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自己的性命做實驗
田原(以下簡稱田):這些年搜集了多少秘方的書?
董有本(以下簡稱董):不多,將近一百本。最遠呢,是明代的醫書。不過這些可能都是孤本了,很難再找到了。
我現在不管逛書攤還是書店,只要看見偏方或者秘方兩個字的書,都要停下研究一番。可惜,都不是真正的東西了。
田:和學院派的專家不同,民間的醫者有各自不同的入門之道,而對於你來說,秘方是開啟中醫智慧的法門。
董:我三十來歲的時候得了胰腺癌,早前我們家好些人,不到六十歲就都走了。我爺爺不到六十歲走了,我都沒有見過他;我叔叔五十九歲,查出胃癌,我父親也是五十來歲就死了,他當時得的是肺癆病,相當於現在的結核病,等於這個家族沒有長壽之人啊!
看來,癌症不傳染,但是它「遺傳」。
田:後來發現自己也得了胰腺癌……?
董:三十幾歲的時候,眼看著就要延續家族的命運。
那時候,就是吃飯吃不了,吃了就要吐,吃一點兒都難受。喝點兒粥都要熬得跟稀水一樣,才能喝一點兒,然後腹部有明顯的硬塊,到醫院一查,確診是胰腺癌。
田:那時候學中醫了嗎?
董:沒學中醫,那時候我只是個赤腳醫生,就是給病人打個針,看個小病什麼的。
當時我得了這個病,看了好多醫生都治不了,連日本的進口藥我都吃過,都沒有用。治到最後,根本不見好轉,大夫實在沒辦法了,說你回家吧。
後來我這個秘方是怎麼來的呢?是一個老人家告訴我的,那時候自己不是搞西醫嘛,就經常給他看個感冒之類的小病,打個針什麼的。我們來往還挺好,我也算老實人。他看我生病了這麼痛苦,就說,我給你一個祖傳的秘方,你吃了以後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了。
田:他有祖傳秘方,為什麼還要找你這個西醫治病?
董:他不懂醫,就是個老師,家裡有個祖傳的方子。我說什麼秘方?他說專門治拉肚子和胃病的。
他們家不只這一個秘方,他還有一個什麼呢?過去被土匪打槍打到腿上,就在中子彈的地方貼自製的膏藥,就能把子彈給拔出來,可惜這個方子失傳了。
那時候我對他也挺好,有時候還給他送飯,相處時間長了,就有感情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方子給我。田:他知道你得的什麼病嗎?
董:不知道,他就知道這個藥能治胃疼、拉肚子。
胰腺癌呢,本身就有個腹瀉的症狀,有的人是長期的慢性腹瀉,他不在意,結果時間一長,嚴重了,到醫院一看,就被確診胰腺癌。
田:結果這個秘方救了你的命……。
董:對,而且見效很快。
田:能說說這個秘方都有什麼藥嗎?
董:有人參、黃連、半枝蓮、蠍子尾等幾味中藥,不能全說出來……。
田:藥吃了以後什麼反應呢?
董:拉得更厲害了!
他給我藥的時候就跟我說過,說你吃這個藥要受點兒罪。結果回家配好藥,剛吃上第一副,肚子就疼得要命,就像有股力量把什麼東西都給攆到肚子這兒了,能聽到那個腸子的鳴叫聲。接著過了幾個小時就跑廁所大便,先是成形的,後來就是水了,便出一大堆東西,白的、黑的,那天晚上就跑了二十多趟廁所。
當時我心想,哪兒來這麼多東西?但也奇怪,便完之後也沒有虛脫的感覺,反而還感覺身上特輕鬆。吃到第十天,我一按那個肚子上的腫塊軟了、小了,原來特別大,剛硬。
藥吃了一個月,就能吃饅頭了,之後就接著吃,吃一次好一次,吃到第三、第四個月,越來越好,臉色也有人樣了。我家沒人活到六十歲的,但是我今年六十九歲了(按:虛歲,作者田原初訪董有本,時為二O一O年),死不了了。
田:到醫院檢查了嗎?
