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拉筋拍打敲膽經

9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人為什麼會生病?

人體疾病和氣血流量狀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許多人都有生病的經驗,不管大病小病,年紀越大經驗越多,體會也越深。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人體在什麼狀態下會發病?如何治療這種狀態下的病?

◆人體生病的三種狀態
1 人體氣血逐漸虧損狀態
2 人體氣血上升狀態
3 有情緒干擾狀態

1 氣血虧損導致疾病

俗話說:「積勞成疾」,人體氣血虧損狀態下導致的疾病,是體力不斷透支、消耗到一定程度,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這時是生病的最早狀態,也就是《黃帝內經》上講的「生病起於過用」,「生病」是因身體使用過度,相信一般人都容易理解。例如,累得腰痛腿疼、沒胃口吃不下飯,或突然大病一場。
但是身體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可以在身體虧耗較多的情況下,還繼續工作,絲毫不知身體內部潛在的變化,一旦突破臨界點,就會「病來如山倒」。

2 人體氣血上升狀態下的疾病

人體休息一段時間後,體能開始增加,也就是人體的氣血不斷增加。
以退休者為例,當他們在工作崗位上時,從年輕到老都長期勞累,無法適當休息,累積大量的健康「隱患」,身體狀況一直走下坡;退休後,有足夠時間進行休養,氣血開始上升,身體便開始修復「隱患」,「隱患」就變成「顯患」,所以許多人都說:「怎麼我一退休,反而各種毛病都來了。」

人體非常聰明,會根據氣血增加的多寡,視原來身體狀況,進行量力修整。由於人體是一個整體,人體的五臟六腑,是一個相對平衡體,決定人體的自行治療修復過程,是呈一種螺旋式的上升態勢。

人體的局部修復過程,給人的感覺是:人體會一下子「這裡」不舒服,過一陣子,變成「那裡」不舒服。如果這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可能會得到許多可怕的結論,但這其實是人體的體能改善上升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

3 受情緒干擾生成的疾病

正如中醫所言,七情六慾都能導致疾病,其中大部分的疾病是由「怒氣」與「悶氣」等「情緒干擾」而產生。《黃帝內經‧舉痛論篇》講道:「百病皆生於氣也」。

判斷人是否生氣?可壓「太沖穴」與「膈俞穴」,來檢查。
按「太沖穴」有疼痛反應,是有怒氣的結果;壓「膈俞穴」部位有疼痛反應,是生悶氣的結果。無論是怒氣、悶氣,都會衝擊人體的內分泌,造成人體自身功能紊亂,引起體內白血球不同程度的升高。

4 人體的氣血流量與健康

人體氣血的多寡,決定人的健康程度,充足的氣血是保持健康的最基本條件。人要健康,就要有足夠的氣血。要想氣血多,只有「早睡」(成人每天晚上十點半以前入睡,兒童應更早),再加上「敲膽經」。
早睡是造血時間的保證,人體並非24小時都能造血,人體造血有一個特定的時段。古代人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天人相應的結果,不能任意改變。

不花錢簡單養生3招

1 敲膽經-敲膽經以增加氣血,是身體健康的基礎
人體要健康,首先要有足夠的氣血,每個人身體都具有造血功能,是人的本能。若缺少造血材料,或沒有妥善利用晚上造血時段,人體的氣血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夠用,人的健康狀況,也就越來越差。
解決和改善人體健康狀況的辦法,就是提供滿足人體所需的造血材料,保障人體造血需要的時間。以下3種基本方法是互相聯繫、相輔相成的,必須確實做到。

「膽」的重要性
《黃帝內經‧素問》:「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五臟六腑共十一臟器,為什麼取決於「膽」?為什麼不取決於心?取決於肺?取決於肝、腎、脾?
關於這個問題有許多爭論,也有許多解釋,更有眾多的懷疑。按一般人的想法,應該是心臟第一,而為何《黃帝內經》把「膽」提到如此高的位置?

懂得中醫的人都知道,「腎氣」是人體生命活力的原動力,「腎氣」的盛衰,決定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壽命的長短。古人在尋求健康、養生、長壽的「氣功導引術」的修練中,非常重視子時、卯時、午時、酉時這4個時辰,對人體的作用,以期獲得健康長壽。

在這4個時辰中(子時、卯時、午時、酉時),尤其重視「子時功」修練,即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子時)。古人認為在這個時辰修練,有利於補助人體腎氣,以增強人體生命力。
「十二經絡氣血流注」中,子時所對應的經絡,正是「膽經」運行時間,而非腎經。可見膽經做為經絡系統中的一支,接納臟腑系統中的腎臟之氣,補助十二經絡的運行動力。

