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新修版)

9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1.<手太陰肺經>補肺養生,駐顏有術
──兼談咳嗽、氣喘、支氣管炎等心肺疾病

皮膚光潔、透明、充滿朝氣的韓夫人,五十五歲年齡卻是三十出頭的模樣,此無他,皮膚隱藏了年齡。困難嗎?不會的,人人都能做得到。如何做?很簡單,持續有恆的保養肺部。

我們的五臟,是身體中的五個大倉庫,收藏了生命最重要的五種能量──木、火、土、金、水。各臟都有一個腑,負責輸布的功能。各臟腑有一條經脈,聯繫相關的組織。經脈像是人體交通網絡的縱貫軌道,穴位就是車站。

肺臟,司呼吸,主開合,是人體氣機升降的關鍵,又能輸通上焦(橫膈膜以上)的水道,上焦浮腫,就是肺之過錯。肺還管理體表皮膚和毛孔的開合,「鼻子」是它對外通氣的門戶。

咳嗽、氣喘、呼吸不順、咽喉腫痛、胸脹、傷風、鼻塞流涕或毛髮枯槁,皮膚太乾或太油,都是肺系病。重則病於臟、中病於腑、輕則病經絡。

若平日懂得疏通經脈氣血,補充肺的營養,就能促進肺系功能,充實肺的能量庫,增強組織再生能力,使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無病青春、延壽。

<食療>
可輸入肺經的常見食物:
水果類:鳳梨、梨、香蕉、蘋果、檸檬、杏、橙等。
蔬菜類:蘿蔔、冬瓜、絲瓜、蔥、薑、蒜、辣椒、蘑菇。
肉類:羊肉、雞、鴨、蛇、兔、驢肉、鰻、鱉等。
雜品類:牛奶、綠豆、核桃仁、茶、木耳、糯米等。

根據《內經》「補則乘其虛」的原理,早上五點~七點,是最佳食療補肺時間。食物非藥物,性質較平和易吸收,一般多食亦無妨。

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三至五點(寅時),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氣喘、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咳嗽、呼吸困難。保養之道可在此時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羅漢果等,在清晨醒來,尚未開口時服用最佳。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人體一天的生物時鐘表現在早晨三時~五時,血壓低、脈搏、呼吸次數少,尤其在四時左右,血壓最低,腦部供血量最少,生命力最弱,許多病人在此時死亡,尤其肺系病、心肌梗塞、腦血管栓塞、嬰兒猝死症……等,是發病率最高的死亡時刻(特別是冬季)。

寅時,正是人體肺經運行的時刻。肺氣主肅降,肺經調降一身氣機。寅時,為人體陰極陽升樞紐時刻,也是大氣陰極陽升之契機,相應一年最寒冷的大寒、雨水兩節氣。

許多嬰幼兒及成年人,在入睡時發熱流汗,衣被盡除;在身體「陽入於陰」徹底熟睡之際,寅時寒氣悄然乘隙而入,鼻塞、痰飲、咳嗽、心肌無力……,心肺疾病應運而生了。

古代養生家認為:大寒、大熱、大風、大霧須避之,不可恃強而不畏,遑論虛弱者。肺主皮毛,司肌膚腠理之開合,慎防寒暑當為首要保肺之道。

肺經一旦外感寒邪、熱邪,或內在七情六欲不平衡,都可導致肺氣瘀阻,經脈失養,升降不利,氣血不暢,如感冒、鼻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乃至肺氣腫、肺癌等,一切肺系病,由簡而繁,終致整個氣機紊亂,臟腑陰陽失調,而成不治之症。

平素肺部虛弱者,應多攝取肺經能量,並學習針灸氣功保健,增強機能、改變體質。一旦察覺肺系病症狀,即早治癒,永絕後患。

自我查病、自我療病皆屬中國養生學的內涵。以肺經言,可從咳嗽、咯血等典型症狀辨病。如:晨咳,多見於支氣管擴張、慢性肺膿腫;夜咳,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無痰咳嗽,多見於慢性咽炎或喉炎、胸膜炎等;多痰咳嗽,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結核等。青壯年咯血,可能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病;中老年咯血,而且反複發作,可能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癌。

