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濕毛巾

天氣一冷,早起後洗臉習慣使用熱水,洗完後,我順手將毛巾掛在陽臺上晾乾。到了晚上洗臉要取下毛巾時,發現毛巾上半部已經乾了,但下半部分依然是濕的,仔細一瞧,毛巾的最下端居然還結了少許冰塊!

我望著毛巾沉思良久。

妻子見狀,說:「還不快點洗臉,在想啥?」

我果然是想的太過入神。望著這半乾半濕的毛巾,讓我靈光一現,濕毛巾跟中醫臨床治療的某些症狀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毛巾讓我想明白最近所遇到的一些疑難病症的病機,同時也想通了治療方案。

水往低處流

「濕性趨下」是中醫理論,也符合自然界水往低處流的定律。

因此毛巾濕透後掛起來,水自然而然向下流,而毛巾的上半部會先乾掉,水份則積存於下半部,使得下半部的毛巾反而更濕,再加上天氣寒冷,等時間一長,下半部不但沒乾,還慢慢結冰。

投身為中醫多年,我們都知道中醫有所謂「濕性趨下」的道理,但卻在臨證時常常忘記!

我常常有病人求診時說:「醫生啊!我每天上樓時兩腿好像灌了鉛,沉重無比,是怎麼回事啊?」

像這樣的症狀,患者在求診西醫時,醫生多半會先判斷是否為腦血管方面的問題?但檢查結果正常;轉而尋求中醫治療,若遇到剛執業的大夫,這大夫也會有些許茫然,心想:「為什麼兩腿好像灌了鉛,但看看卻沒有腫啊?」只能暗自思忖這大概是某種疑
難雜症吧?

其實,人體也像毛巾一樣,當白天站立時間長,也會順應中醫「濕性趨下」的道理,因此下肢的濕邪會偏重。當人體內濕邪稍重,就稱為「濕性重濁」,此時出現的症狀便是病人會出現「雙腿很累」的感覺。

如果是濕邪較重的病人,那感覺就變成「兩腿好像灌了鉛,沉重無比!」

當天氣的氣溫較高時,毛巾下端會及時乾燥,因此到了夜晚也不會結冰。同理,當人體內的腎陽足,沒有虧虛,或虧虛不重時,下半身的濕邪就會被腎陽蒸騰,化為氣而上升,並在人體內進行迴圈;反之,如果腎陽虛衰,人體就如同這冬天掛上的濕毛巾一樣,濕邪必然盤踞下焦了!這時自然會出現「兩腿好像灌了鉛,沉重無比!」的症狀。

當我們夜間臥床休息,處於人體最下端的地方就不是雙腿,而是與床面接觸的部位。不少患者反應,白天只是感覺雙腿有些累,到了晚上睡覺,前半夜還可以,但後半夜開始出現腰痛、背痛的情況,凡是與床接觸的部位都感到很累很痛,但一到了早上五、六點痛醒後,起床稍加活動活動就沒事了。

這就是人體按照「濕性趨下」的法則運作而得的結果,所以寒濕重的患者才會發生與床接觸的部位不舒服的症狀!晚上疼腿、早上疼腰,多起因「體內寒濕」

若不深入思考其中的病機,就會導致有些人認為這腿疼、腰疼是因為氣血不和;有些人認為是床板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大概是晚上水喝太多……。

真正的病機是人體在白天累積濕邪於雙腿,到了晚上睡覺時,濕邪轉移至接觸床面的部位。此症狀正符合「濕性趨下」的原理。

剛開始我也以為可能會是什麼疑難雜症,因此反覆詢問患者早上疼痛的時間,直到現在看到濕毛巾所展現的「濕性趨下」原理,一切豁然開然,這一切都是因為「正氣不足」、「脾腎陽虛」啊!

治療關鍵是「溫補腎陽」

當我想通之後,便依照「濕性趨下」的中醫理論來加以診治患者。有位四十來歲的女性患者,職業是餐廳配菜員。近來一週,老覺得自己的兩條小腿沉重難受,上午時症狀還算輕微,到了下午症狀開始加重,等到晚間下班後要爬上樓梯回家時,雙腿有如灌鉛,沉重不已,但下肢卻沒有浮腫,只要休息一晚,症狀就會減輕。

如此困擾的症狀,使她決定在當地的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她做進一步檢查,她因嫌費用太貴,放棄檢查,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我在為她看診時,發現病史及症狀如同上述,診斷後發現她舌根白厚,脈象右尺部沉遲而弱,左尺部沉滑。

