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雞蛋很營養,安心吃更重要

雞蛋營養價值很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胺基酸、卵磷脂、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每天吃一、兩顆蛋已是現代人很普遍的飲食方式。但是吃雞蛋的學問很大,要吃得安心、吃出健康,第一原則還是回到最關鍵的自覺,才能提高安心吃的指數。

很多人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歐姆蛋,或者拿生蛋拌醬沾食物吃,覺得吃下去的瞬間口感滑溜很嫩,但這麼做可能會付出受到細菌入侵身體的代價。原因是母雞在產蛋過程,下蛋的產道跟糞便排泄位置相同,蛋殼容易沾染雞糞;另外蛋雞下蛋的地方是在雞舍,接觸雞糞的機會很高,雞糞裡面經常含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長期生吃雞蛋或大快朵頤半熟蛋料理,無疑跟敞開身體大門,讓細菌登堂入室糟蹋身體健康的做法沒有兩樣,千萬不要等到健康出現問題,有發燒、腹部絞痛、腹瀉症狀才懊惱不已。為了降低暴露細菌感染危害風險,建議買蛋時一定要買洗選蛋,原因是,一顆雞蛋蛋殼約附有三萬一千隻細菌(包括沙門氏菌),然而經洗選的蛋約只有五十隻細菌,因此購買洗選蛋可大幅避免污染冰箱內其他食品,以及減少打破蛋殼時的污染。但即使購買洗選蛋,蛋殼表面仍有五十隻細菌,要安心吃蛋,吃全熟蛋就對了。尤其是在禽流感疫情高峰期,更不可掉以輕心,蛋殼表面沾染的雞糞可能會成為細菌、病毒傳染的媒介,所以除了挑選洗選蛋外,連料理方式也要注意,嚴禁生食,蛋的熟度也需控管到100%再吃。

遇到毒蛋升溫期,該怎麼吃雞蛋?

記得二○一七年八月份,農委會針對四十五個養雞場進行檢測,發現有三個養雞場的樣本芬普尼(fipronil)殺蟲劑殘留數值超過標準,一經公布後,我就接獲不少憂心忡忡的訊息,歸納如下:「什麼是芬普尼,會致癌嗎?」、「芬普尼殺蟲劑是一種農藥,規定不可以使用在家禽、家畜,怎麼會用在動物身上?」、「雞蛋到底可不可以吃,要怎麼挑選?」、「雞蛋殘留殺蟲劑,雞肉會不會也殘留?可以安心吃雞肉嗎?」、「最近吃的都是雜貨店買的散蛋,要怎麼做才能代謝掉?」我長期推動民眾使用洗選蛋,尤其在禽流感疫情期間,更是廣為呼籲,此次芬普尼毒蛋事件,我仍如往常建議大家想要吃到安心雞蛋,唯一安全之道就是挑選洗選蛋,畢竟擺在塑膠籃中的散蛋充滿太多不安全的風險,而洗選蛋有一套標準生產作業流程,可以確保安心程度。而且,洗選蛋有明顯生產履歷,選購時可以明確排除有問題的蛋場。

洗選雞蛋出貨之前,需經過清洗、烘乾、紅外線殺菌、剔除破蛋、包裝等機械生產流程,使用冷藏車運輸,避免細菌感染及傳播。美國對洗選蛋要求噴上一層食用蠟,有人覺得洗選蛋外層上一層食用蠟(封蠟),會影響蛋的呼吸,降低新鮮度,但封蠟原因是蛋殼經過清洗後,會洗掉保護雞蛋的一層保護膜(角質層),為了降低微生物趁此空隙侵入風險,以食用蠟封住外殼是一種安全措施,從食用安心的角度來論,洗選蛋比新鮮散蛋來得安全許多。

芬普尼雞蛋是全球性環境毒物污染事件,全球有三十多個國家(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奧地利、韓國、台灣等)相繼發生芬普尼殺蟲劑殘留雞蛋問題,只是芬普尼是一種農藥,也是環境用藥,但禁用在家禽身上,怎麼會在雞蛋中檢出?最初看到芬普尼雞蛋污染訊息時,我合理懷疑是人為不當、管理疏漏層層問題交錯而成,後再整合各個相關資料證實的確如此。歐洲各國出現的毒蛋污染原因,是因飼料廠的穀倉會孳生塵蟎等昆蟲,交由清潔公司清除,清潔公司將芬普尼混入除蟎藥劑,以提高除蟲效果,結果污染了幾乎整個歐洲的雞蛋。在台灣,芬普尼是合法用藥,核准使用於稻米及蔬果等農作物,但也有限制,像茶葉就不可以使用,此外也可以做為殺蟲劑,由於毒性會影響昆蟲中樞神經系統而死亡,所以殺蟑藥、滅蟻藥、殺蚊藥、寵物殺蚤劑都會使用芬普尼,用於防治病媒蚊、貓犬蝨蟲及跳蚤及紅火蟻,但規定不可以使用在家畜、家禽身上。雖然是禁藥,但只要有一個環節的螺絲鬆了,遲早會釀成污染問題。雞農有除蟲害需求,藥商可以銷售合格蟲藥,卻違規販售4.95%芬普尼的水懸劑給雞農,管理單位又未積極查核4.95%芬普尼的水懸劑使用現狀,才會有少數養雞業者違法使用芬普尼的問題。挑選洗選蛋是可以避免受到違法藥物的污染,畢竟注重良好信譽、安全管理的養雞場會考量經營風險,不會濫用藥物毀掉辛苦創立的事業。

