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引言 力量訓練對年長者的重要性

為了造訪青春之泉,你願意做什麼?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在尋找返老還童的
祕密。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有河水能讓人回復青春的故事在流傳,其中最有名的故事主角是西班牙探險家龐塞.德萊昂(Ponce de León),傳說他在一五一三年登陸佛羅里達實際上是為了尋找「青春之泉」。

雖然歷史學家現在聲稱那不是他那段探險的真正原因,然而經過了這麼多年,還
是有許多人相信這種可以恢復青春的神奇之水是存在的。

不過當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被人類探索過之後,我們知道真正的青春之泉並不存在(至少我們大多數人是這麼認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延長壽命,以及在變老的同時提高生活品質。

事實上,有一種方法可以防止我們從外表到身體細胞迅速老化,這個方法就是:力量訓練。

人類老化過程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無法阻止它,但除了基因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老化方式,例如營養、壓力、吸菸、運動和訓練。

專注在這些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特別是力量訓練,最終你的生理年齡可能會比你的實際歲數年輕很多。這不只意味著可以活得更久,而且還能活得更有品質,有健康的身體能好好享受樂齡生活。

不論你已經開始相關訓練,還是有一段時間沒運動了,這本書會確切地告訴你該做些什麼才能練就精實的肌肉,使你能維持力量和耐力。如果你想要避免受傷、預防跌倒與享受樂齡生活的話,你也需要在一些重要的能力上努力,像是:平衡感、核心力量和穩定度。

好消息是: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雖然要定義「樂齡朋友」這個群體是複雜的,但專家學者普遍界定從戰後嬰兒潮開始,也就是一九六四年出生,一直到百歲以上的長者都算是「樂齡族」。

然而,不論你的年紀有多大,也不論你當前的體適能如何,只要開始練,每個人都能變得比現在更強健。從過去的研究中可以證實,只要樂齡朋友開始從事重量訓練,就可以避免因年紀增長而造成的肌少症,因為足夠的肌肉是我們構成強健身體、獨立行動以及避免受傷的關鍵,所以透過重訓維持肌肉量十分重要。

開始力量訓練之後,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比如說,你可以更輕鬆地追著兒孫跑、提著採買的物品、上下車、打掃和打理家務,力量訓練不只會讓你身體變強,還能建立自信心,幫助你對抗焦慮和沮喪,並維持心理健康。

我是因為祖母的緣故才會對樂齡朋友的訓練感到興趣。我的祖母在八十多歲時,仍然可以在當地的 YMCA 從事水中有氧和騎飛輪。但不知何時,她因為某事停止訓練之後,不到一年,就無法再獨立行走,只能靠助行器移動。沒過多久,她又不小心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接著才幾個月的時間,就在她八十九歲時離我們而去。

當然,她已經有過一段美好的人生,但這件事使我更深刻地體認到只要多一點力量就能多走更長的路。只要持續規律訓練,她就能享有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日常活動也將更加獨立,不用倚靠其他人,而且衰老的速度可能也不會那麼快,我們能有更多的相處時間。

重量訓練幫助我度過許多生活難關,以日常生活來說,像是淹水期間不得不將地下室的水往外舀,或是從四次不同的背部手術中恢復過來,都是靠平時重量訓練所積累的實力。它在很多方面給我協助,我希望你也能獲得這樣的幫助。這是你人生的壯年期,它可以是你人生最豐富的時間,所以讓我們盡可能地使這段人生變得更好!

打開這本書,你就開始通往新的、更強壯的身體道路。我向你保證,這是一份有科學依據的十二週訓練計畫,我將一步步地引導你完成,幫助你逐步安全地增強力量、增加肌肉、訓練平衡感與穩定度等。我等不及要跟你分享了。

▍第3章 如何獲得並保持運動的動機(節錄)

運動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這點無庸置疑。多運動可以增強我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能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這樣的證據並不少見。事實上,許多醫生甚至像開藥一樣替病人開立運動處方,因為他們知道運動可以:

● 降低血壓。
● 改善睡眠。
● 改善性生活。
● 緩解憂鬱和焦慮。
● 改善心臟健康。
● 幫助預防或管理某些類型的癌症。
● 增加信心。
● 幫助減重,避免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等疾病。

當然,運動的好處還有更多。有趣的是,這些知識並無法讓訓練變得更容易,因為知道某件事對我們有好處,並不代表我們就會自動去做。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當我們肚子餓時,不代表我們最先想找來吃的食物就是青菜水果。對我們好的事就應該要去做,去做對自身有利的事,我們骨子裡應該有這樣的動機存在才對!但身為人類,我們也總是在尋找輕鬆好走的路,用最少的力氣來獲得最大的報酬。我們就是這樣,對吧?