結合濕毛巾的故事,我向她解釋道:「您早上洗臉後,將濕毛巾掛起來晾著,毛巾上的水就會慢慢向下流,這樣毛巾的上半部就會慢慢變乾,下半部則愈來愈濕。現在您體內寒濕較重,就好比濕毛巾一樣,白天站立的時間較長,體內的寒濕就會向下流,腿部的水濕就會加重,到了下午自然感覺雙腿很累。晚上睡覺時,腿與身體相平,水濕自動向身體的其他地方流動,通過一個晚上的回流,早上起床後雙腿就不沉重了。」

病人高興地笑了:「聽你這麼一說,我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那如何治療?好治療嗎?」

「也好治療,只需要將您體內向下沉的寒濕向上輸送就可以了!以後注意保暖,少
接觸涼水。」

「水能向上流動嗎?」

「你看看這地上的水,太陽照射後不就化為水蒸氣,向上升為雲彩了嗎?人體也是這樣,只要腎的火力足了,雙腿就不怕冷,下面的寒濕就會化氣上升。」

談完這些話,我給病人開了處方:

『烏附片、炒白?、茯苓、乾薑、黑豆、甘草。』

因為腎居人體下部,腎火足了,就能將下肢的寒濕化為水氣,使其徐徐上升。藥方裡的烏附片就是附子炮製而成,中藥材附子,具有辛甘、大熱的特性,能夠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在《神農本草經》中如此記載:「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因此附子是補腎火的良藥,用上它,人體腎陽就會旺盛,能蒸騰下肢的水濕,將濕寒化為氣而上升。

這就好比將毛巾掛在暖和的地方,雖然還是有水向下流,但會被蒸發成水蒸氣,毛巾也就跟著變乾。要注意的是,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必須先煎一到兩個小時,去毒後才能使用。

白?、茯苓、乾薑是溫脾健脾的藥物。由於脾臟主濕、主運化,且位於人體中部,所以只有透過脾臟的傳輸,才能讓腎臟將水濕化為氣,使水氣上升,到達人體的上部。用黑豆是因為可入腎、利濕,能直接將體內的濕邪通過小便排泄出來。

這服藥方在患者服用兩天後,雙腿的沉重感便明顯消失,隨後我讓她繼續服用三天,以鞏固療效,平時則間斷性服用補腎的「桂附地黃丸」保養,半年來,患者繼續從事以前的工作,而病情也沒有再復發了。

對於疾病,我們只要明白了其中的病機,治療就好辦了!艾葉水泡腳可除寒濕

也有些患者經濟條件比較差,或者嫌中藥味道太苦、難以下嚥,導致服用中藥意願不高。像這類型的患者,建議可採用艾葉水泡腳。

患者中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工人,近一個月來,每天淩晨五點左右開始腰痛,起床後,活動活動腰部,疼痛又很快緩解。患者笑著說:「想睡會兒懶覺是不可能的事!」最近患者感覺疼痛的發作時間提前了,早晨四點鐘就開始,在大冬天的,無法好好睡覺休息,讓他十分苦惱。聽完他的描述,我便為他察看舌象,切完脈後,發現他的身體也是腎陽虛衰、寒濕偏重。

患者表示,過去從事體力勞動,在腰部留有勞損的舊傷。這在中醫診斷中屬於典型的腎陽虛衰、體內寒濕停留。

由於體位變化的原因,因此寒濕在白天積於下肢,夜晚則匯集於腰部。因為患者的濕邪不重,所以下班後在家休息,並不會感覺雙腿有明顯不適,而腰部雖然有過勞損的舊傷,也僅屬於薄弱環節。到了晚上剛入睡時,濕邪也尚未匯集,所以疼痛不明顯,不過到了淩晨,寒濕會在腰部逐漸匯集增加,導致局部氣血不暢、腰部僵硬且疼痛。等到患者起床,濕邪又向下沉澱,但是稍加活動活動腰部,氣血便流暢了,疼痛自然也跟著緩解。

我向患者解釋上述的道理,患者便因瞭解病機而不再對病情有過多擔心。但是患者不願意服用湯藥,直問我是否有其它簡單、便宜、效果又不錯的治療辦法。於是我想到了艾葉,因為艾葉的價錢便宜。於是建議可買上兩斤艾葉,每天晚上用艾葉煮水泡腳二十分鐘。

艾葉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讓體內的寒濕慢慢減少,病情也就可以慢慢恢復。如果想要再好的快點,還可以將艾葉錘絨,用火紙捲成艾條,點燃後薰烤腰部,稍微感覺發熱發燙就可以了,千萬別溫度太高而燙傷了,這樣就能將腰部勞損形成的淤血及寒濕散開,用不了幾天,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採用這樣的治療方法,一週後就好轉了。

遠離寒濕必備心法:少吃非當季當地及寒涼的食物

《黃帝內經》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男子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可見人體隨著年齡增長,陽氣日漸衰退,這是自然規律。保養陽氣有很多種辦法,除了服藥、泡腳,更多的是「保」。

日常要少吃寒涼食物,尤其是已經明顯有的寒濕偏重症狀的人,更應該多加注意。很多患者喜歡吃水果,其實吃東西是很講究的,不是水果吃的多就一定好的。

《陰符經》裡有一句「食其時,百骸理」。這六個字,將我們的飲食注意事項全都明明白白概括了!

