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作者導讀

就像正在讀這本書的每個人一樣,我也是在父權文化中成長。由於主流態度和信仰,我與自然週期的連結受到侵蝕,因為我吸收了某種高度重視進步與競爭的文化信仰系統,即使連孩童的遊戲都建築於獲勝概念之上。隨著我長大,我開始對主宰自己所有行為的規則感到非常不自在,我覺得我不能做自己。

有天,我坐在沙灘上看著潮來潮去,聆聽那節奏性的聲音呼喚,我讓自己的水與它們結合,我開始記起我與海洋及潮汐是連結的。潮水拍岸的節奏讓我記起自己節奏的神聖性。我,即是水,我連結自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沒有任何事物比我內在的神聖週期更為神聖,因為它讓我與地球連結,幫助我記得自己是誰。要讓我們與所有生命以及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回歸平衡,我們需要了解並尊重這些自然節奏。

出生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大約有百分之七十八是水,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這個比例逐漸降低到大約百分之六十,構成海洋的鹽水也同樣構成我們的血液,我們內在的河流連結著大地的河流。月亮會對我們星球的水造成潮汐拉扯,而我自己的水當然也依循自然週期的節奏。不過,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將這些事想清楚。我一生都在逃避那些身體提出想要或需要的事物,因為我所處的文化不會支持那些需要。成長過程中,我將月經流血當成該遮掩的事,因為社會覺得那很髒。簡言之,我因為流血而尷尬。

有多少現代女性受到文化暗示傷害,被引導去相信自己因為流血所以是髒的?在我年輕時,如果生育週期這個話題出現,男生都會取笑我們女生,而女生在月經時都會變得更加敏感。女孩被認為脆弱、不平衡、無法依靠。另一方面,男孩被認為是強壯而可依靠的,我很快就從身邊其他人學到女生比男生無價值。

十三歲的時候月經來臨,我的身體當時每個月都受到激烈的痙攣襲擊,那時人們告訴我那很正常,我所屬的教會將生理疼痛歸咎於女性因為讓男性誤入歧途而遭受的直接詛咒,當時沒有任何照護標準去研究那是不是荷爾蒙失衡所造成。除此之外,我的週期並不規律,所以我經常因為突然發生的月經流血而感到尷尬。由於男生的取笑和羞辱,我加入了數百萬迫切想將自己藏起來的女孩行列-無論是不是月經來的時候。
隨著我成熟,我發現性慾也有雙重標準。女孩被鼓勵在結婚前不要進行性交,不遵守的人很快就風評不好,體驗性對女孩而言是不被接受的。同時,社會卻鼓勵男生去進行性的征服。長大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男生就是男生」,這是不當男性性行為普遍接受的藉口。男性無需為自己的性行動負起任何責任,但是進行性活動的女性則被稱為妓女或蕩婦。主流的宗教迷思規定性(對女性)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只能在教會祝福的婚姻神聖中進行。女性的性慾被利用來服務男性與神,因為根據基督教神話,女性應該為男性的墮落負責,這種教條嚴重傷害女性的尊嚴及地位。

我們的信仰系統深深受到我們被告知及經驗到的事物影響。要療癒女性和男性之間這個顯著的區分並重建平衡,我們必須消除舊有的思考方式,重新取回我們真實而完整的自我:神聖陰性和神聖陽性,我們必須更深入檢視持續在我們心中共鳴的文化假設。我們必須知道而非盲目相信,自己的身體(無論女性或男性)都是乾淨純潔的,我們的性慾是一種禮物,讓我們有機會體驗與神聖的合一與連結,遠不只是為了在地球生養眾多的生理衝動。

