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身體健康的「將軍」, 平定「疾病內亂」離不開它
古人給每個臟腑都封了官,其中肝為將軍之官,對此《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意思就是說,肝是人體中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有謀略、有韜晦。我們都知道將軍是指揮千軍萬馬、平定戰亂、維護一方平安的官員。將軍在,國家得安;反之,則國家將會面臨諸多劫難。可以說一個國家能長治久安,將軍是功不可沒的。
中醫認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調暢氣血,二是調暢情志。其中任何一個生理功能出現問題,都會擾亂肝對身體的防禦能力,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身心不適症,嚴重的話還會患上疾病。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肝屬木。木,也就是樹木,能突顯自然界的生機和活力。正是因為木之存在,每每到了春天,才會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樹木在溫暖陽光的沐浴下,盡情地伸展著身體,無拘無束地向大自然敞開自己的懷抱。五行理論之所以將肝歸屬於木,是因為五臟中的肝和木一樣也具有上述特性。當然,這並不是說肝也需要伸展、需要生長,而是指肝能舒張一身氣機,也就是肝具有主疏泄之功。一身之氣在肝主疏泄和肺主宣發肅降的作用下,攜著血、津液,到達全身各處。
如果肝功能失常,肝氣鬱結,氣血的運行就會受到影響,導致氣滯血瘀進而出現一些疾病,諸如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等。肝疏泄失常除了會波及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導致人急躁易怒、心中煩悶。
可見,若想身心健康,就有必要對肝進行悉心呵護,使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一身之氣正常升發,血、津液隨之而動,身體中的氣血陰陽呈現出一派和諧之態勢,自然健康不愁。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就要時時刻刻打好養肝護肝保衛戰,讓身體中的這位大將軍無後顧之憂,能一心一意平定「疾病內亂」,永保身體安康。
當然,若想要把肝養好,使它充分發揮作用,保衛我們身體的健康,僅僅維持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還是不夠的,還應使肝能好好地調暢情志。
中醫認為肝主怒,也就是怒這種情志和肝的關係最大。倘若肝的生理功能狀況異常,諸如肝鬱不舒、肝中氣血虧虛的話,患者就容易動怒。同時,倘若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因為一些瑣事而怒氣縈懷的話,肝也會受到損傷。怒氣不除,肝氣也就鬱住了,這和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相互違背的。因此應該呵護肝,以使其能有充沛的精力平定「疾病內亂」,還應保持氣血充盈,情緒平和。
肝氣血充盈、氣機舒暢對肝來講必將受益無窮。肝得到氣血的充分滋養,除了主疏泄、調暢情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外,還有助於增強肝解毒的功能。
中醫認為肝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濕熱毒氣等都需要肝進行解毒。一旦肝的解毒能力下降,人體中的毒素就會長久不去,滯留在身體當中使人致病,諸如肝炎、肝癌等。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肝這位大將軍在維護身體健康中功不可沒。因此我們一定要呵護好它,不讓它受一點委屈,助它平定「疾病內亂」一臂之力。如何助肝一臂之力呢?下面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第一,要瞭解你的身體狀況。
和其他臟腑一樣,一旦肝的生理功能異常,也會有一定的症狀表現。諸如眼睛乾澀疼痛、頭昏腦脹、胸悶不舒、疲勞乏力、食慾缺乏、煩躁易怒等。一旦出現上述身心不適症,就不能大意。建議大家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以防病情加重。倘若因為客觀原因不能進行檢查的話,建議大家多食用綠色和紅色食材,這樣有助於改善上述不適症。
第二,肝鬱不舒時不要亂服藥。
有的人出現身心不適症後,往往會自行購買相關藥物。他們認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小病吃點藥就解決問題了,但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是藥三分毒」。這些毒素又要通過肝進行排解,這無疑就加重了肝的負擔,時間長了自然會損傷肝。可見,上述做法不但對改善身心不適症無益,反倒有害。因此建議大家一旦出現了身心不適症,最好去看看醫生,在醫生診療後再服藥,這樣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第三,運用飲食、運動及其他物理療法精心呵護你的肝。
對一些人來講,身體出現不適了就去看醫生可能也是不現實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建議大家透過食療、運動、按摩、拔罐等進行居家調理。中醫認為食物中的五色和五味均入不同的臟腑,其中青色和酸味食材入肝,所以在飲食中不妨增加上述兩種食材的攝入量。對於如何攝入青色和酸味食材,本書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家一看就懂。至於如何透過運動及其他物理療法養肝護肝,此書中也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雖然養肝護肝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我們每天不遺餘力,每天都能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相信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肝必定好,身體必定健康。
