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一】
青森縣民的平均壽命是日本倒數第一
青森縣大間町的黑鮪魚聞名全日本,青森縣是蘋果鄉,青森縣民吃了很多鮪魚、蘋果,應該對健康有幫助才對,然而,青森縣民的生命數據並不好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我們再看其他數據,大概就能夠略知一二了。青森縣的吸菸人口比例很高,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縣民的的吸菸率都位居全日本第二位。
關於菸害的內容,我們會在第2章做詳細說明。總之,從來沒有任何一份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香菸對人體有任何的益處。香菸,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除此之外,青森也是肥胖和高血壓的大縣,這些因素往往成為引發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導火線。
【摘文二】
健檢看不出來的健康問題,要靠檢測數據及早發現
一般的健康檢查都會驗空腹血糖值。如果檢驗出來的數值在100以下,以現今的標準來判斷,就是正常。
其實,對糖尿病來說,比較重要的評估指標應該是餐後血糖值,但這項檢測卻不是一般健檢的常規項目。
已經在福岡縣久山町連續追蹤60年以上、可信度相當高的流行病學調查「久山町研究」就發現,餐後血糖值越高者,越容易罹患失智症。研究指出,餐後2小時血糖值超過140的人,失智症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當血糖值超過200時,發病風險超過2倍。
另一方面,研究也指出,空腹血糖值和失智症發病率之間並無明顯關聯。
此外,根據筆者參與的秋田大阪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偏高的餐後血糖值,比偏高的餐前空腹血糖值更容易引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同樣地,餐後高三酸甘油酯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被認為比餐前高三酸甘油酯來得大。
我們肚子裡有食物的時間,要比沒有食物的空腹時間長很多,跟偶爾才出現的空腹時段比起來,大多數時間,人體都處於有食物的狀態。因此,後者與健康狀態的關係無疑是更加密切,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
儘管如此,健康檢查還是只做空腹的抽血檢查。這是因為健檢還有胃部檢查等其他項目必須在空腹下進行,以至於不得不要求受檢者在檢查前保持空腹。
說起來,像是會受到飲食影響的檢測項目,特別是血糖值、三酸甘油酯濃度,還是應該在飯後檢測比較好。
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血壓就會降下來
自從1972年《勞動安全衛生法》、1983年《老人保健法》實施以來,接受健康檢查的人越來越多。因而被檢查出有高血壓的人,開始接受治療和減鹽指導。不過,在此之前,幾乎是所有人對自己的血壓數值一無所悉。
我們在前面提過,高血壓是縮短健康餘命的一大危險因子。然而,高血壓在初期並不會出現什麼明顯的自覺症狀。
換句話說,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養虎為患的結果。
已知「有定期量血壓的習慣,血壓通常會下降」。主要是因為定期量測血壓能幫助及早發現血壓異常,也就能及時採取對應措施,自然有助於控制血壓。
體重也有同樣的現象,越胖的人越不喜歡站在體重計上。筆者不是不了解大家的心情,但如果不量體重的話,可能會錯過及早發現體重問題的機會。
聰明如各位讀者,應該明白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每一個人都辦得到的重要行動之一,就是「量測」。如果只是量測的話,一點兒也不困難,只要買了血壓計、體重計,就可以每天在家量血壓、量體重了。
選購血壓計時,不要挑在手指上或在手腕處進行量測的類型,應該選在手臂上纏繞壓脈帶的上臂式血壓計,或將手臂伸進機器內量測的隧道式血壓計。因為量測部位接近心臟,準確度比較高。
有的人一開始不熟悉血壓計的用法,一緊張就測得了一個偏高的數字。這時候,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請持續量測血壓,並告訴自己「慢慢習慣以後,血壓自然就會逐漸穩定下來」。
