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1:凝視彼此能加深情誼
►►光是四目相對,就能促進催產素分泌!
催產素又名「信賴荷爾蒙」、「愛情荷爾蒙」,聽到信賴的人的聲音、肢體接觸或是相互凝視等,都能促進催產素分泌。
這種原理在寵物狗和飼主之間也會出現。研究指出,飼主和自己養的狗相互凝視一會兒,雙方體內的催產素都會增加(參見左頁)。不僅如此,嗅聞催產素的寵物狗會凝視飼主更久,而養的狗若是凝視飼主,飼主也會分泌更多催產素。
催產素似乎能加強彼此的情感連結。不過,會凝視飼主更久的只有母狗。
►►催產素能夠預防外遇?
使用催產素噴鼻劑的人,會變得更容易相信他人,也較容易了解他人的心情。此外,嗅聞催產素之後還會遠離其他異性。所以可以說,催產素噴鼻劑具有預防外遇的效果。以寵物狗和飼主為例,兩者四目相對會分泌催產素,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把彼此視為伴侶。換句話說,這種特性或許會使得母狗遠離公狗,使飼主遠離自己的(人類)伴侶。習慣凝視寵物以撫慰心靈的人,對此可要多加注意。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2:一見鍾情始於直覺
►►戀愛時心跳不已和多巴胺有關
看到喜歡的人時,腦部的腹側被蓋區(與多巴胺息息相關的獎勵迴路起點)受到刺激活化,懷疑對方的杏仁核與右顳頂交界區的活動則會低下。
過去的實驗結果已經證明這件事,日本的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則更進一步,研究看到熱戀中對象的照片,多巴胺分泌活化的部分會出現哪些變化。
他們發現,看到戀人的照片時,獎勵迴路投射的內側眶額皮質(Medial Orbitalfrontal Cortex)和內側前額葉皮質,會分泌較多的多巴胺。心頭小鹿愈是亂撞,分泌得越多。
►►感性與理性能同時發揮作用
另外則有研究調查,看到聯誼所遇對象的照片時,腦部會如何活動。結果發現,前額葉皮質的腹內側涉及預測與決定追求還是拒絕對方。
進一步分析前額葉皮質的腹內側發現,部分扣帶皮質與內側前額葉皮質活動特別劇烈。扣帶皮質與判斷身體美醜相關,內側前額葉皮質則與對方的個性等個人的喜好相關。
由此可知,稍微瞟一眼的瞬間,我們便同時做出心理與外觀的判斷,預測是否會與對方發生戀愛。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3:因為視線離不開而喜歡上對方
►►常常看就喜歡上了
遇到喜歡的人便忍不住盯著對方一直看或是瞳孔放大。「喜歡所以盯著看」這行為可以說非常簡單明瞭。
相反的,就算原本不是那麼喜歡,看的時間長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對方產生好感。
這是心理學的「單純曝光效果」。例如經常上電視的藝人往往在好感度調查中名列前茅,或是反感度排行榜排行居前的藝人,往往也在好感度排行榜的前幾名,都基於相同的道理。「喜歡而看」與「看了喜歡」,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面向對方看有其意義
向實驗對象出示二張照片,出示的時間一長一短,再請實驗對象從中挑選喜歡的照片。實驗結果說明了前面提到的現象(參見左頁)。
受試者喜歡的照片是出示時間較長的那張。實驗的關鍵在於左右交替出示照片。
這是因為人類習慣對自己無意識的行動賦予意義,這個習性在實驗時發揮了作用,使受試者認定「面對A時,我看的時間較長,一定是因為我喜歡A」。所以抱持好意凝視對方,也能夠促使對方喜歡上自己。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4:對方看的是你的右臉
►►用視線左半邊的臉部判斷對方的表情
人類視野的右半邊由左邊的視覺皮質掌管,視野的左半邊則由右邊的視覺皮質掌管。影像處理是由右側的頂葉負責,因此我們看他人的臉時,習慣以視野左半邊(對方的右半臉)判斷表情,無視另一邊。所以當左半邊看起來是笑臉,就會認定對方是笑臉。
仔細觀察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便會發現視線左半邊的臉部沒有表情,只有右邊嘴角微微上揚,貌似在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看來既神祕又充滿魅力,或許就是出自這種似笑非笑的奇妙平衡。
►►對著鏡子化妝時,要多注意右側
重視視野的左半邊、忽略右半邊的習性,稱為「偽忽視」。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四處可見,無論是魚攤上的魚、圖鑑還是端上桌的烤魚,都是頭往左,尾巴朝右。人類在不知不覺中過著習慣重視左邊的生活。
由此可知,照鏡子時必須特別留意。當我們看著鏡子整理髮型或化妝,習慣注意鏡子裡的左臉,格外著重左邊的外觀。然而實際上他人看的是視野左半邊,也就是我們的「右臉」。當心別把注意力全放在左半邊啊。
►►光是四目相對,就能促進催產素分泌!