董:檢查了,腫瘤消失了,吃飯什麼的也跟正常人一樣了。從這以後,我就發誓要學中醫,要不然我今天不會完全放棄了西醫那一套,做中醫;也就對秘方上癮了。
從我自己的這個事上,以後我就對秘方特感興趣,到處去找這樣的書,找到好的,毫不猶豫就買回來,不管多少錢都買。我現在治病的這十幾個方子,就有當初那個老人家給的秘方,還有我研究的其他秘方,綜合而成的。
田:這些書裡這麼多方子,你用什麼來判斷秘方的真偽和療效呢?
董:說實話,我不是中醫科班出身的人,說我有多麼深的理論基礎那是假話,但是,怎樣判斷秘方的真偽,我有自己的感覺。首先,我會確定我想治療哪類疾病,然後有針對性的研究那些方子;比如,我現在用來治療癌症的方子,就是這麼摸索出來的。田:我聽說你經常拿自己做人體實驗,還把自己試暈過去了。
董:我的方子都得我先吃,先做安全和毒理實驗,不然給別人吃壞了怎麼辦?暈過去那次,是後來我研究治療肺癌的藥。
那時候,我的藥已經研究出來了幾種,能治很多病了,就是治不了肺癌,我就研究它。後來我認為要治肺癌就得先止疼,就又改方子。
結果有一次試藥的時候就暈過去了,我本來準備好解藥的,也沒來得及吃。後來是我兒子把解藥給我吃上,才緩過來了。不只我吃,我給我們家豬、狗、雞都吃。
田:這也是動物實驗啊?……它們吃了什麼反應?
董:也是拉肚子,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便完就又蹦蹦跳跳,沒事。
我的病人裡,最小的癌症病人才六個月大,也是用這個辦法給他治,吃完半個小時以後,孩子就開始拉肚子,然後就在他媽媽的懷裡睡著了。
田:記得採訪中醫名家聶惠民教授的時候,她含著眼淚說:沒有張仲景就沒有她今天的事業,她這一輩子都守著張仲景的《傷寒論》;山西王氏女科則把《傅青主女科》奉若神明。這是因為他們體會並理解了這些經典,所以深愛著,這份情感難以言說。
應該說,除去殿堂之上的經典,閃爍在民間的瑰寶也需要有人發掘,所以你對民間秘方的執著也同樣值得尊重。
董:謝謝你的理解!可惜現在很難找到真正有效的偏方、秘方了,失傳的太多了。而且有一點,不管是什麼方子,辨證很重要。
說心裡話,雖然古書裡有很多精彩的方子,我也研究了這麼多的古方、秘方,我發現同樣的方子,在過去給同樣的病人吃,十天見效,現在就得二十天。為什麼?因為現在人的體質不一樣了,比如明代用著很好的方子,用來治現代人的病,就不可能把原方拿過來就用。
身體的堆積,是現代人最大的問題
田:剛才說到當年那個老人家給你的秘方,其中有人參、黃連、半枝蓮、蠍子尾等中藥,你理解這個秘方的大法是什麼?
董:如果用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角度來說,就是以「排毒」為主。
田:這個毒是什麼?是排除腸道中的毒素和宿便嗎?董:在中醫看就沒有這麼簡單。
我理解的很簡單,李可老先生說過現代人「陽虛之人十有八九,陰虛之人百不見一」。一方面,我贊成這個觀點;另一方面呢,我就要思考了,是什麼造成了這個陽虛?
飲食起居的寒濕自然是罪魁禍首,但是這些東西如何清理出去?這就是各醫家有各醫家的高招了。李可扶陽,很好;也有人善補脾胃,也沒錯。我呢,就用下法。這就是這個秘方的醫理。
為什麼還有人參呢?就是攻下不能不補正氣。為什麼很多人吃了這個藥,沒有虛弱的感覺,反而氣色好了,症狀消失了?