現在需要根據事實來創造新的神話:夏娃取回自己神性的智慧,並且與亞當分享,好讓他倆都能體驗神聖的合一。奠基於身體的智慧和感受,來自與自然的連結。

隨著我長大成熟,終於我學到這一切。在生命的後來,我也學到更多關於月經週期的事,了解為何許多世界上的原住民文化都認為它是神聖的。月經週期可以具備特殊的益處,包括讓女性在流血時擁有獨立睡眠空間的習慣。我學到,這些奠基大地的女性在月經時,通常選擇迴避男性或其他不在月經週期的女性。她們停下所有日常工作──例如烹飪及照顧孩子,並且前往某個居所靜心冥想、製作手工藝、做白日夢或與其他同樣處在生理週期中的女性互動。包括女性和男性都相信這段期間是個特殊的淨化期,因為女性正在拋棄對自己(或者可以說整個社群)不再有益的血液、情緒、想法。

當我聽到原住民女性認為流血期是淨化期,我當下的反應是我只是從另一個地方聽到女性是不潔的的相同批判。儘管如此,我決定要實驗創造自己的神聖空間,並且在我流血的時候與其他人隔離。等到下一次月經來到,我放棄自己的慣例工作,搬進自己的空間去靜心冥想做白日夢,因為沒有日常雜務使我分心,我有充足時間來面對自己的陰暗面,面對自己過去的生命中何者有用、何者無益。

當我獨自坐著沉思,我幾乎淹沒於關於身為女性的我的痛苦記憶、聯想、假設。我發現獨處時,與其說提供日常生活諸多責任之間的喘息時間,還不如說讓我更要負責去消除自己對身為女性的恐懼。我檢視自己所背負的所有傷害性信念,發現它們不僅虛假,其顯現方式更讓我得掙扎著去成為自己真正的模樣。一個月過去,下個月又來,我面對自己關於身為女性的陰暗想法。我對抗潛藏的、認為女性是不潔的,而且只有生小孩才算有價值的文化信念。

有天晚上,在月經閉關的過程中,我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做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夢,在夢中我被告知自己真正的身分以及真正的能力。在那個晚上,我領悟到自己與萬物連結,而且我覺得以身為女性為榮。在那個晚上,我了解到必須將舊有的事物移開,新的東西才有空間進來。最後我了解到,週期性流血在許多層面都是創造的前奏,而且每個月我都能透過放下阻礙我成為完整、神聖自己的一切,並藉此重新創造自己,我終於瞭解這正是經歷每個月經週期的真正目的!最後,我釐清一切的意義並且在接下來幾個月更清楚了解一切的時機都對了。我也了解到創造一個神聖的時間與空間來淨化及內省對男性而言更為困難,因為他們沒有生理系統內建的時間表來進行內在工作。

由於這些領悟感覺對全人類都很重要,因此我展開一場為期五年、以科學方式安排的研究計畫。在學習的最後,我產出具有顯著數據意義的資訊。我所屬大學的「意識與靈性部門」(Consciousness and Spirituality Division)因為我的「跨界思考」而贈予我傑出貢獻獎,同時頒贈我自己努力得來的博士學位。我覺得反諷的是,對我們原住民祖先顯而易見的事,如今在現代文化中卻被認為是不尋常的思考!

在為期五年的研究過程,我狼吞虎嚥地閱讀所有找得到的,關於生育週期(特別是奠基大地的週期)的相關資料,不過幾乎所有記錄資訊都是由白人男性人類學家所書寫,這是因為原住民不會書寫關於神聖的事物。這樣的材料因此帶有父權體制的偏見。為了找到我所尋找的答案,我擴展了自己的方法,去拜訪並訪談原住民女性。我的發現帶給我啟示卻也讓我悲傷。(我會在第五章與讀者分享這些經驗。)我在自己的研究中所揭露的神聖陰性原則推動我去尊重所有能量的流動與連結。這些價值在女性和男性中都存在,不過我們卻與它們失聯,因為在科技導向的現代文化中,我們已經忘記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本書中,我會探討各種自然週期,它們定義我們的生命、提供方式療癒我們的人際關係、指引我們傾聽神聖陰性呼喚人類回歸自然。正是神聖陰性維護著這類價值:用合作取代競爭、用慷慨取代自私、與大地和彼此連結。聚焦於日常問題時,我們通常會看不見來自自然週期的禮物。因此,我在本書運用女性的週期當成入門指南,藉此理解我們與彼此、與地球上的一切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無論性別,內在都有著神聖陰性的層面,它提醒著我們的完整,也讓男性逐漸意識到自己除了陽性特徵外還有陰性特質,這將能幫助我們回歸和諧狀態,因為這些男性醒悟了自己的天性,清楚意識到人類失衡的程度。正是這些男性,搭配越來越傾聽並重建自己的神聖陰性指引的女性,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

