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機和加濕器
如果不好好管理,就變成微生物繁殖場所
在都市生活中,尤其公寓大廈大量增加後,冷氣、加濕器、空氣清淨機等,成了家庭必備品。這些東西使用過濾網過濾空氣或水,來維持室內空氣的品質,並讓溫度、濕度維持在正常的狀態。
為了讓室內溫度維持在正常水準,所以不進行任何通風,因此室內空氣當然會越來越髒。在自然通風不夠充分的狀態下,使用冷氣時,室內空氣當然就會更乾燥,被汙染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所以很容易出現喉嚨乾癢、有痰、鼻塞等呼吸器官的疾病。用自然通風的方式,讓空氣能循環,就是降低電磁波、因各種濾網所產生的黴菌和有害細菌的最好方法。
冷氣的濾網,就是家裡灰塵的集合地。吸入又濕又熱的空氣後,把熱空氣蒸發掉,並重新吹出冷風,而在這個過程中,過濾房間內空氣的濾網,就會聚集很多微細灰塵、黴菌、各種味道,而這樣的濾網,當然會變成微生物培養場。如果把濾網就這樣放著不清洗,等到打開冷氣時,整個家裡就會充滿微生物和細菌。
因此,冷氣的濾網過了夏天後,就一定要清洗乾淨,並且在使用之前,也要再次檢查一下。夏天過後,要保管冷氣的方法,就是把濾網清洗乾淨,並且把裡外都擦乾淨後,用棉製的套子套起來。如果用保鮮膜,把冷氣的入封口包起來的話,就能防止灰塵進入。
附著在空氣濾網上的灰塵或髒東西,可以用吸塵器清理,或是用40℃以下的水,和中性洗劑清洗就可以。家庭或辦公室所用的冷氣,一定要兩個禮拜清洗一次,而洗好的濾網,一定要完全乾後再裝上去,並且以送風的方式,開約4~6小時後,就能讓冷氣內部的濕氣完全袪除,這樣下次使用時,就能在沒有惡臭的情形下,使用到健康又乾淨的冷氣。
能適當調節家裡濕度的加濕器,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衛生管理。尤其冬天和暖氣一起使用時,如果沒好好管理,是很容易變成黴菌和細菌繁殖的溫床。如果老人、兒童和有呼吸器官疾病的人,沒有正確使用加濕器時,反而會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或是使疾病更加惡化。因此,一定要多加注意。
加濕器所使用的水,一定要是煮沸後放涼的水,或是過濾過的水。而水桶和產生水蒸氣的機器本體,則是最好每天都洗乾淨。可以用抹布沾溫水,然後柔軟地擦拭,而給水桶則是用海綿輕輕的擦拭。如果用清潔劑,則因為清潔劑的殘留物,會和水蒸汽一起被釋放出來,所以最好不要用清潔劑,用海綿就可以。至於震動器,則可以每週用加濕器附贈的小刷子,在不刮傷外表的原則下輕輕刷洗。如果不使用加濕器時,就一定要把水排放乾淨,並且把內部清洗乾淨後,放在陰涼的地方。因為加濕器要非常注意清潔,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為容易清洗的機種。
擺放加濕器的地方,一定要離身體有1m以上的距離,並且避免放在頭部附近。另外,如果有因為水蒸氣,引起呼吸器官障礙的疑慮時,則最好採取間接加濕的方式。也就是說,把加濕器在其他房間打開,然後以間接調解濕器的方式處理。這樣的話,對呼吸器官較弱的人來說,也能安全得到加濕的效果。
超音波加濕器,因為會噴出冷水蒸汽,所以對支氣管不好的人,或是有氣喘的人來說,有可能會使症狀更加惡化。加熱型加濕器,因為是用把水煮沸的方式排出水蒸汽,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殺菌效果,因此許多有嬰兒的家庭相當地愛用。但這畢竟不是完全的殺菌,所以還是要注意清潔的工作。
如果家裡不適合使用加濕器時,就可以種植對淨化空氣有良好效果的植物。或是在家裡設置魚缸,也是有室內裝飾和加濕的雙重效果。但這種方法和加濕器一樣,同樣要注意衛生管理。
瓦斯爐
燃燒不完全的燃料,會產生毒素
廚房是造成家裡空氣汙染最多的地方,這是個不足為奇的事實。而廚房裡最多毒素的汙染源,當然以瓦斯爐和烤箱為首。根據美國環境署針對「一般家庭室內空氣汙染度」所做的調查,在全體汙染源當中,廚房占了37%,而在廚房汙染源當中,瓦斯爐和瓦斯烤箱則占了85%之多。
廚房汙染是在使用瓦斯爐和烤箱時,產生的燃燒氣體為主要原因。當瓦斯開始燃燒後,就會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氫、二氧化硫、甲醛等有害物質釋放到空氣中。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氧氣傳送,並讓腦細胞受到損傷,二氧化氫會引起慢性肺部疾病。而像甲醛等物質,就算是非常微少的量,也會使免疫機能變弱,使各種內臟受損外,因為會在空氣中散播,使人體受到損傷。一氧化碳、二氧化氫、甲醛的共同點,就在於會給精神功能帶來損害,並造成憂鬱症、慾望降低、神經過敏等。在憂鬱症患者中,在家裡時間越久的主婦,憂鬱症的症狀會越嚴重,這也是和這些問題有關。像甲醛和二氧化氫等氣體,就算已經通風,也不容易排除,會累積在家裡各個角落。另外,因為比空氣重,所以會在地板附近流通,因此對還在爬的嬰兒來說,危害會更加嚴重。
雖然每天都在使用瓦斯爐,但我們還是要有更聰明的使用方式。首先,排油煙機最好是採用以鋁或是不銹鋼所做的產品,而且一定要容易分離清洗。第二、在打開瓦斯爐時,不需要把主活門全部開啟,並且可以慢慢試著找出使用瓦斯爐的程度,也就是把活門開一半或三分之二的程度來使用。這是因為在點火的瞬間,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所以在點火之前,先把窗戶打開,並先把排油煙機打開,使瞬間產生的有害物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