由於運動與訓練看起來就像是另一種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知道運動很好卻不喜歡運動,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獲得運動的好處,這些方法是值得我們花心思的。

這些方法就是本章要討論的—創造自主訓練的動機,而這種動機時常始於「行動」,而非欲望。

▲不同類型的動機

動機的來源各異,但我們可以從兩種不同的層面來看待它們:1) 內在動機,意指驅使我們行動的力量來自內部;2) 外在動機,意指推動我們的因子來自外部。

內在動機

我們激勵自己行動的方法之一,是在內心中擁有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外部目標的動力,這種動力通常跟我們樂在其中的事情有密切關係。樂在其中的事可能是我們打從心底想要完成的事情,或是特別擅長與具有競爭優勢的事項,或者是單純會讓我們感到高興與滿足的事情。

對某些人來說,運動與訓練本身就是目標。但對其他人來說,運動只是手段,並非他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想變健康,這只是指他們的興趣不在運動,他們覺得有意義以及能夠樂在其中的事不在運動上面。如果你想把運動變成內在動機,你就需要把原本的興趣、喜歡的東西或是對你有意義的事物跟運動產生連結。

比如說你喜歡園藝、喜歡跟小孩或兒孫玩、想在日常活動中有更佳的表現,你就必須保有強健的身體。這些對你有意義的事可以開始跟運動產生連結,逐漸使運動變成你的內在目標,這些目標不用外在驅使,你內在自然會產生動力去努力實現。

下面是一些跟運動相關的內在目標:

● 固定時間去散步,目的是為了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園藝或家務中維持耐力。
● 跟你的小孩或孫子女一起玩遊戲,單純只是為了好玩。
● 想要持續訓練保持強壯的身體,為的是維持本來就有的運動嗜好。
● 想要參加當地的比賽,目的是為了好玩、為了做公益,或是為了陪伴你所愛的人。

這些是我們喜歡的目標,我們覺得有趣,並且能從中得到對我們很重要的東西。

想想有人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或其他突然改變他們生活的疾病。這可能是他們需要更健康地生活的動力,僅僅是因為他們想要感覺更好並改善疾病的結果。

這種內在目標很棒,可以驅動各種行為,但這並不是我們激勵自己的唯一方式,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繼續實現我們的目標。對許多人來說,最有推動力的是「外在目標」。

外在動機

即使我們不想承認,但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與訓練本身並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們當然知道運動對我們有好處,也知道我們需要它……但是,就像肚子餓時我們時常會選擇通心粉和奶酪而非青花菜一樣,需要的東西往往不是我們的首選。

那正是我們需要外在動機協助的地方。有內在目標驅動我們前進很好,但外部力量也能促使我們做出改變。

利用這兩類動機可以落實規律運動。多數人都會仰賴一定分量的外在動機,像是:

● 減重。
● 保持身體健康。
● 讓所愛的人快樂。
● 更好的外表。
● 認識新朋友。
● 穿得下尺寸更小的衣服。
● 只是想要有更良好的自我感覺。

通常你運動的動力是由內外兩種動機混合而成,只要能使你動起來,不論你的動力來自何處都可以。可能今天的動力來源是想減肥,另一天是想要變健康。無論你找到的理由為何,只要能開始運動,都是好的理由。

真正的關鍵是,你要主動去尋找理由,而不是被動等它來找你。多數人都不會一起床就興奮地想要出門運動,是吧?大多數人在出門運動的路上都會遇到障礙,所以第一步是先認出障礙有哪些……是的,開始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