<針灸>
針灸保健肺經,可發揮極大防病、治病功效。寒咳、寒喘,在臂、頸背上反應點刺血,或在肺俞、膻中等穴針或灸,立竿可見影。痰鳴、哮喘,刺反應點,針灸足三里、豐隆,可強身祛痰。合谷、足三里可預防感冒;曲池、魚際治肺炎高燒。尤其肺經魚際穴放血,更是嚴重肺病喘息危急時的救命絕招。

手太陰肺經的修練及其治療,《針灸大成》中說:「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充在皮,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按陰陽來說,肺為陽中之太陰,肺就像一個國家的宰相,掌理調節國家(全身)的氣分。

按中國數術觀點,西方白色金氣與肺相通,開竅於鼻,藏精華於肺臟。肺主皮毛,肺的功能表現在皮毛。五音中發音為商。五行生成數為九。

<氣功>
調理肺經簡易養生法:
面對西方站立,雙手抱球狀在下丹田前(小腹),意想金氣通過雙手與自己肺臟相合(完全是憑空想像),可以使金氣通過手太陰肺經到達肺臟,進行補虛,調節肺部功能。

按傳統的吐納呼吸法,以六字的不同呼吸法以進行補瀉,以防治疾病,若再配合肺經的時間,補虛瀉實效果特佳。早上三點~五點,瀉肺火最佳,由嘴念「哂」字之音呼氣,先呼後吸。呼氣時張開嘴唇,舌尖輕抵牙根,一面默念「哂」字同時吐氣,不可出聲,同時小腹往內縮,當氣呼的不能再呼時,即用鼻吸,長度為呼氣的三分之一,一呼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六次呼吸。

早上五點~七點,補肺虛最佳。以鼻吸氣,先吸後呼。吸氣時,閉口輕咬牙,舌抵上顎,丹田向外凸。當氣吸飽滿後,就可以口呼氣,與瀉的呼氣法同,其長度為吸氣的三分之一。一呼一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九次。 2.<手陽明大腸經>注意排便,重自然與平衡──兼談大腸及直腸病變

聖人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醫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道,像天道運行一般強健,而生生不息。

天道是什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宇宙的最高境界,無為而為,自然而然」。大自然界與人類都是天地創造的自然生命,與天地同高,也應與天地同樣遵循自然之道,就能長久生存。

因此,人類最佳的食物,在自然界,最佳的藥物,也在自然界。根據中醫理論,自然界是宇宙的陽能結合陰能經過五種能量運動,產生質能變化而有生命萬物,因此大自然界不外五行能量,人體結構及功能變化也離不開五行運動。人類的飲食營養,自當攝取大自然界的五行能量以充實五臟,主食五穀:稻(肺食)、黍(心食)、稷(脾食)、麥(肝食)、菽或大豆(腎食)、副食(蔬果及雜食)須平衡攝取五色(青、赤、黃、白、黑的自然色食物)、五味(酸、苦、甘、辛、鹹自然五味),才能調和五臟。

自然與平衡是中醫飲食養生的中心思想,其次就要注意「三葷七素」的適當比例,葷食佔三成;佛道修持者則主張素食,有助修心靜性。「保養脾胃」也是關鍵,古醫家一再告知醫者「毋伐胃氣」,養生家則有「節飲食以養脾」、「食毋過飽」等概念。據國外統計,低於標準體重的十五%,死亡率最低,超過標準體重三○~五○%者死亡率高一倍。而且,膳食也應隨年齡的增加而予遞減。另外,飲食有規律、晚餐不吃多、飲食清淡多長壽等,都是重要概念。

人體負責排泄廢物的是大腸腑,同是腸道,手太陽小腸經五行屬火,手陽明大腸經屬金,小腸如果過火,令大腸受熱則熱利(熱性瀉痢),肺經燥金過旺,亦令人大腸燥結,治療大腸之病,或瀉心經清熱,或降膀胱經生水,或培胃土以生金,方法不一,對症則有大效。