除此之外,排油煙機最好每週清洗一次,而裡面的濾網一定要按時更換,因為排油煙機會卡油汙,也容易產生臭味,而且食物渣黏上去後,就容易產生腐壞。廚房畢竟是為家人準備食物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勤於保持衛生、清潔和通風。
紙杯、保麗龍容器、保鮮膜
藏在便利性後面的毒素
平常除了要多注意前述的安全事項以外,最好也不要使用拋棄式紙杯,或是保麗龍容器。紙杯是用紙漿所做成的杯子,製作過程中會使用到聚乙烯(LDPE)。LDPE和在常溫中會釋放毒性氣體的PVC軟質塑膠不同,在常溫中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倒進熱水,就會將微量的甲苯和氫氰酸等有毒物質釋放出來。長期吸入這些物質時,就會引起精神異常、憂鬱症、肝臟、神經系統的障礙。
還有,保鮮膜也是需要注意的對象。保鮮膜的原料,可以分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這兩種,而聚氯乙烯的保鮮膜,在燃燒時會產生戴奧辛。保鮮膜為了增加耐熱性,或是為了更柔軟,會添加安定劑、塑化劑、難燃劑(為了不會燃燒,所添加的液體)、防霉劑等。雖然製造業者聲稱只要不超過140~160度℃,就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在選擇保鮮膜時,除了確認是否為聚氯乙烯之外,最好是用玻璃蓋子來代替保鮮膜。因為保鮮膜既不能燃燒又不能掩埋,所以我們在選擇餐具時,最好不要選擇無法處理的塑膠餐具,而以使用玻璃、不銹鋼、瓷器、陶器等安全用品為佳。
殺蟲劑──本來要殺蟲,結果變殺人
殺蟲劑能將害蟲除乾淨,減少了生活中的許多不便。所以在殺蟲劑出現後,簡直宛如是神藥出現了,但這卻只是一種幻覺而已。那個有名的DDT,甚至讓成功合成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穆勒,得到了諾貝爾獎。但目前因為殘留毒性的問題,所以被世界各國禁用。在過去有一個像謊言般的故事,父母在小孩睡著的房間噴殺蟲劑,結果隔天見到的卻是孩子的冰冷屍體;也有人追著噴灑殺蟲劑的防疫車,還無知地以為這樣能全身殺菌。目前來說,大部分的防疫除蟲消毒都採用煙霧消毒,而分析其成分後發現,大多數單位所使用的煙霧消毒藥中,有賽滅寧、二氯松、陶斯松、剋特寧等四種環境荷爾蒙,而這些物質對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角膜等都有害處。尤其是賽滅寧,他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育組織所規範的67種環境荷爾蒙之一,在各國都受到管制。
不只是煙霧消毒藥而已,連家裡常常使用的各種蚊香,對人體也是有害處。大部分殺蟲劑的功能在於妨礙昆蟲的神經作用,並且可以分成有機燐系、氨基甲酸鹽系和除蟲菊精等。
有機燐系化合物,是在1988年,伊拉克對付庫德族叛軍時,用來作為神經瓦斯的毒性物質之一。而其中的主要成分撲滅松,就是蟑螂殺蟲劑的主要成分。這種東西除了藥效持久外,少量也有強大的除蟑螂效果,而另一個成分二氯松,對殺死蚊子和蒼蠅特別有效,但目前的美國和日本,已經不准使用有機燐系殺蟲劑,而且有機燐的含量,也被限制在0.1%以下。
氨基甲酸鹽系的殺蟲劑,除了毒性作用、殺蟲力、殘留性和有機燐系類似外,會誘導昆蟲分泌過多的肌肉收縮物質,麻痺昆蟲的神經系統。
除蟲菊系的化合物,是從除蟲菊(屬於菊花科的多年草植物)萃取除蟲菊酯,和天然殺蟲成分化學構造很類似的合成物質,一樣會麻痺神經系統。這是一種對哺乳類的毒性較低,但對害蟲來說,殺蟲效果明顯的怪液體,目前約占全體殺蟲劑30%占有率,而且越來越提高。
目前市面所販售的大部分家庭用殺蟲劑,是除蟲菊系和有機燐系化合物,是毒性很強的產品。但因為這些產品危害性的相關資訊,在國內並不很普遍,所以消費者對此的認知也不夠。
家庭中常用的電蚊香(蚊香片式殺蟲劑),是把含有殺蟲劑的蚊香片加熱後,把殺蟲成分釋放到空氣。但消費者並不清楚,自己吸入了多少殺蟲成分。蚊香片式殺蟲劑的主要成分為亞列寧和普亞列寧,而這些都是除蟲菊系的殺蟲劑。如果持續吸入時,就有可能得到化學物質過敏症。尤其除蟲菊系的化學物質,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育組織所指定的環境荷爾蒙物質,就算是釋放低濃度,也會讓內分泌系統產生混亂。
綠色螺旋式蚊香,是把除蟲菊系的亞列寧農藥,混合在木頭粉裡面,然後用澱粉固定後,塗上綠色顏料的殺蟲劑。最近依據韓國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把以亞列寧作為主要成分的蚊香,作燃燒實驗後,一個蚊香會釋放出,相當於2~22根香菸所釋放的甲醛,以及相當於41~56根香菸所釋放的微細灰塵,空氣汙染物質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2.5的微細灰塵,以及有機化合物(TVOCs)等排放量,全部超過室內環境的標準值。如果人類大量吸入這些物質,就會出現嘔吐、腹瀉、頭痛、無力感、耳鳴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時,就會引起呼吸器官障礙和痙攣。因此,除了要注意使用外,使用時一定要記得通風。
英國科學家在《新科學家》雜誌中表示,如果過度曝露在殺蟲劑中,那得老人癡呆症的機率會增加50%。之所以會產生老人癡呆症,目前得知的主因,是因為控制肌肉的神經,傳送化學訊息的大腦神經細胞退化。而根據這份報告指出,比起完全不使用殺蟲劑的人,那些偶而會曝露在殺蟲劑的業餘園丁,得老人癡呆症的機率高9%,而過度曝露在殺蟲劑的農夫們,發病的機率高43%。