對於芬普尼污染雞蛋,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污染雞肉,食不安心?這倒是不用擔心,由於芬普尼毒性屬於中等,半衰期五到六天,毒性就會衰敗,而且肉雞、肉用土雞飼養期約八週至十六週,即使接觸到芬普尼,二至三週內就會代謝掉,不會有殘留問題。

當然民眾最擔心的是,已經誤食不少含有芬普尼的雞蛋,該怎麼幫助代謝?首先是減少吃蛋及蛋製品的頻率,不要再增加身體負擔,另外多運動、多喝水、多吃高纖蔬果,可加速芬普尼的代謝。芬普尼是脂溶性物質,有一部分會先經過胃腸道消化吸收,進入體內經代謝酵素代謝後排出體外,另外一部分進入到腸道,吸收後轉化成廢物,最後變成糞便排出。多運動、多喝水可幫助代謝;多吃高纖維食物,會增加糞便體積,幫助排便。

飼養比放養雞蛋更安心

不少人喜歡吃土雞肉、土雞蛋,因為肉質好吃、蛋黃Q彈,我同意這個說法,但如果從環境毒物累積觀點來看,則會有較高機會累積環境毒物。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從二○○四年開始,接受政府委託監測市售雞蛋中的環境毒物,二○一○年就曾經發現土雞蛋中有較高含量之戴奧辛。由於土雞採放養方式,土壤中有戴奧辛,長期飼養下,土雞體內較容易累積戴奧辛。這種情況國外也發生過。我曾經參加戴奧辛國際研討會,歐洲及美洲均有文章討論放養土雞產出的雞蛋,戴奧辛含量超標問題,原因是放養雞會啄食土壤,所以接觸戴奧辛的機會相對提高,該論點與我長期參與市售雞蛋戴奧辛檢測時得到的結果一致。以減少攝入環境毒物及避免細菌病毒感染的觀點,我鼓勵國人多吃採用高架飼養雞隻生產的洗選蛋,少吃土雞蛋,會吃得較為安心。目前國內九成雞蛋都是由高架飼養蛋雞所生產,吃到戴奧辛污染的毒雞蛋相對降低。雖然飼養放養雞是基於友善環境的考量,但仍需考量是否有戴奧辛的污染,事先宜做好土壤評估,才能避免釀成更大的環境污染災害。

雙酚A是不孕天敵、干擾性荷爾蒙

二○○九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刊載一篇雙酚A釋出實驗,受試者是七十七位大學生,實驗為期兩週。第一週每天飲用的是不鏽鋼瓶盛裝的冷水,第二週每天飲用的是聚碳酸酯PC塑膠瓶盛裝的冷水,每週喝完後,再檢測尿液、記錄,結果發現,第二週驗尿時,尿液中雙酚A的濃度高於正常人平均水準,比第一週尿液增加69%的濃度。實驗期間,受試大學生沒有改變任何生活模式,只有盛裝冷水的容器改變,所以研究者高度懷疑是PC塑膠材質之雙酚A釋出水中造成的結果。

雙酚A(Bisphenol A, BPA)又稱二酚基丙烷,是製造聚碳酸酯(PC)、環氧樹脂材料及熱感應紙等製品的重要原料,在工業界使用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由於具有韌性強、耐熱性高、質量輕、透明性佳、耐衝擊、電子阻抗強等特性,雙酚A廣泛應用於各個產品,包括食品包裝、透明容器、家電產品、LCD電視、電子零件、光碟、車前燈、相機鏡頭、安全帽、護目鏡、感熱紙、人造假牙、通訊設備等。

雙酚A對生殖系統的危害甚巨,近年來國外對雙酚A的研究發現,它有降低雄性睪丸功能、提高不孕症機率、干擾胎兒生長等副作用,《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篇論文指出,雙酚A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生殖能力、男性精蟲異常等問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公眾近用》(NIH Public Acess)刊載一篇〈精液質量及精子DNA損傷與尿液相關,來自不孕不育診所〉的研究,發現雙酚A對精液質量的降低及精子DNA損傷有關聯性;《美國生殖醫學學會》也有一篇〈尿液雙酚A(BPA)與精液質量水平相關〉的研究,結論顯示尿液中雙酚A濃度與精液質量有密切關係,也就是雙酚A濃度越高,精液濃度、精子數量及活動力越低。近年來的研究又發現雙酚A會對兒童大腦產生不良影響,二○一五年七月《神經毒理期刊》(NeuroToxicology)刊載一篇〈雙酚A:人類暴露及神經行為〉(Human exposure and neurobehavior)的研究,發現無論是產前或產後暴露於雙酚A中,都有可能會對兒童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出現侵略行為、焦慮或抑鬱症狀。

你使用的奶瓶合格嗎?