量體重也不例外。切勿因為數字增加就放棄量測,請持續量測,確實掌握自身的體重變化。
【摘文三】
「一個人吃飯」會越吃越快
無論男女,吃到過飽都比吃到八分飽有著更高的肥胖機率,而且,進食速度太快的話,又會進一步提高肥胖的風險。
如果吃得過量又過快的話,不用懷疑,這種模式的肥胖風險是最高的。其實,進食速度過快,原本就很容易導致進食過量,因為吃得太快,大腦還沒有接收到「吃飽了」的訊號之前,就已經吃下很多食物,當然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不過,勸一個吃飯老是吃很快的人「慢慢吃、吃慢一點」,通常起不了什麼作用,建議當事人找個人一起吃飯,應該比較有效果。
和其他人一起用餐,過程中免不了聊天交談,進食速度自然會慢下來,同時也會盡量去配合旁邊的人用餐的節奏。反過來,獨自一人吃飯,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食物上,結果就不自覺地越吃越快。
福島災區有許多獨居者出現了肥胖問題,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家人離散、剩下自己一人獨自用餐所致。
根據一項以高齡者為對象的健康調查計畫JAGES(Japan Gerontological Evaluation Study)研究發現,獨居男性且經常獨自一人用餐,其憂鬱症的發生率是他人的7倍。
因此,用餐時應盡量和其他人一起共餐。若實在無法避免自己一個人吃飯,建議可以邊看電視邊吃飯,雖然不太符合餐桌禮儀,但看到有趣的節目時,自然會停下筷子,這樣就能幫助自己放慢吃飯的速度了。
避免進食過快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選擇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入口即化」已經被現代人當成讚美食物的用語,偏好柔軟滑順口感的人也越來越多,但諸如此類的食物最容易讓人越吃越快,甚至於讓人走上肥胖之路。
【摘文四】
「場邊加油」也是在做運動
運動有益健康,並不是只有以運動者身分參與的人,才能獲得提升健康的好處,就算當個「場邊加油」的觀眾也對自身的健康有幫助。
譬如足球場等運動設施,不太可能座落在車站附近或市中心,大多位在有點偏遠、交通稍嫌不便的地方。出門來到這些運動場參觀比賽,用力拍手、歡呼吶喊,本身就是消耗熱量的活動。
替自己喜歡的選手加油時,人會處於興奮狀態,整個心情都變得振奮、有活力。
現在除了棒球、足球以外,其他如籃球等各種運動聯盟,紛紛在日本各地設立據點。居住在這些有運動聯盟據點的地區,不失為一個增加運動機會的好方法。
以足球的J聯賽(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為例,有聯盟據點的地區,通常也會有蓬勃發展的青少年訓練梯隊。住在這些地方,當球迷去為J聯賽的球隊加油,是個很不錯的活動。如果讓自己的孩子去參加少年組等青訓梯隊,做父母的去場邊替孩子加油打氣,也是很棒的運動參與方式,不是嗎? 參加運動的形式不重要,讓自己更貼近運動、置身於運動的環境中,才是重點。
【摘文五】
鄰居的幸福狀況會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有個耐人尋味的觀點指出,公司同事的幸福狀況,影響不了我們自身的幸福感,這或許是因為同事之間存在著利害關係。
如果反過來看,就會發現和鄰居的往來互動格外重要。
鄰居和我們之間,既不像同事那樣有利害關係,也不像對待家人那般隨性自我,如果和鄰居相處融洽,那麼建立起來的關係可說是彼此尊重、互相幫忙的關係了。在這種情況下,鄰居幸福與否,就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幸福感。
從現在開始,獨居老人將持續增加。雖然我們現在擁有家人,過著家庭生活,但將來有一天也許會面臨獨自生活的狀況。想到這裡,我們和社區的連結、和左鄰右舍的關係,也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許多人並不擅長和鄰居互動,尤其是男性朋友,也因此越來越封閉或頑固。然而,不管是誰,終究會「渴望和其他人說說話,因為獨自一人生活實在是太孤單了。」
我們可以在醫院的服務台或超市的收銀台,看見一些人不停地和櫃檯人員講話,完全不顧及後面還有人排隊等候。這些人多半是長輩,他們只不過是想找個人說說話而已。
國外有研究指出,「住在一英里內的朋友如果幸福的話,會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住在一英里內的兄弟姊妹如果幸福的話,自身的幸福感也會跟著增加。」
這種幸福感,甚至超越了在家和配偶相處時的幸福感。