在韓國的統計中,約有兩成65歲以上老人住在農村,而似乎由有機燐系和除蟲菊系殺蟲劑,所引起的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正在急速增加中。因為受到殺蟲成分影響的乙醯膽鹼代謝酵素(肌肉收縮誘導物質的加速分解酵素),是退化性神經疾病的代表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發病的重要原因蛋白質。
利用果蠅作有機燐系藥劑的中樞神經實驗中,對神經產生的障礙不容小覷。果蠅是和人類基因最類似的動物,所以常常被用來作各種實驗。而實驗的結果,已經證實殺蟲劑的濫用,不僅會破壞人類神經系統,同時也會帶來破壞環境的結果。
廚房用清潔劑又吃又喝的界面活性物質
廚房用清潔劑的特性,在於會和皮膚直接接觸,所以為了人體安全,一定要確認會不會有刺激性,因此,低刺激性和無汙染性,就變成選擇廚房用清潔劑的要件。
但消費者保護團體,針對國內流通的80幾種廚房用清潔劑加以分析後,意外發現有許多使用後會有疑慮的原料。如果長期吸收殘留在餐具的少量界面活性劑,到底會對人體產生何種影響?目前的研究依然不是很完備,但包含日本在內的先進國家,已經開始在進行有體系的研究。
可是大部分學者已經有共識,人體如果持續吸收界面活性劑,一定會產生慢性疾病,對幼兒和小孩的危害更為嚴重。
透過嘴巴攝取界面活性劑的方法,就是清洗餐具後的殘留物。另外,進入水中的界面活性劑,被魚類或貝類攝取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也是具代表性的方法。
如果用嘴巴攝取清潔用界面活性劑時,能導致急性中毒而死的致死量,約為500g/1kg,所以毒性算是非常低。也就是說,一般情形下,不太可能攝取到足以致死的含量,所以隋著長時間一點一點攝取,並導致慢性中毒,才是界面活性劑真正的問題。
在家裡洗碗盤時,廚房清潔劑會殘留在餐具的可能性,根據調查的結果,數據比想像中高出許多。根據韓國颺映電子(Young in and B tech)公司的環境工業研究所的內部實驗,是在一個月內,用比平均更多的清洗次數(平均為以流水反覆沖洗3~4次),也就是以流水反覆沖洗5~6次後,測試讓餐具乾燥地方的界面活性劑殘留量。以三個一般家庭為實驗對象,並且一天洗碗盤兩次。連續一個月後,在讓餐具乾燥地方的地面上,出現了一些汙漬。而這些汙漬就是由洗完碗盤後所滴下來的水,蒸發後所留下來,也就是濃縮的界面活性劑。一個家庭洗一次碗盤後,所測出來殘留在碗盤上的界面活性劑,平均殘留量為20mg/l日,這個數字雖然會依據清洗方法、次數、個人的技巧而有不同,但還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數字。
就算再如何沖洗乾淨,但已經在前面說明過,界面活性劑殘留在碗盤的機率還是非常高。要防止或降低的方法:
第一、不要把廚房清潔劑直接倒在菜瓜布上,而是要用水稀釋一下後,把碗盤泡在清潔劑水,並且用菜瓜布清洗,這樣不只能降低濃度,也能洗得更乾淨。
第二、一定要在流水中反覆沖洗3~4次,並且用抹布或菜瓜布在流水下清洗,才能把殘留在表面的清潔劑清洗乾淨。
第三、盡可能選擇對人體危害性較低的廚房清潔劑。
第四、為了讓碗盤不留下積水,所以洗完後一定要立起來,才能讓水流出來時,連著界面活性劑也一起帶走。
用麵粉或洗米水是當作天然清潔劑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嫌麻煩的話,那最好使用天然材料所做的廚房清潔劑,並且遵守產品的使用方法。如此就能防止因界面活性劑的慢性中毒。
▓ 個別電器用品的電磁波釋放量,以及要確保的安全距離
|微波爐|(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2m)
不只是在開啟的時候,就算是在關閉時,一直都處在預熱的狀態,所以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要擺放在角落或高的地方外,不使用時,一定要拔掉插頭。
|吹風機|(釋放量64.7mg / 安全距離0.1m)
因為會同時釋放大量的電場和磁場,所以要盡量遠一些,並且在短時間內使用完。如果距離超過30cm,就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但兒童最好不要使用。
|吸塵器|(釋放量52.7mg / 安全距離1m)
要和吸塵器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不要使用太久外,也盡量不要讓兒童接近。|電視|(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1.5m)
和前面相比,後面會釋放更多電磁波。看太多電視的小朋友,就會產生褪黑激素分泌降低的現象。
|電熱地板|(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無法測試)
電熱毯和電熱地板,對兒童和孕婦來說,絕對是禁止。這種東西通常是在人體感到寒冷的情形下使用,並且是和人體緊密接觸,所以非常危險。如果一定要使用,最好是睡前先加熱好,然後要睡覺時,就把電源關掉。如果在地熱地板上,鋪上5cm厚度的棉被,對降低電磁波的危害有很大幫助。
|電腦|(釋放量8.1mg / 安全距離0.6m)
