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使用說明
本書為24節氣設計了一套養心指南,按照四個季節為順序,每個季節有五個靜心、一個書寫。與節氣智慧同在是一種對生命的渴望與感動,我們邀請您順著節氣靜心,找到內在的流動!
跟著20個節氣的步調,每天進行靜心,就會發現順流是一種自然狀態,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感動!
書寫是回歸內在、沉澱心緒與經驗、面對自我的真實的好方法。本書設計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篇節氣書寫為一年之中的四個節氣樞紐,您可以在這個關鍵樞紐時刻,跟著本書書寫指引,以自由書寫練習,回過頭檢視自己的狀態是否仍符合你的生命之流。
透過靜心與書寫,找回安心自在,帶你回歸宇宙萬物脈動,當認識了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情緒,安在當下跟著節氣能量走,與自我對話、與自己和好。
靜心前準備與提醒
靜心,意味著觀照內在情緒不須用力,重點在放鬆,敲敲自己的心,問你自己,我的心現在想要什麼?嚮往什麼?把焦慮放下,不用達到什麼才叫做靜心。讓自己安心,帶著豐盛意識的安心,讓自己放鬆客觀觀察和分辨,屬於我的情緒讓自己安放,不屬於我的情緒就讓它溜走。哪些事是我真的需要去回應,哪些事是我真的得去照顧,才能安靜自在呼吸。每一個生命的美好都應該被看見,愛自己,才能愛他人。不要過度承接其他人的需要,或過度頭腦認為你需要獨立完成所有事,這樣才能夠讓自己輕鬆邁入下一個流動。
PART1-4 節氣靜心篇
13.立秋(8月7或8日)立秋得馨,天地始肅
*靜心前導引
立秋時,在台灣仍屬於炎熱的氣候。秋天是比較容易引發脆弱鬱悶的深層情緒,如果平常沒有觀照,這時候會很忙碌,所以你會需要斷捨離很多還糾結著的情緒。可以從洗澡著手,這時候皮膚是不是能夠被深層淨化,並透過已淨化的毛細孔呼吸,獲得真正的滋養是很重要的。
*小提醒
靜心時發現自己有固著的情緒時,不妨來點秋天的氣質,放下那些不適合,給予新生的空間。
立秋膚吸靜心
立秋節氣,靜心從洗澡開始。首先在清洗頭皮時,頭部微微的往下低。用較天然的產品去按摩清洗頭皮。輕輕的移動頭骨,沿著我們的髮際線依前後方向輕輕搓洗頭皮;在我們的耳朵上方,兩個顱骨左右輕輕的來回清洗我們的頭皮,用指腹在頭皮輕輕施壓清洗,再到我們的頭顱後側以上下搓揉的方式淨化我們的頭皮,順著整個耳朵邊往太陽穴的方向搓洗頭皮。
沖洗時,想像水透過我們的後腦勺往下流動,將頭皮上所附著的外在灰塵、屬於外在的價值、想法,透過水的沖洗,從頭上、髮梢離開。並在清洗身體時,用珍惜的感受看著每一吋肌膚。
用掌心輕輕畫圓,搓揉每一吋我們身體的肌膚,用指腹為臉部搓洗,由向外向上的洗滌來提升自己的臉部肌膚,讓我們能為自己展現笑容,由頸部往下沖洗身體,想像那些不屬於我們的價值系統,透過淨化皮膚而得到了釋放。
接著我們使用較清爽的乳液滋養肌膚,讓我們的皮膚在塗抹之後還能盡情的呼吸,可以使用你喜歡的味道,例如金銀花乳液。由內而外,由上而下為自己的身體前側,輕輕敷上一層滋養皮膚表面的乳液,每摸過一處,就感謝我們的肌膚,直到每一吋肌膚都因你的撫摸而光亮了起來。
謝謝我們的身體為我們每天所做的;在身體後側由外側往內側塗抹清爽的乳液滋養我們的身體體表,並觀察還有哪些身體部位較緊繃,略施壓力輕輕按摩。感謝身體,並透過最後幾次的深呼吸,將這份感謝由外而內的放在心裡,雙手合十的完成膚吸靜心儀式。
<靜坐後自我記錄>
靜心後,可以記錄你的發現,你可能某個感受不一樣了,可是那個感受帶給了你能量、滋養,你可不可以用不同的角色或感受,長出新芽來呢?我們提供普遍經歷,您觀察您的經驗,沒有對錯好壞,只有屬於你生命的經驗個別化,而你的經驗才是陪伴您的寶藏。
我洗沐時身體.....