青森縣民的平均壽命是日本倒數第一
青森縣大間町的黑鮪魚聞名全日本,青森縣是蘋果鄉,青森縣民吃了很多鮪魚、蘋果,應該對健康有幫助才對,然而,青森縣民的生命數據並不好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我們再看其他數據,大概就能夠略知一二了。青森縣的吸菸人口比例很高,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縣民的的吸菸率都位居全日本第二位。
關於菸害的內容,我們會在第2章做詳細說明。總之,從來沒有任何一份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香菸對人體有任何的益處。香菸,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除此之外,青森也是肥胖和高血壓的大縣,這些因素往往成為引發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導火線。
【摘文二】
健檢看不出來的健康問題,要靠檢測數據及早發現
一般的健康檢查都會驗空腹血糖值。如果檢驗出來的數值在100以下,以現今的標準來判斷,就是正常。
其實,對糖尿病來說,比較重要的評估指標應該是餐後血糖值,但這項檢測卻不是一般健檢的常規項目。
已經在福岡縣久山町連續追蹤60年以上、可信度相當高的流行病學調查「久山町研究」就發現,餐後血糖值越高者,越容易罹患失智症。研究指出,餐後2小時血糖值超過140的人,失智症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當血糖值超過200時,發病風險超過2倍。
另一方面,研究也指出,空腹血糖值和失智症發病率之間並無明顯關聯。
此外,根據筆者參與的秋田大阪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偏高的餐後血糖值,比偏高的餐前空腹血糖值更容易引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同樣地,餐後高三酸甘油酯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被認為比餐前高三酸甘油酯來得大。
我們肚子裡有食物的時間,要比沒有食物的空腹時間長很多,跟偶爾才出現的空腹時段比起來,大多數時間,人體都處於有食物的狀態。因此,後者與健康狀態的關係無疑是更加密切,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
儘管如此,健康檢查還是只做空腹的抽血檢查。這是因為健檢還有胃部檢查等其他項目必須在空腹下進行,以至於不得不要求受檢者在檢查前保持空腹。
說起來,像是會受到飲食影響的檢測項目,特別是血糖值、三酸甘油酯濃度,還是應該在飯後檢測比較好。
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血壓就會降下來
自從1972年《勞動安全衛生法》、1983年《老人保健法》實施以來,接受健康檢查的人越來越多。因而被檢查出有高血壓的人,開始接受治療和減鹽指導。不過,在此之前,幾乎是所有人對自己的血壓數值一無所悉。
我們在前面提過,高血壓是縮短健康餘命的一大危險因子。然而,高血壓在初期並不會出現什麼明顯的自覺症狀。
換句話說,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養虎為患的結果。
已知「有定期量血壓的習慣,血壓通常會下降」。主要是因為定期量測血壓能幫助及早發現血壓異常,也就能及時採取對應措施,自然有助於控制血壓。
體重也有同樣的現象,越胖的人越不喜歡站在體重計上。筆者不是不了解大家的心情,但如果不量體重的話,可能會錯過及早發現體重問題的機會。
聰明如各位讀者,應該明白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每一個人都辦得到的重要行動之一,就是「量測」。如果只是量測的話,一點兒也不困難,只要買了血壓計、體重計,就可以每天在家量血壓、量體重了。
選購血壓計時,不要挑在手指上或在手腕處進行量測的類型,應該選在手臂上纏繞壓脈帶的上臂式血壓計,或將手臂伸進機器內量測的隧道式血壓計。因為量測部位接近心臟,準確度比較高。
有的人一開始不熟悉血壓計的用法,一緊張就測得了一個偏高的數字。這時候,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請持續量測血壓,並告訴自己「慢慢習慣以後,血壓自然就會逐漸穩定下來」。
量體重也不例外。切勿因為數字增加就放棄量測,請持續量測,確實掌握自身的體重變化。
【摘文三】