根據研究結果,每週坐在電腦前面,超過20個小時以上的孕婦,發生流產的機率會提高80%,所以懷孕前3個月,最好是不要使用電腦,或是建議使用筆記型電腦。懷孕4個月以上後,最好每週不要使用超過20小時外,每1個小時休息十分鐘。只要離CRT螢幕超過50cm,就能減少86%以上的電磁波,而液晶螢幕則是幾乎不會有電磁波。
|洗衣機|(釋放量6.9mg / 安全距離1m)
在洗衣機運轉時,最好是離遠一些,尤其在脫水的時候,兒童最好不要靠近。|冰箱|(釋放量3.3mg / 安全距離0.5m)
因為從右下方的壓縮機,會大量釋放電磁波,所以不要讓兒童在附近玩耍。|音響|(釋放量2.8mg / 安全距離1m)
不使用時要把插頭拔掉,並且不要放在臥房裡。|冷氣|(釋放量2.2mg / 安全距離2m)
因為有空氣清靜功能的冷氣,電磁波釋放量偏高,所以要多加注意。|檯燈|(釋放量1.8mg / 安全距離0.6m)
日光燈式的檯燈,最好離頭部有0.6m以上,而燈泡比日光燈,釋放更少的電磁波。|電風扇|(釋放量1.8mg / 安全距離0.5m)
只要維持安全距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電動刮鬍刀|(釋放量1mg / 安全距離無法測試)
因為是直接對著臉部使用,所以受電磁波影響的程度,等同電毯。用電池的電動刮鬍刀,電磁波比用交流電的刮鬍刀,釋放更少的電磁波。
塑膠餐具在餐桌上的環境荷爾蒙
提到二十世紀所發明的革命性素材中,塑膠一定是名列前茅的產品。不只比金屬輕,且不容易破裂,又能輕易做出各種顏色和外觀。最重要的是,價格低廉又能大量生產,所以很快就占據了我們的生活。
因為塑膠使用範圍實在太廣泛,所以根本沒辦法一一列舉。除了能用來作為日常所用,如:家具、廚房用品、玩具、家電產品的外觀材料與纖維之外,在汽車、船舶、防彈產品、醫療等其他產業中也是被大量地使用。
大部分的塑膠是利用含有石油的石腦油來製造。石腦油是原油蒸餾後所產生的礦物性揮發物質,而把這種石腦油作一定處理後,讓分子之間凝固,就能製成塑膠。舉例來說,在石腦油中,作氯化合物的處理,就會產生叫作PVC的聚氯乙烯,而如果作其他處理,就能做出保特瓶的原料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塑膠容器,有氫和碳結合後所產生的半透明聚丙烯產品,以及由化學物質酚甲烷所產生的聚碳酸酯(PC)這兩種產品。其中,在好幾年前就已經證實PC受熱後,會釋放對人體內分泌系統帶來影響的酚甲烷。
塑膠的危險性在於為了可塑性,會添加許多環境荷爾蒙物質。除了已經被確認是環境荷爾蒙的鄰苯二甲酸鹽和酚甲烷外,也會使用到鎘和甲苯等毒性物質,而這種事實也讓消費者感到不安。添加劑、顏料,以及觸媒的殘渣問題,還有使用過後,難以重複使用、對環境造成汙染等,這些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加拿大的環境保健署,是世界上第一個把製作環氧樹脂和塑膠時所用的酚甲烷,列為危險物質的政府單位。酚甲烷是目前產業界,最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之一,並且是聚合物產品的必要材料,除了應用在透明塑膠,也包含添加在食品罐子裡的環氧樹脂、嬰兒奶瓶、牙科用縫合劑、運動頭盔、CD等。
根據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在90%美國國民體內,發現酚甲烷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擁有類似分子結構型態殘留的痕跡。這也表示,酚甲烷已經是要多留意的物質。
少量的酚甲烷會在對容器加熱、或使用洗碗精時揮發出來。實驗證實,少量的酚甲烷會造成和乳癌、前列腺癌、早熟、腦部構造變形等,並且與荷爾蒙均衡遭受破壞有關連,尤其對胎兒和新生兒,影響性更大。
在各種塑膠中,美耐皿(三聚氰胺)樹脂還算是比較好的。一般用來當小孩子的餐具,或是餐廳裡使用的美耐皿餐具,其便利性乎像是可以把陶瓷器淘汰般,具有兼顧又美觀的特性。因為是用植物性紙漿所做的,所以危害性會比較低。但和模仿美耐皿樹脂的硬塑膠很難區別,然而就算是真正的美耐皿,也要添加聚合物來塑造成形,所以無法說對人體完全無害。另外,用美耐皿餐具裝熱湯、熱食時,也能檢測出微量的致癌物甲醛。在日本,學校家長會曾經禁止學校使用美耐皿餐具作為學生營養午餐的餐具。
但要從日常生活中,完全排除塑膠餐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如果想要更安全的來使用,就需要遵守以下的事項:
第一、千萬不要加熱。不管是什麼塑膠產品,放在微波爐裡加熱是最不好的方法。尤其是奶瓶,最好不要放進微波爐裡。而用熱水消毒奶瓶時,最好不要超過3~5分鐘。塑膠裡的環境荷爾蒙,被人體吸收的過程,是溶化到裝在餐具的食物後,被吃進我們的身體裡。所以應該要避免在塑膠餐具上,擺放熱食或油膩的食物。
第二、盡量避免使用粗糙的菜瓜布清洗。如果產生刮痕,那塑膠成分就更容易溶解出來,因此最好使用柔軟的菜瓜布或是海綿。
第三、如果要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就要放在玻璃或瓷器所做的碗盤。製造者雖然表示其使用原料是聚丙烯,所以不會有問題。然而有關密封保鮮袋等用品,雖然在其他國家尚未檢測到任何環境荷爾蒙,但與其用微波爐,還不如用隔水加熱的方式來得安全。
第四、在使用塑膠餐具時,如果餐具使用了很長的時間,因而產生汙漬或味道時,建議可以泡在洗米水或是用清潔劑仔細洗淨,然後放在陽光底下晒乾。而清洗時,當然要使用柔軟的海綿來清洗。另外,千萬不要和金屬餐具一起放在自動洗碗機裡洗。
第五、顏色鮮豔的低價產品或是再生塑膠容器,千萬不能用來裝食物。保管塑膠餐具時,一定要離火源遠一些,而且如果一定要使用微波爐時,一定要觀察有無能使用微波爐的標示。
