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修行可以當成是一種心靈的藝術,它帶著四分的想像力、三分的敏感性、兩分的喜悅再加一分的幽默。只有「為無為」、「無所住」、「無所得」這種「一無所求」之際,才能進入祂的「無門之門」。有些朋友非常虔誠的禮佛,做禮拜,但都是有所求的:求平安、求健康、求學業進步、求事業成功。為達到目地,向神佛許願、談條件,走入執著與滿足欲望之途。當有這種市場需求,就會產生供應者,這些供給者就是擁有神通、靈通的真假修行者,許多宗教組織就是藉這個市場機制而斂財坐大。如果早日通靈,擁有神通預知未來,就能夠出名顯耀,接受鉅款供養。看在這麼好的報酬,一些人就拼命努力苦修,花錢拜師父求灌頂加持,但這種事是不能強求的,不計代價的結果有人就會因精神失控無法承受,最後只有走上看精神科治療一途了。
總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皆幻相,皆為眾生一念無明,執著二元分裂下「小我(妄我)意識」的變現而已。有形有相的色身,不論美醜,都是生滅相,青春無法長駐,因此有生之時,要親近真善知識,了解靈魂精神之內涵,了悟人人皆有佛性、神性,要及早開悟明心,堅定走正路,死前至少要知道生命本源之基本道理!更重要的是藉由正確的修行,或解脫煩惱出三界,且更深一層精進了悟佛菩提道,勤修六度波羅蜜,修到無生法忍,回到生命源頭淨土故鄉,才是一生中的要務啊!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十二節,大使徒保羅寫道:「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是間接從鏡子裡看見的影像,模糊不清,將來就會面對面看得清清楚楚。我現在對上帝的認識不完全,將來就會完全。」
「人」本身是非常尊貴的生靈,如果讀者能以更寬、更高視野來解讀這個章節,會恍然大悟,死後靈魂脫離這個臭皮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個世界的真相。但是當你還活著時,卻常常執著於這個看得到、摸得到的世界,欠缺對自性高我真相的完全認識,其實是你忘了自己就是創造這個假相世界的本尊!身為基督教大使徒的保羅,也透露出他認為這個世界只是個間接意識(小我、妄我)所投射出來的影像(鏡中假相),當肉體(有形的色身)存在時,真相(無形的實像)是看不清楚的。我們只有透過開悟(明心),認清真相(見性),只有藉寬恕、愛心(放下、解脫)來與神聖的高我自性連結,才有可能脫離這無盡世代的輪迴,跳脫幻境,與這些假相說再見!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節:「雖然我們外在的軀殼(肉體)逐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靈體)卻日日更新。」「看得見的(物質)是暫時的,那看不見的(靈體)是永恆的。」
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靈魂,需要有這樣的包容精神:人們來到世間,最重要的是精神進化的學習,不是報復,不是控制,而是要透過寬恕一切,才能趕快悟出自性靈命,並活出愛來。聖經的箴言四章二十三節說:「所思所想(起心動念)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一切法由心想生)。」當愛的力量(能捨)出現在生命裡當家做主,才能突破業力的牽引,改變生命的藍圖;當自己生命進化了,同時也幫助所有人類生命的進化與地球意識的進化(地球升級為人間天堂)。
人類一生的命運是已程式化的行程表,也是進化的旅程;換個時空,回到舊約聖經的詩篇第一三九篇,它描述詩人感嘆造物主的意識高深而無法度量,第十六節:「我出生前,你已經看見了我,那為我安排尚未到來的日子,都已經記錄在你的冊子。」基督徒都知道,天上有每個人的生命冊,記錄我們一生會面臨的一切,與我們一生對此反應的心思意念及所作所為(生命冊就是下節說到的阿卡西記錄)。
近代西方公認的心靈大師克理希那姆提也指出,人自從數百萬年來就已經是被程式化(Programmed)成為具有生物性的智慧獨立個體,心智上、情緒上、心理上都被設定的程式一次又一次的重覆運作著,也就是不止息的輪迴。但只要你把心智、感覺與全體人類的心靈達到「同理」的地步,你的完整存在體,就能看穿這個事實。克理希那姆提指出,在這個當下,你會寬恕一切,你就破解了這個操縱人類數百萬年的程式,開悟解脫了,不再輪迴下去。以上克氏所談到的這些,跟佛陀講解的二乘「解脫法門」很類似,能夠去我執、法執,中陰身不受後有,當然就能獲得解脫而出三界入無餘涅槃,不再輪迴了。
