不會獲得酬勞,也不會獲得優先看診之類的特權。更重要的是,對家屬來說,自己親人的身體被解剖,在精神上是難以承受的。然而,家屬仍尊重死者的意願,同意接受解剖。正因為有這些人的付出,才有現在的解剖學。
 實際上,選擇獻體的人希望能以最好的狀態將自己的身體提供給學生,所以他們會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往往能活得很長壽。



眼球周圍塞滿了脂肪
 首先會注意到的是,眼球周圍的空隙被密密麻麻的脂肪完全填滿。
 人體透過轉動眼球來觀察各個方向,所以眼球周圍不能被堅硬的骨頭完全固定住。雖然像滑液囊這樣的構造或許也能用在這裡,但眼球周圍有肌肉需要收縮,還要有血管與神經通過,所以用柔軟的脂肪包覆住眼球,是容納這些組織的最佳結構。
 眼窩裡的脂肪與皮下脂肪完全不同,質地十分水潤柔軟,呈現非常漂亮的黃色,可用鑷子輕鬆取出。皮下脂肪中,有堅實的膠原蛋白形成網狀結構包裹著脂肪;眼窩脂肪的膠原蛋白則是輕柔的包裹著每一顆脂肪粒,這些膠原蛋白也相當脆弱。因此讓我們可以輕易提出眼窩脂肪組織。換句話說,正因為脂肪很柔軟,眼球才能任意轉動。
 眼窩脂肪的含量也因人而異。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的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會造成甲狀腺亢進,並出現眼球突出症狀,這是因為作用於甲狀腺的抗體,也對眼窩脂肪產生作用,引起發炎反應,使得脂肪腫脹,導致眼球外凸。
 另外,當人變瘦時,眼窩的脂肪也會減少,導致眼窩凹陷,眼睛看起來變大。然而,眼睛還是需要適量的脂肪才能順利運作。


印刷技術改變了解剖學
 銅版畫可以表現出細膩的線條圖樣,非常適合仔細描繪出人體結構的細節。在解剖圖的印刷上,銅版畫技術已能滿足需求,一直到十八世紀,相關技術都沒有太大變化。
 然而,書籍的正文是用活字凸版印刷,銅版畫則是凹版印刷,兩種版的高度與印刷壓力並不相同。所以同一頁面不能同時印刷兩者,也就是說,正文與解剖圖必須印在不同頁面。
 進入十九世紀後,出現了兩種新的印刷技術取代銅版畫。
 第一種是木口木版畫。製版時需使用一種名為burin,末端很尖銳的特殊雕刻刀,在緻密的木板上刻出細微的圖案。雖然這種版畫不適合製作大型插圖,但能與活字印刷一起進行凸版印刷,所以可將文字和圖放在同一頁互為對照,使讀者在閱讀上更容易理解。
 第二種是石版畫。做法是用油性蠟筆在石灰岩或金屬板上描繪圖樣並固定處理,再以水塗濕版面,然後塗上油性墨水,因為油和水互不相容,版上只有親油性的繪製區域會吸附墨水;非圖像的濕潤區域則排斥油性墨水。最後印刷時,將這些油性墨水轉印到紙上。
 製作石版畫時,只要用油性蠟筆在平滑的石板表面描繪圖樣就可以了,這讓製作版畫變得簡單許多,而且可做出漸層效果,或進行多色印刷,能夠表現出器官的質感。
 其中又以病理學中病變圖像的效果特別好。用銅版畫無法完全表現出病理解剖所觀察到的病變,石版畫則可表現出相當有震撼力的畫面。這種技術有助於傳播「器官病變疾病」等新的概念。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