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指點的「治流鼻血驗方」
自從《食療與養生》出版後,很多人都對書中提到的三帖「治流鼻血方」深感興趣,也想知道我身為一個中西醫師,為何也會推介食驗方給讀者?其實,其中有一段感人的因緣。
數年前,本人不知何故,出現嚴重的流鼻血症狀,往往低頭工作沒多久,鼻子中聞到鐵銹味,鮮血即從鼻孔滴下;我因為每天需要看診、寫作,流鼻血實在非常不方便。過去很多患者都知道我專治流鼻血,通常只要在印堂上方的穴位下針,再配合服用中藥,大都可以很快好轉;可是不知何故,自己總是治不好,只好採取治標手段:以衛生紙塞住左側的鼻孔。想不到塞住流血的一邊,鼻血就從另一邊流出,兩鼻孔都塞住,血竟然就從嘴巴流出;有時血流不止,還要拿臉盆來接。患者都知道我專治流鼻血,卻治不好自己的毛病,真是覺得非常難過。
為了這個惱人的疾病,我曾去看過榮總耳鼻喉科主任張斌醫師,經過他的診治,也找不出出血的原因;內人憂心忡忡,耳鼻喉科名醫告訴她:「可能是嚴重的鼻咽癌,要有心理準備。」有的廟方人員甚至說:「嚴重卡到陰,不可能治好,要有心理準備。」這些說法,讓她整天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當內人將三個她向媽祖求來的驗方告訴我時,我心想:「自己跟各大名醫都治不好,這三種尋常東西怎麼可能有效?」但內人苦苦哀求,要我無論如何試試看,我才勉強一試。說也奇怪,鼻血竟然真的不再流了!後來又連續飲用幾次藥方,終於根治此一惱人宿疾。之後我就常將此方提供給有流鼻血症狀的朋友或患者使用,無不效驗;因為是偶然間從繞境的媽祖陣頭上取得,所以稱之為「媽祖的驗方」。
附註:請注意,此方只適用於無特殊原因引起之鼻出血,如果確定有鼻腔症狀,一定要先會診耳鼻喉科專家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酸性體質為百病主因
過去曾有專家以一百位癌症病患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其中八十五位的體質呈酸性,因而懷疑酸性體質與癌症罹患率有關。依本人多年的門診經驗,酸性體質者確實免疫力較差,較容易生病。那麼何謂「酸性體質」?該如何辨別自己的體質屬於酸性或鹼性?如何用食療法來達到微鹼性的目標?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共有陰、陽、寒、熱、虛、實六種,最起碼也要分成寒性與熱性兩大類;知道體質之後,才能依照中醫「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分別選擇溫、熱、寒、涼等食物或藥物,以保持平衡,達到既不偏寒也不偏熱的正常目標。如果不先辨明體質與藥物、食品的屬性,就道聽途說、隨便亂補,結果就可能愈補愈糟。那麼何謂陰、陽、寒、熱、虛、實體質呢?一般人比較不能理解陰、陽、虛、實的道理,我們僅以最基礎的「寒」、「熱」兩種來做解釋…..