1.好開心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我感謝釋放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PART5 節氣書寫篇
節氣時令16 《秋分書寫的概念:觀照身心、平衡生活》
秋分,是秋天的中點,跨過這日之後,日子晝間漸短、夜間漸長,萬物走向衰微,是一個整體能量出現消褪的時節。這正是我們轉向內在、靠近身體的時機,此刻的停留、觀照,回應著氣候的變化與影響。
因為秋分溫差變得明顯,人們的身體機能、心情或思緒經常會隨著這樣差異而起伏,許多人確實會因季節的明顯轉變而感覺脆弱、敏感或有些身心不適的症狀會出現。若我們願意保持跟身心的聯結、傾聽與感知它們,這些細膩的準備有助於調和自我的狀態。
【拉回對自我的專注】
在秋分讓身心有機會微調,放鬆前半年因各種人事之間、需要持續努力或撐住才能維持的張力,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有些人在春天還來不及計劃、方向不明卻仍得延續,承接的夏天又是難停歇、繁忙的能量,因此沒時間停留與消化,接連到了秋分,會出現許多身心方面的阻塞、目標偏斜的情況,而且混亂還可能一時之間無法理清,因此困惑或質疑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到了冬天很可能會陷入深沉的沮喪。
無論春、夏的進展為何,秋分仍應提醒自己要沉靜自我、潛心回到內在,收攝那份追逐的欲念,不管回首時你是心滿還是失落,都值得肯定曾有的付出。此時,以書寫為媒介,透過對話的方式,拉回對自我的專注,重整和自己有關的不同面向或力量,使其能相互交流、聆聽其聲,再從中學習微調、找到保持平靜與和諧的步伐,等待冬日的親近。
【秋分的對話書寫】
在秋分自我陪伴的書寫當中,設定的傾訴、交談的對象是身體,像是:「某個身體器官、身體部位或組織」。趁秋分時,來逐一關心、點名自己的身體部位,找到需要休息或調養的地方、把愛與感謝奉上。
所謂的「對話書寫」即是會讓兩者或多方的角度有機會交流,對話的目的未必是獲得共識,但主要是讓不同的聲音有機會表達、去認知或接納不一樣的觀點與立場。雖然,有時會經歷紛雜或衝突,但也會帶來真實與謙卑。人們會發現、理解不是只有單一面向的解讀,不再強調某種標準或堅持在某一個位置時,便能以寬闊的視角去收納豐富的訊息。秋分最重要的提醒亦在於讓自己的認知不陷入執著、不過度認同,試圖保持於中立點。生活要進度,未必是偏向某邊才會加速。平衡之姿,不被優缺或新舊所擾,使足以突破盲點與瓶頸。
【關於對話和寫信的時機】
邀請人們以「對話」的結構來做書寫,或藉由「寫信」概念做為書寫的形式,是因為兩者皆各有特色,挑選有助於自己流露真情的做法即可。對話會使雙方訊息變得更輕快,更多直接的想法與感受會產生,而寫信則帶來一種親密感,像是一種表白,會有深刻的效果。若在對話當中,發現一來一往的對話方式會使思緒中斷或太跳躍,則可以回到書信的寫法,較能盡情地吐露。但對話的結構也值得嘗試,會激盪出創意和新穎的思路,而且無論是說談者還是回應的一方,都能更貼近其特質、感受到內涵,對於其中的掙扎能夠體會、而一致之處也會感受特別強烈。
對話
你可以依當下的需求進行選擇開啟對話的主角,例如:你長時間都有上背部感到緊繃、痛麻的情況,那麼能夠和後背談談、好奇它為何會疼痛,就會是個好的開端,因應著你想知道的疑問,會先成為打開話題的一方。即「親愛的後背,你今天為何會特別痠麻呢?」因此下一句會由背部來回應,瞭解身體此刻的感覺與狀態、瞭解它有什麼話想要說或需要被理解的地方。
你可以順著直覺地寫出「後背」的回話,像跟朋友般地輕鬆聊天,對於你跟後背的關係會變得更自在。又或者你能在它發話前,先將注意力停留在背上,運用呼吸去聯結,吸氣時想像是讓整個背去吸氣,讓空氣進入背部,吐氣時也從背部釋放,帶著意識的呼吸可以活化背部的覺知,背部能呈現或給出的訊息或感覺,會更對應出你所需瞭解的內容,覺察會更深刻。若你在做此練習時,發現並無特別靈感、不知從何下手,可以透過「身體掃描」的冥想練習,本書中有許多的冥想,也可以透過冥想與靜心後來整理身心的經驗、進行自我對話的練習,有助於覺察與確認身體的感覺與需求。
寫信
若你期待可以好好地和身體溝通,在生活某些層面想要與身體合作或需要取得它的支持,那麼寫信的方式,能使你更進入與它聯結關係的情境裡。當你準備寫信時,能先設定你的意圖,因為目的不同,會製造出不一樣的火花與互動的品質。像是慰問、祝福、告白、感謝、請求原諒、渴望修復關係、期待某個希望達成等的心態,會創造出的語言和情感的氛圍是迥然不同的。
當你準備好寫一封信給身體某個器官或部份時,你會深刻地感受到跟它們的聯結。像是秋分走肺經,重視心肺功能的提升,若能以「心」或「肺」做為訴說對象,進一步地感受呼吸、心律的頻率與速度帶來的意義,「親愛的肺,我想關心你最近經常會感覺悶悶的。」肺或許會告訴你,它對某些味道敏感,因此讓呼吸變淺,你剎那間明瞭自己為何煩躁或喘不過氣。這份溝通的橋樑會建立起來,除了有機會知曉身體的狀況,也可能從中明瞭能如何照顧、體貼自己的身心與生活。
因此,像是生理層面的不舒服、受傷或疾病等,這些狀況也會是你寫信的客體。當人生病或身體不適時,常是因為過去沒有留心、照料,忽略和不正確地使用後,使得它出現問題或為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特別是秋天季節轉換時會遇到溫差變化大、日短夜長的時間消逝感,某些人的身體或情緒會明顯感受到不穩定。因此,再度地將心思放到這些身體的狀況,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感應,這種溫柔也是秋天的一種浪漫。當然,也別懷疑,寫信的對象也可能會回信給你。你可試著轉換角色,讓你寫信的對象回一封信給你。這或許需要一點想像力,但是當你們之間建立起聯結時,聽見它的回覆、瞭解它的感覺是有可能的。與身體合一時,會使你更靈敏、更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