最適合你吃的東西,就是你生活的地方所產、而且正當時令的東西。一切其他地方產的、不是這個季節產的,不論是山珍還是海味,是珍饈還是佳餚,都建議儘量少吃,因為它們對你的身體健康沒有好處。這就是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食其時」就是指趁著時令,吃本季、本地產的東西,這樣才能順勢吞服天地給予的自然之氣,身體自然健康無比。這些本季本地的食材,是自然天地為我們準備好的,如果我們打破這個自然界的法則,天天吃著不是本地、本季生長的食物,那一定要出問
題。

比方說,現在很多人在冬天吃西瓜,那麼原本身體寒邪偏重,這吃著吃著,體內寒濕就只會愈來愈重,最後累積成病只是遲早的事。

有人可能會反問,通過濕性趨下,讓我明白了下焦寒濕偏重的治療,那麼是否有什麼東西是趨上的呢?

當然有,請大家接著往下看另一個小故事:放孔明燈。曬太陽

小時候,太爺身體不好,容易咳嗽,每年冬天,總喜歡拉上我一起曬太陽。

曬太陽也是有講究的,搬把椅子,找個避風暖和的地方,背對太陽而坐,讓太陽烤著脊背。太爺一邊抽著旱煙,一邊講故事,而我則蹲在一旁,一邊聽故事,一邊寫作業,或者看書。當太陽將脊背烤得熱烘烘時,太爺的咳嗽就會好轉,我也感到非常舒服。

長大後離開家,也離開曾經曬太陽的小院子,獨自在外奔波,繁忙的工作,生活的壓力讓曬太陽也成了件奢侈的事。

如皋人的長壽方:暖背補陽氣

去年冬天,妻子感冒咳嗽一直不能痊癒,我想起小時候曬太陽的情形,要是能曬一個下午的太陽,妻子的咳嗽肯定能好,但在都市裡找不到一個能好好曬曬太陽的地方。
於是晚上睡覺前,我將電毯鋪上,希望電毯也能像太陽一樣讓妻子的背部暖和起來。情況正如我所預料,妻子在溫暖的電毯上睡著後,一整夜沒有咳嗽,第二天也沒有咳嗽,就這樣治好了。

想著妻子這次的治療經過,我不得不佩服老人家在養生方面的妙招,曬曬太陽也能治病!江蘇省如皋市是中國著名的長壽之鄉,當地流傳一句民諺:「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齡小。」他們長壽的秘訣很多,其中,冬天多曬背讓老人受益匪淺。如皋人喜愛透過曬太陽來預防疾病,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曬太陽的重點是曬背,讓充足的陽氣趕走盤踞在背部的陰氣,身體一年四季都感到暖意融融。

中醫認為,背為陽中之陽,如果背部受冷,則風寒之邪極易透過背部經絡入侵,傷及陽氣而致病,年老體弱或久病虛損之人就容易舊病復發,加重病情。

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陽氣來支援,陽氣充盈,身體就能抵禦疾病的侵入。聰明的如皋人就是透過曬太陽這一免費補藥來改善陽虛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

背部由脊柱和支撐它的肌肉組成,多數背痛是因為工作過度、肌肉活動太少、背部受涼、血管收縮、肌肉有關軟組織拉傷所致。所以,除了曬太陽外,還要注意背部保暖。不單是老年人,特別是那些久坐辦公室的人,更要注意背部保溫,比如冬天穿一件羽絨背心、皮背心,常用暖氣烤烤,對暖背大有好處。


小孩也需暖背

臨床上經常遇到一受涼就乾咳的小孩,這樣的患兒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活動,一刻也坐不住,每次活動後必然大汗淋漓,背部衣服也會被汗浸濕,當小傢伙安靜下來時,發涼、潮濕的衣服貼在後背上,當天就會得病。

如果採用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冰冷的藥水通過血管進入患兒體內,咳嗽立即加重,有的患兒打完點滴後,馬上就流清鼻涕,醫生及家屬則認為是感冒了,然後開始服用感冒藥,收縮鼻黏膜,抑制流鼻涕。

活動出汗↓背心受涼↓肺受寒咳嗽↓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出現感冒症狀↓服用感冒藥對抗性治療↓病情緩解、陽氣受損、體質下降。