如果不好好管理,就變成微生物繁殖場所
在都市生活中,尤其公寓大廈大量增加後,冷氣、加濕器、空氣清淨機等,成了家庭必備品。這些東西使用過濾網過濾空氣或水,來維持室內空氣的品質,並讓溫度、濕度維持在正常的狀態。
為了讓室內溫度維持在正常水準,所以不進行任何通風,因此室內空氣當然會越來越髒。在自然通風不夠充分的狀態下,使用冷氣時,室內空氣當然就會更乾燥,被汙染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所以很容易出現喉嚨乾癢、有痰、鼻塞等呼吸器官的疾病。用自然通風的方式,讓空氣能循環,就是降低電磁波、因各種濾網所產生的黴菌和有害細菌的最好方法。
冷氣的濾網,就是家裡灰塵的集合地。吸入又濕又熱的空氣後,把熱空氣蒸發掉,並重新吹出冷風,而在這個過程中,過濾房間內空氣的濾網,就會聚集很多微細灰塵、黴菌、各種味道,而這樣的濾網,當然會變成微生物培養場。如果把濾網就這樣放著不清洗,等到打開冷氣時,整個家裡就會充滿微生物和細菌。
因此,冷氣的濾網過了夏天後,就一定要清洗乾淨,並且在使用之前,也要再次檢查一下。夏天過後,要保管冷氣的方法,就是把濾網清洗乾淨,並且把裡外都擦乾淨後,用棉製的套子套起來。如果用保鮮膜,把冷氣的入封口包起來的話,就能防止灰塵進入。
附著在空氣濾網上的灰塵或髒東西,可以用吸塵器清理,或是用40℃以下的水,和中性洗劑清洗就可以。家庭或辦公室所用的冷氣,一定要兩個禮拜清洗一次,而洗好的濾網,一定要完全乾後再裝上去,並且以送風的方式,開約4~6小時後,就能讓冷氣內部的濕氣完全袪除,這樣下次使用時,就能在沒有惡臭的情形下,使用到健康又乾淨的冷氣。
能適當調節家裡濕度的加濕器,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衛生管理。尤其冬天和暖氣一起使用時,如果沒好好管理,是很容易變成黴菌和細菌繁殖的溫床。如果老人、兒童和有呼吸器官疾病的人,沒有正確使用加濕器時,反而會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或是使疾病更加惡化。因此,一定要多加注意。
加濕器所使用的水,一定要是煮沸後放涼的水,或是過濾過的水。而水桶和產生水蒸氣的機器本體,則是最好每天都洗乾淨。可以用抹布沾溫水,然後柔軟地擦拭,而給水桶則是用海綿輕輕的擦拭。如果用清潔劑,則因為清潔劑的殘留物,會和水蒸汽一起被釋放出來,所以最好不要用清潔劑,用海綿就可以。至於震動器,則可以每週用加濕器附贈的小刷子,在不刮傷外表的原則下輕輕刷洗。如果不使用加濕器時,就一定要把水排放乾淨,並且把內部清洗乾淨後,放在陰涼的地方。因為加濕器要非常注意清潔,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為容易清洗的機種。
擺放加濕器的地方,一定要離身體有1m以上的距離,並且避免放在頭部附近。另外,如果有因為水蒸氣,引起呼吸器官障礙的疑慮時,則最好採取間接加濕的方式。也就是說,把加濕器在其他房間打開,然後以間接調解濕器的方式處理。這樣的話,對呼吸器官較弱的人來說,也能安全得到加濕的效果。
超音波加濕器,因為會噴出冷水蒸汽,所以對支氣管不好的人,或是有氣喘的人來說,有可能會使症狀更加惡化。加熱型加濕器,因為是用把水煮沸的方式排出水蒸汽,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殺菌效果,因此許多有嬰兒的家庭相當地愛用。但這畢竟不是完全的殺菌,所以還是要注意清潔的工作。
如果家裡不適合使用加濕器時,就可以種植對淨化空氣有良好效果的植物。或是在家裡設置魚缸,也是有室內裝飾和加濕的雙重效果。但這種方法和加濕器一樣,同樣要注意衛生管理。
瓦斯爐
燃燒不完全的燃料,會產生毒素
廚房是造成家裡空氣汙染最多的地方,這是個不足為奇的事實。而廚房裡最多毒素的汙染源,當然以瓦斯爐和烤箱為首。根據美國環境署針對「一般家庭室內空氣汙染度」所做的調查,在全體汙染源當中,廚房占了37%,而在廚房汙染源當中,瓦斯爐和瓦斯烤箱則占了85%之多。
廚房汙染是在使用瓦斯爐和烤箱時,產生的燃燒氣體為主要原因。當瓦斯開始燃燒後,就會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氫、二氧化硫、甲醛等有害物質釋放到空氣中。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氧氣傳送,並讓腦細胞受到損傷,二氧化氫會引起慢性肺部疾病。而像甲醛等物質,就算是非常微少的量,也會使免疫機能變弱,使各種內臟受損外,因為會在空氣中散播,使人體受到損傷。一氧化碳、二氧化氫、甲醛的共同點,就在於會給精神功能帶來損害,並造成憂鬱症、慾望降低、神經過敏等。在憂鬱症患者中,在家裡時間越久的主婦,憂鬱症的症狀會越嚴重,這也是和這些問題有關。像甲醛和二氧化氫等氣體,就算已經通風,也不容易排除,會累積在家裡各個角落。另外,因為比空氣重,所以會在地板附近流通,因此對還在爬的嬰兒來說,危害會更加嚴重。
雖然每天都在使用瓦斯爐,但我們還是要有更聰明的使用方式。首先,排油煙機最好是採用以鋁或是不銹鋼所做的產品,而且一定要容易分離清洗。第二、在打開瓦斯爐時,不需要把主活門全部開啟,並且可以慢慢試著找出使用瓦斯爐的程度,也就是把活門開一半或三分之二的程度來使用。這是因為在點火的瞬間,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所以在點火之前,先把窗戶打開,並先把排油煙機打開,使瞬間產生的有害物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