敲膽經方法
「敲膽經」是要敲「兩大腿外側」部分的膽經。敲膽經只要敲得使大腿外側的膽經,有點發熱,就能刺激膽汁的分泌疏泄。有人對針灸穴位比較瞭解,採用針灸方法也很好,但對針灸穴位不太瞭解的人,也無需苛求。
「敲膽經」既不在乎穴位正確與否,也不要求是否完全沿著經絡路線,只要基本上是在大腿外側膽經的通道上,「敲膽經」就會有作用。

◎敲膽經的動作:平坐,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上,用拳頭從臀部「環跳穴」部位開始敲,沿大腿外側一直敲到膝蓋;另一隻腳亦同。
◎敲膽經小叮嚀:每隻腳每天約敲1、2分鐘,或100下就可以,什麼時間敲都沒有關係。
◎敲膽經保健目的:因為目的是「刺激膽經」,使膽汁分泌較好,讓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為人體造血準備足夠的材料。
敲膽經治療原理

敲膽經,再加上適當早睡,人體的氣血就會多起來,人體就會有能力進行自我修復。氣血是人體的本錢,紅血球就像是人體裡的工人;血漿裡的物質,是人體生存的原材料。一間工廠缺少工人、原料,工廠會變怎麼樣,大家可想而知。

想要健康,「氣血」是關鍵。要讓氣血上升,但不能升得太快。因為氣血升得快,人體的調解幅度,跟不上氣血上升的步伐,造成新陳代謝物積壓,壅塞經絡;經絡不暢,人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氣血上升「宜慢不宜快」。

2 早睡-早睡有助於補充氣血量

「早睡」是為了確保有充足的造血時間。瞭解敲膽經的問題後,還要重視睡眠問題,要注意不僅是睡眠時間的多寡,更要重視「睡眠時段」。天黑至凌晨3點的深度睡眠,對激發人體內的造血功能,至關重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經過數千萬年進化適應自然的結果,誰違背這個自然規律,就將受到自然的懲罰,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3 壓心包經和心經-加強心臟的搏動力,決定人體血液循環的好壞

心臟搏動力的重要性
通過「敲膽經」和「早睡覺」,能使氣血增加,但即使有了一定的氣血量,對人體來講還是不夠,還要加強「心臟的搏動力」。
心臟跳動的有力與否,決定人體血液循環的好壞,因為只要心臟跳動有力,血液才能被輸送到人體末端邊緣,需要氣血的微循環。

◆影響心臟搏動力的主要因素
1 心經對心臟的氣血輸入。
2 心包及心包經,對心臟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之輸送。
心臟或心包有多餘的積液,都會影響心臟對全身的供血情況。保持「心經」和「心包經」這兩條經絡的通暢,非常重要。

如何按壓心經和心包經?
按壓心經之前,先壓一下腳跟內側的「太溪穴」。先壓「太溪穴」的道理很簡單,心屬火、腎屬水,水火既濟。腎精化腎氣,腎氣助心火。太溪穴是腎經腧穴,按壓太溪穴,能啟動腎經氣血。按壓太溪穴,許多人會有疼痛感,先按揉一會兒,疼痛會減輕,再由輕到重按壓2、3分鐘。

經絡按摩與身體調理間的關係
認識五臟六腑與經絡的關係-臟腑與經絡關係密切,反映人體健康
經絡通道的作用,就是通過人體表面現象,瞭解體內五臟六腑的情況。每個臟腑都有一條與之相對應的經絡,如果哪個臟腑有問題,其相對應的經絡通道,就會有阻塞問題顯現。

經絡是人體各個臟器的聯繫通道,每個臟腑有專屬的固定通道,經絡不可能替代人體去解決問題;但你可以做的事,是幫助人體疏通經絡,也就是臟腑的通道,使臟腑的各種功能,得以正常進行。

人體疾病診斷簡易方法-藉按壓經絡和穴位,可判斷臟腑是否健康

人體疾病調治,首先要確認是身體的哪一個臟器出現問題,才能針對問題進行處理。中醫有「痛則不通,不痛則通」之說,此意就是當人體有部位疼痛時,其部位是在哪一條經絡上,從這條經絡與哪個臟腑相關聯,就可以斷定問題的癥結。

有的人是一個部位有問題,有的人是同時幾個部位有反映。幾個部位有反映,則說明相對應的幾個臟腑都有問題。問題找到後,就可以針對關聯的經絡,逐一按摩處理。

另一種檢測身體臟器是否有問題的方法是:按壓人體脊柱,也就是人體的「督脈」。由「大椎穴」開始,慢慢往下移動,直到尾骨「長強穴」。

注意是哪個部位有痛點,痛點所對應的臟器,就是出問題處。如「神道穴」疼痛,是「心臟」出問題;若是刺痛,則是有「器質性問題」,要特別小心;在「命門穴」有痛點,就是「腎臟」的問題。
人體發熱和臟腑疾病有關?

