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從中醫觀點看「肺」的功能?

勤做呼吸操,強化肺功能

肺在五臟六腑中位居高位,《黃帝內經》記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相傅之官」是一個官銜,「相」即宰相。肺主管治理調節,「治」與「亂」是相對的概念,「亂」是混亂,「治」是正常。「治節出焉」的意思是指若肺功能佳,人才能表現正常的氣機。

肺的第1功能:主一身之氣

在中醫理論裡,肺的第1功能是「主一身之氣」。人的一身之氣,全由肺主管。凌晨3~5點肺經當令,此時肺開始重新分配全身氣血,所以一定要睡覺。這個時間如果不睡,就會干擾肺氣對全身氣血的運輸散布。然而,有些人恰好會在凌晨3點多起床上廁所,這又怎麼解釋?

當氣血要運輸散布至全身時,如果憋尿,就會影響氣血的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該排泄就去排泄,只要回來能繼續睡著就沒事,並不影響肺主一身之氣的功能,肺還是會正常分配全身氣血。

肺的第2功能:掌管呼吸

肺的第2個功能是「掌管呼吸」,即呼吸功能與肺相關。人不吃飯不會馬上餓死,但是不呼吸很快就會危及生命,所以呼吸才成為醫師判斷生命危急程度的「生命徵象」。

人的呼吸潛力很大,一旦出現氣喘,說明呼吸潛力可能已經不多,如果去醫院檢查的結果,肺功能也確實降低,就應積極治療。空氣污染和抽菸,對呼吸功能影響最大,因此戒菸就是保護肺臟。我們雖然無法阻止空氣污染,但平時多去公園走走,假日去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接近綠色植物,也能達到保護肺臟的作用。

如何強化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既然如此重要,有什麼方法能加強呢? 以下教各位做呼吸操,可以增進肺功能。

方法1 深呼吸
每天適度深呼吸,有助鍛鍊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活量。

方法2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就是一般人說的「用肚子呼吸」,膈肌是主要呼吸肌,腹式呼吸運動有助於鍛鍊膈肌。

方法3 吹氣球
我個人比較推崇此法,買一個小氣球,吹大後再把氣放掉,依此反覆操作,吹時運用「腹式呼吸」的方式吹氣,氣球給我們一個壓力,鍛鍊的效果更好。

養生大補帖

肺的功能是什麼?

肺有兩種功能,其一「是主一身之氣」,凌晨3∼5點肺經當令,此時肺開始重新分配全身氣血,所以一定要睡覺。這個時間如果不睡,就會干擾肺氣對全身氣血的運輸散布。其二是「掌管呼吸」,即呼吸功能與肺相關,空氣污染和抽菸,對呼吸功能影響最大,因此戒菸就是保護肺臟。我們雖然無法阻止空氣污染,但平時多去公園走走,假日去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接近綠色植物,也能達到保護肺臟的作用。

「肺型耳」透露什麼訊息?

肺的狀況反映在耳朵

祝醫師看診實例

◎案例 「肺型耳」的人容易皮膚過敏

一年春天,一位20多歲的女孩來找我看病,一進來我就覺得她是來看皮膚過敏,因為春天是皮膚過敏的好發季節,另一方面她的症狀很明顯,臉上都是一片片的紅斑。

詢問之下,她果然是皮膚過敏,而且幾乎每年復發,有時症狀較輕,有時較重。我仔細觀察她的耳朵,是典型的「肺型耳」,而且耳周上部潮紅,再一問,發現她的體質不佳容易感冒,正好符合「肺型耳」的特點。

耳朵是身體的一個全息縮影,五臟六腑的疾病都會反應在耳上,肺的狀況也不例外。

臨床工作中,我總結出一種耳型—肺型耳。肺型耳的人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感冒、咳嗽、哮喘等,這些都屬於肺系疾病。

耳舟上1/3的地方潮紅,反映此人容易罹患過敏性皮膚炎,因此肺型耳的人也應注意過敏問題。

肺外合皮毛

中醫講「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膚是由肺經的氣血榮養,如果肺經氣血過旺,血液循環就會加快,導致皮膚發紅、怕熱、易過敏。