除此之外,排油煙機最好每週清洗一次,而裡面的濾網一定要按時更換,因為排油煙機會卡油汙,也容易產生臭味,而且食物渣黏上去後,就容易產生腐壞。廚房畢竟是為家人準備食物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勤於保持衛生、清潔和通風。
紙杯、保麗龍容器、保鮮膜
藏在便利性後面的毒素
平常除了要多注意前述的安全事項以外,最好也不要使用拋棄式紙杯,或是保麗龍容器。紙杯是用紙漿所做成的杯子,製作過程中會使用到聚乙烯(LDPE)。LDPE和在常溫中會釋放毒性氣體的PVC軟質塑膠不同,在常溫中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倒進熱水,就會將微量的甲苯和氫氰酸等有毒物質釋放出來。長期吸入這些物質時,就會引起精神異常、憂鬱症、肝臟、神經系統的障礙。
還有,保鮮膜也是需要注意的對象。保鮮膜的原料,可以分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這兩種,而聚氯乙烯的保鮮膜,在燃燒時會產生戴奧辛。保鮮膜為了增加耐熱性,或是為了更柔軟,會添加安定劑、塑化劑、難燃劑(為了不會燃燒,所添加的液體)、防霉劑等。雖然製造業者聲稱只要不超過140~160度℃,就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在選擇保鮮膜時,除了確認是否為聚氯乙烯之外,最好是用玻璃蓋子來代替保鮮膜。因為保鮮膜既不能燃燒又不能掩埋,所以我們在選擇餐具時,最好不要選擇無法處理的塑膠餐具,而以使用玻璃、不銹鋼、瓷器、陶器等安全用品為佳。
殺蟲劑──本來要殺蟲,結果變殺人
殺蟲劑能將害蟲除乾淨,減少了生活中的許多不便。所以在殺蟲劑出現後,簡直宛如是神藥出現了,但這卻只是一種幻覺而已。那個有名的DDT,甚至讓成功合成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穆勒,得到了諾貝爾獎。但目前因為殘留毒性的問題,所以被世界各國禁用。在過去有一個像謊言般的故事,父母在小孩睡著的房間噴殺蟲劑,結果隔天見到的卻是孩子的冰冷屍體;也有人追著噴灑殺蟲劑的防疫車,還無知地以為這樣能全身殺菌。目前來說,大部分的防疫除蟲消毒都採用煙霧消毒,而分析其成分後發現,大多數單位所使用的煙霧消毒藥中,有賽滅寧、二氯松、陶斯松、剋特寧等四種環境荷爾蒙,而這些物質對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角膜等都有害處。尤其是賽滅寧,他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育組織所規範的67種環境荷爾蒙之一,在各國都受到管制。
不只是煙霧消毒藥而已,連家裡常常使用的各種蚊香,對人體也是有害處。大部分殺蟲劑的功能在於妨礙昆蟲的神經作用,並且可以分成有機燐系、氨基甲酸鹽系和除蟲菊精等。
有機燐系化合物,是在1988年,伊拉克對付庫德族叛軍時,用來作為神經瓦斯的毒性物質之一。而其中的主要成分撲滅松,就是蟑螂殺蟲劑的主要成分。這種東西除了藥效持久外,少量也有強大的除蟑螂效果,而另一個成分二氯松,對殺死蚊子和蒼蠅特別有效,但目前的美國和日本,已經不准使用有機燐系殺蟲劑,而且有機燐的含量,也被限制在0.1%以下。
氨基甲酸鹽系的殺蟲劑,除了毒性作用、殺蟲力、殘留性和有機燐系類似外,會誘導昆蟲分泌過多的肌肉收縮物質,麻痺昆蟲的神經系統。
除蟲菊系的化合物,是從除蟲菊(屬於菊花科的多年草植物)萃取除蟲菊酯,和天然殺蟲成分化學構造很類似的合成物質,一樣會麻痺神經系統。這是一種對哺乳類的毒性較低,但對害蟲來說,殺蟲效果明顯的怪液體,目前約占全體殺蟲劑30%占有率,而且越來越提高。
目前市面所販售的大部分家庭用殺蟲劑,是除蟲菊系和有機燐系化合物,是毒性很強的產品。但因為這些產品危害性的相關資訊,在國內並不很普遍,所以消費者對此的認知也不夠。
家庭中常用的電蚊香(蚊香片式殺蟲劑),是把含有殺蟲劑的蚊香片加熱後,把殺蟲成分釋放到空氣。但消費者並不清楚,自己吸入了多少殺蟲成分。蚊香片式殺蟲劑的主要成分為亞列寧和普亞列寧,而這些都是除蟲菊系的殺蟲劑。如果持續吸入時,就有可能得到化學物質過敏症。尤其除蟲菊系的化學物質,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育組織所指定的環境荷爾蒙物質,就算是釋放低濃度,也會讓內分泌系統產生混亂。
綠色螺旋式蚊香,是把除蟲菊系的亞列寧農藥,混合在木頭粉裡面,然後用澱粉固定後,塗上綠色顏料的殺蟲劑。最近依據韓國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把以亞列寧作為主要成分的蚊香,作燃燒實驗後,一個蚊香會釋放出,相當於2~22根香菸所釋放的甲醛,以及相當於41~56根香菸所釋放的微細灰塵,空氣汙染物質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2.5的微細灰塵,以及有機化合物(TVOCs)等排放量,全部超過室內環境的標準值。如果人類大量吸入這些物質,就會出現嘔吐、腹瀉、頭痛、無力感、耳鳴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時,就會引起呼吸器官障礙和痙攣。因此,除了要注意使用外,使用時一定要記得通風。
英國科學家在《新科學家》雜誌中表示,如果過度曝露在殺蟲劑中,那得老人癡呆症的機率會增加50%。之所以會產生老人癡呆症,目前得知的主因,是因為控制肌肉的神經,傳送化學訊息的大腦神經細胞退化。而根據這份報告指出,比起完全不使用殺蟲劑的人,那些偶而會曝露在殺蟲劑的業餘園丁,得老人癡呆症的機率高9%,而過度曝露在殺蟲劑的農夫們,發病的機率高43%。