不過多數男性是如此受到社會對進步的要求所驅使,因此幾乎不會花時間休息或沉思。醫療科學記錄著男性身上逐漸增加的心臟病、高血壓,以及腎上腺素造成的體重增加、酗酒、難以抑制的怒氣表現、不恰當且充滿侵略性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如何能做出平衡的決定?此外,由於父權價值掌握著泰半的世界,許多女性也臣服於持續的、線性進步的需求。她們也暴露在產生前述同樣的生理問題的風險中。正如我的心靈伴侶所說的,許多女性似乎「受訓要成為男性」。我們在自己生命幾乎所有的層面都忽視了自然週期,因此我們的價值觀也向進步看齊,不計任何代價。注意自然週期並且讓自己與自然週期校準,這有助於緩解這一切。好消息是,正如女性有週期,男性也有週期,稍後我會探討尚未獲得廣泛認識的男性週期。這些週期包括男性身上類似停經期的狀態,這個詞尚未廣為人知,稱為男性更年期(andropause)。現代對女性週期差異的處理已經擴散,化為普遍地將女性當成次於男性來對待,尤其是在女性的專業經常受到邊緣化的職場,例如有高度成就的女性被派去端咖啡,同時讓「更重要」的男性觀點能在會議中討論,或者跳過合乎資格的女性來擢升下一位男性。男性的週期或許全然不被相信或忽視,迫使男性進入忠實不變的文化角色,儘管這種角色無法反映男性天性的複雜。

我們如果無法與自己的節奏同步,生命的流動就會經歷尖銳且不恰當的斷裂或變化。這點在許多女性身上表現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PMS),在男性身上則表現為難以抑制、經常轉變為暴力的怒火。在第二章,我會提出經前症候群是一種文化導致的狀況,源自於科學對生育週期所發生的生理及情緒事件進行解剖,並且壓抑女性的情緒視野。今日如此氾濫的男性憤怒表現,很可能來自男性週期同樣的失衡,我認為停經的力量在一代代的文化對女性週期的攻擊中被打壓了。

我們只需擱置所有與自然週期無法共鳴的文化要求即可,如果我們想要讓生命更美好,就需要允許神聖陰性的力量為我們指出道路。

週期和某些行為特質被切割並歸類為主要屬於女性,這個事實顯示男性女性之間出現的不健康斷裂。女人(wo-man)和女性(fe-male)這類字眼在西方文化中是以相對於男性來定義陰性性別,英文中不存在任何字能傳達身為女性的本質,而這種缺乏差異化的語言反映出對陰性原則缺乏認識的既有狀況。

自然給予女性的生殖週期造成她們以不同方式體驗世界,這是取決於生理週期的時間點,代表女性以二元方式存在於世界,這點我將在第十二章詳述。對女性而言,解決問題、有意義的夢境、創造性啟示、對人際關係連結的渴望,這些全都會依據她們所在的生殖週期階段而有所差異。和男性不同,女性會同時運用自己大腦的兩側,透過胼胝體(corpus callosum)來連結右腦的創意思維與左腦的分析思維,胼胝體其實在女性身上較厚,讓她們能以連結方式運用大腦兩側。