如果肺經氣血長期虛弱,皮膚血液循環不足,膚色會較為暗淡、失去光澤,光靠化妝品不能達到美容目的,這時應該濡養肺經氣血,內外兼修,才有成效。

肺開竅於鼻

肺開竅於鼻,即鼻子是肺的門戶,嗅覺是否良好,端看肺氣能夠發揮多少的作用。人一感冒,就會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症狀,也要從肺上去找原因。

肺主悲憂

在情志方面,肺主悲憂,人在大哭時都會覺得喘不上氣來,這就是太過悲傷,使肺氣受損。反之,肺也會引起情志反應,肺氣虛時人會變得多愁善感,肺氣太盛人則容易驕傲自大。

因此過猶不及,凡事處於平衡才是最佳狀態,身體亦然。只有在各個器官之間以及器官內部平衡、和諧的狀態下,身體才是舒適的,人才是健康的。

預防感冒有何特效穴位?

熱水泡腳可提高抵抗力在一般人眼中,感冒是最不值一提的病,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無數次感冒。很多人認為一旦感冒,喝個薑湯,蓋上厚被,發一身汗,感冒就能痊癒,不必吃藥。然而,並非所有感冒都這麼容易痊癒。

感冒分很多種,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個別症狀辨證施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達到痊癒的目的,這是中醫治療所有疾病的基本原理。

如何提高抵抗力?

方法1 熱水泡腳
要想提高體質和抵抗力很簡單,熱水泡腳便可。晚上在家多用熱水泡腳,泡約20分鐘,泡到背部感覺微微冒汗最好,這個步驟能促進血液循環;接著用手指按壓雙腳大拇指背兩側,這個反射區對應的是扁桃腺,按摩刺激後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方法2 穴位按摩
按摩「人中穴」和「風府穴」也能達到預防感冒的功效,用大拇指和食指在這兩穴按揉半分鐘到1分鐘,持續一段時間就會有效果。按摩可在兩個時段進行:一是每次脫衣或起床穿衣之前;二是從室內到室外時。

按摩人中、風府、迎香穴—能預防感冒

為什麼按摩人中穴、風府穴能預防感冒? 人中穴是常用的急救穴,而風府穴是風寒入侵的門戶,也是治療感冒或傷寒的要穴。兩穴均屬「督脈」,督脈主一身之陽。

中醫講的「陽氣」,是指人體的正氣,包括現代醫學的免疫力、抵抗力等。按摩兩穴就是刺激督脈,可扶助正氣,抵禦風寒,發揮「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作用。另外,在洗臉前按摩「迎香穴」約10下,也能預防感冒。

治感冒速效穴位按摩法

步驟1:如果已經罹患感冒,情況不是很嚴重,就用左手中指用力摩擦右手手心上的「勞宮穴」,直到發燙為止。
步驟2:再用中指按「迎香穴」(鼻翼旁開約1公分的皺紋中,即鼻唇溝中,鼻翼外緣的中點旁),重複3-4次。
步驟3:最後用右手中指在左手「勞宮穴」摩擦發燙後,按在右邊鼻翼下方,重複3~4次。

嚴重感冒的穴位按摩

加強穴位:如果感冒較為嚴重,上述方法的治療效果不明顯,還可按摩腳心的「湧泉穴」,2~3天即可治癒。

按摩時可取坐式,左(右)腳放置在右(左)膝上,一手緊貼腳心,推力由輕漸重,持續按摩2~3分鐘,兩腳交替,重複2~3次。

功效:治療感冒、增強記憶力、提神醒腦。

除了以上的穴位按摩外,我通常會提供感冒患者一個「六字經」,如果每天能持續做到這6點,便能增強體能,預防感冒。如何治療夏季感冒?

一般來說,感冒是秋冬季節的好發病,但是現代人總喜歡在夏天躲在冷氣房裡,內外溫差大,也很容易感冒。

對症施治1 每天喝薑湯
如果是因長時間吹冷氣導致感冒,出現怕冷、頭痛、發燒、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狀,可以每天喝碗薑湯,不要太濃或太淡。在薑湯中加紅糖,效果更佳。

對症施治2 補充維生素C
在家中常備一些檸檬、柳橙汁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飲料,適當補充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能有效預防感冒。

養生大補帖

治療感冒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人中穴」是常用的急救穴,而「風府穴」是風寒入侵的門戶,也是治療感冒或傷寒的要穴。兩穴均屬「督脈」,督脈主一身之陽。

中醫講的「陽氣」,是指人體的正氣,包括現代醫學的免疫力、抵抗力等。按摩兩穴就是刺激督脈,可扶助正氣,抵禦風寒,發揮「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作用。另外,在洗臉前按摩「迎香穴」約10下,也能預防感冒。

失眠一定要吃安眠藥嗎?