有一個在北京媒體工作的陳先生,不到五十歲,家裡生活條件非常好,喜歡各種美食,沒有肉不吃飯,人也不是很胖。但是,在我看來就有些臉色偏浮白,口腔潰瘍一年多了,西醫診斷為「白塞氏綜合症」,看了中醫、西醫,都沒有明顯的好轉。我只給他開了七天的量,他排出了大量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說:「白天做人,晚上做鬼。」因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才能吃這個藥,拉肚也在夜裡,他自己感覺很受罪,但是這個病就好了……。
田:《四聖心源》談陰陽篇,有這樣一段話:「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病于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藥,禍流今古,甚可恨也。」
這本書成書在乾隆年間,這個「補陰」的「歷史」可是不短了。
董:究其根源,我覺得現代人體內多有寒邪、濕邪。
尤其現代人善於補營養,問題是,補進去了,有沒有化作氣血呢?多數沒有;那麼,反而在體內就形成了瘀滯。
比如,很多小孩都是嘴壯以後引起感冒發燒,就是因為孩子脾胃虛弱,沒有把食物化生氣血,導致食積,然後發熱。這個角度雖然很小,但是可以以小推大。
田:談到這兒,我倒想起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吃。細想一想,大家真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搞吃的東西,美食文化、美食節,什麼都可以吃、什麼都是補。關於吃的場所到處都是,就連洗澡的地方都幾乎是以吃為主了,老祖宗講「飽腹不可洗澡」的古訓也遺忘了。
因為民以食為天,親朋好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吃了嗎?可是,進來的東西,消化了多少?出去了多少?這就只有醫院來關注了。甚至醫院也沒有辦法,灌腸好像是醫院常見的手段。這和之前享用美食,感受色香味俱佳,真是天壤之別!董:人體內的「毒」來自好多方面。
病從口入,這沒錯;還有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濕、燥、火;還有情緒因素,就是中醫說的怒、喜、憂、思、悲、恐、驚。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是這個道理。人的情緒好,不過喜、不過怒,就不容易生病,就怕大喜、大怒、常懷憂慮,或者慾望過於強烈。
一般人都知道,在經歷過大悲、大喜之後,人就覺得累,有點兒像被掏空了似的,這就是對生命之氣的過度消耗。
其實,人的身體既是精神體,也可以看作是一台生命機器。但凡機器,用的時間久了,必然要有磨損,用得多、用得過度,磨損得就越快,做為機器的功能就越要大打折扣。
本來流利的工作,生產、運輸氣血,以維護人日常活動的臟腑、經絡、血管等等有形無形的「生產線」,年歲一多,生產力量和運輸都上不來了,人的精氣神、體質等各方面,就都要受到影響。
尤其是人的這個胃腸,就像很多家裡用的絞肉機一樣,剛開始用著挺好,進去多大塊兒的肉都能絞碎了,年歲多了就不行了,絞不動大塊肉了,有時候,連小塊肉都容易卡在裡面。絞肉機舊了,把它一扔換台新的,人的身體舊了,怎麼能換新的呢?
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身體並不是完全自由的,它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可以放縱吃喝,隨意透支。經年累月,本來的山青水秀,就有可能變成潮濕森林,甚至霧障沼澤,這些都是有利於產生疾病的體質環境。
董:所以我所說的「排毒」是什麼呢?人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覺得不享受生活,那活著有什麼意思?但是,在享受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給身體機器一個維護。
身體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個體,把一個桃子放在密封的袋子裡都會很快爛掉,更何況滯留在身體各處的濕氣、瘀血、痰濁,乃至不良情緒。這些問題,當身體機器沒辦法順利地使它流暢起來、排泄出去,一定會成為負擔,讓人覺得沉重不爽,而且這些痰濁和瘀血,久而久之,就要滋生各種疾病,還有可能積聚而成腫瘤……。田:所以要定期清理身體裡的不良庫存。
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是說簡單的清理腸道和宿便就能解決問題的。我要看人的面色、舌象、脈象,這些檢查手段,告訴我這個人的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
前些日子,一個報社記者來我這裡看病,他說自己這幾年來西醫檢查都是肝大、脾大,膽囊有息肉。吃我的藥半個月以後,再去檢查,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尤其是膽囊息肉,真是不見了,膽囊壁光滑。
對於慢性肝炎的人來說,體內的瘀滯多,怎麼掙扎都動不了,出不來。這個時候,你用藥去鼓動他,效果肯定不理想。怎麼辦?幫助身體排除瘀滯,就顯得很重要了。這些瘀滯排除以後,人體自己就有一個很好的調整機制。
一般民間常說:「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什麼意思?就是說,有些小毛病不用去治療,身體自己就是一個中等水準的中醫大夫;因為身體有這個能量和智慧,會調整到一個自身比較平衡的狀態,做為醫生,你只需要給身體一個助力,把堵的地方疏通了,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了;正所謂推陳出新,就是這個道理。
田:有很多人總是感覺身體不爽,其實就是水濕等瘀滯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解決身體的問題可以簡單一點。但是這個「推陳出新」,一定是有技術含量的,可不是隨便的排毒減肥。
癌,就是慾望貪多的產物
田:簡而言之,現代人的病大多數都是吃出來的。而「吃出來」的背後,其實是人類生存文化的異化。
董:主要就是這個問題。
你說一個病都是單獨原因形成的嗎?必然不是啊!
