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家禽履歷故事

9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內文試閱】黑羽土番鴨,果然番
記得當年讀居仁國中時,在一個初冬的早晨,天沒亮就得出門,趕搭六點的早班公車,很膽小的我本來就走得有些害怕,所以走得很急。突然間,耳後一陣急速的拍打聲迅速而來,都還來不及反應,就看到一隻全黑的鴨子,飛越過我的身旁,在我眼前落地後,又若無其事的搖擺離開。驚魂未定的被嚇一大跳,至今記憶猶新,這隻有低空飛行能力的鴨子,讓人好奇!
10月18日,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造訪黑色番鴨的農場,牠們住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好太多太多,和之前出機採訪的鴨寮比起來,簡直是享受「皇家禮遇」。帶我來的葉松基說:「這個品系的鴨子很珍貴,飼養的農家極少極少。」難怪這樣的環境,連人都很難享受得到。
番鴨原產在南美洲,學名為Cairina muschata,特徵是臉部有紅色肉疣,鴨嘴為粉紅色,黑色的腳脛和蹼,雄鴨體型較雌鴨大。公鴨的標準體重在4公斤上下,母鴨約3公斤左右。這個品種的鴨子很兇悍,喜歡爭鬥,會飛。在中國的古籍裡稱牠為「麝香鴨」,也是臺灣在冬天袪寒的進補食材,用的即是紅面番鴨的公鴨。
農場主人阿伯說:「菜鴨仔足嘸膽耶!一隻老鼠囝,大家就驚呷覓嘸路。黑面番鴨就嘸同款啊,足恰耶呢!啥米攏嘛嘸咧驚!」
突然間,一群黑面番鴨展開群起攻擊的團體行動,嘶吼般的呱呱叫聲四起,同時掀起好大的灰塵,糗了!我趕緊抱住我的攝影機,動也不敢動,不確定是不是我驚擾到牠們,準備攻擊我。一陣哄堂大笑後,主人阿伯喊著:「嘸要緊、嘸要緊啦!有狗走過去,牠們不高興了。」厲害,連農場的大土狗都不看在眼裡,果然有夠恰!阿伯笑著解釋:「一般的鴨子,驚老鼠、驚狗、驚蛇、驚響雷公,什麼攏總驚,還箇會嚇到死咧!」
哇,原來兇悍的鴨子只是虛有其表在嚇「人」而已嘛,阿伯接著說:「有些專門飼養菜鴨的農場,會刻意養兩隻黑面番鴨當守衛來巡邏,免得鴨子們被這些外在的聲響干擾而嚇死。」原來,鴨子的品系不同,個性真的差很多,黑面番鴨看起來很自我,但卻是鴨子界的「波麗士大人」,失敬了!雖然如此,我還是保持警覺,深怕自己不懂「碼頭規矩」,因冒犯而激怒了牠們。
說黑羽土番鴨是黑色羽毛鴨,似乎很不精準,近距離仔細觀察,會發現牠們身上的羽毛,是一種近乎科技感的金屬綠,羽翼上有白色的斑塊,及交織部份的黑羽,還有一雙大黑腳,據說牠們是250年前,就引進到臺灣了。

黑羽土番鴨可達3公斤以上的體重,飼養期達數月,因為產量少,通常在市面上很少買得到,大多在臺北的環南市場,一到貨就被搶購一空,是很貴氣的;黑羽土番鴨的鴨肉,可是民間進補方的極品之一。
「番」字,在過去的臺灣慣用語中,有種難以溝通、兇悍的意思,而另一種描述的角度,則是非中原的產物,特別是中土以外的外族、或邊疆地帶來的文物、食材統統冠上「番」字,番鴨有個「番」,說明了牠們並不是中國原產的鴨子。據說約在270年前,才由東南亞引進中國,牠們是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鴨子,經長時間的飼養與馴化後,成為營養價值高的肉鴨。

黑羽土番鴨又被簡稱為「紅面番鴨」,造成牠們看來兇悍的紅色肉塊,叫做肉瘤或肉疣,牠們還被叫做疣鼻棲鴨、疣子鴨、紅鼻鴨、瘤頭鴨等等,肉疣會隨年紀越來越大塊而終至滿佈全臉,還好這些母番鴨們,不知道有雷射除疤這件事。
土番鴨是臺灣肉鴨的主要品種,是公番鴨和母菜鴨或北京鴨和該鴨的雜交,一般來說,土番鴨多為三個品種的雜交。市面上雖有黑色土番鴨和白色土番鴨,但以白羽品種居多。土番鴨肉質鮮美又營養,飼養期依品種及熟成需求,屠齡為10-19週間,而冬天進補的薑母鴨,有些飼養期會達到130天。傳統上是選用紅面番鴨作為燉補的肉品,而紅面番鴨一般飼養期會較菜鴨或土番鴨更長,也會因應季節需求調整飼養的期間。
依據《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因為鴨是涼性的肉品,在烹調時可加入薑做調和。另外鴨肉營養品質很好,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E及鉀、鐵、鈣、銅、鋅等營養素,而鴨的脂肪熔點也較其他肉品低,26.8℃油脂就融化開來了,並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會造成健康負擔,是好消化又營養的肉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