「一個人吃飯」會越吃越快
無論男女,吃到過飽都比吃到八分飽有著更高的肥胖機率,而且,進食速度太快的話,又會進一步提高肥胖的風險。
如果吃得過量又過快的話,不用懷疑,這種模式的肥胖風險是最高的。其實,進食速度過快,原本就很容易導致進食過量,因為吃得太快,大腦還沒有接收到「吃飽了」的訊號之前,就已經吃下很多食物,當然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不過,勸一個吃飯老是吃很快的人「慢慢吃、吃慢一點」,通常起不了什麼作用,建議當事人找個人一起吃飯,應該比較有效果。
和其他人一起用餐,過程中免不了聊天交談,進食速度自然會慢下來,同時也會盡量去配合旁邊的人用餐的節奏。反過來,獨自一人吃飯,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食物上,結果就不自覺地越吃越快。
福島災區有許多獨居者出現了肥胖問題,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家人離散、剩下自己一人獨自用餐所致。
根據一項以高齡者為對象的健康調查計畫JAGES(Japan Gerontological Evaluation Study)研究發現,獨居男性且經常獨自一人用餐,其憂鬱症的發生率是他人的7倍。
因此,用餐時應盡量和其他人一起共餐。若實在無法避免自己一個人吃飯,建議可以邊看電視邊吃飯,雖然不太符合餐桌禮儀,但看到有趣的節目時,自然會停下筷子,這樣就能幫助自己放慢吃飯的速度了。
避免進食過快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選擇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入口即化」已經被現代人當成讚美食物的用語,偏好柔軟滑順口感的人也越來越多,但諸如此類的食物最容易讓人越吃越快,甚至於讓人走上肥胖之路。
【摘文四】
「場邊加油」也是在做運動
運動有益健康,並不是只有以運動者身分參與的人,才能獲得提升健康的好處,就算當個「場邊加油」的觀眾也對自身的健康有幫助。
譬如足球場等運動設施,不太可能座落在車站附近或市中心,大多位在有點偏遠、交通稍嫌不便的地方。出門來到這些運動場參觀比賽,用力拍手、歡呼吶喊,本身就是消耗熱量的活動。
替自己喜歡的選手加油時,人會處於興奮狀態,整個心情都變得振奮、有活力。
現在除了棒球、足球以外,其他如籃球等各種運動聯盟,紛紛在日本各地設立據點。居住在這些有運動聯盟據點的地區,不失為一個增加運動機會的好方法。
以足球的J聯賽(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為例,有聯盟據點的地區,通常也會有蓬勃發展的青少年訓練梯隊。住在這些地方,當球迷去為J聯賽的球隊加油,是個很不錯的活動。如果讓自己的孩子去參加少年組等青訓梯隊,做父母的去場邊替孩子加油打氣,也是很棒的運動參與方式,不是嗎? 參加運動的形式不重要,讓自己更貼近運動、置身於運動的環境中,才是重點。
【摘文五】
鄰居的幸福狀況會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有個耐人尋味的觀點指出,公司同事的幸福狀況,影響不了我們自身的幸福感,這或許是因為同事之間存在著利害關係。
如果反過來看,就會發現和鄰居的往來互動格外重要。
鄰居和我們之間,既不像同事那樣有利害關係,也不像對待家人那般隨性自我,如果和鄰居相處融洽,那麼建立起來的關係可說是彼此尊重、互相幫忙的關係了。在這種情況下,鄰居幸福與否,就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幸福感。
從現在開始,獨居老人將持續增加。雖然我們現在擁有家人,過著家庭生活,但將來有一天也許會面臨獨自生活的狀況。想到這裡,我們和社區的連結、和左鄰右舍的關係,也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許多人並不擅長和鄰居互動,尤其是男性朋友,也因此越來越封閉或頑固。然而,不管是誰,終究會「渴望和其他人說說話,因為獨自一人生活實在是太孤單了。」
我們可以在醫院的服務台或超市的收銀台,看見一些人不停地和櫃檯人員講話,完全不顧及後面還有人排隊等候。這些人多半是長輩,他們只不過是想找個人說說話而已。
國外有研究指出,「住在一英里內的朋友如果幸福的話,會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住在一英里內的兄弟姊妹如果幸福的話,自身的幸福感也會跟著增加。」
這種幸福感,甚至超越了在家和配偶相處時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