我認為,首先是現在人的思想出了問題,因為條件允許了,生活中開始充滿各種可能性,貪圖享樂,放任慾望。只不過,「吃」為已經疲累不堪的身體,增加了更大的壓力,設置了更多的障礙。而且我們現在的補,跟張子和那個年代不一樣,現在的生活水準多高?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只要有錢,想吃什麼有什麼。但人身體的需求和承載能力其實很有限,只是在吃喝玩樂增加身體負擔時,身體的韌性不會馬上表現出不堪重負,而是像小樹一樣一點點被壓彎,終有一天,樹幹折了。田: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無所不在的誘惑讓人難以招架,如何能抵擋住美食?
董:還是要改變觀念,這個很難,但是我仍要講出來。
我是一個沒有母親的人,我希望所有家庭都圓圓滿滿的。抗拒不了誘惑,就在吃的時候多想想後果。
為什麼過去癌症沒有這麼普遍?打仗的時候,沒有東西吃,幾乎個個營養不良,為什麼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老人,尤其是艱苦一輩子的老一輩的人,反而更少病,還長壽?這是因為過去沒有細糧,肉也難得吃到,油就更不用說了。
這些粗糧能給人的營養成分很有限,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它不易於消化,反而在消化過程中,對腸道進行了「按摩」和清理,髒東西在身體裡就留不住。但現在不一樣,細糧和油膩食物幾乎頓頓都有,但這些東西進了腸道,不像粗糧那麼痛快就下來了。
你看那個白麵,揉過之後,都黏在手指上,油沾到手上也不容易洗掉,用這些東西做出來的食物,進入身體,哪兒那麼容易就能排出來?更何況是頓頓吃,年年吃。
吃進去那麼多的好東西都到哪兒去了?一少部分被身體消化了,還有一些不好消化的,尤其是油脂,要不然就變成脂肪,要不然就游離於血液中,還有一些,就掛在腸壁上了。日積月累,連腸子裡的通道都越來越窄了。
為什麼現在結腸癌的也多?結腸不是直的,是彎來彎去的一條腸道,比其他地方還要狹窄,在它的拐彎處,也最容易積聚雜物;比方說菜裡的秸杆、米裡的沙子等等雜物,有時候就卡到這兒,過不去了,最後就留在身體裡,慢慢地被身體裡的一層粘膜給包裹起來,就造成這個地方越來越窄,越來越多的雜物積在這兒,有的就形成了腫瘤。
田:結腸癌就是結腸裡堆積物過多?
董:就這麼簡單!就跟家裡的水管被雜物堵上了,水管出水就不通暢,堵在裡面的東西長時間處在那麼一個悶熱、潮濕、封閉的環境裡,就要發生變化,發黴、腐爛。不應該停在身體裡的東西被滯留了,同樣要發生不好的變化。
你說它複雜嗎?用西醫學來解釋它肯定複雜,其實人身體的學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類比,一類比,複雜的事物就變得簡單了。田:食道癌呢?
董:也簡單,就是總愛吃很燙的東西,這一點也是現代醫學認可的發病原因。過熱的食物首先進入食道,非常容易傷害粘膜,出現破損。
體內有「傷」的地方,就要雜草叢生,長年累月,癌症就出現了 —— 身體內部的傷,就相當於給癌細胞開了一個「方便門」,可以這樣說。
田原(以下簡稱田):這些年搜集了多少秘方的書?