古人給每個臟腑都封了官,其中肝為將軍之官,對此《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意思就是說,肝是人體中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有謀略、有韜晦。我們都知道將軍是指揮千軍萬馬、平定戰亂、維護一方平安的官員。將軍在,國家得安;反之,則國家將會面臨諸多劫難。可以說一個國家能長治久安,將軍是功不可沒的。
中醫認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調暢氣血,二是調暢情志。其中任何一個生理功能出現問題,都會擾亂肝對身體的防禦能力,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身心不適症,嚴重的話還會患上疾病。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肝屬木。木,也就是樹木,能突顯自然界的生機和活力。正是因為木之存在,每每到了春天,才會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樹木在溫暖陽光的沐浴下,盡情地伸展著身體,無拘無束地向大自然敞開自己的懷抱。五行理論之所以將肝歸屬於木,是因為五臟中的肝和木一樣也具有上述特性。當然,這並不是說肝也需要伸展、需要生長,而是指肝能舒張一身氣機,也就是肝具有主疏泄之功。一身之氣在肝主疏泄和肺主宣發肅降的作用下,攜著血、津液,到達全身各處。
如果肝功能失常,肝氣鬱結,氣血的運行就會受到影響,導致氣滯血瘀進而出現一些疾病,諸如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等。肝疏泄失常除了會波及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導致人急躁易怒、心中煩悶。
可見,若想身心健康,就有必要對肝進行悉心呵護,使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一身之氣正常升發,血、津液隨之而動,身體中的氣血陰陽呈現出一派和諧之態勢,自然健康不愁。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就要時時刻刻打好養肝護肝保衛戰,讓身體中的這位大將軍無後顧之憂,能一心一意平定「疾病內亂」,永保身體安康。
當然,若想要把肝養好,使它充分發揮作用,保衛我們身體的健康,僅僅維持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還是不夠的,還應使肝能好好地調暢情志。
中醫認為肝主怒,也就是怒這種情志和肝的關係最大。倘若肝的生理功能狀況異常,諸如肝鬱不舒、肝中氣血虧虛的話,患者就容易動怒。同時,倘若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因為一些瑣事而怒氣縈懷的話,肝也會受到損傷。怒氣不除,肝氣也就鬱住了,這和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相互違背的。因此應該呵護肝,以使其能有充沛的精力平定「疾病內亂」,還應保持氣血充盈,情緒平和。
肝氣血充盈、氣機舒暢對肝來講必將受益無窮。肝得到氣血的充分滋養,除了主疏泄、調暢情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外,還有助於增強肝解毒的功能。
中醫認為肝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濕熱毒氣等都需要肝進行解毒。一旦肝的解毒能力下降,人體中的毒素就會長久不去,滯留在身體當中使人致病,諸如肝炎、肝癌等。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肝這位大將軍在維護身體健康中功不可沒。因此我們一定要呵護好它,不讓它受一點委屈,助它平定「疾病內亂」一臂之力。如何助肝一臂之力呢?下面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第一,要瞭解你的身體狀況。
和其他臟腑一樣,一旦肝的生理功能異常,也會有一定的症狀表現。諸如眼睛乾澀疼痛、頭昏腦脹、胸悶不舒、疲勞乏力、食慾缺乏、煩躁易怒等。一旦出現上述身心不適症,就不能大意。建議大家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以防病情加重。倘若因為客觀原因不能進行檢查的話,建議大家多食用綠色和紅色食材,這樣有助於改善上述不適症。
第二,肝鬱不舒時不要亂服藥。
有的人出現身心不適症後,往往會自行購買相關藥物。他們認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小病吃點藥就解決問題了,但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是藥三分毒」。這些毒素又要通過肝進行排解,這無疑就加重了肝的負擔,時間長了自然會損傷肝。可見,上述做法不但對改善身心不適症無益,反倒有害。因此建議大家一旦出現了身心不適症,最好去看看醫生,在醫生診療後再服藥,這樣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第三,運用飲食、運動及其他物理療法精心呵護你的肝。
對一些人來講,身體出現不適了就去看醫生可能也是不現實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建議大家透過食療、運動、按摩、拔罐等進行居家調理。中醫認為食物中的五色和五味均入不同的臟腑,其中青色和酸味食材入肝,所以在飲食中不妨增加上述兩種食材的攝入量。對於如何攝入青色和酸味食材,本書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家一看就懂。至於如何透過運動及其他物理療法養肝護肝,此書中也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雖然養肝護肝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我們每天不遺餘力,每天都能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相信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肝必定好,身體必定健康。