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為什麼運動讓人這麼開心?
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經常被視為「對不情願運動者的最大誘惑」,文獻上常以帶有脫離現實意味的說法描述之。
1855年,蘇格蘭哲學家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將快走或跑步帶來的快樂形容成一種「無意識的酒醉」,它所產生的興奮,類似古代對羅馬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狂熱崇拜。文化歷史學家威霸.克雷根—里德(Vybarr Cregan-Reid)在傳記《跑過荒野:奔跑如何讓我們成為人》(Footnotes)中,也認為他的愉悅感很像酒醉。「它們就像私釀的威士忌一樣烈,會讓你想攔下與你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然後告訴對方,他們有多麼美麗,這是個多麼美好的世界,活著不是很棒嗎?」越野跑者兼鐵人三項運動員史考特.鄧拉普(Scott Dunlap),則這樣總結他的跑步愉悅感:「我認為它等同於兩罐紅牛(Red Bull)和伏特加、三顆布洛芬(ibuprofen),再加上你口袋裡一張中了五十美元的樂透彩券。」
▍活動身體帶來愉悅,還能保你不被淘汰
雖然跑者向來以讚揚運動的愉悅感著稱,但這種美好的副作用並非跑步獨有。在任何持續的身體活動中都能找到類似的狂喜,無論健行、游泳、騎腳踏車、跳舞、或瑜伽皆然。然而,這種愉悅感只會在付出大量努力後才會出現,這似乎是大腦獎勵你努力的方式。為什麼這樣的獎勵會存在?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它會讓你覺得充滿愛呢?
有關跑者愉悅感的最新理論大膽地主張:人們感受到運動引起的極度喜悅的能力,與我們最早的祖先身為獵人、食腐者,以及覓食者的生活有關。正如生物學家丹尼斯.布蘭伯(Dennis Bramble)與人類演化生物學家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所寫:「今天,耐力跑步是主要的一種運動與消遣形式,但它的起源可能和人屬的起源一樣古老。」讓跑步使人心滿意足的神經化學狀態,最初可能是用來當作獎勵,以維持早期人類的狩獵與採集行為。由此可知,我們所說的跑者愉悅感,也許甚至能鼓勵祖先彼此合作,並分享狩獵的戰利品
▍早餐狂嗑燕麥片,或搶走獅子的獵物?
2010年,人類學家赫爾曼.龐澤爾(Herman Pontzer)在尼龍帳篷裡,被獅子們的咆哮聲嚇醒。龐澤爾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教授,當時他人在東非坦尚尼亞北部的埃亞西湖(Lake Eyasi)露營。露營地距離奧杜瓦伊峽谷(Olduvai Gorge)不遠,那裡是兩百萬年前,最早使用工具的其中一種原人物種巧人(Homo habilis)生活的地方。龐澤爾當時在坦尚尼亞觀察哈札人(Hadza)的身體活動習慣,他們是非洲最後的狩獵採集部落。當時龐澤爾與他的團隊只在哈札露營地待了幾天,還在適應環境,他預估那些咆哮的獅子,就在不到半英里處。龐澤爾試圖把聲音拋到腦後,繼續回去睡覺。隔天早上,龐澤爾6點醒來,加入圍在火堆邊的研究小組。當他們在煮水要泡即溶咖啡和燕麥片當早餐時,一群哈札人走進營地,肩上扛著一大塊有蹄動物。這些人也聽到了嚇醒龐澤爾的同一群獅子的叫聲,但他們沒有躺回去睡,而是在黑暗中離開營地、跟蹤獅子,然後偷走牠們的獵物,這種行為稱為肉食掠奪。「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讓你覺得自己不夠格當個男人了。」龐澤爾回憶:「當你坐在那裡吃著燕麥片時,五個哈札人帶著一隻剛被殺死的羚羊回來,而這頭獵物是他們從一群獅子那偷來的。」
哈札人這種與西方國家生活方式的明顯差異,正是龐澤爾與同事們在坦尚尼亞研究的主題。哈札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代人類進化的環境相近,而他們的DNA顯示,該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類血統之一。但哈札人絕不是行走的化石。他們和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類一樣是進化而來的。不過,哈札人的文化沒有像其他社會一樣迅速改變。對於仍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300名左右哈札人來說,他們生存所依賴的策略,就和早期人類所依賴的策略類似。正如龐澤爾的一位同事告訴我,如果你想了解遠古人類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就是你能了解的最接近方式了。」另外,倘若你想親眼看看人類身體與大腦所適應的身體活動類型,這是一個就近觀察實際應用的最佳機會,簡述如下。