董有本(以下簡稱董):不多,將近一百本。最遠呢,是明代的醫書。不過這些可能都是孤本了,很難再找到了。
我現在不管逛書攤還是書店,只要看見偏方或者秘方兩個字的書,都要停下研究一番。可惜,都不是真正的東西了。
田:和學院派的專家不同,民間的醫者有各自不同的入門之道,而對於你來說,秘方是開啟中醫智慧的法門。
董:我三十來歲的時候得了胰腺癌,早前我們家好些人,不到六十歲就都走了。我爺爺不到六十歲走了,我都沒有見過他;我叔叔五十九歲,查出胃癌,我父親也是五十來歲就死了,他當時得的是肺癆病,相當於現在的結核病,等於這個家族沒有長壽之人啊!
看來,癌症不傳染,但是它「遺傳」。
田:後來發現自己也得了胰腺癌……?
董:三十幾歲的時候,眼看著就要延續家族的命運。
那時候,就是吃飯吃不了,吃了就要吐,吃一點兒都難受。喝點兒粥都要熬得跟稀水一樣,才能喝一點兒,然後腹部有明顯的硬塊,到醫院一查,確診是胰腺癌。
田:那時候學中醫了嗎?
董:沒學中醫,那時候我只是個赤腳醫生,就是給病人打個針,看個小病什麼的。
當時我得了這個病,看了好多醫生都治不了,連日本的進口藥我都吃過,都沒有用。治到最後,根本不見好轉,大夫實在沒辦法了,說你回家吧。
後來我這個秘方是怎麼來的呢?是一個老人家告訴我的,那時候自己不是搞西醫嘛,就經常給他看個感冒之類的小病,打個針什麼的。我們來往還挺好,我也算老實人。他看我生病了這麼痛苦,就說,我給你一個祖傳的秘方,你吃了以後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了。
田:他有祖傳秘方,為什麼還要找你這個西醫治病?
董:他不懂醫,就是個老師,家裡有個祖傳的方子。我說什麼秘方?他說專門治拉肚子和胃病的。
他們家不只這一個秘方,他還有一個什麼呢?過去被土匪打槍打到腿上,就在中子彈的地方貼自製的膏藥,就能把子彈給拔出來,可惜這個方子失傳了。
那時候我對他也挺好,有時候還給他送飯,相處時間長了,就有感情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方子給我。田:他知道你得的什麼病嗎?
董:不知道,他就知道這個藥能治胃疼、拉肚子。
胰腺癌呢,本身就有個腹瀉的症狀,有的人是長期的慢性腹瀉,他不在意,結果時間一長,嚴重了,到醫院一看,就被確診胰腺癌。
田:結果這個秘方救了你的命……。
董:對,而且見效很快。
田:能說說這個秘方都有什麼藥嗎?
董:有人參、黃連、半枝蓮、蠍子尾等幾味中藥,不能全說出來……。
田:藥吃了以後什麼反應呢?
董:拉得更厲害了!
他給我藥的時候就跟我說過,說你吃這個藥要受點兒罪。結果回家配好藥,剛吃上第一副,肚子就疼得要命,就像有股力量把什麼東西都給攆到肚子這兒了,能聽到那個腸子的鳴叫聲。接著過了幾個小時就跑廁所大便,先是成形的,後來就是水了,便出一大堆東西,白的、黑的,那天晚上就跑了二十多趟廁所。
當時我心想,哪兒來這麼多東西?但也奇怪,便完之後也沒有虛脫的感覺,反而還感覺身上特輕鬆。吃到第十天,我一按那個肚子上的腫塊軟了、小了,原來特別大,剛硬。
藥吃了一個月,就能吃饅頭了,之後就接著吃,吃一次好一次,吃到第三、第四個月,越來越好,臉色也有人樣了。我家沒人活到六十歲的,但是我今年六十九歲了(按:虛歲,作者田原初訪董有本,時為二O一O年),死不了了。
田:到醫院檢查了嗎?