利用飲食排除體內毒素
科技進步、生活水準提高之後,大氣、土地與飲用水等或多或少受到污染,這種環境污染通常無法靠一己之力來加以有效改善,必須喚起同一地區或全世界的重視(例如:節能減碳救地球等),群策群力才可能解決。就個人而言,只能從飲食或生活習慣著手,保持自我小環境(身體)的健全、無污染,進而排除有毒廢物,才可望保有健康。
在各種環境污染物中,最常見的莫過於輻射線、噪聲(噪音)、粉塵、重金屬中毒等,如果經常接觸而未有效改善,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導致過敏、性機能衰退、癌症等各種疾病;因此平時就應該針對個人的需要,常吃豬血、雞鴨血(製成血豆腐),食用菌類(如黑木耳)、新鮮果汁、豆類、海藻(或海帶)、小米、大蒜等;即盡量利用常見、便宜的天然食物,以幫助身體排毒。
選擇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食品
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很多,但為了符合健康食品管理法不能宣稱療效的規定,均以營養食品的名義推出。事實上,只要選對天然食品、知道烹調方式,一樣具有保健功效。依照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召集營養與醫界人士討論的結果,選出六種具有保健效益的食物,依序為:綠茶、紅葡萄酒、豆漿、酸奶(Yogurt優格)、骨頭湯、蘑菇湯。個人覺得新鮮果菜汁也具有不錯的效果。喝綠茶能抗癌、防蛀牙;少量紅酒可抗衰老;豆漿對女性最佳;酸奶(Yogurt)優於牛奶;骨頭湯防骨質疏鬆;蘑菇湯可提高免疫力;生食以蔬果汁為佳。
吃對食物還有治病防病作用
依照作者數十年的臨床與教學經驗,食物確實具有防病治病效用;除了我在《食療與養生》一書中提到的「治流鼻血四驗方」之外,諸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高血脂症等被一般人視為難纏的慢性病,食療也具有相當大的助益,大家絕對不可以忽視。
細說「高血脂症」病因:
人體必須依賴脂肪提供大部分的能量,脂肪的來源可分為體內與體外兩種;體內主要在肝臟合成,體外則由所攝取的飲食中轉化而成。如果脂肪產生的數量過多,而人體的活動量不足、無法消耗,這些過剩的脂肪就會到處堆積,成為肥胖的主因。一旦體內的組織或器官有所損傷,那麼在各種因素協同作用下,脂肪就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壁内,成為粥樣硬化斑塊,以致血管腔逐漸變窄、阻塞,引起組織器官缺血;一旦完全阻塞,就會引起缺氧而致病。堵塞通往心臟的血管稱為「心肌梗塞」,塞住腦血管則是「腦梗塞」中風。
其他養生長壽妙法
除了前述的食療養生妙方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我們要注意的養生常識,知道多一點就健康一點,多做一點就長壽一點。以下先介紹最多人推薦的身心保健長壽妙法:
一、十個身心保健長壽妙法
二、年紀大更要重飲食宜忌
三、怎樣依屬性挑選適宜食物
四、進補要考慮到節氣與體質
五、簡單飲食可以改善老花眼
六、遠離癌症與代謝症後群
七、遠離生活中的致癌危機
八、慎用安眠藥且避免長期服用
自從《食療與養生》出版後,很多人都對書中提到的三帖「治流鼻血方」深感興趣,也想知道我身為一個中西醫師,為何也會推介食驗方給讀者?其實,其中有一段感人的因緣。
數年前,本人不知何故,出現嚴重的流鼻血症狀,往往低頭工作沒多久,鼻子中聞到鐵銹味,鮮血即從鼻孔滴下;我因為每天需要看診、寫作,流鼻血實在非常不方便。過去很多患者都知道我專治流鼻血,通常只要在印堂上方的穴位下針,再配合服用中藥,大都可以很快好轉;可是不知何故,自己總是治不好,只好採取治標手段:以衛生紙塞住左側的鼻孔。想不到塞住流血的一邊,鼻血就從另一邊流出,兩鼻孔都塞住,血竟然就從嘴巴流出;有時血流不止,還要拿臉盆來接。患者都知道我專治流鼻血,卻治不好自己的毛病,真是覺得非常難過。
為了這個惱人的疾病,我曾去看過榮總耳鼻喉科主任張斌醫師,經過他的診治,也找不出出血的原因;內人憂心忡忡,耳鼻喉科名醫告訴她:「可能是嚴重的鼻咽癌,要有心理準備。」有的廟方人員甚至說:「嚴重卡到陰,不可能治好,要有心理準備。」這些說法,讓她整天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當內人將三個她向媽祖求來的驗方告訴我時,我心想:「自己跟各大名醫都治不好,這三種尋常東西怎麼可能有效?」但內人苦苦哀求,要我無論如何試試看,我才勉強一試。說也奇怪,鼻血竟然真的不再流了!後來又連續飲用幾次藥方,終於根治此一惱人宿疾。之後我就常將此方提供給有流鼻血症狀的朋友或患者使用,無不效驗;因為是偶然間從繞境的媽祖陣頭上取得,所以稱之為「媽祖的驗方」。
附註:請注意,此方只適用於無特殊原因引起之鼻出血,如果確定有鼻腔症狀,一定要先會診耳鼻喉科專家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酸性體質為百病主因
過去曾有專家以一百位癌症病患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其中八十五位的體質呈酸性,因而懷疑酸性體質與癌症罹患率有關。依本人多年的門診經驗,酸性體質者確實免疫力較差,較容易生病。那麼何謂「酸性體質」?該如何辨別自己的體質屬於酸性或鹼性?如何用食療法來達到微鹼性的目標?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共有陰、陽、寒、熱、虛、實六種,最起碼也要分成寒性與熱性兩大類;知道體質之後,才能依照中醫「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分別選擇溫、熱、寒、涼等食物或藥物,以保持平衡,達到既不偏寒也不偏熱的正常目標。如果不先辨明體質與藥物、食品的屬性,就道聽途說、隨便亂補,結果就可能愈補愈糟。那麼何謂陰、陽、寒、熱、虛、實體質呢?一般人比較不能理解陰、陽、虛、實的道理,我們僅以最基礎的「寒」、「熱」兩種來做解釋…..