哈札人把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打獵與覓食。清晨時男人們會出門,帶著手工製作的弓和有毒的箭,沿路跟蹤任何獵物,從小鳥到狒狒都在他們的狩獵範圍。(龐澤爾第一次和兩個哈札男人一起去打獵時,他們就追蹤一頭受傷疣豬的血跡好幾個小時。)女性則會用上午時間,蒐集漿果和猴麵包樹果實,並從地下挖出澱粉塊莖類;她們會背著多達20磅的食物回營地,然後下午再出去一次。
▍美國人6歲達到活動巔峰,之後就……
龐澤爾的團隊向19名哈札男性與27名哈札女性,提供活動追蹤器和心率監測器,並記錄他們黎明與黃昏的活動,作為研究計畫的一部分。平時,哈札人一天中會進行兩小時中度到劇烈的活動,例如跑步;加上幾小時的輕度活動,例如走路。男性和女性之間、或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活動量沒有差異。若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哈札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得更加有活力。相較於美國,成年人平均一天從事中度到劇烈活動的時間不到10分鐘,且身體活動在六歲時達到高峰。倘若哈札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類身體的適應能力,那麼對地球上其他人種來說,肯定有什麼地方已嚴重出錯了。
值得注意的是,哈札人沒有心血管疾病的跡象,而心血管疾病在工業化社會中很常見。與年齡相仿的美國人相比,哈札人的血壓比較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C反應蛋白等指數也更健康,這些都是預測未來心臟病發作的血液發炎指標,恰好是你預期在身體活動量高的人身上會看到的結果。大家應該不覺得意外,但龐澤爾告訴我,最讓他感到震驚的是,哈札人身上明顯沒有另外兩種現代流行病:焦慮症與憂鬱症。這是否和他們大量活動的生活方式有關?科學家們難有定論,但很難不這麼推測。在美國,日常身體活動——如加速度計所記錄的——與生活中的目標感有關。即時追蹤也顯示,人們在更常運動的一段時間裡,比缺乏運動的時期更快樂。另外,在人們活動量比平時更多的日子裡,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
在美國與英國的其他實驗中,原本具有中度活動量的成年人,被迫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久坐之後,就會看到他們的幸福感逐漸消失。經常運動的人,如果用久坐活動代替身體活動兩個星期,就會變得更焦慮、更疲倦、也更不友善。當成年人被隨機指派要減少他們每天的行走步數時,88%的人變得更憂鬱。在變得更常久坐不動的一週內,他們的生活滿足感下降了31%。根據研究,平均每日行走步數僅5649步時,便足以引發焦慮和憂鬱情緒,並降低生活滿足感。然而,一般美國人每天只走4774步;全球平均則為4961步。
從演化學的觀點來看,人類並非一直都是獵人與覓食者。兩百萬年前,一個重大的氣候事件使地球降溫,因而改變了東非的景觀。森林地區變得更加零散不完整,也徹底變成了開闊的林地和草原。隨著棲息地的改變,食物供應也發生了變化,迫使早期人類到處移動去追捕動物、尋找動物屍體以及蒐集可食用的植物。人類學家認為,這是我們物種演化的轉捩點—那一刻,天擇開始偏愛那些有助於我們祖先跑步的身體特徵;倖存下來的人類,是那些身體可以忍受狩獵行為的人。
▍克服焦慮的不是平靜,而是大膽
在我八歲時,我第一次發現有氧運動帶來的情緒改變效果,當時還沒有現在常見的處方抗焦慮藥或抗憂鬱藥。很少有兒童會接受治療,或是獲得任何心理健康指導。事實上,我不認為當時有人會想到,我的大腦是需要管理的。不知為何,我偶然發現了某樣東西,能幫助我處理與生俱來的性格傾向。這個真相令人振奮。我覺得很幸運,雖然我缺乏任何天生的運動能力,而且在一個父母既不運動,也不參加球類運動的家庭中長大,但我的大腦還是自主性地意識到了這點。我也許不是傳統認知中的超級跑者,但這個研究讓我了解到,運動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有趣的是,我每天運動的習慣並沒有讓我平靜下來,它反而讓我變得更大膽,而這正是治療我的焦慮的好方法。經常運動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正因如此,我很感激被它吸引。