這些經驗生命的二元方式讓女性能輕易根據情境來改變觀點,這個特質也讓她們能一次看到多重的觀點,對於在爭議性情境中協調差異相當有用。由於女性在大腦左右葉都有語言及情緒中心,並且有較厚的胼胝體來連結兩者,因此她們也對嚴厲的字眼和批評較為敏感且易受影響。覺察到這種敏感性的女性會體認到小心選擇自己的用語非常重要,讓她們更傾向於創造和諧的溝通並且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

著名的英國裔美國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Ashley Montague),在他決定性的著作《女性的自然優越》(The Natural Superiority of Women)中,詳述了許多特質讓女性有優於男性的生物優勢。可是我們卻集體決定這些差異是劣勢,這樣的文化偏見深植於無意識層次,會影響每個人。因為這些及其他原因,神聖陰性此刻正呼喚著我們所有人,包括男人和女人,要求我們再次依據自然來校準自己,去療癒大地的失衡,去找到自己所失落的、對彼此的慈悲,去回歸一種依據無條件的愛來生活的實踐。重點在於,我們要療癒與自然斷裂的可怕,它此刻正摧毀我們星球。神聖陰性是我們心中的聲音,有時低語,有時大吼,提醒我們要合作,指出競爭正讓我們彼此分離,說明平靜比財產更可貴,同時疾呼真正的正義會尊重眾人最高的善。奠基於批判和階級式權力系統的文化和宗教教條決定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但這些教條已經不再對我們有益。這本書有十三章並非巧合,十三是代表完成的宇宙數字,對女性也是神聖的數字。月亮每年繞著地球轉動十三個週期,多數女性每年有十三次月經週期。在這十三個章節中,我以迂迴、環繞、包容一切的方式呈現故事和資訊,這樣的方式正是神聖陰性在地球此處顯化的方式。

在本書中,我強調女性生理週期的重要,藉此向女性和男性說明尊重自然的指引能如何強化我們的直覺,給我們更多機會淨化人格中的陰影,療癒我們的錯誤,增進我們的創意,並且深化我們的關係。若是希望理解我們在地球的位置與目的,沒有比探索生命週期的奧祕更為關鍵的事。在這些文字中,我探索女性天性與所有生命週期的相似性。如同月球的引力拉扯影響著人體內的水,我們也持續在變化,每次變化都會帶來禮物,以及不同的世界觀。

自然界的一切都依週期運行,這些週期定義地球上的生與死。只要觀察自然就會發現地球運轉有週期,發現年輪指出樹木生長的模式。1729年,科學對生命週期的知識開始擴展,發現含羞草(Mimosa pudica)展現出週期:夜間會闔上葉片,白天葉片會再度打開。即使在科學探索生命週期的同時,最明顯也最重要的生命週期─女性月經流血的週期,卻因為我們時代的規範而被打壓到非主流的場域。我會探討女性週期受到忽視、貶抑、病理化的原因,說明那樣的行動如何影響了女性及男性,讓我們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

在第七章,我會說明人們如何在文化上遠離了自然,進入一種失去連結、仰賴科技的生活方式;這是充滿壓力的生活方式,因為它與我們自然的生理需求無法產生和諧。這種人工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最重要的關係失衡,甚至因為依據科技而非自然來調校自己的生命,而危及未來的生命。不去欣賞女性週期(如同持續變化中的月亮盈虧)的益處,我們被鼓勵將自己的生命規劃奠基於某種政治性曆法,此曆法以人為方式壓迫我們進入線性、進展性的生命模式,如規定夜晚、週末、假期才是唯一受到認可的休息、重生、內省時間。

不同於現代規範何時為休息時間的格勒哥里曆(Gregorian calendar,亦即國曆或公曆),曆法意識最初是由女性發展出來的;這是根據女性身體天生的月經曆法。中國女性在三千年前建立了陰曆;在蓋爾語中,代表「月經」和「月曆」的是同一個字。馬雅女性也發現偉大的馬雅曆和女性週期之間的關係,因為她們理解能量如何週期運轉。儘管女性自然週期及對整個社群的利益自古便獲得承認,但是現代社會已經選擇忽視或操控自然界的有機週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