排便是大腸功能的最直接表現。正常的排便,是大腸經時辰卯時:凌晨五~七時,此時大腸工作勤奮,一覺醒來,正好如廁,之後大腸會交出成績單:最粗的黃金色「香」腸,這是完美的時刻、完美的作品!其質、量、色澤、次數適中,就是大腸功能正常的最佳保證;反之,排便不正常,或腹瀉、或便祕。大腸經常反應其他臟腑之病,雖說是代人受過,時久亦病。從飲食營養著手保健大腸,也是務本之道。

<食療>
可輸入大腸經的常見食物:
穀類:高粱米、蕎麥、黃豆、玉米。
蔬菜:白菜、菠菜、茄子、蘑菇、木耳、豌豆、扁豆。
水果:石榴、南瓜、杏、桃、香蕉。
雜品:核桃仁、胡椒。
肉類:無有歸經大腸者。

以上食物,除石榴、豌豆、扁豆、胡椒有澀腸止痢功能,餘皆為滑腸、通便作用,務須對症食用。清熱滑腸以早上五~七時為佳,補氣測腸以早上七~九時最佳。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卯時),有的人天亮即習慣性肚臍痛,繼而拉肚子,此稱「天明瀉」,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需補腎;若平時常感口乾舌燥,而且失眠、多夢、眨眼,則為肝火旺,也常導致大腸病,引起便祕或熱痢。所以,建議清早最好飲食清淡,甚至素食,或吃水果,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常聽到一些癌症病患的抱怨:為什麼毫無徵兆就患上這種絕症?誰又能預測什麼時候不幸中獎?甚至體檢正常的人也說「突然」患了絕症!癌症總是無聲無息的降臨,讓人措手不及!

種種無辜、憤怒、絕望的聲音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但是疾病絕不會是乍然自天而降,必然有其病變的過程,有因有果,由小而大、由功能而器質。這應該是醫學教育不重視中國既有的養生醫學所導致的後果。醫學儀器檢測不出的疾病,我們的身體(連最尖端的科學家也打造不出的最精密、自動化的有機體)早已體察並如實反應,只是無知的我們不明訊號、不予重視而未加以處理罷了。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婦女加上經帶),就是五臟六腑的生理機能表現,一切病變都會直接由此反應,這種臨床病理症狀反應,檢測疾病的有效性遠遠超過醫療儀器的機械指數反應。太依賴儀器而不關心身體反應的人難免要吃大虧了。

實例如:失眠半年依靠安眠藥度日的某人其實患有肝癌(肝氣鬱結,心火熾盛造成的失眠);有幼兒尿床六年導致腦水腫、惡性腦瘤(腎虛引起腦部病變,儀器檢測不出腎虛);具藥劑師資格的產婦產後腎虛引發紅斑性狼瘡,經醫療後併發尿毒症,洗腎兩年正考慮換腎;一兒童車禍手傷住院,因藥物影響而有腎功能障礙,輾轉醫治,目前已成尿毒症並肝硬化腹水。此外,長期習慣性便祕或腹瀉引起的結腸、直腸癌,口乾舌燥、尿量特多的糖尿病(脾液──口涎不足、腎虛為其特徵),慢性鼻病引起的氣喘、鼻癌,陰虛或陽虛型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或腦缺血性中風……等,種種觸目驚心的重病,其實都是可避免的!早一日重視病理症狀,了解病理因果,早一日保健,標本兼治,可避免無窮的後患。而檢測器質性疾病準確度較高的醫學儀器是測不出功能性疾病,而不能賴以養生防病的。

飲食有進必須有出,排便是新陳代謝機能的最重要指標。排便次數太多或太少,糞便硬結或稀軟,顏色棕、偏綠、醬紅等,甚至有膿血、有惡臭、有白色油脂等,任何異常的表現,都是疾病的徵兆,甚至是嚴重警訊。