1 發熱原因面面觀-不同原因造成人體發熱,呈現的症狀也各異

人體發熱(包括「低燒」和「高燒」)有以下幾種情況:

◎由「風寒」引起的發熱

人體感受風寒後的反應,大致有三種情況(其實風、寒、暑、熱、濕等細菌、病毒侵犯人體時,也都是這三種狀態):

◆情況1 病情症狀因體質而異
症狀的嚴重與否,因人體質而異。身體比較好的人,打幾個噴嚏,就能把寒氣趕走;如果有的人不僅打噴嚏,還流鼻涕,則表示肺裡有風寒。
但同樣的症狀,可能是不同因素所造成,如肺的能力上升,人體會直接發動祛風寒的工作,則問題就在「肺」與「大腸」,這時可以試壓「風池穴」和「大杼穴」。

◆情況2 排寒能力不足,症狀難以根治
第二種情況,人體排除寒氣的能力不足,不能隨其所願,此時症狀就會難以根治,甚至頭痛發燒。解決這種情況,除了服中藥,也可用針灸、指壓按摩,來退燒、祛風寒。

◆情況3 寒氣直入體表,沒病徵,造成長期傷害
第三種情況,人體全無抵抗力,任寒氣進體表、入經絡、入腑入臟。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生病跡象,但是對人體是長期傷害(外邪束肺)。

◎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
人體與細菌搏鬥過程中,若抵抗力不足,會造成心包積水,如果想退熱,應壓腳跟外側的「昆侖穴」、「心包經」、「膻中穴」。

◎由「肝熱」引起的發熱
由肝熱引起的發熱,會有小便黃、夜尿、多夢等症狀,是肝熱逼肺所造成。問題在「肝臟」,以壓肝經為主,尤其是壓右邊肝經。這時按壓「風池穴」、「大杼穴」、肺經別和大腸經別都沒有明顯痛感;按壓時,沒有水聲出現。

◎「自覺身熱」引起的發熱
晚上身熱,是腎制不住肝,當然「肝熱」也會有類似現象,小便色呈亮黃。白天的身熱,就不完全相同,手掌和腳底熱,是因為人體處在「陰虛火重」階段,此時多壓腎經和肺經,尤其是「湧泉穴」和「尺澤穴」。

正確「減肥」知識大公開

◆人為什麼會肥胖?
實際上,肥胖者多數是能量不足,因為能量缺乏,每餐才要吃很多,是本能的反應。為什麼有人會越吃越胖呢?是因為「經絡」被阻塞(被代謝產生的廢液和多餘的脂肪塞住),身體發出「餓」的訊號,才會想吃、多吃。

而通過消化吸收從飲食中獲取的能量,又因經絡不通暢,堆積在經絡周圍,能量供應不到組織,反而加重堵塞,身體仍是「餓」,仍想吃東西,而越吃越胖。
多餘的脂肪是人體為了節省開支,而無餘力排出的垃圾。機體在選擇減弱對肝腎的供血,與降低脾臟將垃圾運送出去之間,人體當然先停止垃圾的運送,因為它對人體的傷害最小。


◆正確有效的減重方法

脂肪不是人體營養過剩的產物,提倡增加運動量來燃燒脂肪,更屬無稽之談。多餘的脂肪是人體能力不夠時,為了節省體能而不能及時排除的垃圾,裡面雖有少量蛋白質,但大部分是人體要排出體外的廢物。

為了節省廢物堆積的空間,人體回收水分。因而脂肪堆積得越多,摸起來越硬,人們往往誤解為身體結實。
增加運動量,只不過是使脂肪裡的含水量減少,看起來似乎變瘦,其實是使脂肪更緊密。眾所皆知,人體的生命活動都是在水裡進行,堆積的脂肪要從人體裡排除,當然一定要在稀釋後,通過組織交換,才能由尿裡排出體外。

要使脂肪稀釋,人體必須通過「肺」的布水,把脂肪「泡開」。人體必須反反覆覆,先胖一點,才會瘦一點;再胖一些,又再瘦一些,最後才能達到瘦身的目的。

◆正確有效的減重步驟
步驟1 每天「敲膽經」
步驟2 晚上10點上床
步驟3 壓人體中間的「任脈」,從頸下一直壓到臍上
步驟4 壓「腎經」
步驟5冥想,配合按壓「水分穴」和「中極穴」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