在我大學畢業後的那個夏天,我加入某個健身中心,當作給自己的畢業禮物。在那裡的第一個星期,健身中心舉行了一場展覽會。除了有贏得水瓶和嘉賓證的獎品輪盤之外,還有一位提供姿勢分析的手療師(energy healing),和一個在重訓室一角提供解讀的通靈者。我好奇在仰臥推舉器材旁邊,想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建議。通靈者看了我一眼,然後要我試試有氧拳擊課。也許她能看到我靜脈裡大量流動的焦慮,也許我把焦慮都掛在臉上了。當時我自己一個人住在一間套房公寓,過去一年,我一直把胡椒噴霧帶在我的手提包裡,下班回家時,我手指都會夾著鑰匙。我不認為那個指引我參加拳擊課程的女性會通靈,但她給了我很好的建議。夏天結束時,我學會了如何勾拳、上勾拳及刺拳。我過去習慣將雙手緊握成擔心的拳頭,但當你揮拳時,拳頭的感覺很不一樣。直到今天,尚未有其他形式的運動,能讓我感到如此充滿力量。
▍唯有身體力行,能為你帶來勇氣
我開始相信這件事:只有當運動讓人感到愉悅時,它才不會讓人上癮,這是因為唯有當大腦能感覺到內在的彈性時,它才能做出正確(適度即止)的選擇。事實上,勇氣是運動改變大腦的另一個可預見的副作用。在運動習慣提高獎勵系統的同時,它也會鎖定調節焦慮的大腦區域。在實驗室的老鼠研究中,21天的跑步改變了牠們的腦幹與前額葉皮層,使老鼠更勇敢、更適當地處理緊張情況。人類每週運動三次,持續六週,可增強大腦中緩解焦慮的區域之間的神經系統聯繫。定期的身體活動也能改變神經系統預設,使其變得更平衡,更不容易打架、逃避或恐懼。
最新的研究甚至表明,乳酸(運動的代謝產物,但通常被錯誤的認為是肌肉痠痛的原因)對心理健康有正面的影響。當肌肉釋放出乳酸後,乳酸會透過血液進入大腦,並改變你的神經化學,進而減少焦慮並防止憂鬱症。我願意相信,當我二十年前的那個夏天愛上拳擊時,或甚至當我把我的第一個有氧運動錄影帶滑進VCR時,我的大腦就明白了,一個正面積極的轉變正在進行。在我的DNA深處有某樣東西認出了一件好事,然後說,沒錯,謝謝你,請繼續堅持下去
▍為什麼運動讓人這麼開心?
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經常被視為「對不情願運動者的最大誘惑」,文獻上常以帶有脫離現實意味的說法描述之。
1855年,蘇格蘭哲學家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將快走或跑步帶來的快樂形容成一種「無意識的酒醉」,它所產生的興奮,類似古代對羅馬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狂熱崇拜。文化歷史學家威霸.克雷根—里德(Vybarr Cregan-Reid)在傳記《跑過荒野:奔跑如何讓我們成為人》(Footnotes)中,也認為他的愉悅感很像酒醉。「它們就像私釀的威士忌一樣烈,會讓你想攔下與你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然後告訴對方,他們有多麼美麗,這是個多麼美好的世界,活著不是很棒嗎?」越野跑者兼鐵人三項運動員史考特.鄧拉普(Scott Dunlap),則這樣總結他的跑步愉悅感:「我認為它等同於兩罐紅牛(Red Bull)和伏特加、三顆布洛芬(ibuprofen),再加上你口袋裡一張中了五十美元的樂透彩券。」
▍活動身體帶來愉悅,還能保你不被淘汰
雖然跑者向來以讚揚運動的愉悅感著稱,但這種美好的副作用並非跑步獨有。在任何持續的身體活動中都能找到類似的狂喜,無論健行、游泳、騎腳踏車、跳舞、或瑜伽皆然。然而,這種愉悅感只會在付出大量努力後才會出現,這似乎是大腦獎勵你努力的方式。為什麼這樣的獎勵會存在?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它會讓你覺得充滿愛呢?
有關跑者愉悅感的最新理論大膽地主張:人們感受到運動引起的極度喜悅的能力,與我們最早的祖先身為獵人、食腐者,以及覓食者的生活有關。正如生物學家丹尼斯.布蘭伯(Dennis Bramble)與人類演化生物學家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所寫:「今天,耐力跑步是主要的一種運動與消遣形式,但它的起源可能和人屬的起源一樣古老。」讓跑步使人心滿意足的神經化學狀態,最初可能是用來當作獎勵,以維持早期人類的狩獵與採集行為。由此可知,我們所說的跑者愉悅感,也許甚至能鼓勵祖先彼此合作,並分享狩獵的戰利品
▍早餐狂嗑燕麥片,或搶走獅子的獵物?