因此,習慣性便祕或腹瀉,絕不可去習慣它、縱容它。中醫認為「腎主二便」,肝腎是二便機能的幕後主管。許多大腸瘜肉、大腸癌患者動過切除手術後,並不能根治大腸病,主因常是禍首「肝腎」,其功能並未獲得治癒之故。大腸之病多是代人受過,或由胃腸道傳來,或由肺金遺熱大腸,或由肝脾溼熱下注,或因腎虛命門火不足,腸蠕動無力,久之引起大腸病變,潰瘍性、結核性發炎,瘜肉、痔瘡,甚至結腸癌、直腸癌皆可應運而生。

<針灸>
針灸保健大腸簡易有效,素體胃腸虛弱、或急性腸胃炎、或中寒腹瀉如水、或食香蕉腹瀉者,可針或灸胃經足三里皆有大效;習慣天亮時腹痛泄瀉者,為五更瀉,是腎虛命門火不足(中老年人居多),可以灸神闕(肚臍),或針灸關元(下丹田)以強壯命門,效果奇佳;脾虛腹瀉者,《天星祕訣歌》的特效穴是合谷配三陰交;大便稀軟、小便黃而少者,要疏通肝經利尿;大便祕結者,可以用肺金生水之理、以及膀胱寒水之經,瀉心火等法通利之,既簡單快速,又無瀉藥傷身之虞。二便通利正常,許多疑難重病不藥而癒。

立冬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大節氣,許多重病患者過不了這一關。因為,節氣是大氣陰陽交泰的特殊時節,大氣衝激人體,氣血虛弱的病患,體內陰陽能量在激盪中易被大氣抽離,節氣便成了生死關。自「立冬」到「雨水」這冬季的八個節氣中,常成為危重患者的生死關。

立冬是大氣的金氣之終,水氣之始。大氣五行運動經過秋天金氣涼降的作用,地面熱氣下降土裡、沈入水中,大地熱能被地下水封藏,以備來春陽氣復甦。冬季地面上寒冷、地面下溫暖,水面結冰,水下有餘溫。人體在冬季,上焦熱也收降入腎,由腎水封藏,故而立冬到冬至進補熱能,有溫腎作用。

冬天若房事頻仍,消耗腎水,不但腎虛為病,同時,水少不能藏陽,浮游之陽熱正可上竄各臟腑組織,如果又常熬夜,各種虛熱病將應運而生了。如:乾咳、牙周病、甲狀腺亢進症、肝炎、紅斑性狼瘡、高血壓、中風……等,腎虛及房癆皆不可不慎。「腎主二便」,腎虛影響大腸功能之病例亦甚多見。

大腸庚金之腑,實則傷熱而腸滿不通,虛則傷寒而腸鳴泄痛。用五行的方位和色彩來進行氣功鍛鍊,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種簡單、實用、有效的方法,屬於中醫氣功養生的範疇。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是陰金,大腸是陽金,在色彩上同屬於白,在方位上同屬於西。《內經》中說:「大腸者,傳道之宮,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按中醫理論「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按照五行能量運動生剋的變化,肺、大腸屬金,其子為水(因為金生水),色為黑;其母為土(土生金),色為黃。

<氣功>
調理大腸經簡易養生法:
在大腸實證時,我們可以面向北方,意念調動深藍色光,想著足心湧泉穴練功,以瀉其子水氣而瀉掉大腸之邪熱。在大腸虛證時,可面對西南或東北方,調動黃色光,觀想自己的肚臍內部,則能達到補金之母土氣,以利生金。

還有一種簡便方法:練功時放鬆站立,男用左手,女用右手,在腹部畫圈,實證時瀉,虛證時補。一般順時鐘方向畫圈為補,逆時鐘畫圈為瀉,並以三十六圈為宜。

最簡便的一種方法:休息或睡覺時,男以右手置臍上(約胃部),左手置臍下(丹田部),女則相反。身心放鬆,左右手之能量自能啟動人體太極能量,運轉乾坤,調和腹部陰陽、氣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