一次又一次地循環往復,就好像一個旋渦,每迴圈一次,孩子的體質就下降一次,有的孩子變得弱不禁風,稍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感冒咳嗽。這都是體內陽氣不足的結果,與其天天給孩子打點滴,還不如讓他曬曬太陽、烤烤背心。

平時小孩子喜歡玩耍,在內衣的背部,用別針別上一塊乾毛巾,等小孩玩得出汗後,將濕毛巾抽出來,避免汗水浸濕衣服,因濕衣服貼在背心而引發咳嗽。暖背是暖心

為什麼受寒後容易咳嗽?《黃帝內經》云:「形寒冷飲則傷肺。」這裡面包含兩層意思:

一、形寒傷肺,也就是身體受涼,容易傷及肺臟。

二、飲冷傷肺,也就是說飲食寒涼,也容易傷肺。

因此對於體質較差,經常感冒咳嗽的人而言,保健要從兩個方面入手,既不要受涼,注意保暖,也避免飲冷過度,應多吃溫性的食物。有人會問:「為什麼肺容易受寒邪所傷?是否存在正氣不足?肺之陽氣從何而來?」

肺好比是地球上的大氣層,而心臟好比太陽。太陽輻射大量的熱量,能使大氣溫度升高,變得暖和。人體的心臟火力旺盛,肺中陽氣就會充足,抵抗力就會強,如果心火衰微,肺中陰寒之氣就會增加,這樣體質的人,如果再稍稍受涼,立即咳嗽。

前一段時間天氣變冷,連續幾個老奶奶咳嗽,特別是晚上咳得厲害,徹夜難以入眠,有的患者咳嗽時伴小便忍不住,尿濕褲子,每天要換多次內褲,苦不堪言。

於是我建議病人將背靠在家裡的暖氣片上,烤烤背心,背心暖和了,咳嗽就會大為好轉。病人依法照辦,吃了兩劑中藥,烤了幾次背心,咳嗽就好了。

去年秋天,也有一位阿姨因為久咳不癒找我,說自己的背部感到冰冷。讓她服用中藥治療的同時,我建議她在背心貼上一張辣椒風濕膏,該膏藥貼上後會發熱,患者背寒得到緩解,咳嗽也好轉了。

補充背部陽氣,散肺中陰寒,許多咳嗽都會得到緩解。明白這些後,再想想冬病夏治,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補充體內的陽氣,散體內的寒痰。心臟主火,心火衰微的人,就容易咳嗽,看看年老體弱的人,當心火衰微之後,沒有誰不是經常咳嗽氣喘的。

對於因受寒而咳嗽的患者,我也經常建議他們用大蒜四、五瓣,拍碎後加上紅糖泡茶喝,效果也很好。我曾經治療因心臟不好,長期咳喘的患者,運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一劑見效,三、五劑後,患者心臟舒服多了,咳嗽咳痰也好了很多。

從心入手,不治肺而治肺;從散寒入手,不治咳而治咳!
火力不足者,需控制飲食

體內火力不足的患者,在飲食上要多吃溫性食物,儘量避免涼性食物。有些人總認為吃水果有好處,卻不知很多寒性的水果對人的傷害遠遠超過對人的補益作用。吃東西是很講究的。像西瓜、甜瓜、梨、柑、橙、蘋果、西瓜、甘蔗、香蕉、柿子、荸薺等,屬於寒涼性質的水果,陽氣不足的人不適宜食用。

我曾給一個反覆停食的小孩看病,孩子鼻根部青筋暴露,指紋呈現青色,舌根發白,我告知其父母,孩子腸道有寒,吃了生冷食物後容易停滯,出現消化不良,所以建議他們平時不要給孩子買水果、冷飲之類的食物,否則只是花錢買罪受,得不償失。

小兒雖然為純陽之體,體內火力旺盛,但那是相對而言的。就好比一根火柴棍,它全力燃燒,雖然火焰旺盛,但火終究是微弱的,經不起大風大寒!小樹苗雖然生機蓬勃,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能夠發芽吐蕊,生長茂盛,但它的生命力也是脆弱的,幾場大
雪、幾場大寒就極容易將其凍死。

如果大人的體重是七十公斤,小孩的體重是十公斤,那大人的體重是孩子的七倍。這意味著大人吃一隻冰棒,等於孩子吃七隻,一次吃七支冰棒能舒服嗎?千萬別小看給孩子吃涼性的食物,每天兩支冰棒、兩碗西瓜,對孩子健康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是否心火旺盛,肺中陽氣充足,抵抗力就一定強呢?也不一定,還要看肺氣足不足,如果肺氣不足,抵抗力也會很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