嬰兒呱呱落地以後,挑選奶瓶就是新手父母的功課之一,面對各種不同功能、材質的產品,常常研究再三,究竟是要挑選體積輕薄、價格便宜的塑膠材質?還是耐用厚重、安全性高的玻璃材質?

塑膠材質的奶瓶因為重量輕、耐摔,很受媽媽們的青睞,但是國際間諸多研究發現,使用不當時,比如沖泡加熱、高溫消毒、刮傷、磨損等狀況,所含的雙酚A容易釋放出來,會提高嬰幼兒暴露其中的風險,而且使用時間越長,釋放的毒素就越多。

雙酚A可能會從容器溶出至食品和飲料中,再經飲食進入體內,因此各國紛紛制定了相關法規。民國九十八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公告列管雙酚A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民國一○二年食品藥物管理署修正發布「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A之塑膠材質,同時規定PC材質的塑膠食品器具、容器、包裝之溶出量的標準為0.6 ppm以下(嬰幼兒奶瓶除外)。

自從政府公布禁令之後,PC奶瓶已經無法生產及販售,於是市面上出現標榜不含雙酚A(BPA free)材質的奶瓶,但是民國一○四年,衛福部進行抽驗一百二十九件奶瓶,仍有四件驗出違規殘留26~165ppb(十億分之一濃度)雙酚A,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所以挑選奶瓶時需要慎重。

不含雙酚A的奶瓶材質有PP、PES、PPSU、矽膠、玻璃和不鏽鋼奶瓶,其中的矽膠、玻璃、不鏽鋼非塑膠材質,自然不會含有雙酚A;至於PP、PES、PPSU是塑膠材質,雖然不含雙酚A,但因價格比起PC材質昂貴,很可能會有仿冒品,購買時更要看清標示。

安撫奶嘴安全嗎?

寶寶越長越大,開始會哭、會鬧,不少新手父母便會開始給寶寶吸吮奶嘴。研究證實,寶寶天性就會吸吮,且藉由吸吮反應,可以獲得足夠營養,也容易得到安撫效果,比較好入睡。只是陳列在架上的安撫奶嘴價格差異好大,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材質也不同,哪一種比較好?我常給大家的建議是安全無害第一,畢竟安撫奶嘴是寶寶含在嘴裡的東西,一定要注重安全性。

目前安撫奶嘴有分全乳膠、半乳膠、全矽膠、半矽膠。乳膠奶嘴是由橡膠乳汁或乳膠製成的,因為是天然材質,顏色偏蠟黃原色,質地柔軟,彈性較佳,但有橡膠味,容易變質,使用壽命較短。矽膠奶嘴是人工合成材質製成,顏色無色透明,挑選關鍵在於是否有標示「BPA free」或塑化劑的標示,歐盟從二○一一年六月起已規定嬰兒用品必須有「BPA free」標示。

安撫奶嘴使用後必須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一旦有刮傷、破損、變質、起霧狀態,需立即更換,否則不僅裂縫易滋生細菌,奶嘴中存在的有害物質也會釋出,對寶寶健康形成危害。

生活中常見的雙酚A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雙酚A的蹤影。我們每天出門到超商、超市買東西,或到ATM領錢,都會拿到感熱紙發票、明細表,由於列印時不會用到墨水,成本低廉,因此廣泛使用於傳真紙、信用卡簽單、彩券、收據等。感熱紙是利用加熱原理將填料融化,促使染料和顯影劑接觸,而當染料發生變化後,紙上就會呈現需要的各種資訊,而雙酚A正是顯影劑中的成分之一,如果碰過這些東西後不洗手就直接用手拿起麵包或洋芋片吃,就有可能將雙酚A吃進身體裡面。

此外,製造罐頭時,罐頭內層會塗抹一層環氧樹脂,它在製造過程中會添加雙酚A,避免馬口鐵生鏽與氧化,並防止食物腐敗。倘若食品罐頭存放在陰涼之處,沒有受到長時間日曬,打開後直接使用,或未曾以加熱、微波等方式處理,一般來說是不會釋出雙酚A的,但若用電鍋加熱或微波處理,很容易釋出雙酚A,所以食用罐頭食品時,一定要記住「冷處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