董:檢查了,腫瘤消失了,吃飯什麼的也跟正常人一樣了。從這以後,我就發誓要學中醫,要不然我今天不會完全放棄了西醫那一套,做中醫;也就對秘方上癮了。
從我自己的這個事上,以後我就對秘方特感興趣,到處去找這樣的書,找到好的,毫不猶豫就買回來,不管多少錢都買。我現在治病的這十幾個方子,就有當初那個老人家給的秘方,還有我研究的其他秘方,綜合而成的。
田:這些書裡這麼多方子,你用什麼來判斷秘方的真偽和療效呢?
董:說實話,我不是中醫科班出身的人,說我有多麼深的理論基礎那是假話,但是,怎樣判斷秘方的真偽,我有自己的感覺。首先,我會確定我想治療哪類疾病,然後有針對性的研究那些方子;比如,我現在用來治療癌症的方子,就是這麼摸索出來的。田:我聽說你經常拿自己做人體實驗,還把自己試暈過去了。
董:我的方子都得我先吃,先做安全和毒理實驗,不然給別人吃壞了怎麼辦?暈過去那次,是後來我研究治療肺癌的藥。
那時候,我的藥已經研究出來了幾種,能治很多病了,就是治不了肺癌,我就研究它。後來我認為要治肺癌就得先止疼,就又改方子。
結果有一次試藥的時候就暈過去了,我本來準備好解藥的,也沒來得及吃。後來是我兒子把解藥給我吃上,才緩過來了。不只我吃,我給我們家豬、狗、雞都吃。
田:這也是動物實驗啊?……它們吃了什麼反應?
董:也是拉肚子,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便完就又蹦蹦跳跳,沒事。
我的病人裡,最小的癌症病人才六個月大,也是用這個辦法給他治,吃完半個小時以後,孩子就開始拉肚子,然後就在他媽媽的懷裡睡著了。
田:記得採訪中醫名家聶惠民教授的時候,她含著眼淚說:沒有張仲景就沒有她今天的事業,她這一輩子都守著張仲景的《傷寒論》;山西王氏女科則把《傅青主女科》奉若神明。這是因為他們體會並理解了這些經典,所以深愛著,這份情感難以言說。
應該說,除去殿堂之上的經典,閃爍在民間的瑰寶也需要有人發掘,所以你對民間秘方的執著也同樣值得尊重。
董:謝謝你的理解!可惜現在很難找到真正有效的偏方、秘方了,失傳的太多了。而且有一點,不管是什麼方子,辨證很重要。
說心裡話,雖然古書裡有很多精彩的方子,我也研究了這麼多的古方、秘方,我發現同樣的方子,在過去給同樣的病人吃,十天見效,現在就得二十天。為什麼?因為現在人的體質不一樣了,比如明代用著很好的方子,用來治現代人的病,就不可能把原方拿過來就用。
身體的堆積,是現代人最大的問題
田:剛才說到當年那個老人家給你的秘方,其中有人參、黃連、半枝蓮、蠍子尾等中藥,你理解這個秘方的大法是什麼?
董:如果用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角度來說,就是以「排毒」為主。
田:這個毒是什麼?是排除腸道中的毒素和宿便嗎?董:在中醫看就沒有這麼簡單。
我理解的很簡單,李可老先生說過現代人「陽虛之人十有八九,陰虛之人百不見一」。一方面,我贊成這個觀點;另一方面呢,我就要思考了,是什麼造成了這個陽虛?
飲食起居的寒濕自然是罪魁禍首,但是這些東西如何清理出去?這就是各醫家有各醫家的高招了。李可扶陽,很好;也有人善補脾胃,也沒錯。我呢,就用下法。這就是這個秘方的醫理。
為什麼還有人參呢?就是攻下不能不補正氣。為什麼很多人吃了這個藥,沒有虛弱的感覺,反而氣色好了,症狀消失了?