利用飲食排除體內毒素
科技進步、生活水準提高之後,大氣、土地與飲用水等或多或少受到污染,這種環境污染通常無法靠一己之力來加以有效改善,必須喚起同一地區或全世界的重視(例如:節能減碳救地球等),群策群力才可能解決。就個人而言,只能從飲食或生活習慣著手,保持自我小環境(身體)的健全、無污染,進而排除有毒廢物,才可望保有健康。
在各種環境污染物中,最常見的莫過於輻射線、噪聲(噪音)、粉塵、重金屬中毒等,如果經常接觸而未有效改善,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導致過敏、性機能衰退、癌症等各種疾病;因此平時就應該針對個人的需要,常吃豬血、雞鴨血(製成血豆腐),食用菌類(如黑木耳)、新鮮果汁、豆類、海藻(或海帶)、小米、大蒜等;即盡量利用常見、便宜的天然食物,以幫助身體排毒。
選擇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食品
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很多,但為了符合健康食品管理法不能宣稱療效的規定,均以營養食品的名義推出。事實上,只要選對天然食品、知道烹調方式,一樣具有保健功效。依照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召集營養與醫界人士討論的結果,選出六種具有保健效益的食物,依序為:綠茶、紅葡萄酒、豆漿、酸奶(Yogurt優格)、骨頭湯、蘑菇湯。個人覺得新鮮果菜汁也具有不錯的效果。喝綠茶能抗癌、防蛀牙;少量紅酒可抗衰老;豆漿對女性最佳;酸奶(Yogurt)優於牛奶;骨頭湯防骨質疏鬆;蘑菇湯可提高免疫力;生食以蔬果汁為佳。
吃對食物還有治病防病作用
依照作者數十年的臨床與教學經驗,食物確實具有防病治病效用;除了我在《食療與養生》一書中提到的「治流鼻血四驗方」之外,諸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高血脂症等被一般人視為難纏的慢性病,食療也具有相當大的助益,大家絕對不可以忽視。
細說「高血脂症」病因:
人體必須依賴脂肪提供大部分的能量,脂肪的來源可分為體內與體外兩種;體內主要在肝臟合成,體外則由所攝取的飲食中轉化而成。如果脂肪產生的數量過多,而人體的活動量不足、無法消耗,這些過剩的脂肪就會到處堆積,成為肥胖的主因。一旦體內的組織或器官有所損傷,那麼在各種因素協同作用下,脂肪就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壁内,成為粥樣硬化斑塊,以致血管腔逐漸變窄、阻塞,引起組織器官缺血;一旦完全阻塞,就會引起缺氧而致病。堵塞通往心臟的血管稱為「心肌梗塞」,塞住腦血管則是「腦梗塞」中風。
其他養生長壽妙法
除了前述的食療養生妙方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我們要注意的養生常識,知道多一點就健康一點,多做一點就長壽一點。以下先介紹最多人推薦的身心保健長壽妙法:
一、十個身心保健長壽妙法
二、年紀大更要重飲食宜忌
三、怎樣依屬性挑選適宜食物
四、進補要考慮到節氣與體質
五、簡單飲食可以改善老花眼
六、遠離癌症與代謝症後群
七、遠離生活中的致癌危機
八、慎用安眠藥且避免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