催產素又名「信賴荷爾蒙」、「愛情荷爾蒙」,聽到信賴的人的聲音、肢體接觸或是相互凝視等,都能促進催產素分泌。
這種原理在寵物狗和飼主之間也會出現。研究指出,飼主和自己養的狗相互凝視一會兒,雙方體內的催產素都會增加(參見左頁)。不僅如此,嗅聞催產素的寵物狗會凝視飼主更久,而養的狗若是凝視飼主,飼主也會分泌更多催產素。
催產素似乎能加強彼此的情感連結。不過,會凝視飼主更久的只有母狗。
►►催產素能夠預防外遇?
使用催產素噴鼻劑的人,會變得更容易相信他人,也較容易了解他人的心情。此外,嗅聞催產素之後還會遠離其他異性。所以可以說,催產素噴鼻劑具有預防外遇的效果。以寵物狗和飼主為例,兩者四目相對會分泌催產素,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把彼此視為伴侶。換句話說,這種特性或許會使得母狗遠離公狗,使飼主遠離自己的(人類)伴侶。習慣凝視寵物以撫慰心靈的人,對此可要多加注意。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2:一見鍾情始於直覺
►►戀愛時心跳不已和多巴胺有關
看到喜歡的人時,腦部的腹側被蓋區(與多巴胺息息相關的獎勵迴路起點)受到刺激活化,懷疑對方的杏仁核與右顳頂交界區的活動則會低下。
過去的實驗結果已經證明這件事,日本的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則更進一步,研究看到熱戀中對象的照片,多巴胺分泌活化的部分會出現哪些變化。
他們發現,看到戀人的照片時,獎勵迴路投射的內側眶額皮質(Medial Orbitalfrontal Cortex)和內側前額葉皮質,會分泌較多的多巴胺。心頭小鹿愈是亂撞,分泌得越多。
►►感性與理性能同時發揮作用
另外則有研究調查,看到聯誼所遇對象的照片時,腦部會如何活動。結果發現,前額葉皮質的腹內側涉及預測與決定追求還是拒絕對方。
進一步分析前額葉皮質的腹內側發現,部分扣帶皮質與內側前額葉皮質活動特別劇烈。扣帶皮質與判斷身體美醜相關,內側前額葉皮質則與對方的個性等個人的喜好相關。
由此可知,稍微瞟一眼的瞬間,我們便同時做出心理與外觀的判斷,預測是否會與對方發生戀愛。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3:因為視線離不開而喜歡上對方
►►常常看就喜歡上了
遇到喜歡的人便忍不住盯著對方一直看或是瞳孔放大。「喜歡所以盯著看」這行為可以說非常簡單明瞭。
相反的,就算原本不是那麼喜歡,看的時間長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對方產生好感。
這是心理學的「單純曝光效果」。例如經常上電視的藝人往往在好感度調查中名列前茅,或是反感度排行榜排行居前的藝人,往往也在好感度排行榜的前幾名,都基於相同的道理。「喜歡而看」與「看了喜歡」,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面向對方看有其意義
向實驗對象出示二張照片,出示的時間一長一短,再請實驗對象從中挑選喜歡的照片。實驗結果說明了前面提到的現象(參見左頁)。
受試者喜歡的照片是出示時間較長的那張。實驗的關鍵在於左右交替出示照片。
這是因為人類習慣對自己無意識的行動賦予意義,這個習性在實驗時發揮了作用,使受試者認定「面對A時,我看的時間較長,一定是因為我喜歡A」。所以抱持好意凝視對方,也能夠促使對方喜歡上自己。
▎戀愛的感覺源自腦部4:對方看的是你的右臉
►►用視線左半邊的臉部判斷對方的表情
人類視野的右半邊由左邊的視覺皮質掌管,視野的左半邊則由右邊的視覺皮質掌管。影像處理是由右側的頂葉負責,因此我們看他人的臉時,習慣以視野左半邊(對方的右半臉)判斷表情,無視另一邊。所以當左半邊看起來是笑臉,就會認定對方是笑臉。
仔細觀察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便會發現視線左半邊的臉部沒有表情,只有右邊嘴角微微上揚,貌似在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看來既神祕又充滿魅力,或許就是出自這種似笑非笑的奇妙平衡。
►►對著鏡子化妝時,要多注意右側
重視視野的左半邊、忽略右半邊的習性,稱為「偽忽視」。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四處可見,無論是魚攤上的魚、圖鑑還是端上桌的烤魚,都是頭往左,尾巴朝右。人類在不知不覺中過著習慣重視左邊的生活。
由此可知,照鏡子時必須特別留意。當我們看著鏡子整理髮型或化妝,習慣注意鏡子裡的左臉,格外著重左邊的外觀。然而實際上他人看的是視野左半邊,也就是我們的「右臉」。當心別把注意力全放在左半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