有一個在北京媒體工作的陳先生,不到五十歲,家裡生活條件非常好,喜歡各種美食,沒有肉不吃飯,人也不是很胖。但是,在我看來就有些臉色偏浮白,口腔潰瘍一年多了,西醫診斷為「白塞氏綜合症」,看了中醫、西醫,都沒有明顯的好轉。我只給他開了七天的量,他排出了大量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說:「白天做人,晚上做鬼。」因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才能吃這個藥,拉肚也在夜裡,他自己感覺很受罪,但是這個病就好了……。
田:《四聖心源》談陰陽篇,有這樣一段話:「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病于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藥,禍流今古,甚可恨也。」
這本書成書在乾隆年間,這個「補陰」的「歷史」可是不短了。
董:究其根源,我覺得現代人體內多有寒邪、濕邪。
尤其現代人善於補營養,問題是,補進去了,有沒有化作氣血呢?多數沒有;那麼,反而在體內就形成了瘀滯。
比如,很多小孩都是嘴壯以後引起感冒發燒,就是因為孩子脾胃虛弱,沒有把食物化生氣血,導致食積,然後發熱。這個角度雖然很小,但是可以以小推大。
田:談到這兒,我倒想起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吃。細想一想,大家真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搞吃的東西,美食文化、美食節,什麼都可以吃、什麼都是補。關於吃的場所到處都是,就連洗澡的地方都幾乎是以吃為主了,老祖宗講「飽腹不可洗澡」的古訓也遺忘了。
因為民以食為天,親朋好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吃了嗎?可是,進來的東西,消化了多少?出去了多少?這就只有醫院來關注了。甚至醫院也沒有辦法,灌腸好像是醫院常見的手段。這和之前享用美食,感受色香味俱佳,真是天壤之別!董:人體內的「毒」來自好多方面。
病從口入,這沒錯;還有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濕、燥、火;還有情緒因素,就是中醫說的怒、喜、憂、思、悲、恐、驚。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是這個道理。人的情緒好,不過喜、不過怒,就不容易生病,就怕大喜、大怒、常懷憂慮,或者慾望過於強烈。
一般人都知道,在經歷過大悲、大喜之後,人就覺得累,有點兒像被掏空了似的,這就是對生命之氣的過度消耗。
其實,人的身體既是精神體,也可以看作是一台生命機器。但凡機器,用的時間久了,必然要有磨損,用得多、用得過度,磨損得就越快,做為機器的功能就越要大打折扣。
本來流利的工作,生產、運輸氣血,以維護人日常活動的臟腑、經絡、血管等等有形無形的「生產線」,年歲一多,生產力量和運輸都上不來了,人的精氣神、體質等各方面,就都要受到影響。
尤其是人的這個胃腸,就像很多家裡用的絞肉機一樣,剛開始用著挺好,進去多大塊兒的肉都能絞碎了,年歲多了就不行了,絞不動大塊肉了,有時候,連小塊肉都容易卡在裡面。絞肉機舊了,把它一扔換台新的,人的身體舊了,怎麼能換新的呢?
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身體並不是完全自由的,它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可以放縱吃喝,隨意透支。經年累月,本來的山青水秀,就有可能變成潮濕森林,甚至霧障沼澤,這些都是有利於產生疾病的體質環境。
董:所以我所說的「排毒」是什麼呢?人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覺得不享受生活,那活著有什麼意思?但是,在享受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給身體機器一個維護。
身體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個體,把一個桃子放在密封的袋子裡都會很快爛掉,更何況滯留在身體各處的濕氣、瘀血、痰濁,乃至不良情緒。這些問題,當身體機器沒辦法順利地使它流暢起來、排泄出去,一定會成為負擔,讓人覺得沉重不爽,而且這些痰濁和瘀血,久而久之,就要滋生各種疾病,還有可能積聚而成腫瘤……。田:所以要定期清理身體裡的不良庫存。
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是說簡單的清理腸道和宿便就能解決問題的。我要看人的面色、舌象、脈象,這些檢查手段,告訴我這個人的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
前些日子,一個報社記者來我這裡看病,他說自己這幾年來西醫檢查都是肝大、脾大,膽囊有息肉。吃我的藥半個月以後,再去檢查,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尤其是膽囊息肉,真是不見了,膽囊壁光滑。
對於慢性肝炎的人來說,體內的瘀滯多,怎麼掙扎都動不了,出不來。這個時候,你用藥去鼓動他,效果肯定不理想。怎麼辦?幫助身體排除瘀滯,就顯得很重要了。這些瘀滯排除以後,人體自己就有一個很好的調整機制。
一般民間常說:「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什麼意思?就是說,有些小毛病不用去治療,身體自己就是一個中等水準的中醫大夫;因為身體有這個能量和智慧,會調整到一個自身比較平衡的狀態,做為醫生,你只需要給身體一個助力,把堵的地方疏通了,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了;正所謂推陳出新,就是這個道理。
田:有很多人總是感覺身體不爽,其實就是水濕等瘀滯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解決身體的問題可以簡單一點。但是這個「推陳出新」,一定是有技術含量的,可不是隨便的排毒減肥。
癌,就是慾望貪多的產物
田:簡而言之,現代人的病大多數都是吃出來的。而「吃出來」的背後,其實是人類生存文化的異化。
董:主要就是這個問題。
你說一個病都是單獨原因形成的嗎?必然不是啊!
