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成長:醫學中心全人照護的教學

9特價27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般醫學教育的全人照顧
◎駱惠銘

全人醫療照顧之落實必須兼顧下列要素:一、營造以「身、心、靈及社會」的「病人中心」模式照護架構,二、建構醫院全人照顧的組織文化,進而形塑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全人照顧」的價值觀。因此,全人照顧教育必須從學校教育開始,包括所有醫療從業人員,並延續到畢業後的訓練。

一、從學校到醫院
輔仁大學醫學院創立的宗旨在培養五全(全人、全程、全隊、全家與全社會)的醫療照護專業人員。醫學系課程從醫預科(大一、大二)開始就安排相關的醫學人文課程。基礎醫學課程(大三、大四)則以PBL 教案帶入全人照顧的概念,每一個教案之編寫必須兼顧「身、心、靈及社會」(Bio-psycho-social)議題作為討論及學習的重點。臨床課程(大五、大六、大七)則延續PBL 全人照顧的精神,以加入醫療團隊實際照顧臨床案例來學習。

新光醫院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課程(PGY)則更為深入與多元化。

課程內容涵蓋醫學人文、安寧療護、醫學倫理、醫療品質、疼痛照護、病人安全與醫病溝通。而在執行面則從臨床案例(包括安寧照顧)去學習。此外,部分時間可從社區服務課程學習。有各種討論會可深入討論全人照顧相關議題,包括(一)科內之個案討論會,以及科際/跨專科之討論會如(二)出院準備討論會,(三)居家照顧討論會,(四)倫理病例討論會,(五)復健治療討論會,(六)整合性護理討論會。此外,溝通技巧在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及同儕相處也佔有重要角色,本院也提供相關課程及實際演練工作坊以提升PGY學員的溝通技巧。另外,模擬醫學可補充臨床案例之不足,可提供有系統的教學及客觀的評量。回饋與輔導機制也有助於相關教學的成效與課程檢討,譬如設立導師制度及定期舉辦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聯合導生會。

二、師資培育
所有教學計畫成敗主要關鍵之一就是師資培育。臨床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持續參與「全人照顧」相關的課程、研討會及工作坊,不論當學員或講師,都可從中獲益,並且應用於日常的病人照顧及PGY 教學上面。

三、理想與現實
在現實面,台灣的醫療體制越來越細分科化,再加上全民健保署擴大推行DRG 制度,使得醫療人員「醫病不醫人」,且照會浮濫,讓受訓PGY 學員覺得精神錯亂。因此,有賴臨床教師把握住「全人照顧」的大方向,隨時提點學員,才能做到「病人中心」的醫療照顧品質。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