在韓國的統計中,約有兩成65歲以上老人住在農村,而似乎由有機燐系和除蟲菊系殺蟲劑,所引起的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正在急速增加中。因為受到殺蟲成分影響的乙醯膽鹼代謝酵素(肌肉收縮誘導物質的加速分解酵素),是退化性神經疾病的代表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發病的重要原因蛋白質。
利用果蠅作有機燐系藥劑的中樞神經實驗中,對神經產生的障礙不容小覷。果蠅是和人類基因最類似的動物,所以常常被用來作各種實驗。而實驗的結果,已經證實殺蟲劑的濫用,不僅會破壞人類神經系統,同時也會帶來破壞環境的結果。
廚房用清潔劑又吃又喝的界面活性物質
廚房用清潔劑的特性,在於會和皮膚直接接觸,所以為了人體安全,一定要確認會不會有刺激性,因此,低刺激性和無汙染性,就變成選擇廚房用清潔劑的要件。
但消費者保護團體,針對國內流通的80幾種廚房用清潔劑加以分析後,意外發現有許多使用後會有疑慮的原料。如果長期吸收殘留在餐具的少量界面活性劑,到底會對人體產生何種影響?目前的研究依然不是很完備,但包含日本在內的先進國家,已經開始在進行有體系的研究。
可是大部分學者已經有共識,人體如果持續吸收界面活性劑,一定會產生慢性疾病,對幼兒和小孩的危害更為嚴重。
透過嘴巴攝取界面活性劑的方法,就是清洗餐具後的殘留物。另外,進入水中的界面活性劑,被魚類或貝類攝取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也是具代表性的方法。
如果用嘴巴攝取清潔用界面活性劑時,能導致急性中毒而死的致死量,約為500g/1kg,所以毒性算是非常低。也就是說,一般情形下,不太可能攝取到足以致死的含量,所以隋著長時間一點一點攝取,並導致慢性中毒,才是界面活性劑真正的問題。
在家裡洗碗盤時,廚房清潔劑會殘留在餐具的可能性,根據調查的結果,數據比想像中高出許多。根據韓國颺映電子(Young in and B tech)公司的環境工業研究所的內部實驗,是在一個月內,用比平均更多的清洗次數(平均為以流水反覆沖洗3~4次),也就是以流水反覆沖洗5~6次後,測試讓餐具乾燥地方的界面活性劑殘留量。以三個一般家庭為實驗對象,並且一天洗碗盤兩次。連續一個月後,在讓餐具乾燥地方的地面上,出現了一些汙漬。而這些汙漬就是由洗完碗盤後所滴下來的水,蒸發後所留下來,也就是濃縮的界面活性劑。一個家庭洗一次碗盤後,所測出來殘留在碗盤上的界面活性劑,平均殘留量為20mg/l日,這個數字雖然會依據清洗方法、次數、個人的技巧而有不同,但還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數字。
就算再如何沖洗乾淨,但已經在前面說明過,界面活性劑殘留在碗盤的機率還是非常高。要防止或降低的方法:
第一、不要把廚房清潔劑直接倒在菜瓜布上,而是要用水稀釋一下後,把碗盤泡在清潔劑水,並且用菜瓜布清洗,這樣不只能降低濃度,也能洗得更乾淨。
第二、一定要在流水中反覆沖洗3~4次,並且用抹布或菜瓜布在流水下清洗,才能把殘留在表面的清潔劑清洗乾淨。
第三、盡可能選擇對人體危害性較低的廚房清潔劑。
第四、為了讓碗盤不留下積水,所以洗完後一定要立起來,才能讓水流出來時,連著界面活性劑也一起帶走。
用麵粉或洗米水是當作天然清潔劑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嫌麻煩的話,那最好使用天然材料所做的廚房清潔劑,並且遵守產品的使用方法。如此就能防止因界面活性劑的慢性中毒。
▓ 個別電器用品的電磁波釋放量,以及要確保的安全距離
|微波爐|(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2m)
不只是在開啟的時候,就算是在關閉時,一直都處在預熱的狀態,所以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要擺放在角落或高的地方外,不使用時,一定要拔掉插頭。
|吹風機|(釋放量64.7mg / 安全距離0.1m)
因為會同時釋放大量的電場和磁場,所以要盡量遠一些,並且在短時間內使用完。如果距離超過30cm,就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但兒童最好不要使用。
|吸塵器|(釋放量52.7mg / 安全距離1m)
要和吸塵器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不要使用太久外,也盡量不要讓兒童接近。|電視|(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1.5m)
和前面相比,後面會釋放更多電磁波。看太多電視的小朋友,就會產生褪黑激素分泌降低的現象。
|電熱地板|(釋放量76.9mg / 安全距離無法測試)
電熱毯和電熱地板,對兒童和孕婦來說,絕對是禁止。這種東西通常是在人體感到寒冷的情形下使用,並且是和人體緊密接觸,所以非常危險。如果一定要使用,最好是睡前先加熱好,然後要睡覺時,就把電源關掉。如果在地熱地板上,鋪上5cm厚度的棉被,對降低電磁波的危害有很大幫助。
|電腦|(釋放量8.1mg / 安全距離0.6m)
根據研究結果,每週坐在電腦前面,超過20個小時以上的孕婦,發生流產的機率會提高80%,所以懷孕前3個月,最好是不要使用電腦,或是建議使用筆記型電腦。懷孕4個月以上後,最好每週不要使用超過20小時外,每1個小時休息十分鐘。只要離CRT螢幕超過50cm,就能減少86%以上的電磁波,而液晶螢幕則是幾乎不會有電磁波。