4種方法治心神不寧、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

「失眠」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每個成年人或多或少都遇過,輕者是因時間、地點,或心情變化,出現偶爾失眠,這是毋須治療的,只要自己調整過來就沒事了。

重度失眠屬於長期性,每晚都得躺在床上「數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或者淺眠,剛覺得睡著又醒了,非常痛苦。

人為什麼會失眠?

人會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在中醫看來,一般認為是心神不寧、心腎不交所致。
失眠涉及眾多臟腑,例如心、肝、脾、肺、腎等,但終歸還是心,失眠與心神的安定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黃帝內經》說:「心藏神。」《景岳全書‧不寐》中則說:「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意指心神安定,就能正常睡眠,否則就難以入睡。

「數羊」為什麼可治失眠?

現在大家都知道一些治療失眠的小方法,例如數羊,1隻羊、2隻羊、3隻羊……這樣頻繁地數到幾百、上千隻時,有的人數著數著就睡著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數羊時,人就不會胡思亂想,心中沒有雜念,心神安定,自然而然就能睡著。反之,若數到上萬隻,卻仍睡不著,睜眼到天明,就需要醫師的治療。許多人在熬不過失眠的痛苦時,首先不是去找醫師治療,而是買安眠藥吃。開始時,吃1粒就能睡著,慢慢地吃2粒、3粒……到了最後,安眠藥根本就不管用。

對症施治,擺脫安眠藥的不良影響

因此,我首先強調的就是─千萬不要依賴安眠藥。

依賴安眠藥的後遺症

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患者,依據中醫的觀察,人體會出現濕氣重、反應遲鈍、易疲憊、便祕等症狀。

長期依賴安眠藥,還易誘發糖尿病、老年痴呆、憂鬱症、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後果相當嚴重。

許多人失眠不是病理性,而是心理因素,或是這段時間工作壓力較大,或是遇到煩心事,或是晚上吃得過飽,都會導致失眠。勞心者常常失眠,而勞力者就很少受到失眠的困擾。

經常動腦、精神壓力大所導致的失眠,一般都屬於短期性,自我調整即可痊癒。

對策1:運動助眠法
在此我推薦大家,運用心理學教授楊霞的「運動助眠法」,在睡前半小時做有氧運動,例如拖地板、快步走、游泳等活動,以身上發熱或微微出汗為限度,最好在睡前根據個人喜好,吃些蘋果、喝優酪乳等。

對策2:貼耳豆法
我在臨床中發現,上述方法對有些患者無效,此時就需要醫師的幫助。對於長久不癒的失眠,我在給患者辨證開方的同時,會配合用貼耳豆的方法,以助睡眠。

耳穴家用說明書

失眠耳針療法

【常用穴】安眠穴、神門穴、心穴
【備選穴】腎穴、胃穴

神門穴:能調節交感神經功能,進而達到鎮靜、安眠的作用,有效緩解入睡困難、眠淺易醒,是治療失眠的重要穴位。

心穴:心主神明,神明之主得安,神志方得正常。心神安定,則五臟氣血自和、營衛相調,進而發揮安神定志、促進睡眠的效果。

安眠穴:此穴是我在行醫中,總結出的經驗穴,對提高睡眠品質、緩解緊張情緒有極佳的功效。

腎穴:中醫理論認為,失眠屬心腎不交,即所謂的「陽不入於陰」,心陽在夜間不能入於腎陰之中,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心神就不能安寧,就會失眠,故備選穴中取腎穴,讓心腎相交來治療失眠。

胃穴:取意於《黃帝內經》「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大家都曾因晚上吃得過多就會失眠。當然,如此解釋「胃不和則臥不安」有些牽強,但是晚餐不要過飽、過飢,也是很重要的。

注意事項: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耳針治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