我認為,首先是現在人的思想出了問題,因為條件允許了,生活中開始充滿各種可能性,貪圖享樂,放任慾望。只不過,「吃」為已經疲累不堪的身體,增加了更大的壓力,設置了更多的障礙。而且我們現在的補,跟張子和那個年代不一樣,現在的生活水準多高?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只要有錢,想吃什麼有什麼。但人身體的需求和承載能力其實很有限,只是在吃喝玩樂增加身體負擔時,身體的韌性不會馬上表現出不堪重負,而是像小樹一樣一點點被壓彎,終有一天,樹幹折了。田: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無所不在的誘惑讓人難以招架,如何能抵擋住美食?
董:還是要改變觀念,這個很難,但是我仍要講出來。
我是一個沒有母親的人,我希望所有家庭都圓圓滿滿的。抗拒不了誘惑,就在吃的時候多想想後果。
為什麼過去癌症沒有這麼普遍?打仗的時候,沒有東西吃,幾乎個個營養不良,為什麼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老人,尤其是艱苦一輩子的老一輩的人,反而更少病,還長壽?這是因為過去沒有細糧,肉也難得吃到,油就更不用說了。
這些粗糧能給人的營養成分很有限,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它不易於消化,反而在消化過程中,對腸道進行了「按摩」和清理,髒東西在身體裡就留不住。但現在不一樣,細糧和油膩食物幾乎頓頓都有,但這些東西進了腸道,不像粗糧那麼痛快就下來了。
你看那個白麵,揉過之後,都黏在手指上,油沾到手上也不容易洗掉,用這些東西做出來的食物,進入身體,哪兒那麼容易就能排出來?更何況是頓頓吃,年年吃。
吃進去那麼多的好東西都到哪兒去了?一少部分被身體消化了,還有一些不好消化的,尤其是油脂,要不然就變成脂肪,要不然就游離於血液中,還有一些,就掛在腸壁上了。日積月累,連腸子裡的通道都越來越窄了。
為什麼現在結腸癌的也多?結腸不是直的,是彎來彎去的一條腸道,比其他地方還要狹窄,在它的拐彎處,也最容易積聚雜物;比方說菜裡的秸杆、米裡的沙子等等雜物,有時候就卡到這兒,過不去了,最後就留在身體裡,慢慢地被身體裡的一層粘膜給包裹起來,就造成這個地方越來越窄,越來越多的雜物積在這兒,有的就形成了腫瘤。
田:結腸癌就是結腸裡堆積物過多?
董:就這麼簡單!就跟家裡的水管被雜物堵上了,水管出水就不通暢,堵在裡面的東西長時間處在那麼一個悶熱、潮濕、封閉的環境裡,就要發生變化,發黴、腐爛。不應該停在身體裡的東西被滯留了,同樣要發生不好的變化。
你說它複雜嗎?用西醫學來解釋它肯定複雜,其實人身體的學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類比,一類比,複雜的事物就變得簡單了。田:食道癌呢?
董:也簡單,就是總愛吃很燙的東西,這一點也是現代醫學認可的發病原因。過熱的食物首先進入食道,非常容易傷害粘膜,出現破損。
體內有「傷」的地方,就要雜草叢生,長年累月,癌症就出現了 —— 身體內部的傷,就相當於給癌細胞開了一個「方便門」,可以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