|洗衣機|(釋放量6.9mg / 安全距離1m)
在洗衣機運轉時,最好是離遠一些,尤其在脫水的時候,兒童最好不要靠近。|冰箱|(釋放量3.3mg / 安全距離0.5m)
因為從右下方的壓縮機,會大量釋放電磁波,所以不要讓兒童在附近玩耍。|音響|(釋放量2.8mg / 安全距離1m)
不使用時要把插頭拔掉,並且不要放在臥房裡。|冷氣|(釋放量2.2mg / 安全距離2m)
因為有空氣清靜功能的冷氣,電磁波釋放量偏高,所以要多加注意。|檯燈|(釋放量1.8mg / 安全距離0.6m)
日光燈式的檯燈,最好離頭部有0.6m以上,而燈泡比日光燈,釋放更少的電磁波。|電風扇|(釋放量1.8mg / 安全距離0.5m)
只要維持安全距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電動刮鬍刀|(釋放量1mg / 安全距離無法測試)
因為是直接對著臉部使用,所以受電磁波影響的程度,等同電毯。用電池的電動刮鬍刀,電磁波比用交流電的刮鬍刀,釋放更少的電磁波。
塑膠餐具在餐桌上的環境荷爾蒙
提到二十世紀所發明的革命性素材中,塑膠一定是名列前茅的產品。不只比金屬輕,且不容易破裂,又能輕易做出各種顏色和外觀。最重要的是,價格低廉又能大量生產,所以很快就占據了我們的生活。
因為塑膠使用範圍實在太廣泛,所以根本沒辦法一一列舉。除了能用來作為日常所用,如:家具、廚房用品、玩具、家電產品的外觀材料與纖維之外,在汽車、船舶、防彈產品、醫療等其他產業中也是被大量地使用。
大部分的塑膠是利用含有石油的石腦油來製造。石腦油是原油蒸餾後所產生的礦物性揮發物質,而把這種石腦油作一定處理後,讓分子之間凝固,就能製成塑膠。舉例來說,在石腦油中,作氯化合物的處理,就會產生叫作PVC的聚氯乙烯,而如果作其他處理,就能做出保特瓶的原料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塑膠容器,有氫和碳結合後所產生的半透明聚丙烯產品,以及由化學物質酚甲烷所產生的聚碳酸酯(PC)這兩種產品。其中,在好幾年前就已經證實PC受熱後,會釋放對人體內分泌系統帶來影響的酚甲烷。
塑膠的危險性在於為了可塑性,會添加許多環境荷爾蒙物質。除了已經被確認是環境荷爾蒙的鄰苯二甲酸鹽和酚甲烷外,也會使用到鎘和甲苯等毒性物質,而這種事實也讓消費者感到不安。添加劑、顏料,以及觸媒的殘渣問題,還有使用過後,難以重複使用、對環境造成汙染等,這些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加拿大的環境保健署,是世界上第一個把製作環氧樹脂和塑膠時所用的酚甲烷,列為危險物質的政府單位。酚甲烷是目前產業界,最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之一,並且是聚合物產品的必要材料,除了應用在透明塑膠,也包含添加在食品罐子裡的環氧樹脂、嬰兒奶瓶、牙科用縫合劑、運動頭盔、CD等。
根據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在90%美國國民體內,發現酚甲烷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擁有類似分子結構型態殘留的痕跡。這也表示,酚甲烷已經是要多留意的物質。
少量的酚甲烷會在對容器加熱、或使用洗碗精時揮發出來。實驗證實,少量的酚甲烷會造成和乳癌、前列腺癌、早熟、腦部構造變形等,並且與荷爾蒙均衡遭受破壞有關連,尤其對胎兒和新生兒,影響性更大。
在各種塑膠中,美耐皿(三聚氰胺)樹脂還算是比較好的。一般用來當小孩子的餐具,或是餐廳裡使用的美耐皿餐具,其便利性乎像是可以把陶瓷器淘汰般,具有兼顧又美觀的特性。因為是用植物性紙漿所做的,所以危害性會比較低。但和模仿美耐皿樹脂的硬塑膠很難區別,然而就算是真正的美耐皿,也要添加聚合物來塑造成形,所以無法說對人體完全無害。另外,用美耐皿餐具裝熱湯、熱食時,也能檢測出微量的致癌物甲醛。在日本,學校家長會曾經禁止學校使用美耐皿餐具作為學生營養午餐的餐具。
但要從日常生活中,完全排除塑膠餐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如果想要更安全的來使用,就需要遵守以下的事項:
第一、千萬不要加熱。不管是什麼塑膠產品,放在微波爐裡加熱是最不好的方法。尤其是奶瓶,最好不要放進微波爐裡。而用熱水消毒奶瓶時,最好不要超過3~5分鐘。塑膠裡的環境荷爾蒙,被人體吸收的過程,是溶化到裝在餐具的食物後,被吃進我們的身體裡。所以應該要避免在塑膠餐具上,擺放熱食或油膩的食物。
第二、盡量避免使用粗糙的菜瓜布清洗。如果產生刮痕,那塑膠成分就更容易溶解出來,因此最好使用柔軟的菜瓜布或是海綿。
第三、如果要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就要放在玻璃或瓷器所做的碗盤。製造者雖然表示其使用原料是聚丙烯,所以不會有問題。然而有關密封保鮮袋等用品,雖然在其他國家尚未檢測到任何環境荷爾蒙,但與其用微波爐,還不如用隔水加熱的方式來得安全。
第四、在使用塑膠餐具時,如果餐具使用了很長的時間,因而產生汙漬或味道時,建議可以泡在洗米水或是用清潔劑仔細洗淨,然後放在陽光底下晒乾。而清洗時,當然要使用柔軟的海綿來清洗。另外,千萬不要和金屬餐具一起放在自動洗碗機裡洗。
第五、顏色鮮豔的低價產品或是再生塑膠容器,千萬不能用來裝食物。保管塑膠餐具時,一定要離火源遠一些,而且如果一定要使用微波爐時,一定要觀察有無能使用微波爐的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