2010年,人類學家赫爾曼.龐澤爾(Herman Pontzer)在尼龍帳篷裡,被獅子們的咆哮聲嚇醒。龐澤爾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教授,當時他人在東非坦尚尼亞北部的埃亞西湖(Lake Eyasi)露營。露營地距離奧杜瓦伊峽谷(Olduvai Gorge)不遠,那裡是兩百萬年前,最早使用工具的其中一種原人物種巧人(Homo habilis)生活的地方。龐澤爾當時在坦尚尼亞觀察哈札人(Hadza)的身體活動習慣,他們是非洲最後的狩獵採集部落。當時龐澤爾與他的團隊只在哈札露營地待了幾天,還在適應環境,他預估那些咆哮的獅子,就在不到半英里處。龐澤爾試圖把聲音拋到腦後,繼續回去睡覺。隔天早上,龐澤爾6點醒來,加入圍在火堆邊的研究小組。當他們在煮水要泡即溶咖啡和燕麥片當早餐時,一群哈札人走進營地,肩上扛著一大塊有蹄動物。這些人也聽到了嚇醒龐澤爾的同一群獅子的叫聲,但他們沒有躺回去睡,而是在黑暗中離開營地、跟蹤獅子,然後偷走牠們的獵物,這種行為稱為肉食掠奪。「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讓你覺得自己不夠格當個男人了。」龐澤爾回憶:「當你坐在那裡吃著燕麥片時,五個哈札人帶著一隻剛被殺死的羚羊回來,而這頭獵物是他們從一群獅子那偷來的。」
哈札人這種與西方國家生活方式的明顯差異,正是龐澤爾與同事們在坦尚尼亞研究的主題。哈札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代人類進化的環境相近,而他們的DNA顯示,該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類血統之一。但哈札人絕不是行走的化石。他們和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類一樣是進化而來的。不過,哈札人的文化沒有像其他社會一樣迅速改變。對於仍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300名左右哈札人來說,他們生存所依賴的策略,就和早期人類所依賴的策略類似。正如龐澤爾的一位同事告訴我,如果你想了解遠古人類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就是你能了解的最接近方式了。」另外,倘若你想親眼看看人類身體與大腦所適應的身體活動類型,這是一個就近觀察實際應用的最佳機會,簡述如下。
哈札人把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打獵與覓食。清晨時男人們會出門,帶著手工製作的弓和有毒的箭,沿路跟蹤任何獵物,從小鳥到狒狒都在他們的狩獵範圍。(龐澤爾第一次和兩個哈札男人一起去打獵時,他們就追蹤一頭受傷疣豬的血跡好幾個小時。)女性則會用上午時間,蒐集漿果和猴麵包樹果實,並從地下挖出澱粉塊莖類;她們會背著多達20磅的食物回營地,然後下午再出去一次。
▍美國人6歲達到活動巔峰,之後就……
龐澤爾的團隊向19名哈札男性與27名哈札女性,提供活動追蹤器和心率監測器,並記錄他們黎明與黃昏的活動,作為研究計畫的一部分。平時,哈札人一天中會進行兩小時中度到劇烈的活動,例如跑步;加上幾小時的輕度活動,例如走路。男性和女性之間、或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活動量沒有差異。若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哈札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得更加有活力。相較於美國,成年人平均一天從事中度到劇烈活動的時間不到10分鐘,且身體活動在六歲時達到高峰。倘若哈札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類身體的適應能力,那麼對地球上其他人種來說,肯定有什麼地方已嚴重出錯了。
值得注意的是,哈札人沒有心血管疾病的跡象,而心血管疾病在工業化社會中很常見。與年齡相仿的美國人相比,哈札人的血壓比較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C反應蛋白等指數也更健康,這些都是預測未來心臟病發作的血液發炎指標,恰好是你預期在身體活動量高的人身上會看到的結果。大家應該不覺得意外,但龐澤爾告訴我,最讓他感到震驚的是,哈札人身上明顯沒有另外兩種現代流行病:焦慮症與憂鬱症。這是否和他們大量活動的生活方式有關?科學家們難有定論,但很難不這麼推測。在美國,日常身體活動——如加速度計所記錄的——與生活中的目標感有關。即時追蹤也顯示,人們在更常運動的一段時間裡,比缺乏運動的時期更快樂。另外,在人們活動量比平時更多的日子裡,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