修行可以當成是一種心靈的藝術,它帶著四分的想像力、三分的敏感性、兩分的喜悅再加一分的幽默。只有「為無為」、「無所住」、「無所得」這種「一無所求」之際,才能進入祂的「無門之門」。有些朋友非常虔誠的禮佛,做禮拜,但都是有所求的:求平安、求健康、求學業進步、求事業成功。為達到目地,向神佛許願、談條件,走入執著與滿足欲望之途。當有這種市場需求,就會產生供應者,這些供給者就是擁有神通、靈通的真假修行者,許多宗教組織就是藉這個市場機制而斂財坐大。如果早日通靈,擁有神通預知未來,就能夠出名顯耀,接受鉅款供養。看在這麼好的報酬,一些人就拼命努力苦修,花錢拜師父求灌頂加持,但這種事是不能強求的,不計代價的結果有人就會因精神失控無法承受,最後只有走上看精神科治療一途了。
總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皆幻相,皆為眾生一念無明,執著二元分裂下「小我(妄我)意識」的變現而已。有形有相的色身,不論美醜,都是生滅相,青春無法長駐,因此有生之時,要親近真善知識,了解靈魂精神之內涵,了悟人人皆有佛性、神性,要及早開悟明心,堅定走正路,死前至少要知道生命本源之基本道理!更重要的是藉由正確的修行,或解脫煩惱出三界,且更深一層精進了悟佛菩提道,勤修六度波羅蜜,修到無生法忍,回到生命源頭淨土故鄉,才是一生中的要務啊!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十二節,大使徒保羅寫道:「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是間接從鏡子裡看見的影像,模糊不清,將來就會面對面看得清清楚楚。我現在對上帝的認識不完全,將來就會完全。」
「人」本身是非常尊貴的生靈,如果讀者能以更寬、更高視野來解讀這個章節,會恍然大悟,死後靈魂脫離這個臭皮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個世界的真相。但是當你還活著時,卻常常執著於這個看得到、摸得到的世界,欠缺對自性高我真相的完全認識,其實是你忘了自己就是創造這個假相世界的本尊!身為基督教大使徒的保羅,也透露出他認為這個世界只是個間接意識(小我、妄我)所投射出來的影像(鏡中假相),當肉體(有形的色身)存在時,真相(無形的實像)是看不清楚的。我們只有透過開悟(明心),認清真相(見性),只有藉寬恕、愛心(放下、解脫)來與神聖的高我自性連結,才有可能脫離這無盡世代的輪迴,跳脫幻境,與這些假相說再見!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節:「雖然我們外在的軀殼(肉體)逐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靈體)卻日日更新。」「看得見的(物質)是暫時的,那看不見的(靈體)是永恆的。」
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靈魂,需要有這樣的包容精神:人們來到世間,最重要的是精神進化的學習,不是報復,不是控制,而是要透過寬恕一切,才能趕快悟出自性靈命,並活出愛來。聖經的箴言四章二十三節說:「所思所想(起心動念)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一切法由心想生)。」當愛的力量(能捨)出現在生命裡當家做主,才能突破業力的牽引,改變生命的藍圖;當自己生命進化了,同時也幫助所有人類生命的進化與地球意識的進化(地球升級為人間天堂)。
人類一生的命運是已程式化的行程表,也是進化的旅程;換個時空,回到舊約聖經的詩篇第一三九篇,它描述詩人感嘆造物主的意識高深而無法度量,第十六節:「我出生前,你已經看見了我,那為我安排尚未到來的日子,都已經記錄在你的冊子。」基督徒都知道,天上有每個人的生命冊,記錄我們一生會面臨的一切,與我們一生對此反應的心思意念及所作所為(生命冊就是下節說到的阿卡西記錄)。
近代西方公認的心靈大師克理希那姆提也指出,人自從數百萬年來就已經是被程式化(Programmed)成為具有生物性的智慧獨立個體,心智上、情緒上、心理上都被設定的程式一次又一次的重覆運作著,也就是不止息的輪迴。但只要你把心智、感覺與全體人類的心靈達到「同理」的地步,你的完整存在體,就能看穿這個事實。克理希那姆提指出,在這個當下,你會寬恕一切,你就破解了這個操縱人類數百萬年的程式,開悟解脫了,不再輪迴下去。以上克氏所談到的這些,跟佛陀講解的二乘「解脫法門」很類似,能夠去我執、法執,中陰身不受後有,當然就能獲得解脫而出三界入無餘涅槃,不再輪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