在美國與英國的其他實驗中,原本具有中度活動量的成年人,被迫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久坐之後,就會看到他們的幸福感逐漸消失。經常運動的人,如果用久坐活動代替身體活動兩個星期,就會變得更焦慮、更疲倦、也更不友善。當成年人被隨機指派要減少他們每天的行走步數時,88%的人變得更憂鬱。在變得更常久坐不動的一週內,他們的生活滿足感下降了31%。根據研究,平均每日行走步數僅5649步時,便足以引發焦慮和憂鬱情緒,並降低生活滿足感。然而,一般美國人每天只走4774步;全球平均則為4961步。
從演化學的觀點來看,人類並非一直都是獵人與覓食者。兩百萬年前,一個重大的氣候事件使地球降溫,因而改變了東非的景觀。森林地區變得更加零散不完整,也徹底變成了開闊的林地和草原。隨著棲息地的改變,食物供應也發生了變化,迫使早期人類到處移動去追捕動物、尋找動物屍體以及蒐集可食用的植物。人類學家認為,這是我們物種演化的轉捩點—那一刻,天擇開始偏愛那些有助於我們祖先跑步的身體特徵;倖存下來的人類,是那些身體可以忍受狩獵行為的人。
▍克服焦慮的不是平靜,而是大膽
在我八歲時,我第一次發現有氧運動帶來的情緒改變效果,當時還沒有現在常見的處方抗焦慮藥或抗憂鬱藥。很少有兒童會接受治療,或是獲得任何心理健康指導。事實上,我不認為當時有人會想到,我的大腦是需要管理的。不知為何,我偶然發現了某樣東西,能幫助我處理與生俱來的性格傾向。這個真相令人振奮。我覺得很幸運,雖然我缺乏任何天生的運動能力,而且在一個父母既不運動,也不參加球類運動的家庭中長大,但我的大腦還是自主性地意識到了這點。我也許不是傳統認知中的超級跑者,但這個研究讓我了解到,運動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有趣的是,我每天運動的習慣並沒有讓我平靜下來,它反而讓我變得更大膽,而這正是治療我的焦慮的好方法。經常運動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正因如此,我很感激被它吸引。
在我大學畢業後的那個夏天,我加入某個健身中心,當作給自己的畢業禮物。在那裡的第一個星期,健身中心舉行了一場展覽會。除了有贏得水瓶和嘉賓證的獎品輪盤之外,還有一位提供姿勢分析的手療師(energy healing),和一個在重訓室一角提供解讀的通靈者。我好奇在仰臥推舉器材旁邊,想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建議。通靈者看了我一眼,然後要我試試有氧拳擊課。也許她能看到我靜脈裡大量流動的焦慮,也許我把焦慮都掛在臉上了。當時我自己一個人住在一間套房公寓,過去一年,我一直把胡椒噴霧帶在我的手提包裡,下班回家時,我手指都會夾著鑰匙。我不認為那個指引我參加拳擊課程的女性會通靈,但她給了我很好的建議。夏天結束時,我學會了如何勾拳、上勾拳及刺拳。我過去習慣將雙手緊握成擔心的拳頭,但當你揮拳時,拳頭的感覺很不一樣。直到今天,尚未有其他形式的運動,能讓我感到如此充滿力量。
▍唯有身體力行,能為你帶來勇氣
我開始相信這件事:只有當運動讓人感到愉悅時,它才不會讓人上癮,這是因為唯有當大腦能感覺到內在的彈性時,它才能做出正確(適度即止)的選擇。事實上,勇氣是運動改變大腦的另一個可預見的副作用。在運動習慣提高獎勵系統的同時,它也會鎖定調節焦慮的大腦區域。在實驗室的老鼠研究中,21天的跑步改變了牠們的腦幹與前額葉皮層,使老鼠更勇敢、更適當地處理緊張情況。人類每週運動三次,持續六週,可增強大腦中緩解焦慮的區域之間的神經系統聯繫。定期的身體活動也能改變神經系統預設,使其變得更平衡,更不容易打架、逃避或恐懼。
最新的研究甚至表明,乳酸(運動的代謝產物,但通常被錯誤的認為是肌肉痠痛的原因)對心理健康有正面的影響。當肌肉釋放出乳酸後,乳酸會透過血液進入大腦,並改變你的神經化學,進而減少焦慮並防止憂鬱症。我願意相信,當我二十年前的那個夏天愛上拳擊時,或甚至當我把我的第一個有氧運動錄影帶滑進VCR時,我的大腦就明白了,一個正面積極的轉變正在進行。在我的DNA深處有某樣東西認出了一件好事,然後說,沒錯,謝謝你,請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